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雲網北京】4月1日報導(文/蘇舒)
在創造下一個新的時代的之前,總會出現一個或兩個「拓荒者」,他們或是在黑暗中摸爬滾打,或是背負質疑,但仍舊義無反顧,在一片荒蕪貧瘠的土地上,開墾出一片綠地。
對於區塊鏈領域來說,曾有過輝煌一瞬,投資人、創業者、媒體平臺幾乎都蜂擁而至,熱潮退去,一波又一波的人失意退場,留在局內的創業者們,開始反思,區塊鏈是否真正可以實現落地應用,推廣普及。
讓區塊鏈能夠解決實際問題,而不是虛無縹緲,是從業者的首要課題。經過我們苦苦探索,發現區塊鏈非常適合解決數據隱私、數據孤島等問題,進而推動下一代網際網路的到來。」衝量網絡在區塊鏈正風光時冷靜思考,在區塊鏈光環退卻時沉著尋覓,在行業冰期投入實踐,既是拓荒者,也是逆行者。
2019年10月,習總書記強調,將區塊鏈應用到各個領域上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這對於還在區塊鏈領域還在探索的創業者來說,無疑是最大的鼓勵和支持。對於剛剛成立的衝量網絡來說,「國家戰略」既驗證了創業賽道的正確,也提振了團隊的信心和士氣。
區塊鏈行業寒冬時代
2017年年底,全球數字貨幣市場進入匪夷所思的暴漲階段,無論是資本、創業者還是媒體都將目光轉移到區塊鏈這個尚處初期的行業上,尤其是資本市場對區塊鏈的認可,無疑是給區塊鏈的飛速發展奠定了基礎。
2018年的春節,區塊鏈作為新型詞彙出現在普通老百姓口中,儘管對於普通人說,它的概念很模糊,但並不影響它在出現各種討論話題之中。這個春節,給了區塊鏈在中國發酵的一個最佳時機,成為了區塊鏈行業第一次爆發的關鍵節點。那時,正值比特幣牛市收尾,很多人在這個節點入局區塊鏈行業。很多匆匆入場的創業者,紛紛各顯其能,公有鏈技術、智能合約、錢包等不同方向的區塊鏈公司齊頭並進。
2018年9月份左右,當越來越多的投資人、創業者入局區塊鏈行業後,繁華背後卻是巨大的泡沫,一觸即破。資本寒冬加劇了區塊鏈「偽風口」的瓦解,裁員、降薪、跑路成了區塊鏈行業的代名詞,無論是對於創業公司、還是區塊鏈垂直媒體,甚至投資人來說,在區塊鏈這條道路上,幾乎都是一片狼藉,即使是一些大公司也在危險的邊緣徘徊。
據核財經統計,截至2018年12月14日,在天眼查收錄的企業名單中,共有1948家企業在「企業簡介」中添加了區塊鏈、數字貨幣、加密資產等行業關鍵詞。其中5-8月為註冊高峰期,區塊鏈企業註冊量佔全年的60%。
到9月時,區塊鏈公司註冊量開始縮水,9月份註冊量不足8月份的一半,到12月份註冊公司幾乎寥寥無幾。資料顯示,至12月初區塊鏈企業註銷共31家,而有10家企業從註冊到註銷為時不足一年。
同時,在區塊鏈尖峰時間出現的區塊鏈媒體平臺,也隨著浪潮退卻逐步消失。縱觀國內外區塊鏈發展階段,當前區塊鏈仍主要以小規模局部應用為主,真正的行業級和生態級落地還很少。對於我國的區塊鏈企業來說,其應用開發主要依賴於國外開源社區的成果,尚未出現自主可控的區塊鏈底層架構。
在沒有自主創新的背景下,很多自詡為區塊鏈企業的公司在這個這沒有硝煙的戰場「陣亡」,甚至於很多有創始人在入局是沒有弄清楚區塊鏈的真正價值,等到出局時同樣是一頭霧水,還未尋求出答案就黯然離場。區塊鏈領域幾乎是一地雞毛,著實是落得個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而此時的衝量網絡的團隊,還繼續紮根於區塊鏈行業,苦苦探索,儘管面對行業前景一片渺茫,他們還是毫不猶豫地擇留在這屍橫遍野的戰場。
疫情過後的區塊鏈行業,迎來轉機
黑暗中透出朦朧的光,更加堅定了衝量網絡創始團隊的決心。
2019年10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我們要把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明確主攻方向,加大投入力度,著力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
習總書記的一番話,對於國內區塊鏈行業來說,邁出了關鍵性一步,同時也為我國如何發展和應用區塊鏈技術指明了方向。得到了認可的區塊鏈技術,又重新進入投資人和創業者的眼中,但是面對一地雞毛的戰場,大部分都還是持幣觀望著,等待區塊鏈煥發新機的那一刻。
第二個行業轉機發生在疫情期間,突如其來的疫情帶來巨大的社會陣痛,同時也激發了體系的反思。醫療數據經過二十多年的積累與發展,形成的龐大的醫療資料庫,但是面對突發的疫情,這些數據卻僅僅只在疫情態勢研判、人員流動統計方面發揮了作用。
實際上,大數據在醫療體系內的價值遠不止於數字的上下通報。但由於底層醫療數據不完全互通、且各大醫療平臺信息碎片化、類型多樣,標準不一在疫情期間無法發揮出其原有的價值和作用。如何在未來深化醫療大數據應用將我國醫療水平再度推升一個檔次,將成為下一時期行業乃至社會的焦點之一。
在突發的疫情面前,區塊鏈似乎又重新看了其存在的價值。依託區塊鏈技術,進行跨機構的數據聯合隱私計算,打通各大平臺的醫療數據互通與協作,顯得尤為關鍵。
這更加鼓舞了衝量網絡創始團隊重燃區塊鏈之火、構建下一代網際網路的信心。衝量網絡一直致力於打造「智慧城市可信數據」應場景,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創始團隊更希望肩負起行業重任,儘快完成區塊鏈技術的應用落地,更加迅速地將區塊鏈技術普及到醫療大數據領域中。
除了衝量網絡外,還處於疫情創傷期的各地方政府同樣也迫切地想要抓住區塊鏈產業的新風口。
3月23日到29日期間,上海、湖南、山東、福建、江西各地方政府密集出臺了地方的區塊鏈產業扶持政策。這次疫情除了讓區塊鏈行業本身的創業者看到了希望,也讓全世界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看到了區塊鏈的潛力。
鄧海南在接受獵雲網採訪時表示:「中國的區塊鏈企業或許在未來不久會迎來大規模的機遇和挑戰,但是我堅信,衝量網絡的核心技術仍舊會為衝量網絡在競爭日益激烈的行業脫穎而出。」
落地區塊鏈技術,拓荒者衝量網絡入局
在區塊鏈領域的浪潮中沉浮的衝量網絡,一直在尋求抓住區塊鏈領域的行業痛點,在區塊鏈成果一片荒蕪的土地上,開拓出一番新天地。
今天的網際網路在改變人的生活方式,帶來輝煌成就的同時,也造成了一些此前不會發生的問題,一方面個人隱私的洩露,數據安全是一個問題,另外一方面,在大量數據充斥的時代,如何更好的利用這些數據也是一個問題。
2017年58同城「簡歷數據洩露門」造成了大量用戶隱私數據洩露,58同城口碑下跌。同年,支付寶用戶數據被爬蟲公司爬取,甚至於旅行網站、外賣平臺、共享單車等領域個人信息也可以輕易被爬。
無獨有偶,2018年3月中旬,Facebook因為洩露事件涉及到了數據分析機構、國家機密等隱私信息,事態嚴重,Facebook股價大跌了7%,市值一夜間蒸發360多億美元。大量的數據洩露案讓引起了全球各個政府的重視,推動的針對個人隱私數據保護的法律修訂。在法律法規的約束下,目前各大巨頭手上的數據他們不敢變現,不敢隨便使用,更不可能共享,形成了數據的孤島效應。
數據隱私、數據孤島問題作為網際網路時代下避免不了、客觀存在的問題,只能尋求技術來解決。區塊鏈技術本質上是一種分布式可信系統,而在這種分布式可信系統背後,衝量網絡利用可信計算加碼區塊鏈信任機制,是可以有效解決網際網路時代下產生的數據安全問題。
在此之前,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昌祥曾表示,可信計算才能解決區塊鏈安全。可信計算相對於區塊鏈來說,還是一種尖端技術,現在僅僅只存在於科研所和BAT這樣的大型網際網路公司,並且只應用於高價值數據協作上。
「如果可信計算只用於高價值數據這一個場景的話,這項技術是沒有未來的。而我們現在需要做的,就是將這項技術商業化,使其成為一個普適應用。」
秉著這一初心,衝量網絡在完成種子輪融資後不久便落地了區塊鏈可信計算的首個商業應用——聯合徵信。基於區塊鏈可信計算技術,衝量網絡實現了徵信領域的數據協作問題,同時又能夠保護數據安全。該解決方案已成為區塊鏈可信計算的標杆應用之一。
將區塊鏈的信任機器與可信計算相結合,作為衝量網絡的核心技術方向,能夠構建完備的Web3.0數據可信互聯繫統,可落地應用於政府、金融、醫療、網際網路等各個領域,打通各領域的數據協作渠道,保障各自的數據安全。
對於衝量網絡,將區塊鏈可信計算落地實踐,是使命,亦是責任。
困難重重的背後,拓荒者義無反顧,一往直前
「對於創業者來說,選擇區塊鏈可信計算賽道是非常有難度的。儘管如此,我們絕不退縮,因為它是未來,預見未來的最好方式就是親手創造未來。」談及創立公司的初心,衝量網絡創始團隊希望在區塊鏈的荒原上開拓出新的道路。。
衝量網絡成立之初也遇到過很多困難,剛接觸可信計算時,創始人們幾乎是跑遍了能夠接觸到的科研機構,了解學習,在此期間,接觸到了一些有創業想法,志同道合的人,然後共同成立了這家公司。
成立衝量網落後,第一個需要面對的就是融資的問題。融資難、投資方持幣觀望的現象成了2019年區塊鏈初創公司大幅縮減的原因之一。
據零壹智庫統計,2018年11月至2019年10月,資本方對區塊鏈公司/項目的投資逐漸趨於理性,相比於前一年,融資事件數量同比下降50%,融資金額同比下滑75%。據悉,在此前期間,中國區塊鏈行業共發生175起融資事件,公開披露的融資總額達41.89億元。
儘管如此,衝量網絡創始團隊帶著自身的區塊鏈可信計算技術在融資過程中仍舊受到投資人的青睞,在幾番對接之後,拿到了天使輪融資。
此外,在面對這樣具有難度的技術上,人才是很關鍵的一部分,而現在大多數人才都集中在在科研領域和大廠裡面,對於初創公司來說,更需要拿出自身的價值和比較有前景的未來來吸納人才。
對於衝量網絡來說,創始團隊更多的是拿出自身的實力和技術優勢去吸引人才,因為有信心改變下一代網際網路,衝量網絡一直都在用自身實力為自己的代言。
「我看到了區塊鏈+可信計算這樣一個技術的未來,我想實現它,第一個問題就是找合法的商業化的方法、投資人以及人才。我們要面對諸多的不確定因素,甚至於之後的大廠圍剿,但是我對此還是很有信心,因為我們掌握了這樣的技術,並且有一個長遠的規劃。」
此外,衝量網絡整個創始團隊都表示樂意分享成果,做大蛋糕,也希望能為行業找到出路——以區塊鏈作為信任機器,面向商業場景打造解決方案技術棧,直擊商業痛點,形成落地應用,而不是過度依賴區塊鏈。
在未來,衝量網絡的目標緻力於構建分布式網絡,建成全球最大的可信計算網絡,或將成為業界主流的標準貢獻者。
「雖然有困難重重,但我們還是要在這樣一條路上堅定的走下去。區塊鏈的春天一定會來,可信計算的春天也一定會來。」對於春天的憧憬,是拓荒者孤獨前行的動力,也是唯一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