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自考《管理心理學》臨考試題及答案
一、選擇題
1. ( )管理心理學在20世紀50年代產生於 。
A.英國 B.俄國 C.美國 D.德國
2. ( ) 在人性假設理論中,認為良好人際關係對於調動人的生產積極性是 。
A.「複雜人」假設理論 B.「經濟人」假設理論
C.「社會人」假設理論 D.「自我實現人」假設理論
3.( )個體在群體壓力下,在行為上不得不與其他人保持一致,但是內心仍然保持自己原有的意見的現象稱為 。
A. 模仿; B. 從眾; C. 暗示; D. 順從;
4. ( )以人為對象的社會知覺可以劃分為 。
A.對個人的知覺、人際知覺、角色知覺 B.對個人的知覺、群體知覺、角色知覺
C.人際知覺、群體知覺、角色知覺 D.對個人知覺、群體知覺、人際知覺
5. ( )決策的基礎是 。
A. 信息的溝通; B. 領導的權力; C. 人員的配備;D. 組織結構的合理性;
6.凱利的三維歸因理論認為須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考察,才能理解和判斷一個人的行為。
A.一貫性、積極性、差異性; B.一貫性、普遍性、合理性;
C.一貫性、普遍性、差異性; D.一貫性、同一性、差異性;
7. ( )如果職工A通過與職工B相比,認為自己報酬偏低,因而產生不公平感。根據公平理論,A為了達到公平會採取以下哪種行為 。
A.增加自己的投入; B.減少自己的投入; C.增加B的報酬; D.使B減少投入。
8.( )股票期權理論屬於 。
A. 內容型激勵理論;B. 過程型激勵理論;C. 強化理論;D. 綜合型激勵理論;
9. ( )溝通的環節包括以下幾個部分,其按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A. 發信者、編碼、收信者、解碼、訊道、行為反應
B.發信者、編碼、訊道、解碼、收信者、行為反應
C.發信者、編碼、收信者、訊道、解碼、行為反應
D.發信者、編碼、訊道、收信者、解碼、行為反應
10.( )個人從事有目的的活動時,由於遇到障礙和幹擾,需要不能得到滿足時的一種消極的情緒狀態稱為 。
A.挫折 B.公平 C.期望 D.強化
11.( )完成複雜的、富有創造力的,或做出決策太快可能產生不利後果的工作時,要達到良好的工作效果,一般要求群體的特徵是 。
A. 同質群體; B. 異質群本; C. 混合群體; D. 簡單群體;
12. ( )下列不屬於決策程序的內容是 。
A.提出問題 B.問題的診斷 C.矛盾和爭端的解決 D.實施方案並進行追蹤決策
13.( )領導生命周期理論認為,有效的領導行為除了應該考慮工作行為、關係行為以外,還應考慮被領導者的 。
A.素質; B.業務水平; C.成熟程度; D.培訓提高;
14. ( )在管理方格理論中,最佳的管理方式為 。
A.9.1型管理方式 B.1.9型管理方式 C.1.1型管理方式 D.9.9型管理方式
15. ( )一般說來,人際交往可以分成四個層次,其中最深層的是 。
A.感情交往 B.禮儀交往 C.思想交往 D.功利交往
16.( )關於動機與工作效率關係描述正確的是 。
A.動機越強,則工作效率越高 B.工作動機的適宜水平應根據任務難度而定
C.動機越弱,則工作效率越低 D.工作動機的強弱與工作效率沒有什麼關係
17.( )在下列溝通通道中,能提供最豐富內容的溝通方式是 。
A.電話 B.備忘錄 C.面對面的交談 D.廣告、公告
18. ( )現代組織理論主張 。
A.在組織形態上傾向於高聳組織結構 B.在集權與分權上偏重於分權
C.在集權與分權上偏重於集權 D.在專業分工上提倡群體化
19. ( )在組織形象識別系統中,作為組織形象戰略的靈魂和整體系統的原動力,對系統的其他部分具有決定作用的是 。
A.CI B.MI C.BI D.VI
20. ( )在組織變革的過程中,激發要求變革的動機屬於 。
A.變革階段 B.解凍階段 C.再結凍階段 D.預備階段
二、改錯題
1. 人的社會知覺總是正確的,能夠真實反映社會環境的情況。( )
2. 只要採取某種方法,傳言是可以杜絕的。( )
3. 群體溝通的一般模式包括:發信息者、編碼、訊道、解碼和接收者。( )
4. 密西根模型把描述領導行為的維度歸為兩個:一個是員工取向,一個是生產取向。( )
5. 群體內部的衝突會妨礙群體的績效水平,破壞群體的團結和凝聚力,因此所有的衝突都是有害的。( )
6. 氣質是人最穩定的個性心理特徵。( )
7. 只要群體士氣高,生產效率就一定高。( )
8. 當認知和情感不一致時,情感將決定人的行為。( )
9. 在一般情況下,群體決策優於個體決策。( )
三、名詞解釋
1、管理心理學
2、群體壓力
3、社會刻板效應
4、光環作用
5、群體決策
6、歸因
7、社會促進效應
8、群體士氣
四、簡答題
1、馬斯洛需要層次論的基本內容。
2、簡述從眾與順從行為的區別。
3、管理機制有效的條件有哪些?
4、管理機制缺乏績效評估會產生哪些嚴重後果?
5、需要、動機與行為的關係是什麼?
6、形成態度的三個階段是什麼?
7、影響組織結構設計的因素有哪些?
8、心理的實質是什麼?
9、心理壓力的積極與消極作用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五、論述題
1、影響態度改變的因素有哪些?請結合實際談談如何改變一個人的態度。
2、請闡述領導生命周期理論的要點,並談談如何在具體的領導和管理實踐中加以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