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華為的風頭可以說是大盛了,不管是在5G的運營上還是手機的銷售之上都有了很大的成功,這幾天華為公布了一份數據,數據中顯示華為未來在海外的手機銷售將減少40%的銷量,但是華為對此毫無感覺,任正非先生也說了,這些銷量會在國內找不回來的完全不用擔心。但是另一家手機商卻是孤枕難眠了。
一年前的7月份,小米上市了,這個曾經揚言絕不上市的企業也食言了。照樣將自己送上了IPO的道路上,但是上市近一年小米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上市之初小米的發行價定為了17港元,在此之後股價一度衝上了22港元。到了6月4號,小米的股價可以說是慘不忍睹,如今的股價只有9.02港元了,比之之前的發行價足足減少了一半,接近股價腰斬。還記得當初剛剛上市的時候,雷軍信誓旦旦的承諾會讓購買小米的股民賺一倍。如今,雷軍打臉了。
對於小米我們知道他是一家手機廠商,但是在上市的時候小米將自己定位成一家網際網路公司,但是市場並不接受小米所謂的自我定位,在外人眼中他就是一家硬體貼牌企業,這樣一來他的估值遠沒有上市的時候高,畢竟網際網路公司和硬體公司還是有著本質的區別的。小米的業務來源一直都是依靠手機的,網際網路對於小米來說只是一個比較小的副業,2018年小米在網際網路方面的收入僅有15億元,大部分還是來自於手機業務。
就在2018年,各大手機商公布了自己的手機銷量,根據IDC的全國智慧型手機出貨量數據來看,華為以1.05億的出貨量佔據了26.4%的市場份額,佔據了全國第一的市場份額。反觀小米,2018年的手機市場份額僅有13.1%,較往年來說還下降了5.6%。再來看2019年第一季度的華為手機,華為的高層領導曾說過華為在今年的手機市場份額中會大大提升,榮耀系列的手機會增加至50%左右。
華為的手機市場份額不斷是增長中,這就意味著有其他智慧型手機要被PK下去,對於股價近乎腰斬的小米來說,股價已經穩不住了,如果在失去主營的手機業務的話,小米的翻身之日恐怕真的無法來臨了。
在小米遭遇重重阻礙的時候,雷軍也急了,如今的雷軍已經親自設立了一個中國區組織架構,其中雷軍親自掛帥,勢必要奪回屬於小米的手機市場。小米的這一系列求生欲行為,體現了小米的未來宏圖,勢必要在中國區拿下不少的訂單,最後鹿死誰手還不一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