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OMAHA年會:區塊鏈+醫療時代來臨

2020-12-23 健康界

累,是與會者參加2018年OMAHA年會之後的最大感受,不只是因講課安排的緊湊而導致的身體疲勞,更多的是前沿技術和理念思辨的燒腦。

區塊鏈、人臉識別等新技術能給醫療帶來什麼?我們真的處於人工智慧時代嗎?這些問題值得每一位醫療行業從業者重新思考。

區塊鏈+醫療

作為一個始終關注HIT前沿的NGO,OMAHA在本屆年會上不僅在主論壇安排了一場區塊鏈主題的演講,還專門設置了分論壇。

浙江大學軟體學院副院長、趣鏈科技副董事長蔡亮是區塊鏈專家。2017年底,他所在的公司剛剛完成數千萬元的融資,區塊鏈之「火」可見一斑。

浙江大學軟體學院副院長、趣鏈科技副董事長蔡亮

蔡亮認為,區塊鏈在大數據交易和清算方面的能力,可以在醫療行業發揮作用

首先,區塊鏈的「多中心化」,可以避免從中心轉發數據帶來的流量壓力。比如上海數據交易中心,雖然有政府的信用保障,大家都可以在上面自由交易,但是流量太大,平臺很難吃得消,而區塊鏈能很容易解決這個問題。

其次,區塊鏈可以解決數據交易的信用問題。點對點的「一次性買賣」式數據交易很難持續,因為購買方拿到數據之後就會再買了。而通過區塊鏈技術,可以實現既能共享數據,又能保證數據不流出醫院的邊界,就主動權留在醫院,對研究數據的交易尤其有價值。

如果說蔡亮更多是分享區塊鏈的前沿理念和應用,超腦OS創始人郭睿則更進一步介紹了其在醫療領域的應用。

第一是藥品溯源。2017年某製藥公司發起了一個藥品供應鏈追蹤及藥品溯源的項目,這是一個開放平臺,其中的溯源系統並不是由一個實體或組織運作,而是由多家實體,包括開發商、分銷商和醫院這些上下遊單位共建資料庫。區塊鏈技術保證了數據在流傳過程中的不可篡改、不可變更,這樣就解決了各方的信任問題,而且可以節省成本。

第二是在電子病歷上的應用。還是在2017年,某公司推出了一個電子錢包,用戶把從自己的行動裝置或可穿戴設備上採集的健康數據同步到電子錢包,該公司可以把這些數據賣給保險公司、製藥公司或研究公司,銷售所得與用戶分成。另一個應用是電子病歷的共享,把用戶分布在各處的病歷信息匯集到移動平臺上,然後售賣給有需求的研究機構或者作深度應用,用戶擁有病歷所有權。

第三是在智能合約方面的應用。某醫療護理公司提供了一個平臺,把患者和提供醫療護理服務的機構和個人連接起來,以最終療效計費,療效達到要求則自動付款。該項目已經在俄羅斯和杜拜落地。「通過智能合約對原有的服務模式、交易方式帶來巨大的改變,在我看來是一個代表未來的方向。」郭睿說。

發源於比特幣的區塊鏈技術,具有多中心化(或叫去中心化)、自動化、可信任等特點,這給醫療行業的發展帶來廣闊的想像空間。醫療服務模式的改變需要各個相關方參與,行業組織而不是行政部門能在這方面發揮更大的價值。

人臉識別+醫療

大數據專家、OMAHA基金會理事長塗子沛分享了人臉識別在醫療領域的應用。

OMAHA基金會理事長塗子沛

首先是識別醫藥代表。2017年6月,上海第十人民醫院上線人臉識別系統,監控攝像頭遍布醫院及醫生診室內,一旦監控到人像和系統內醫藥代表照片相符,即報警提示,等候下一步處理。據悉,這套系統將在上海全市推廣。

第二個領域是表情識別。美國心理學家埃克曼研究發現,人面部的43塊肌肉可以創造1萬個表情,其中3000個表情是有意義的,他由此推出了一套面部動作編碼系統。這套系統在測謊、談判方面有很多應用。

塗子沛分享了一個案例。精神病患者跟醫生說自己已經痊癒了,但是出院後卻自殺了。埃克曼從醫院調來患者視頻,反覆研究患者談話時的表情,捕捉到一個不到1/15秒的痛苦表情,後來發現這個表情在該患者臉上出現了三次,由此判斷出患者是痛苦的。這個案例被改編進了美劇《Lie to me》裡。

第三個領域是醫療美容。拍照後,人工智慧可以對皺紋、毛孔、斑點、粉刺進行分析,然後給出個性化的皮膚解決方案,再加上個性化產品的生產線,就能基本實現「顏值管理」。

智能醫療反思

從「網際網路顛覆醫療」到「AI顛覆醫療」,再到現在火熱的區塊鏈等新技術,科技無疑是推動醫療健康生產力變革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但是我們真的進入智能醫療時代了嗎?丁香園創始人李天天給出了否定的答案。

丁香園創始人李天天

李天天介紹,今天所謂的AI跟60年前這個概念出現的時候相比,內涵相去甚遠。

他認為,目前所謂的人工智慧,無論是圖象識別、文字識別、語音識別,還是影像、病理分析,都是基於大數據分析得出一個概率性結論,並根據概率性結論指導我們的工作。他舉例,AlphaGo雖然能戰勝圍棋大師,但是它並不知道圍棋是什麼,不知道下圍棋跟打高爾夫球有什麼區別,也就是說,它只是表現出了智能化行為,還不具備智能化能力。「如果一個機器和算法表現出了某種智力行為或判斷,是得不出它『有智能』這個結論的,這是一個必要有非充分條件。「

李天天給出了一個令人沮喪的答案:「飛機上的螺絲釘不是飛機,只是飛機上的一個必須部件,我們目前做的也根本不是AI。」

接受了這個事實,好處是「我們會調低預期,放低身段,真正打造商業模式的時候,遇到困難,不會太有挫敗感」。

「春江水暖鴨先知」,善於從市場中發現、挖掘機會的商業人士,似乎天然地對行業更敏銳。春雨醫生CEO張琨分享了他最近半年來的感受。

第一是「變化」,主要體現在新醫療模式的加速崛起。

首先體現在患者端,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數量已達2.4億,佔總人口的17.3%,他們花費了大部分醫療服務費用。疾病譜也在發生變化,傳統的急性病、傳染性疾病在慢慢的減少,因為早診早治手段的開展,大量疾病包括腫瘤在呈慢病化趨勢發展,這意味著醫療服務的費用還會增加。另外,中產階級開始崛起,更願意為更有品質、服務更好的醫療服務買單,而現有的傳統醫療服務模式,還沒有滿足這種需求。

其次,醫院正在進入一個快速結構化的階段。政府鼓勵第三方獨立醫療機構的發展,希望把傳統醫院內部的功能推向社會,用社會化的方式來提供這些服務;可穿戴設備、物聯網的發展,使許多原來在醫院進行的檢驗檢查,可以在居家環境下完成,醫院本身的職能在碎片化。

再次,疾病譜的變化要求大部分醫院的發展模式將從疾病治療轉變為與患者建立長期聯繫上,為其提供全生命過程的高持續、高粘性的服務。而且,商保的發展、按病種付費的普及等將使支付方的力量、話語權越來越大,一定會助推早預防、早幹預的發展,這也要求傳統醫院轉變發展模式。

「這是我目前看到的一個行業生態的變化,我們必須用新的方式,用新的服務的內容,新的服務交付方式來滿足社會需求的變化,這是我的一個基本的判斷。」張琨說。

春雨醫生CEO張琨

第二是「割裂」。大部分醫院並沒有意識到醫療模式的改變,不知道自己已經身處「一口沸騰的鍋裡」,仍在滿足於門診大廳裡擁擠的人群,「生意」好得不得了,在跟醫保討價還價:我們今年看了這麼多患者,做了這麼多檢查,你們是不是應該給我們更多保險份額。張琨認為,「這是非常危險的事情」。而在另一方面,網際網路醫療仍在核心醫療之外「打轉轉」,這不是其發展的方向。「我們的判斷是,傳統醫療的世界跟網際網路醫療的世界應該是相互逐漸接近,逐漸融合。」

OMAHA的2017:術語項目取得突破

向會員、志願者和其他參會者作過去一年的工作匯報,已經成了鄭傑在OMAHA年會的「保留節目」。

鄭傑介紹,在2017年,OMAHA做了ISO/TC215全會及工作組會議、OMAHA工作組會議等六個活動;發布了四期白皮書,對PGHD、CDSS、網際網路健康信息生態和互操作性進行了探索;HiTA(Health IT Accelerator,健康信息加速器)陸續推出術語服務、健康檔案服務和知識圖譜服務。

OMAHA聯盟理事長 鄭傑

尤其在術語服務上面,OMAHA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中國醫藥信息學會理事長丁寶芬、李天天、張琨等多位嘉賓都在演講中對這項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

醫學是一個非標準的行業,一種疾病在不同機構可能有不同的定義,為了讓行業彼此理解各自講的話,需要建立統一標準的醫療術語。2016年底,OMAHAH建立了面向健康醫療信息技術行業提供IT標準化基礎服務的平臺HiTA,服務內容通過開放協作的方式來構建和維護。

目前,呼吸系統和內分泌系統已經建立了術語的詞彙庫,2018年會在藥品等方面進一步擴展。

鄭傑規劃,2018年OMAHA在HiTA四項服務中,將重點做以下內容:

HiTA元數據服務:提供元數據映射工具,促進非標元數據的標準化能力;實現元數據的在線協作維護功能。

HiTA健康檔案服務:推進「當歸」項目,協作擴充.phr文檔規範的內容,文檔規範的維護和推廣。

HiTA術語服務:已發布術語的持續維護更新;擴充中文術語的內容,拓寬更多的術語類型;提供術語映射工具,促進與現有相關標準的映射能力。

HiTA知識圖譜服務:從元數據、醫學術語連結到臨床知識,年度規劃中涉及的知識包括臨床疾病指南和臨床路徑。

此外,由鄭傑翻譯的《數字醫療》也在會上舉行了首發式。

本次會議主論壇由健康界傳媒總編輯趙紅主持。

大聲音

會議上,多位專家在會上做了精彩分享,摘錄如下。

北京市衛生計生委信息中心主任琚文勝:我心中的智慧醫療

當個人無數的健康數據匯集,人工智慧是否可以深入其中洞若觀火,為健康做預警,為診療做輔助,為服務做指引?我們是否可以建立第一現場的急救資料庫,個人可以把自己的生物特徵,比如臉部的數據,提前和自己的健康帳戶相關,在突發事件中,經過提前授權的急救車,急救室裡的設備通過掃描可以調閱個人健康帳戶的信息,為急救贏得寶貴的時間?

國家衛生計生委衛生信息化標準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王才有:一個PHR的成功案例

凱撒醫療集團既提供醫療服務,也提供醫療保障,這種模式讓他們更有動力提供以個人為中心的醫療服務,因為患者在疾病治療方面花費越少,他們就會越掙錢。

凱撒醫療集團建立了PHR門戶,患者可登錄維護自己的數據,醫生使用須患者授權。在PHR門戶裡,醫療機構對某特定患者的醫療服務記錄都會集中在一起,可實現互操作性。而且,患者可以在家裡把健康狀態的信息傳到個人帳戶,讓醫生進行管理。

相關焦點

  • 2018 OMAHA年會開幕在即 眾大咖共議行業熱點
    IT的發展在醫療領域備受矚目,人工智慧、大數據、區塊鏈等創新技術屢獲突破,可謂是HIT領域的創造性「加速器」!未來,這些技術將如何與醫療緊密結合?醫療的回歸能否即刻觸發HIT加速器的強力引擎?2018 OMAHA年會,將上述話題「一網打盡」,呈現一場醫療健康領域的饕餮盛宴!本次年會匯聚國內HIT行業領袖,精準吸引健康醫療信息化生態圈從業者,帶來近40場權威主題報告,描繪HIT領域的發展趨勢和藍圖,分享最前沿的行業信息和技術應用,探討醫療信息技術產業機遇以及未來最新動向,為行業提供最有價值的信息分享和前瞻性預測!
  • 百位大咖預測2021年區塊鏈行業新趨勢:產業區塊鏈2.0時代或將來臨
    2021年區塊鏈行業將有哪些新趨勢?如何抓住區塊鏈新世界的新契機?針對此,國內知名區塊鏈媒體火訊財經日前在深圳舉辦了觀火中國行首站大會(下文簡稱「觀火大會」)。此次觀火大會主題為「新基建下『數位化/新金融/新人才』之百年巨變」,巨頭公司代表、學者專家、知名技術人士、資深投資人、算力產業從業者等100餘位知名人士共聚一堂,碰撞出不少精彩的思想火花。
  • 2018年會是區塊鏈商用化的黎明嗎?
    去年,我們看到不少行業人士稱「2017年將是區塊鏈落地元年」,但這個預計似乎還是為時過早。那麼會是今年嗎?近日Coindesk發文稱,2018年或是區塊鏈商用突圍的一年。事實證明,2017年的「讓區塊鏈走入現實」口號只不過是一個美好的願景。
  • 2018中國區塊鏈高峰論壇 共同迎接區塊鏈浪潮
    金色財經5月19日訊 2018中國區塊鏈高峰論壇於5月19日、20日在北京臨空皇冠假日酒店召開,會議為期兩天。金豐元投資董事長蔡雲會議第一天在現場嘉賓的歡呼聲中和主持人的熱情開場講話中徐徐拉開帷幕,金豐元投資董事長蔡雲伴隨著歡呼聲上臺發表開場演講致辭,蔡雲董事長說:「2018年是區塊鏈應用元年,2018已過半載,區塊鏈的投資熱度不減
  • 2018年區塊鏈十大年度人物 - 區塊鏈 - CIO時代—新技術、新商業...
    2018年區塊鏈浪潮來臨之際,在工具、安全、網遊中磨礪多年的王峰借火星財經向外界展示自己對媒體內容產業的理解與認識。於他而言,這是一場新的冒險,但至今做得很不錯。   火星財經起源於王峰直接參與的訪談類欄目「王峰十問」。自2018年2月啟幕,「王峰十問」已對話28名區塊鏈及網際網路等領域的全球頂尖從業者,既覆蓋區塊鏈領袖也包括網際網路大佬。
  • 首屆公共資源交易區塊鏈共享應用年會在海口舉辦
    12月11日,第七屆全國公共資源交易論壇(2020)平行分論壇-公共資源交易區塊鏈共享應用年會在海口舉行。本屆年會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可信區塊鏈推進計劃、中國人民大學公共資源交易研究中心作為指導單位,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公共採購分會主辦,公共資源交易區塊鏈共享應用工作組、可信區塊鏈推進計劃公共資源交易項目組承辦。
  • 區塊鏈時代已經來臨,你是SAY NO還是KNOW?
    如果你對區塊鏈還有點陌生,那麼比特幣你一定聽過。最早的區塊鏈底層技術來自於比特幣,從區塊鏈的發展階段來看,區塊鏈已經從1.0(比特幣)時代進化到2.0(以太坊,超級帳本等)時代,據統計,「區塊鏈」已經吸引了超過10億美元的投資,並逐漸走進了政府決策層、金融機構以及大型企業的視野。
  • 2018韓國區塊鏈報告
    60天觀察 百家中韓機構聯合全面梳理韓國區塊鏈發展現狀Coinin-首家中韓區塊鏈媒體前 言   2018.09.12,以太經典(ETC)SUMMIT 2018,首爾  2018.09.13-14, Upbit開發者大會,濟州島  2018.09.14-15, WBF世界區塊鏈大會·濟州島技術大會,濟州島
  • 火幣研究院:區塊鏈開啟醫療健康新篇章
    2.1醫療數據共享流通,保障患者隱私隨著網際網路時代的深化,各類網絡應用逐步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個人數據越來越多地被曝光在網絡世界,對用戶數據的保護勢在必行。未來,越來越多的用戶數據將成為用戶資產,只有獲得用戶許可並且支付一定費用才可使用。
  • 區塊鏈周末要聞 | 區塊鏈成達沃斯年會上不可忽視的聲音;日本交易...
    頭條區塊鏈:達沃斯年會上不可忽視的聲音世界經濟論壇創始人兼執行主席施瓦布教授曾表示,區塊鏈將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關鍵技術。區塊鏈去中心化的思想與今年達沃斯年會的主題:「在分化的世界中打造命運共同體」十分契合,諸多區塊鏈業內人士也在本次年會上共同探討區塊鏈行業發展應如何與世界趨勢攜手並進。
  • VOICE商業|GTA基因鏈:區塊鏈+的時代先驅
    GTA以協作、安全、共享、確權為原則,正在全球範圍內展開一場以基因技術為主導的大規模群體協作,以獨特的區塊鏈激勵機制將個人用戶、基因測序公司、醫療、製藥、健康服務以及其他數據應用機構快速聚合在同一個平臺,致力為全球精準製藥、精準醫療、科學研究、健康管理等機構提供大數據支持,為全人類創造健康福祉。
  • 區塊鏈時代的民事司法
    〔2�〕與此相對,區塊鏈則是一種記區塊鏈時代的民事司法史明洲**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講師,法學博士。二、區塊鏈的近期司法應用:區塊鏈存證(一)司法困境:民事訴訟中的電子數據認定難在 21 世紀初,何家弘教授就提出了"我們即將走入另一個新的司法證明時代,即電子證據時代"的驚人設想。〔4�〕在計算機與網際網路還只被極少數人掌握的年代,這樣的設想委實不可思議。
  • 區塊鏈3.0時代:GTA基因鏈為何備受投資者追捧
    GTA基因鏈走在了發展之先,決策之前。 2019 年 6 月GTA基金會成立,同年 9 月GTA進入中國,一直以來GTA憑藉先進的區塊鏈技術、創新的商業模式,獨特的激勵機制,在全球範圍內引領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基因科技變革,這將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以基因數據存儲及應用驅動基因科技發展的大規模群體協作。GTA開闢了「區塊鏈+基因科技」的先河,成為了區塊鏈3. 0 時代的開創者。
  • MIT已落地的區塊鏈項目Egnima,如何看待區塊鏈+醫療的未來?
    區塊鏈到底離醫療行業有多遠?至今為止這仍然是個Enigma(謎)。   各企業借區塊鏈概念在世界範圍融資,其中不乏實力強勁的大企業,試圖以區塊鏈顛覆世界;也充斥著無數投機者,妄圖通過炒作概念騙取暴利。要區分這些企業的優劣,投資者必須看清區塊鏈的未來。  這是一項強大的技術,但時至今日仍是一個嗷嗷待哺的嬰兒。
  • 區塊鏈與醫療,如何擦出耀眼的火花?
    據阿里健康區塊鏈技術負責人劉鐵介紹:「常州市醫聯體區塊鏈試點,是中國第一個基於醫療場景實施的區塊鏈應用。」  而就在9月,IBM Watson與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DA)籤署了一項為期兩年的協議,以探索區塊鏈技術在安全共享病人數據方面的應用,這些數據來自醫療記錄、臨床試驗、基因檢測和行動裝置等資源。
  • 質子鏈技術合伙人Ben:5G+物聯網+區塊鏈,創造新時代
    初涉區塊鏈時間回溯到2012年,與眾多早期入場的程式設計師一樣,Ben 也是通過比特幣了解到區塊鏈的。「所有的新技術都是前一代技術的迭代與革新,區塊鏈技術也是如此。」借著對區塊鏈的認知以及多年的架構經驗,Ben一頭扎進了以太坊智能合約的研究中,並自己搭建了以太坊私鏈,嘗試用樹莓派做節點。2017年,Ben萌生了在區塊鏈領域自主創業的想法。
  • 區塊鏈機器網絡時代來臨,Have Fun或引發物聯網大海嘯
    但是,基於區塊鏈底層技術的機器連結,因為其去中心化的屬性,則消除了這一隱患。從這一點來看,將來區塊鏈機器網絡(以下簡稱機器網絡)在很大程度上會是萬物互聯的替代方案。日前,Have Fun項目創始人兼CEO孫樂提出了將無人售貨機打造成基於區塊鏈的機器網絡,用以深耕旅遊落地市場。
  • 區塊鏈首次應用於「集五福」 2019中國區塊鏈應用場景分析
    在國家出臺多項利好政策規範的大背景下,2019年下半年以來,區塊鏈技術發展如火如荼,眾多企業都紛紛撲進區塊鏈的浪潮當中,從網際網路到金融、再到供應鏈、醫療等等行業都想趕上這個風口,趁勢而飛。2019年中國區塊鏈專利申請數量全球領先iiMedia Red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4年以來,全球區塊鏈專利申請數量不斷攀升,中國區塊鏈專利申請數量在全球佔比逐年升高,2018年佔比超八成。
  • 區塊鏈可信計算的「拓荒者」:衝量網絡初長成
    區塊鏈行業寒冬時代2017年年底,全球數字貨幣市場進入匪夷所思的暴漲階段,無論是資本、創業者還是媒體都將目光轉移到區塊鏈這個尚處初期的行業上,尤其是資本市場對區塊鏈的認可,無疑是給區塊鏈的飛速發展奠定了基礎。
  • 區塊鏈2018依舊火爆!蔡文勝、薛蠻子、帥初...大年初二區塊鏈激辯
    )】2月19日報導區塊鏈2018依舊火爆!隨著入局大佬的不斷增多,大年初二大佬們就開始對區塊鏈進行激烈討論。5.價值投資適合投資區塊鏈嗎?我一直是巴菲特價值投資信仰者,只有投資你所了解的東西才能成功。巴菲特只買自己使用的消費品公司,比如可口可樂,麥當勞,運通卡,保險公司。網際網路時代,價值投資還是投資消費品,只是年輕人的消費變為QQ微信,淘寶,Facefook,Google這樣的網際網路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