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簡介
環境與能源工程學院是安徽建築大學以環境、能源類及相關專業為主的教學院系。1984年,在學校城市建設系設置給水排水工程專業;1992年,設置供熱、通風與空調工程專業;1996年,進行系部調整,成立環境工程與電子系;1999年,設置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2000年設置環境工程專業;2001年,成立環境工程系;2002年,設置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2006年8月,在環境工程系基礎上成立環境工程學院,獲得市政工程碩士學位授予權;2008年,設置地理信息系統專業;2009年3月4日,環境工程學院更名為環境與能源工程學院;2014年,獲得環境工程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2014年,設置生態環境工程專業;2017年,獲得環境科學與工程碩士學位授予權。
現有在崗教師106人,具有正高18人(其中教授15人),副高26人(其中副教授18人);博士生導師1人,碩士生導師37人;具有博士學位62人。安徽省學術與技術帶頭人2人、後備人選1人;安徽省高校拔尖人才2人;安徽省建築勘察設計大師2名;享受國務院津貼、省政府特殊津貼1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學院特聘、兼職教授5名,其中院士1名。
學院圍繞以發展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的理念,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和黨組織政治核心作用。學院黨委現設有11個基層黨支部。近年來,學院黨委分別被安徽省委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被安徽省委教育工委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多次被作為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工作示範點推薦上報省教育廳。
學院現有4個教學系:市政工程系、環境工程系、建築環境與熱能工程系和資源科學系;設有6個本科專業: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環境工程、環境生態工程、地理信息科學、能源與動力工程;1個一級學科碩士點:環境科學與工程;2個學術型碩士學位:市政工程和供熱、供燃氣、通風與空調工程;2個專業型碩士學位:建築與土木工程專業、環境工程專業。2008年市政工程學科為省級重點學科,2012年環境工程學科為省級重點學科。
師資隊伍年齡結構、學歷結構、職稱結構漸趨合理,專業建設成效顯著。專業辦學條件滿足教學要求,設有1個國家級教學實驗示範中心:下設13個實驗室,總面積約6000平方米,實驗儀器設備總價值約4500餘萬元;1個國家虛擬仿真教學項目,1個省虛擬仿真教學中心。校內實驗室除滿足基本教學需要外,還能為學生創新活動提供場所;建立了近50個校外實習基地。2007年、2012年、2017年,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連續3次通過建設部專業教育評估、認證。2009年、2014年、2019年,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連續3次通過建設部專業教育評估。2019年,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獲批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學院擁有4個省級科研平臺:環境汙染控制與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安徽省重點實驗室、水汙染控制與廢水資源化省級重點實驗室、安徽省綠色建築先進技術研究院、安徽省智慧城市工程技術中心;1個校級重點實驗室:建築室內熱溼環境實驗室;1個研究所:地理信息與遙感研究所。學院是「中國城鎮供排水協會鄉鎮水務分會」、「安徽省海綿城市建設協會」和「安徽省城市市容環境衛生協會」依託單位。學院在市政工程,供熱、供燃氣、通風與空調工程,環境工程,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等學科形成了若干具有穩定研究方向的學術團隊。我院教師先後參加了國家「七五」至 「十三五」攻關項目多項,近5年來,承擔省部級項目50餘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十一五、十二五重大水專項、國家支撐計劃、十三五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達18項。學院積極開展對外聯繫與合作,特別是密切結合城市建設管理、智慧城市建設、綠色建築發展、海綿城市與城市黑臭水體治理、低碳生態城區建設等方面,開展科學研究和對外服務,先後承擔了200餘項橫向課題研究;發表學術論文500餘篇;獲得科研成果、科研獎勵和國家發明專利100餘項。
學生管理工作科學規範,特色鮮明。學院積極推進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進課堂、進宿舍、進網絡,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得到提高。學生校園文化活動豐富多彩,特別是環保協會、莘源文藝社等學生社團結合我院的學科專業特點,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活動。近17屆校運動會中,學院學生代表隊15次獲得成績總冠軍。學生代表隊多次在「中國製冷空調行業大學生科技競賽」、全國GIS軟體開發大賽等獲得一、二等獎,特別在第7屆CAR-ASHRAE學生設計競賽中,我院學生喜獲一等獎並作為中國學生代表赴美國佛羅裡達參加2016年在美舉辦的供熱製冷與空調工程師學會年會。
專業簡介
環境生態工程
環境生態工程專業屬於工學環境科學與工程類,我校2015年專業本科首次招生,環境生態工程專業現有專任教師22人,高級職稱15人,碩導10人,博士10人,擁有環境生態監測、流體力學、環境汙染治理與土壤修復技術等本科教學實驗室。環境生態工程學是實現生態文明建設和和諧生態環境的支撐學科,也是和環境學、經濟學、社會學、法學等學科交叉以共同服務生態和諧社會建設的核心學科。環境生態工程學學科在我國的未來發展戰略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位置,在全國範圍內加強環境生態工程學科的建設也將是歷史的選擇。
——學制四年,畢業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專業特色
本專業以恢復生態工程技術及生態規劃與設計理論和技術為專業特色。
環境生態工程專業屬於當前以及未來市場相對緊缺專業。隨著國家對生態環境的重視,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投入將逐年增加,對環境生態工程方面的專業人才需求加大,需要更多的環境生態工程方面的人才進行相關的環境評價、生態規劃、生態工程設計,以及生態修復和環境治理等方面的工作,需要大量具有經過良好專業訓練的環境生態工程專業人才。在我國,環境科學、環境工程、生態學專業的人才並不缺乏,但具有環境生態工程背景的複合型人才卻較少。
就業方向
近年來國家對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越來越重視,進一步展示了生態學專業發展的美好前景。畢業生可在在各級政府環保部門、規劃部門、建設管理部門、設計研究院所、環境工程公司、科研單位、高等院校等從事環境生態系統管理、生態修復與建設、生態規劃與設計以及環境生態學教學和研究等方面工作。
地理信息科學
地理信息科學專業屬理學大類地理學一級學科,我校地理信息科學專業 2008 年開始招生,辦學已有十多年。目前有專任教師 16 名,其中教授 1 名,副教授 8 名,博士 12 名。專業下設有安徽省智慧城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安徽建築大 學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研究所等學科平臺。依託學校大土建特色,專業辦學定位 為自然資源、城市管理、生態環境等領域培養從事與空間信息有關的應用研究、 技術開發、生產管理複合型高級專門人才,積極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目前專業教師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省自然科學基金5項,省高校自然科學項目8項,省高校人文科學項目2項,其它橫縱向項目40多項。近五年發表SCI/EI論文20多篇。
——學制四年,畢業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專業特色
地理信息科學屬於新興交叉科學,專業知識涵蓋地理學、測繪科學和計算機軟體學科。我校地理信息科學專業緊密結合我校大土建特色,下設空間規劃和GIS軟體開發兩個方向,其中空間規劃方向培養學生具有紮實的測量學、地圖學、空間分析、國土空間規劃與評價等的相關知識、能力和素質;GIS軟體開發方向培養學生在掌握地理信息科學專業知識的基礎上,跨學科跨專業的學習計算機信息技術和軟體開發等相關專業知識,培養具有創新創業能力的軟體工程技術人才。
就業方向
畢業生可在IT公司 、農業管理部門、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城市建設規劃部門以及相關科研院所工作。目前初步形成了一定的辦學特色,並在用人單位形成良好的口碑。
能源與動力工程
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是安徽建築大學卓越工程師計劃專業,校級品牌(特色)專業建設點。2019年通過安徽省能源動力與電氣類專業合作委員會專業評估。
——學制四年,畢業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專業特色
擁有安徽省省級能源轉換系統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燃氣鍋爐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培養學生能源生產、轉化、利用與動力系統的設計與研究等基本理論和應用技術,在工業、民用領域從事能源動力、人工環境、新能源研究開發、優化設計、先進位造、智能控制、應用管理等領域工作能力。
就業方向
畢業生主要就業於大型企業、相關公司以及相關的研究所、設計院、高等院校和管理部門從事熱能工程、動力工程、製冷工程方面的研究與設計、產品開發、製造、試驗、管理、教學等工作。主要就業方向為電力設計院、發電廠、電建公司、鍋爐企業、製冷設備企業、暖通工程、燃氣公司、大中專院校以及科研機構等。涉及的執業資格證書包括註冊設備工程師(動力)、註冊監理工程師、註冊建造師等。
給排水科學與工程
安徽建築大學是安徽省第一個開設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學校,1985年開始首屆招生,具有國家級本科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等工程教育平臺。2002年被批准為省級教學改革示範專業,2011年被批准為安徽省特色專業,2012年列入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2017年獲批安徽省品牌專業。2007年首次通過原建設部高等教育專業評估,2012年通過複評估,2017年通過國際工程教育認證,有效期6年。
——學制四年,畢業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專業特色
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是工學門類土木類專業,服務於水科學與工程領域,主要培養從事水的開採、加工、輸送、回收及利用以實現水的良性社會循環的科研設計、工程技術、設備製造、管理等方面的工程技術人才。
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設置給排水系統設計與優化、水處理理論與技術兩個專業培養方向。其中給排水系統設計與優化方向培養學生具有城鄉供水、排水及建築給水排水系統的優化設計、運行管理決策理論與應用等方面的素質和能力;水處理理論與技術方向培養學生具有城鄉汙水、工業廢水、生活飲用水和工業給水的物理、化學、生物處理理論與技術及工藝設計等方面的素質和能力。
就業方向
本專業培養具備城市給水工程、排水工程、建築給水排水工程、工業給水排水工程、水汙染控制規劃和水資源保護等方面的知識,能在政府部門、規劃部門、經濟管理部門、環保部門、設計單位、工礦企業、科研單位、大、中專院校等從事規劃、設計、施工、管理、教育和研究開發方面工作的給水排水工程學科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涉及的執業資格證書包括註冊設備工程師(給排水)、註冊環保工程師、註冊消防工程師、註冊監理工程師、註冊建造師等。
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是安徽省省級特色專業建設點、省級綜合改革試點和省級品牌專業建設點,是安徽省省級卓越工程師計劃專業。2009年、2014年、2019年通過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全國高等教育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評估。
——學制四年,畢業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專業特色
擁有供熱、供燃氣、通風與空調工程碩士學位授予權。擁有智能建築與建築節能安徽省重點實驗室、安徽省綠色建築先進技術研究院2個省級學科平臺。培養學生在設計研究、工程建設、設備製造、系統運營等領域從事供暖、通風、空調、淨化、冷熱源、供熱、燃氣等方面的規劃設計、研發製造、施工安裝、運行管理及系統保障等技術或管理崗位工作。
就業方向
畢業生主要就業於工程勘察設計單位、建築施工及監理企業、房地產開發企業、工程造價諮詢機構、空調企業、燃氣公司、市政管理部門、大中專院校以及科研機構。涉及的執業資格證書包括註冊設備工程師(暖通)、註冊監理工程師、註冊建造師等。
環境工程
環境工程專業2001年專業本科首次招生,2012年環境工程獲批省重點學科,2014年獲批環境工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2017年獲批環境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環境工程專業現有專任教師21人,高級職稱15人,擁有環境監測、流體力學、環境汙染治理技術等本科教學實驗室,佔地面積2120m2。
——學制四年,畢業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專業特色
環境工程專業緊扣學校辦學定位,培養掌握紮實的環境汙染控制工程的理論基礎知識、熟悉環保方面的政策法規,具備水、氣、聲、固體廢物等汙染防治設計、施工、管理及學科研究等方面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專業基於工程教育認證理念,以畢業要求達成為導向,高度產教融合,堅持校企合作育人,強化實踐能力。
就業方向
畢業生能在政府部門、環保部門、規劃部門、經濟管理部門、設計單位、環境監理公司、環境檢測公司、環保設備公司、科研機構、施工企業、學校等從事規劃、設計、分析測試、工程、管理、教育和研究開發方面工作的環境工程學科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責編:餘治偉
審稿:姚婷婷
來源:安徽建築大學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