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會有分享,都是免費訂閱,請您放心關注。
教育被人稱為是立國之本,一個國家實力強大與否,看看這個國家的教育就知道了。我國一向重視教育,這些年對於教育資源的投入非常大,而作為教育行業中最重要的教師,也成為眾人眼裡的焦點。
如何吸引到更多的人才來擔任教師呢?首當其中的,就是提高教師的待遇。很多教師表示,目前教師的待遇水平和社會經濟發展是脫節的,物價漲得太快,而工資漲得太慢。不過針對這個問題,也是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規定,確保教師工資上漲,並且不搞「平均主義」,而是向這幾類教師傾斜。
1.班主任
班主任在很多教師看來,是一個吃力不討好的職位。成為班主任後,需要操心的事情會變得非常多,除教學以外,還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動態,經常和家長打交道。關鍵是這麼累,工資卻高不了多少,班主任津貼一個月只有200元左右。
教師工資分配新方案中,會將績效工資向班主任傾斜,補貼進一步提高。最主要的是,希望能讓班主任的勞動和收入成正比,不要形成心理不平衡。一個好的班主任,影響的是一個班的學生,因此提高班主任的補貼,讓教師在擔任班主任的時候「更上心」,對學生也是一件好事。
2.一線教師
長期以來,一線教師和負責管理行政、後勤的教師都有矛盾,一線教師要遠比管行政,後勤的教師要辛苦得多。以前我們學校有一對夫妻教師,女方教高中,每天7點鐘開始帶早自習,晚上9點半才下班,每天8節課。而男方負責訂教材以及發放等,下午就直接走了。關鍵是男方的工資還要高一點,就是因為績效工資比職稱工資要更低。
新的教師工資分配方案中,不再搞「平均主義」,將會加大績效工資的比例,並且調高課時費,讓承擔一線教學任務的教師能夠獲得更多的收入。這也是廣大教師一直以來翹首以盼的分配方式,多勞多得才更加公平公正。
3.高職稱教師
教師的職稱不僅是對一名教師工作成績的認可,更是直接體現在教師的工資上。儘管很多年輕教師對職稱存在不滿,但高級職稱是對優秀教育人才的肯定,想要提高教師待遇,肯定是高職稱教師優先。
當然了,大家擔心的職稱評定問題,各地也都在陸續出臺解決方案,例如將職稱與教齡掛鈎,取消人為投票環節等等,讓更多年輕教師也有機會評選高職稱。還有一些地方給農村教師優惠政策,只要符合申報條件的農村教師,無視比例全部通過。很多農村教師在去年都獲得了高級職稱,實現了工資的上漲。
其實從教師工資分配的調整方向我們可以看出來,越是辛苦,壓力越大的教師,將會獲得更多的收入。這也告訴大家,現在考教師,需要提前做好吃苦耐勞的準備,將更多心思放在提高教學水平上,而不是每天混日子。大家覺得哪些教師的工資還應該得到增長呢?可以說說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