故宮缺「鎮館之寶」?單霽翔:不突出特定文物

2020-12-15 鳳凰網讀書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昨日透露,故宮將開展藏品三年普查計劃,將對部分之前未徹底整理的文物藏品進行系統清理。

■ 2.8萬首乾隆詩稿開啟整理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昨日透露,故宮將開展藏品三年普查計劃,將對部分之前未徹底整理的文物藏品進行系統清理。2010年12月底,故宮完成了建院後第五次藏品清理,當時的數據顯示故宮藏品共1807558件(套)。很多在之前觀念中不屬於文物範疇的物品,如清代錢幣、帝後書法等都被納入了文物資料。在第五次藏品清理中,工作人員發現了兩個上面寫著「乾隆詩稿」的箱子,內有28000首乾隆詩稿,既有御筆稿,也有大臣謄寫稿。單霽翔介紹,在此次文物普查中,乾隆詩稿將是一個重要的整理研究方向。

「民間傳說乾隆做了45000首詩,過去我們庫房收藏的是17000首,加上新發現的28000首,證明傳說是真實的。乾隆的詩基本都是紀事詩,記錄當天的大事,目前交給鄭欣淼院長研究。」單霽翔介紹。關於乾隆御稿,為尊重原狀,基本按照原有的樣式編號、包裝保管,有208個文物號,222件∕套文物,計28132張,糾正之前的整理存在時間錯亂、年份混雜、手稿和謄稿交叉等問題。

單霽翔昨日還解答了一些觀眾對故宮藏品的誤解,如認為故宮博物院的珍品都去了臺灣。臺北故宮所藏文物,來自1933年故宮為避日本戰火轉藏於南京的文物中的22%,當時轉移了13491箱文物,最後為臺灣保存的為2972箱。單霽翔援引那志良《典守故宮國寶七十年》的記載,介紹當時轉移文物時,裝箱工作由秘書處、古物館、圖書館、文獻館員共同負責,而秘書處負責了幾乎一半,「那些職員(指秘書處),對文物、圖書、文獻,一概不懂,叫他們裝箱,有的應該裝的不裝,而那毫無價值的東西卻裝了箱,如他們裝的有黑摺扇若干箱,那是毫無價值的東西。」

對於故宮缺乏「鎮館之寶」的說法,單霽翔認為,故宮的藏品規模龐大、品類豐富,形成了結構嚴謹的文物脈絡,不可孤立而存,故不突出特定文物,「打造」所謂的「鎮館之寶」。

但對於參觀故宮只見建築、不見文物的觀眾感受,單霽翔解釋,一方面是因為故宮參觀條件的限制,很多宮殿內的家具陳設和文物,僅能由觀眾在門口觀望;其次故宮進行專題展覽的專館布局分散,各自距離較遠,觀眾往往只看其一二;而對於漱芳齋、倦勤齋等區域,雖有展覽,但因為空間狹小,無法完成參觀接待任務,並未向觀眾開放。單霽翔表示,這將隨著故宮北館的建成,以及平安故宮計劃的推進而逐漸改善,「故宮將以沉靜的歷史眼光,以全面、客觀、深刻、理性的嚴謹態度,構建品類豐富、價值多元的藏品展示體系,以不負博物館的歷史責任和現實擔當。」

相關焦點

  • 單霽翔來廈博開直播啦!帶你雲賞「鎮館之寶」和精品文創!
    兩位大咖在「逛廈博·聊文創」直播中,向網友推介廈博「鎮館之寶」和廈博文創。單霽翔還在廈門市博物館為廈門文博IP應用大賽(2020)獲獎作品頒獎,現場開講《故宮博物院的守正創新》。聽聞這件作品是林爾嘉家族的捐贈,單霽翔說,廈門是有文化氣息的城市,有很多捐贈文物,這些文物能在博物館能得到盡心保存傳承,發揮最好的價值,這是文物最好的歸宿。單霽翔還在明代尤求的《飲中八仙圖卷》前駐足,揭秘「在故宮博物院,明代以前的書畫作品一次展出時間一般不超過2個月,特別珍貴的類似《千裡江山圖》這種不能超過1個月,一旦展出,回去就要睡3年。」單霽翔還觀看了廈門特色的漆線雕、廈博文創產品等。
  • 其實故宮裡面的文物比臺灣博物館裡面的好
    那些故宮博物院的產品也陸陸續續的回到了北京故宮博物院。那麼這些歷史我們綜合起來,看來今天單霽翔院長提出來的,北京故宮博物院的精品整體數量要高過臺北故宮博物院,這個說法是可信的。當然,我們可能很多人一提到臺北宮博物院,呢即使您沒去過,那也能說出那裡邊的一些寶貝。
  • 臺北故宮博物院的鎮館之寶:可以,這很中國!
    臺北故宮博物院,依託清朝宮廷珍藏的歷史文物而建。抗戰爆發後,國民黨政府為保護紫禁城文物不被戰火毀壞,曾挑選其中的部分藏品打包運往南京。敗逃臺灣之前,將其中的一部分運到臺北。臺北故宮博物院中,的確有相當一部分珍品,其中各個品類的鎮館之寶,也確實稱得上是國寶。
  • 臺北故宮博物館三大鎮館之寶,兩件人氣遠高另一件,卻飽受爭議
    歡迎來到溜溜達達看世界,今天我們來聊一聊臺北故宮博物館的兩大鎮館之寶:肉形石和翠玉白菜。這兩件文物一直是臺北故宮博物館的人氣國寶,許多國內外遊客來這裡專門就為看它們,在對外宣傳的時候,」東坡肉形石、翠玉白菜和毛公鼎」也一直被列為三大鎮館之寶,但卻引起了很大爭議,毛公鼎實至名歸,但肉形石和翠玉白菜就藝術價值而言並不足以擔當鎮館之寶的重任。
  • 博物館日 探尋世界頂級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今天,小編帶大家走進世界頂級博物館,去尋找每一家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人類文明寶藏。北京故宮博物院故宮博物院是是世界上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紫禁城木結構宮殿建築群。它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所在,也是全人類的珍貴文化遺產。
  • 「看門人」單霽翔讓故宮變成「網紅」,文物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歷史
    今天,三皮兒就帶你走進其中我最喜歡的一堂課——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單霽翔帶來的文博課。要說近幾年來,最煥發生機的旅遊景點,北京故宮當屬之一。600年的故宮,從一個垂垂老者搖身一變成為新晉「網紅」,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單霽翔功不可沒。
  • 翠玉白菜,臺北故宮博物院鎮館之寶,為什麼能成為無價之寶
    翠玉白菜,臺北故宮博物院鎮館之寶,為什麼能成為無價之寶一說到北京故宮博物院,很多人都去過,並參觀過。在歷史上,北京故宮博物院中珍藏的大批珍貴文物,被運抵到到了臺灣地區,後來在臺北修建了,以展出故宮文物為主的博物院,命名為臺北故宮博物院。
  • 故宮大部分東西被南遷,臺北故宮的東西比北京故宮值錢?不可能!
    今天達說文物想給大家分享一下關於故宮文物的那些事兒。當然我們現在主要談論的是關於故宮文物南遷的事情。文物南遷的事情一發生後坊間一直有傳言說故宮大部分東西被南遷,臺北故宮的東西比北京故宮值錢等等諸如此類,小編可以很肯定的告訴大家不可能!
  • 故宮將辦"故宮學院" 單霽翔:教的是鑑賞而非價格
    單霽翔對此明確表示,將來故宮的培訓,比如「鑑定培訓」,是大量故宮專家學者把其一生的知識積累拿出來,教給大家如何提升對文物的鑑賞能力、理解能力,而不是直接看「值多少錢」。所有的培訓都基於故宮學院非營利性的特點運營。
  • 臺北故宮鎮館之寶到底是什麼?可不是「翠玉白菜」和「肉形石」
    臺北故宮最為人熟知的無疑是「翠玉白菜」、「肉形石」和「毛公鼎」了,幾乎成了臺北故宮內名氣最大的藏品,也常常成為遊客眼中的「鎮館之寶」。翠玉白菜而在曾經一則新聞中,北京故宮博物館單館長透露,臺北故宮裡面的文物只佔了故宮文物總數的22%,而所謂鎮館之寶的翠玉白菜、肉形石只能算其中的「三級品」。
  • 《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看門人講的故宮故事
    12月8日,「『歷史傳承與文化自信』公益講座暨《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新書發布會」在北京東城區圖書館舉行,單霽翔的三本新書《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宮殿漫步》《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文物風華》《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故人匠心》也正式發布。
  • 中國最值錢文物,大英博物館鎮館之寶,英國:潛艇還是文物二選一
    二戰時期,英國為了感謝中國軍隊在緬甸解救被日軍圍困的英軍,讓中國政府在潛水艇和文物裡頭二選一,當做禮物送給中國政府。當時中國正處於抗戰時期,急需潛艇以增強海上戰鬥力,於是中國政府毅然決然地選擇了潛艇。雖說在一幅畫和一艘潛艇裡面選擇潛艇是無可厚非的,但是這幅畫也不是普通的文物,不然也不會拿來跟潛艇作比較,它是中國最值錢的文物,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女史箴圖》,錯過了英國這次歸還它的機會,現在要想看見它的真容還得到大英博物館去,而且去了也不一定看得到。
  • 臺北故宮推出"國寶宴" 鎮館之寶上餐桌食趣十足
    臺北故宮推出"國寶宴" 鎮館之寶上餐桌食趣十足 2008年06月26日 00:27 來源:中國新聞網     六月二十五日,臺北故宮院內的飲食中心推出「國寶宴」,把觀光客遊故宮最喜愛的幾件文物,都作成精緻餐點端上桌,使遊客在觀賞完故宮珍寶、大飽眼福之後,可以到此繼續大飽口福。
  • 中國四大博物館鎮館之寶大盤點
    今天我們就以收藏國寶級文物數量排名為依據,來盤點一下筆者心中四大博物館的鎮館之寶。01故宮博物院——《遊春圖》不同於其他人會把《清明上河圖》、春秋蓮鶴方壺等世人皆知的文物當作故宮博物院的鎮館之寶鼎作為國家祭祀的禮器,是國之重器,在眾多文物中就屬於「貴族」一般的存在,這是選擇它作為筆者心目中的鎮館之寶的原因。
  • 「歷史傳承與文化自信」公益講座暨《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新書...
    紫禁城建築和存藏其間的186萬餘件(套)文物,具有突出的、重大的、豐富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科學價值。同時,一代代故宮人為了保護故宮,弘揚故宮文化精神,做出自己的努力和貢獻。2020年為紫禁城建成600周年,故宮博物院建院95周年,值此機會,故宮出版社推出中國文物學會會長、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單霽翔新作《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宮殿漫步》《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文物風華》《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故人匠心》,從而更方便傳播故宮文化和傳統文化,方便大家把故宮文化帶回家。
  • 東坡肉石:渾然天成,栩栩如生,從故宮運走,為臺北故宮鎮館之寶
    東坡肉就是他在貶官時期發明的美食,肥瘦交疊的五花肉被切成大塊的正方形或長方形,配以佐料,文火慢燉,出鍋的肉脆嫩爽滑、酥鬆爽口,滑而不膩、色味俱佳,後來這道菜就以他的名字命名為東坡肉。臺北故宮博物院鎮館之寶之一的東坡肉石,看上去肉的肥瘦層次分明,肌理清晰,豬肉皮上面的毛孔也清晰可見,栩栩如生,讓人覺得都能聞到香味,而且更妙的是它居然是渾然天成,並未經過任何的雕刻,真正稱得上是人間極品,價值連城。這塊東坡肉石出自內蒙古阿拉善左旗,清朝康熙時間被供入內府 。
  • 單霽翔安徽高校演講 千餘名師生聆聽故宮往事
    12月25日,故宮博物院原院長、故宮學院院長單霽翔做客合肥工業大學,帶來講座「文化藝術進校園」系列合肥工業大學故宮專場。 韓蘇原 攝中新網合肥12月25日電(韓蘇原 夏瑞)「只有讓文物重新回到人們的生活中,展現它們的魅力,才能得到人們的愛護。得到人們保護的文物才有尊嚴。」25日,故宮博物院原院長、故宮學院院長單霽翔走進合肥工業大學,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做中華傳統文化的忠實守望者》為主題,帶領千餘名師生與「現代」故宮展開對話。
  • 西安大明宮旁挖出石榻,成陝西博物館鎮館之寶,比故宮龍椅還珍貴
    西安大明宮旁挖出石榻,成陝西博物館鎮館之寶,比故宮龍椅還珍貴我們都知道皇帝的龍椅那是相當的珍貴的,在唐代以前,雖然還沒有椅子這種東西,但是因為受到遊牧民族和西方的文化影響,產生了榻這種東西,也就是一種極其窄的床,可以用來睡覺,也可以用來坐著,算是古代的沙發,而中國榻類家具經久不衰,可以說是歷史悠久。
  • 故宮看「吐寶鼠」陝博賞十大鎮館之寶
    據悉,2020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又是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故宮博物院將在「大慶之年」奉上精彩紛呈的文化活動,包括舉辦一系列學術研討會、出版一系列研究成果、推出一系列精品展覽、組織一系列公益活動、製作一系列弘揚故宮文化的影視作品、表彰一批有突出貢獻的「故宮人」等。
  • 故宮「看門人」單霽翔做客富陽博物館 講述文化的力量
    當年上任時,「故宮博物院的館舍宏大,但是我看到大部分區域並未開放;故宮博物院的文物藏品豐富,但是我看到99%的文物藏品在庫房裡面沉睡,展出的文物不到1%;故宮博物院的觀眾最多,但是他們沒有享受到應有的待遇……」單霽翔向觀眾娓娓道來他與「故宮的那些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