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看「吐寶鼠」陝博賞十大鎮館之寶

2020-12-18 中國青年報

鼠年將至,北京故宮博物院太和門廣場推出的「吐寶鼠」吸引了遊客。1月10日,故宮博物館通過官方微博發布關於2020年春節開放時間的公告。故宮博物院實行除夕當日閉館,正月初一(1月25日)至正月初六(1月30日)正常開放。據悉,2020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又是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故宮博物院將在「大慶之年」奉上精彩紛呈的文化活動,包括舉辦一系列學術研討會、出版一系列研究成果、推出一系列精品展覽、組織一系列公益活動、製作一系列弘揚故宮文化的影視作品、表彰一批有突出貢獻的「故宮人」等。其中「紫禁城建成600年展」,以600年來時間軸線中的20餘個關鍵年份為基點,通過紫禁城的營建、修繕、改造和保護等關鍵性事件,介紹600年來的城中變化,闡釋紫禁城作為宮殿建築技術與藝術完美結合的最高境界。2020年,故宮博物院將出版包括《徐邦達集》《劉九庵書畫鑑定研究筆記》《陳萬裡日記》《耿寶昌集》等在內的一系列老專家文集。年內,將有電視劇《故宮如夢》、電視紀錄片《紫禁城》、文化季播節目《上新了·故宮》第三季、大型史詩劇《紫禁城》相繼啟動製作,讓故宮文化融入生活,惠及大眾。故宮博物院還將設計紫禁城建成600年紀念標誌、發行紫禁城建成600年紀念券、紀念幣、特種郵票。記者從陝西歷史博物館獲悉,陝西歷史博物館2020年01月24日(除夕)閉館一天,春節期間(初一至初六)正常開放。據介紹,與平常一樣,春節期間來陝西歷史博物館參觀的遊客可提前七天通過微信和官方網站登錄「陝西歷史博物館票務系統」預約門票,免費門票提前七天可預約,付費門票只能預提前48小時預約,現場不發售任何門票。在當日尚有餘票的情況下,現場可通過微信搜索「陝西歷史博物館票務系統」小程序預約2個小時以後的門票;對於沒有二代身份證的特殊人群,陝西歷史博物館開放東4綜合服務窗口提供取票業務。陝西歷史博物館被譽為「古都明珠,華夏寶庫」,博物館建築的外觀突出了盛唐風採,長安自古帝王都,歷史上先後有周、秦、漢、隋、唐等十三個封建王朝在此建都,具有豐富的地上地下文物,形成了陝西獨特的歷史文化風貌。陝西歷史博物館陳列主要分為基本陳列、專題陳列、臨時陳列三部分。基本陳列為陝西古代史陳列。它以時代為序,將陝西古代史分為史前、周、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7個部分,用約2000件文物形象,系統地展現了陝西自舊石器時代早期的藍田人至鴉片戰爭一百多萬年的發展過程。博物館文物不僅數量多、種類全,而且品位高、價值廣,其中的商周青銅器精美絕倫,歷代陶俑千姿百態,漢唐金銀器獨步全國,唐墓壁畫舉世無雙。十大鎮館之寶包括鑲金獸首瑪瑙杯、秦·彩繪跪射俑、鎏金銀竹節燻爐、皇后之璽、青釉提梁倒注瓷壺、五祀衛鼎、馬球圖、杜虎符、鴛鴦蓮瓣紋金碗、唐三彩駱駝載樂俑。春節到陝西歷史博物館,看看你認識幾件鎮館之寶?

相關焦點

  • 故宮又來新成員啦!「吐寶鼠」看著就噎得慌!像在看王思聰吃熱狗
    故宮這兩年成為了大家的打卡聖地,大家慢慢都發現了故宮的美,而且冬天到了,下了雪的故宮更是讓人心神嚮往~~之前小編給大家介紹過,故宮在城門附近放了兩個御貓,甚至在臺階上還趴著四隻貓,分別有格格和阿哥的形象,引得遊客們紛紛與之合影,故宮居然開始變得可愛啦~最近,故宮又多了一個小「生物」,再次被駐足圍觀~明年就是鼠年啦,於是故宮放了一隻巨大的「吐寶鼠
  • 浙江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評選揭曉
    今天,歷時一個月,首次由專家推薦和社會公眾投票評選的「浙江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揭曉。  這十大寶物為:河姆渡文化雙鳥朝陽紋牙雕、良渚文化玉琮王、春秋伎樂銅屋、戰國越王者旨於睗劍、唐「彩鳳鳴岐」七弦琴、五代吳越鎏金銀阿育王塔、北宋彩塑泥菩薩立像、元黃公望《富春山居圖》、元龍泉窯舟形硯滴、民國萬工轎。
  • 市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揭曉
    經過數以萬計婺城市民及文物專家積極參與投票評選,日前市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終於揭曉:東晉的青瓷點彩六系罐、北宋的鎏金銅佛像、太平天國時期的石雕團龍等珍貴文物入選。  金華市博物館於3月18日金華首個名城日正式開館,作為展示八婺文明的一個窗口,市博物館的啟用,使許多珍貴文物有了對外展示的平臺,從而讓普通百姓有機會零距離觀賞到珍藏的歷史文物。
  • 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出爐 你都見過嗎?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出爐 你都見過嗎?12月13日,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揭曉:除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現有四大鎮館之寶外,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     原標題: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出爐 你都見過嗎?
  • 湖北省博物館評選出「十大鎮館之寶」
    湖北省博物館鎮館之寶——越王勾踐劍最近,湖北省博物館評選出「十大鎮館之寶」,分別是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
  • 湖北省博物館的十大鎮館之寶,你有何看法?
    我覺得湖北省博物館的十大鎮館之寶肯定是非常價值連城的寶物,並且也象徵著我國悠久的歷史文化遺產,有著很大的收藏研究價值,這十個寶物成為了湖北省博物館的十大鎮館之寶也證明了在這一方面相當的珍貴,並且博物館也加強了相應的措施保護。
  • 山東博物館的「十大鎮館之寶」,你最喜歡哪一件?
    評價一家博物館有沒有分量,無非要看兩樣本事——藏品夠不夠豐富?文物夠不夠珍稀?很顯然,作為國內博物館界的「老大哥」,山東博物館是完全符合這兩項的。接下來,就帶著大家走進山東博物館,領略一下「十大鎮館之寶」的風採。
  • 北京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由上萬網民投票選出,你見過幾件?
    由互動百科上萬網民,票選出了北京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分別來自於首都北京不同的博物館,每一件都說是價值連城甚至不可用金錢來衡量的珍品,你認識其中幾件?故宮博物院的清明上河圖這件鎮館之寶想必大家都不會陌生,清明上河圖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清明上河圖》描繪了北宋時期都城東京的狀況,主要描繪的是汴京以及汴河兩岸的自然風光。這幅畫寬24.8釐米、長528.7釐米。
  • 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的鎮館之寶
    現在海峽兩岸交通十分便利,有機會一定要去看看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寶藏,那是中國文化的經典之作。白巖松說:「由於歷史的原因,造成了海峽兩岸各有一個故宮博物院,兩個故宮博物院同根同源,都珍藏著大量代表了中華古代文化的奇珍異寶。
  • 北京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
    后母戊大方鼎,河南安陽出土商王祖庚或祖甲為祭祀其母戊所制——國家博物館鎮館之寶班簋,西周中期穆王時毛班所作,為清宮舊藏——首都博物館鎮館之寶瓷塑天鵝,一共燒制2件,一件留在美國,一件1972年尼克森贈送給毛主席——國際友誼博物館鎮館之寶「武士飲獸圖」門墩
  • 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揭曉,來漲知識
    12月13日,湖北省博物館新晉十大「鎮館之寶」正式揭曉,在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原有「鎮館之寶」基礎上,新增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等6件文物珍品。
  • 濟南博物館將評「十大鎮館之寶」,這些寶貝你見過嗎?
    從1958年到2018年,濟南市博物館今年迎來了建館60周年,12月28日,濟南市博物館特推出「紀念濟南市博物館建館60周年系列活動」,《館藏宋元明繪畫特展》、《館藏一級文物特展》、《館藏珠寶玉石臻品展》等文物大展與您見面,同時還有「濟南市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評選
  • 湖北省博物館的十大鎮館之寶到底什麼來頭?個頂個的惹不起!
    前段時間,湖北省博物館開展了「鎮館之寶」評選活動,在館內珍藏的24萬餘件(套)文物中選出十件鎮館之寶,這引起了網友們的熱烈參與,那麼有哪些候選文物當選了呢?仔細一看原來一個比一個有來頭。 一、曾侯乙編鐘與尊盤
  • 臺北故宮十大鎮館之寶:「翠玉白菜」排最末,沒有「肉形石」
    臺北故宮博物院內收藏有自南京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和國立北平圖書館等所藏來自北京故宮、瀋陽故宮、避暑山莊、頤和園、靜宜園和國子監等處的皇家舊藏。所藏的商周青銅器,歷代的玉器、陶瓷、古籍文獻、名畫碑帖等皆為稀世之珍。展館每三個月更換一次展品。截至2014年底,館藏文物達69.6萬餘件文物。
  • 農民挖到吃不了的「菜」,專家800元買下,如今成博物館鎮館之寶
    臺北故宮的鎮館之寶之一就是一顆白菜,河南省博物館裡也有顆白菜被稱為鎮館之寶。我們先來說說臺北故宮博物館裡的這顆白菜,這是一顆翠玉白菜,整顆白菜由翠玉雕琢而成,從白色的菜幫到翠綠的菜葉,通透無暇,菜葉上還有2隻昆蟲,觸角清晰可見,栩栩如生。這顆白菜原來陳設在光緒帝的妃子瑾妃的寢宮永和宮。
  • 故宮博物館的十大鎮館之寶欣賞,在家無聊,不如看些文物陶冶情操
    故宮是中國藏品最為宏富的博物院,那麼,它的「家底」到底有多少呢?根據數據顯示,故宮博物院裡的文物共1807558件(套),珍貴藏品168萬件,文物種類豐富,涵蓋了畫作、書法、青銅器、金銀器、漆器、鐘錶、宗教文物等。
  • 盤點中國排名前五的博物館和他們的鎮館之寶
    1000多年來,《清明上河圖》聲名顯赫,摹仿者眾多,僅臺北故宮博物院就收藏有7本。但唯有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是北宋張擇端的原作,堪稱書畫文物中當之無愧的「國寶」。鎮館之寶:唐獸首瑪瑙杯杯體為角狀獸首形,獸雙角為杯柄,嘴部鑲金帽,眼、耳、鼻皆刻劃細微精確。
  • 臺北故宮博物院的鎮館之寶:可以,這很中國!
    臺北故宮博物院,依託清朝宮廷珍藏的歷史文物而建。抗戰爆發後,國民黨政府為保護紫禁城文物不被戰火毀壞,曾挑選其中的部分藏品打包運往南京。敗逃臺灣之前,將其中的一部分運到臺北。臺北故宮博物院中,的確有相當一部分珍品,其中各個品類的鎮館之寶,也確實稱得上是國寶。
  • 瀋陽故宮裡再也看不到的鎮館之寶,圖說努爾哈赤劍和皇太極腰刀
    2006年瀋陽故宮博物院曾經評選出的十大鎮館之寶包括:努爾哈赤劍、皇太極御用腰刀、皇太極御用鹿角椅、後金天命雲板、金代交龍鈕大鐘、清郎世寧《設色竹蔭西狑圖軸》、清王翬等人繪製的
  • 重慶博物館二十大「鎮館之寶」——巴渝之地的「歷史印文」
    2005年新館建成開放,當時面向公眾進行了一次「鎮館之寶」的投票評選活動。從29件備選文物中,經過觀眾投票,選出「十大鎮館之寶」。目前,在重慶博物館的官方網站上,則列出了20件」鎮館之寶「,當然包括開館時選出的」十大鎮館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