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博物館的十大鎮館之寶欣賞,在家無聊,不如看些文物陶冶情操

2020-12-20 說史可還行

故宮是中國藏品最為宏富的博物院,那麼,它的「家底」到底有多少呢?根據數據顯示,故宮博物院裡的文物共1807558件(套),珍貴藏品168萬件,文物種類豐富,涵蓋了畫作、書法、青銅器、金銀器、漆器、鐘錶、宗教文物等。

中國歷史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長達幾千年的歷史所遺留下來的文物,那可真是數不勝數,精品更是多,要是想把所有的文物列一個排名,那恐怕要糾結死。不過一般來說,每個博物館都會列那麼幾件鎮館之寶。

地方的博物館裡,河北的鎮館之寶是中山靖王劉勝的金縷玉衣;湖北的是越王勾踐劍和曾侯乙編鐘;浙江的是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卷;而故宮,由於藏品眾多,肯定是無法只排除一個的了,最後只能按照類型來選擇。

宮廷之寶:乾隆款金甌永固杯

這個杯子是乾隆時期的金器,只有4隻,設想乾隆身為皇帝,又收羅了那麼多的奇珍異寶,自己手裡邊卻只有4隻這樣的杯子,從數量上來說它就很珍貴了。

而根據記載,乾隆對這個杯的製作相當重視,黃金、珍珠、寶石,各種珍貴的物件都往上鑲,製作過程更是反覆修改,直到他自個滿意為止。此杯造型精緻,通體珠寶,光燦晶瑩,所以取名為「金甌永固」。這是皇帝的專用杯,也是每年元旦舉行儀式時,清代皇帝所需要用到的物品。

由此可見,不管是從用料、設計、寓意,還是重視程度,金甌永固杯都可以算得上是大清的珍貴的祖傳法寶。

玉器之寶:青玉雲龍紋爐

這是宋代的一件仿古青銅器玉器,以青銅簋為藍本,上飾遊龍、祥雲和海水紋。這原本就是清宮的藏品,後來乾隆在底下刻了一首七言詩,並將它取名為「舊玉飛龍彝爐」。

漆器之寶:「張成造」剔犀雲紋盤

這是一件元代的剔犀漆器,歷來被認為是絕世精品。所謂的剔犀,實際上是漆器的一種工藝,一般有兩種或三種顏色。

而「張成造」,是指元代著名的雕漆藝人,因為這款漆盒的左側近足邊緣,有針刻款「張成造」三字,所以這樣命名。

這件雲紋漆盒漆呈紫黑色,先是有規律地用兩種顏色的漆達到一定厚度,再用刀雕刻出回紋等圖案,刀口的剖面好似犀牛角橫斷面層層環繞的肌理效果,所以叫「剔犀」。據說張成的這種做法與《髹飾錄》中記錄的「烏間朱線」一樣,其技巧十分精湛。

書畫之寶:《清明上河圖》

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是家喻戶曉的了,這幅畫描繪了北宋京城汴梁以及汴河兩岸的繁華景象和自然風光,是一副巨著,畫中人物500多,神情各異,畫筆十分巧妙。

琺瑯之寶:掐絲琺瑯纏枝蓮紋象耳爐

琺瑯是一種很好看的材料,隋唐的時候就有關於琺瑯的工藝品了,而這件掐絲琺瑯纏枝蓮紋象耳爐,是元代琺瑯工藝的代表作品。

這件器物是淺藍釉地,上面有黃、白、紅、紫四色菊花12朵,腹部飾有紅、白、黃三色掐絲琺瑯纏枝蓮花6朵,爐的整體造型也端莊敦厚,十分經典。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掐絲琺瑯也有個俗名——「景泰藍」,其色彩大開大合、濃鬱明媚,十分賞心悅目和貴氣。

陶瓷之寶:郎窯紅釉穿帶直口瓶

郎窯紅釉通體施紅釉,釉色濃重,仿若天成,這也是乾隆最愛的郎窯紅瓷器,為了表示喜愛,乾隆一如往常的作風,在底部刻上了一首「暈如雨後霽霞紅,出火還加微炙工」的詩。

法帖之寶:西晉陸機的《平復帖》

《平復帖》是目前存世最早的名人墨跡之一,內容為陸機向朋友問候疾病的書札。其價值要在於點畫形態、墨法變化等,十分經典。

而《平復帖》本身的經歷也很傳奇,民國時期,《平復帖》被恭親王后人珍藏,1937年,為了給家人治病,恭親王后人將其賣出,後流落到英國。收藏鑑賞家張伯駒以4萬大洋購入,但不久後又遭遇日寇入侵,張伯駒在逃難過程中,將《平復帖》縫入隨身衣被,這件寶物才得以保存下來。

青銅之寶:酗亞方樽

亞方尊是祭祀諸位王后和太子的寶器。尊是盛酒器,流行於商早期至春秋戰國時期。方尊傳世較少,目前大概有50件上下,這件器物以獸面紋和夔紋為主要紋飾,也是不可多得的傳世之作。

織繡之寶:沈子蕃緙絲《梅鵲圖》

中國古代緙絲被認為是絲織工藝中最為高貴的品種,所謂「一寸緙絲一寸金」,足可證其珍貴。緙技易學難精,需要相當高的工藝技巧和藝術修養。

《梅鵲圖》以十五六種色絲裝的小梭代筆,巧妙搭配,畫面色澤和諧。是沈子蕃為數不多的存世作品之一。

鐘錶之寶:黑漆彩繪樓閣群仙祝壽鍾

鐘錶的藏品,很自然的就知道這是清代的物件了。這也是件乾隆時期出現的珍品,據說製作它耗時五年多。

鐘盤上的5個上弦孔分別控制5種功能:走時、報時、報刻、開關門、打樂。每逢3、6、9、12時,房門開啟,就會有3個小人出來,手執鍾碗敲打發出聲音報時。這個鐘共有7套機械系統,具有相當高的技術水準,造型精巧,為稀世珍品。

以上是故宮諸多藏品中的代表性文物,每一件都有它的歷史和意義、價值,有機會的話,還是要親自到故宮博物院,親自去看看這些文物實際的質感,相信在現場能更好地讓人感悟歷史。

相關焦點

  • 市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揭曉
    經過數以萬計婺城市民及文物專家積極參與投票評選,日前市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終於揭曉:東晉的青瓷點彩六系罐、北宋的鎏金銅佛像、太平天國時期的石雕團龍等珍貴文物入選。  金華市博物館於3月18日金華首個名城日正式開館,作為展示八婺文明的一個窗口,市博物館的啟用,使許多珍貴文物有了對外展示的平臺,從而讓普通百姓有機會零距離觀賞到珍藏的歷史文物。
  • 浙江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評選揭曉
    《富春山居圖》民國萬工轎  在浙江省博物館的庫房裡,藏了整整10萬餘件寶貝,為了迎接浙博即將到來的80周年「大壽」,浙博決定從這些壓箱底的寶貝中挑出最具代表性的今天,歷時一個月,首次由專家推薦和社會公眾投票評選的「浙江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揭曉。  這十大寶物為:河姆渡文化雙鳥朝陽紋牙雕、良渚文化玉琮王、春秋伎樂銅屋、戰國越王者旨於睗劍、唐「彩鳳鳴岐」七弦琴、五代吳越鎏金銀阿育王塔、北宋彩塑泥菩薩立像、元黃公望《富春山居圖》、元龍泉窯舟形硯滴、民國萬工轎。
  • 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出爐 你都見過嗎?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出爐 你都見過嗎?12月13日,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揭曉:除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現有四大鎮館之寶外,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     原標題: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出爐 你都見過嗎?
  • 故宮看「吐寶鼠」陝博賞十大鎮館之寶
    鼠年將至,北京故宮博物院太和門廣場推出的「吐寶鼠」吸引了遊客。1月10日,故宮博物館通過官方微博發布關於2020年春節開放時間的公告。故宮博物院實行除夕當日閉館,正月初一(1月25日)至正月初六(1月30日)正常開放。
  • 湖北省博物館評選出「十大鎮館之寶」
    湖北省博物館鎮館之寶——越王勾踐劍最近,湖北省博物館評選出「十大鎮館之寶」,分別是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
  • 山東博物館的「十大鎮館之寶」,你最喜歡哪一件?
    博物館作為向民眾普及文物知識的重要載體,到今天,我國的博物館總數已經接近5000家。評價一家博物館有沒有分量,無非要看兩樣本事——藏品夠不夠豐富?文物夠不夠珍稀?很顯然,作為國內博物館界的「老大哥」,山東博物館是完全符合這兩項的。
  • 北京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由上萬網民投票選出,你見過幾件?
    在今年5月18日,也就是第33個國際博物館日。由互動百科上萬網民,票選出了北京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分別來自於首都北京不同的博物館,每一件都說是價值連城甚至不可用金錢來衡量的珍品,你認識其中幾件?故宮博物院的清明上河圖這件鎮館之寶想必大家都不會陌生,清明上河圖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清明上河圖》描繪了北宋時期都城東京的狀況,主要描繪的是汴京以及汴河兩岸的自然風光。這幅畫寬24.8釐米、長528.7釐米。
  • 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揭曉,來漲知識
    12月13日,湖北省博物館新晉十大「鎮館之寶」正式揭曉,在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原有「鎮館之寶」基礎上,新增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等6件文物珍品。
  • 湖北省博物館的十大鎮館之寶,你有何看法?
    我覺得湖北省博物館的十大鎮館之寶肯定是非常價值連城的寶物,並且也象徵著我國悠久的歷史文化遺產,有著很大的收藏研究價值,這十個寶物成為了湖北省博物館的十大鎮館之寶也證明了在這一方面相當的珍貴,並且博物館也加強了相應的措施保護。
  • 濟南博物館將評「十大鎮館之寶」,這些寶貝你見過嗎?
    》、《館藏珠寶玉石臻品展》等文物大展與您見面,同時還有「濟南市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評選」等社教活動。一、精品展覽1、《博古聚珍——濟南市博物館藏一級文物特展》展覽展出濟南市博物館珍藏的陶器、瓷器、青銅器、硯臺、雜項等一級文物共32件(套),時代上溯新石器時代,下至明清,每一件都具有非常高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
  • 北京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
    后母戊大方鼎,河南安陽出土商王祖庚或祖甲為祭祀其母戊所制——國家博物館鎮館之寶班簋,西周中期穆王時毛班所作,為清宮舊藏——首都博物館鎮館之寶瓷塑天鵝,一共燒制2件,一件留在美國,一件1972年尼克森贈送給毛主席——國際友誼博物館鎮館之寶「武士飲獸圖」門墩
  • 盤點中國排名前五的博物館和他們的鎮館之寶
    1000多年來,《清明上河圖》聲名顯赫,摹仿者眾多,僅臺北故宮博物院就收藏有7本。但唯有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是北宋張擇端的原作,堪稱書畫文物中當之無愧的「國寶」。2003年,彩繪鸛魚石斧圖陶缸被國務院確定為64件不可出國展出的珍貴文物之首。NO.3 陝西歷史博物館陝西歷史博物館基本陳列展示區從距今115萬年前的史前時期開始到唐後。陝西歷史博物館所展示的不僅是陝西省的歷史,更反映了中華文化的起源與發展。
  • 湖北省博物館的十大鎮館之寶到底什麼來頭?個頂個的惹不起!
    前段時間,湖北省博物館開展了「鎮館之寶」評選活動,在館內珍藏的24萬餘件(套)文物中選出十件鎮館之寶,這引起了網友們的熱烈參與,那麼有哪些候選文物當選了呢?仔細一看原來一個比一個有來頭。 一、曾侯乙編鐘與尊盤
  • 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評出
    長江日報訊(記者萬建輝 通訊員孫夏)12月13日,備受期待的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揭曉,除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現有四大「鎮館之寶」外,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等6件文物瑰寶新晉「鎮館之寶」。
  • 中國超小眾博物館,比故宮人少,藏著失傳1700年的《孫子兵法》
    不過說到國內的博物館,相信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故宮博物院,陝西歷史博物院,南京博物院等等,但其實作為地大物博底蘊深厚的中國來說,還藏著不少極其重要的博物館,它們珍藏著獨特的文物,比如小馬去年逛過的山東省博物館就是其中的一個。
  • 甘肅省博物館「鎮館之寶」——十大經典館藏文物
    甘肅省博物館裡最具特色的便是「絲路文明」的展示。特殊時期,人們無法實地參觀,很多博物館都進行了「線上展覽」。甘肅省博物館也參與其中。並在4月份的時候,進行了一個「十大經典文物展覽」的直播活動。在官方的「文案上」,宣傳的是對「十大鎮館之寶」的展示和講解。
  • 湖北省博物館發布十大「鎮館之寶」 記者對話專家解讀背後的故事
    央廣網武漢12月27日消息(記者彭照 黃炎秋 通訊員劉成璐)據中國之聲《朝花夕拾》報導,前不久,備受期待的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正式揭曉。除曾侯乙邊鍾、越王勾踐劍、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現有的四大鎮館之寶外,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等六件文物入選。
  • 農民挖到吃不了的「菜」,專家800元買下,如今成博物館鎮館之寶
    臺北故宮的鎮館之寶之一就是一顆白菜,河南省博物館裡也有顆白菜被稱為鎮館之寶。我們先來說說臺北故宮博物館裡的這顆白菜,這是一顆翠玉白菜,整顆白菜由翠玉雕琢而成,從白色的菜幫到翠綠的菜葉,通透無暇,菜葉上還有2隻昆蟲,觸角清晰可見,栩栩如生。這顆白菜原來陳設在光緒帝的妃子瑾妃的寢宮永和宮。
  • 重慶博物館二十大「鎮館之寶」——巴渝之地的「歷史印文」
    重慶博物館全稱為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你也可以叫它「三峽博物館」。成立於1951年,現有館藏文物11.35萬餘件套(單件超28萬件),珍貴古籍善本1.8萬餘冊。2005年新館建成開放,當時面向公眾進行了一次「鎮館之寶」的投票評選活動。從29件備選文物中,經過觀眾投票,選出「十大鎮館之寶」。
  • 故宮缺「鎮館之寶」?單霽翔:不突出特定文物
    ■ 2.8萬首乾隆詩稿開啟整理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昨日透露,故宮將開展藏品三年普查計劃,將對部分之前未徹底整理的文物藏品進行系統清理。2010年12月底,故宮完成了建院後第五次藏品清理,當時的數據顯示故宮藏品共1807558件(套)。很多在之前觀念中不屬於文物範疇的物品,如清代錢幣、帝後書法等都被納入了文物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