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深山野味兒蛇蛋

2020-12-20 尋味京冀

蛇蛋可以說是小編吃過的最美味的食物,沒有之二。

東北的深山老林很厚密,林高草壯,再加上林間布滿了沼澤地,其間遊行著行蹤詭秘的蛇類。上好的蛇是土灰色的烏松,個頭大,肉多,在山上石頭堆多的地方,一到入夏就噝噝地響著,只要翻石頭尋找,必定能找到幾條蛇。

蛇清蒸的香味,是一般的野味所比不了的,清蒸的蛇蛋更是甲天下的美味,至少小編是這樣認為。首先是香,其次是雞蛋黃般的沙感和油脂透亮的鮮,嚼在口裡,回味無窮。

現在很少有人吃蛇肉,當然體會不了這種香。小編也不建議一些吃貨看到這篇文章去搜集蛇蛋吃,因為小編吃的蛇蛋是蛇肚子裡沒有孵化的蛋,這種蛇是有劇毒的。

胎生的蛇無毒,卵生的蛇有毒。

小時候在山上生苔的巨石下面,會發現一堆長斑的蛋,若說它是鳥蛋,卻沒有巢,只有有經驗的農民才知道它們是蛇蛋。蛇蛋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五羹之一,在一些國家,只有富人的餐桌上才可以見得到。

相關焦點

  • 蛇蛋毒咒
    古時的王奎,乃是一喜食野味之人,天上飛禽,地上走獸皆都被他射箭,布下陷阱盡收囊中。至家,煮之,肉香入鼻,每每雖已饞涎欲垂,然卻至院中,神態虔誠,閉目打坐,雙手合十,口中自語,皆都祈禱此物勿怪罪!自慰野物兼都是人應食之,常態。
  • 這種糞堆上的野味,老人說是「蛇蛋」碰不得,卻不知曬乾後能治病
    這種糞堆上的野味,老人說是「蛇蛋」碰不得,卻不知曬乾後能治病春夏之交,正是雨水豐沛的季節,幾場大雨過後,農村的陰暗潮溼地帶長出了各種蘑菇。有一種生於糞堆上的蘑菇,它剛長出的樣子就像「蛇蛋」一樣,小時候總想去撿來玩,卻被大人制止,說這些是「蛇蛋」,會孵出小蛇,碰不得。小時候雖然調皮,但對於蛇這種生物,還是十分懼怕的,所以被嚇得不敢碰它。長大後才知道被大人們騙了,它就是一種野生菌,還具有特殊的作用。
  • 在深山裡圍著碳火烤牛排骨,野味十足太過癮了,看著都流口水了
    這樣子的環境那就是非常的清淨,是讓不少人表示嚮往的生存之地,有著很多空曠的場地,還有不少的野味存在,人們可以在沒事的時候搞搞野。 像是這位農村小夥帶著食材到深山裡就地取材做炭火烤牛排骨,這也是野味十足的農村生活,深山裡烤牛排骨,這也是讓不少人表示羨慕的搞野。
  • 吃野味兒與小區裡燃放煙花爆竹有相似性麼
    我聯想到了這次疫情的起因:吃野味兒。有很多野味其實沒有那麼好吃,大家就是嘗個新鮮,況且很多人都知道這些野味兒裡帶了很多厲害的病毒。但是野味兒很流行,那些敢於嘗試這些的人是什麼心理呢?也許是這個行為讓自己倍兒有面子,也許是想找那個與眾不同的感覺。也許那些朋友在想,「你看,我能搞到野味兒或者我有錢吃野味兒,多牛逼!而那些天天吃著平常食物的人就被比下去了。
  • 兒時常吃的這4種野味,在市面上可是有錢也買不到,你都吃過沒?
    這種野味呢,在我家鄉叫嚕嚕,味道很酸很澀,一般生長在深山老林裡,上山勞作休憩時摘幾粒放進嘴裡,酸澀的味道讓人特別懷戀。農村的孩子一定吃過這種野味,它有很多的名字,我們家鄉都管它叫毛毛妮兒。一到春天我總是和小夥伴去附近的野外找這樣的野味,但是它的時間很短一般只能吃一周,所以總是在吃了之後懷戀。這個在南方叫地枇杷,也有叫地果的,吃起來沙甜,用清水洗一下就可以食用。
  • 東北四大燉菜之首,名副其實的山珍野味,冬日裡的鮮美味道
    小雞燉蘑菇是東北四大燉菜之首,名副其實的山珍野味。東北菜中少數可以發展成為與其他高檔菜系相媲美的家常菜之一,小雞和磨輥燉在一起,不光味道鮮美,營養更是豐富,非常適合冬天食用。去除氣管,把雞肉剁成均勻小塊,燉好以後用清水把上面的血漬洗乾淨,然後加入一勺食鹽抓勻浸泡10分鐘,充分去除裡面的血水;第三步、菌菇泡軟以後用清水把上面的灰塵和雜質洗乾淨,然後擠淨水分,用剪刀剪去硬根,繼續浸泡至水澄清;第四步、然後把浸泡好的雞塊,再次清洗乾淨,瀝乾水分,準備湯鍋,鍋中加入適量的清水,然後把剁好的雞塊下鍋,焯制兩分鐘,倒出瀝乾水分,放在盤子中;東北榛蘑
  • 廣西一條大蟒蛇吞了10隻鴨,還生了32枚蛇蛋……
    「6月23日,廣西防城港一村民的養鴨棚內驚現一條大蟒蛇,偷吃了10隻鴨子正盤踞在存儲鴨飼料的棚裡,旁邊還有一窩32枚蛇蛋,其中有些蛇蛋已經有了輕微裂痕!得知確切情況後消防指戰員立即出動使用捕蛇器吸引蟒蛇的注意並夾住其七寸另一名隊員上前將蛇的尾部牢牢控制隨後將蟒蛇轉移至空曠處後放入捕蛇籠中同時將蛇蛋裝進袋子裡
  • 瘋狂的食譜:人類野味小史
    這兩種野味的口味固重,滋味如何倒也不難想見……來自李時珍的警告為什麼古人餐桌上會出現如此之多的野味呢?「菇毛飲血」的時代,人本就是靠獵取野生動物為食的,當時吃的自然都是野味(當然,早期人類也是野生動物口中的「野味」)。
  • 小夥到山上尋找什麼野味?像桃子的這野果你吃過沒有,兒時的味道
    小夥到山上尋找什麼野味?像桃子的這野果你吃過沒有,兒時的味道。有在農村裡生活過的朋友就可以知道,在農村裡有著很多的野味,之所以會有那麼多的野味,這主要還是因為農村的生態環境不同於大城市。有山有水氣候宜人的農村非常適合人類以及各種動植物的生活,這其中就有包含著那許許多多的野味,種類繁多的野味它們就存在農村山裡水裡等地方,喜歡的人就會在沒事的時候去尋找它們。
  • 鶴峰深山中的「寶」——「茶泡兒」,兒時的甜美記憶
    當下正是山上野果成熟的時節,來自大山深處的古茶樹生長出來的「茶泡兒」,以它自己獨特的味道吸引著不少人進山尋「寶」。
  • 聽聽李時珍《本草綱目》中的警告:人類要禁食野味
    明代著名的中醫、藥師李時珍,400多年前就在巜本草綱目》中警告:人類要禁食野味,免得自身染上疾病,而且還要傳播瘟疫,使大片人死亡的世界性災難。他把中藥分為16部,其中把野生動物分作:「鱗、獸、鳥(水禽)、蟲」四大類。
  • 農村山裡一種野味,功效堪比「人參」,280元一斤成稀罕貨
    常有人說農村山裡那些寶貝多,其實這確實沒什麼問題,相信經常進山的農民朋友應該深有體會,在農村的大山裡,生長各種各樣的野生植物,許多都是外面及城市裡難得一見的,這些就算是做寶貝,尤其是能食用又具有很好藥用價值的野生植物更是寶貝,下面筆者給大家介紹一種農村大山的珍貴野味,它不僅珍稀,而且美味且功效堪比人參
  • 別再嘴賤吃野味了,咱們多吃點野菜吧!全國春季挖野菜大全
    為什麼有人熱衷於吃野味呢? 其實,很多人都有「吃什麼補什麼」的錯覺,有「吃什麼養什麼」的誤區,有「吃什麼治什麼」的謬解,甚至有人不明就裡地以為,野味代表著「新鮮」,野味能夠治病,野味可以帶來刺激。這些以訛傳訛、美化包裝、憑空而來的理由,無一例外地為這一不生態、不健康的陋習提供了反科學的說辭。 食要分材,不能什麼都吃,也不是什麼都能吃。
  • 東北,上熱搜了!東北話成為流行語!
    一條#隔離病房遇上東北醫生#的話題,在前幾天擠上了熱搜榜,我們東北的醫護人員在救治湖北患者的同時,也用東北特有的方言和文化,給患者們帶去歡樂和輕鬆。我們用東北特有的文化與幽默,讓患者們充滿信心的戰勝病魔,全國網友對此也紛紛點讚,一下子東北成了熱搜的關鍵詞。
  • 中國·蘭西 東北民俗年村兒 文化旅遊項目發布會
    即將上馬的呼蘭河國家級溼地公園,歷史悠久的全真教派東北最大道觀顯佑宮,淨土宗寺廟東林寺仍舊保持著不納香火、下午閉門功課的清規……諸多景觀有潛力成為省會近郊遊的綜合旅遊實力。此次發布的項目地——黃崖子·東北民俗年村兒,除了具備交通便利的地緣優勢外,集合了東北民俗傳承,特色物產整合,地方文化集散,優質溫泉資源和建築風格鮮明,這五大優勢空間。
  • 東北經濟特產企業文化思考—冬奧會中的機遇
    在北京農業展覽館中,東北人參、深山蘑菇、老粉條、老香腸等特別受歡迎。吸引了絡繹不絕的參觀者和購買者。但一些國際買家看了半天卻沒有購買,市場的流失讓東北老闆有點納悶。後期才了解到,國際高端客戶喜歡東北飲食特產,問題在於這些展示的特產多是原生態,缺乏深加工的產品。
  • 戒不掉的野味,到底有什麼好
    一、古往今來的野味記載早在「茹毛飲血」的遠古時代,人類就開始吃野味了。由於當時的認識和科技水平實在是有限,人類要想生存下來,只能靠獵取野生動物為食。如此看來,彼時人類的飯菜自然都是野味,而人類自己也同時是野生動物眼中的「野味」,頗有一種野蠻的感覺。
  • 它是種菌類,長在深山,外表像饅頭,可煲湯也可入藥,1斤幾十元
    它是種菌類,長在深山,外表像饅頭,可煲湯也可入藥,1斤幾十元農村人一輩子靠山而居,大山裡有很多野味,有些野味很常見,有些卻很珍貴很罕見,可以用來賣錢,就比如接下來要跟大家介紹的這種,生長在深山裡面,喜歡潮溼,而且它的外表看起來就像一個饅頭一樣
  • 蘭西東北民俗年村兒文化旅遊推介會在哈舉行
    黃崖子喊你過大年蘭西東北民俗年村兒文化旅遊推介會在哈舉行   東北網綏化12月29日訊(鄭鵬飛 董立雪 特約記者 董雲峰)12月27日,中國·蘭西東北民俗年村兒文化旅遊項目發布會在哈爾濱市南崗區果戈裡書店舉行。
  • 你還吃野味兒嗎?吉水多家酒店已被處罰
    年初的那場新冠肺炎疫情讓我們「記憶猶新」SARS到新冠肺炎兩次沉痛教訓我們得出一個社會共識:吃野味就是與健康為敵與文明為敵可這疫情還未完全結束野味市場又悄然出現了原來,該店主在開門營業之際,有一捕獵者帶著幾隻野兔子到店內推銷,店主瞧著野味賺的錢較多,於是就將這幾隻兔子收購了。目前,吉水縣公安局已經對該店予以行政處罰,且將繼續追查這名捕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