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清高階思維的時代價值

2021-02-23 江蘇教育

當前中小學教師正在不斷探索和思考「最近發展區」「深度學習」「高階思維」等話題,這是課程與教學改革走向「深水區」的應有樣態。任何一門學科的教學,都需要正確處理低階思維與高階思維的關係,促進學生的思維從「低階」向「高階」飛躍。在新的普通高中課程標準中,指向思維能力培養的科學精神培育成為學生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提升的重要內容之一。思想政治課是落實立德樹人的關鍵課程。思想政治課教師要能夠通過教學策略、方式方法的改變,培養學生藉助豐富的知識與思維能力,發現意義,建構並運用知識來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素養和水平。

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著眼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高度評價思政課教師隊伍在鑄魂育人、立德樹人方面的重大作用,深情囑託廣大思政課教師「要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對加強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提出了明確要求。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教師,關鍵在發揮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思維要新,是習近平總書記指導思政課教師辦好思政課的重要標準之一。馬克思主義活的靈魂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思維要新,是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的必然的內在要求。當今的時代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時代,馬克思主義是發展的理論,是開放的理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是21世紀的馬克思主義。要創新,就必須反對故步自封、夜郎自大。創新有章法,要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總之,思維要新,是為實現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而服務的,是為培養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的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服務的。

杜威認為,思維的過程是一種事件的序列鏈。這一生產過程從反思開始移動到探究,再到批判性思維,最後得到比個人信仰和想像更為具體的「可以證實的結論」。思維不是自然發生的,但是它一定是由「難題和疑問」或「一些困惑、混淆或懷疑」「引發」的。訓練思維能力的巨大價值就在於:原先經過思維充分檢驗而獲得的意義,有可能毫無限制地應用於生活中的種種對象和事件,因而,人類生活中,意義的不斷增長也是沒有限制的。

新課程強調,學生應在教師的指導下,不斷轉變學習方式,開展自主、合作和探究學習。這就要求學生努力打通書本世界與自己的真實生活世界之間的界限,自主支配教師安排的學習時間和空間,主動探索帶有挑戰性和研究性的問題。同時,學生應重視家庭、社會因素在「活動型學科課程」實施中的重要價值,採用時事沙龍、專題講座、知識競賽、演講比賽、撰寫小論文等形式,還可以開展「螢屏學習」(學生收看電視、電影及錄像資料),在教師引導下學生通過網際網路進行學習,參觀訪問和社會調查,參加社會服務和公益活動等,有利於提升他們在複雜的情境中分析、評價、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深度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過程中,各學科圍繞「核心素養」對「學科思維」均作出了許多有益的探索,其目的是推動學科教學從簡單的學科知識的習得轉向學科關鍵能力、核心素養的培育。思想政治學科把「科學精神」的培育,作為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與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思政課是學生成長成才的「關鍵一課」,教師要學會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創新課堂教學,通過有深意、有新意的學習體驗,從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理性思考、分析能力、創新思維等方面著手,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學會正確的思維方法。把道理講明白、講透徹,要求教師具備知識視野、國際視野、歷史視野。近年來,不少教師通過完善內容設置、創新話語表達、採用新媒體技術等方式,探索總結出了一系列有益於「科學精神」培育的思政課活動模式,如「模擬政協」「模擬聯合國」「模擬法庭」「志願者服務」等,讓思政課實現從「點名課」到「網紅課」的轉變,這充分說明:沒有思政課教師主體性的發揮,就不可能有高質量的思政課。在這裡,關鍵是要激發思政課教師「教」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認清高階思維的時代價值

作者:朱志平

作者系教育部第二屆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委員會委員、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修訂組核心成員。

刊於《江蘇教育》中學教學2020年第10期


《江蘇教育》中學教學

2020年第10期

視 點

1 科學養成「剋期讀」習慣/方有林

專 題

高階思維在思政課教學中的培養

7 高階思維與高中思想政治新課標的深度融合/王德明

11 指向高階思維培養的思政課教學實踐/周步兵

14 教學評價的高階思維指向/成潔

18 指向高階思維的思政課堂案例觀察/朱麗萍

22 認清高階思維的時代價值/朱志平

名家視線

24 基於活動理論的高中英語以讀促寫教學設計

——以《牛津高中英語》M6U4 Project:Making an action plan為例/許立新

課程與教學

29 關聯推理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薛城

32 古典詩詞中「虛字」意蘊品析教學策略/王浩

36 寫景抒情散文教學路徑擇要

——以《昆明的雨》教學為例/王俊傑

39 圍繞課程目標設計課堂教學

——以「三角函數」起始課教學為例/李雙雙

42 語言理據性對中學英語多義詞教學的啟示/朱玲

47 初中歷史課堂教學問題設計優化策略

——以《漢武帝鞏固大一統王朝》一課為例/朱桂芳

50 高中學生物理閱讀素養培養策略/夏季雲

54 指向高中化學學業質量水平的教學設計實踐

——以「化學反應與能量」為例/陳廷俊 劉江田

名校課改

58 向問課堂,引領教學新常態/張軍

61 設問·導問·自問

——芻議基於「問題」的語文課堂教學/曹國鋒

63 議題視域下初中道德與法治「問學」課堂/王毅

65 從學「問」到「問」學/朱開群

觀點參考

66 閱讀「場」:讓閱讀成「悅」讀/梁吳芬

68 活動讓學生學「活」語文/曹蕾

70 將生命教育融入英語閱讀教學/周南南

72 在美術教學中用好地域文化資源/李天

74 初中數學教學要培養學生三種習慣/楊珊

名師課堂

76 基於「大概念」的高中數學教學探索

——以「基本不等式的綜合運用」為例/張海強

開卷

80 以「情感」之眼看教育/徐志剛

聚 焦

封二 江蘇省常州高級中學校史館

封三 向陽而立向「格」而行

——江蘇省張家港市第一中學德育特色活動掠影/江教

封底人物 江蘇省宜興中學 張海強


相關焦點

  • 高階思維教學的「三重門」——芻議核心素養視域下的數學思維教學
    摘要:文章簡述當前數學思維教學中存在的窄化或淺表化現象,並分析探討現象背後的成因,提出數學思維教學應從低階思維走向高階思維。基於此,文章提出問題教學:開啟高階思維的動力;核心素養:夯實高階思維的落點;深度學習:彰顯高階思維的張力等三條解決途徑,以期從高階思維培養的出發點、落腳點、延展點,實現數學思維培養的轉變。
  • 胡衛平:世界各國都在關注的高階思維到底該如何培養?
    在這樣一個時代,包括OECD在內的世界各國都在關注高階思維,高階思維已然成為了21世紀人才必須具備的關鍵能力。 那麼,到底什麼才是高階思維,培養高階思維又有哪些可以遵循的途徑?本文主要從高階思維的結構和內涵出發,結合實例,深度闡述如何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現代教學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胡衛平隨著人工智慧時代的到來,機器人將會代替很多專業領域的工作,這無疑給人類帶來了更多無限的挑戰。
  • 胡衛平:世界各國都在關注的高階思維到底該如何培養? ​
    21世紀是經濟飛速發展和技術飛速迭代的時代,同時,也是對人類提出高要求的時代。在這樣一個時代,包括OECD在內的世界各國都在關注高階思維,高階思維已然成為了21世紀人才必須具備的關鍵能力。 ▲現代教學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胡衛平隨著人工智慧時代的到來,機器人將會代替很多專業領域的工作,這無疑給人類帶來了更多無限的挑戰。因此,只有具備高階思維這項關鍵的能力,人類才不會被時代所淘汰,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
  • 林春曹 | 指向高階思維的核心問題設計
    【摘  要】高階思維往往蘊藏在核心問題裡。高階思維和核心問題兩者形成一個雙線並進的砥礪態勢,核心問題是一個顯性的表徵,高階思維則是一個隱性的內核。指向高階思維的核心問題,包含著濃縮的知識情境、完整的思維過程、重構的認知圖式。
  • 高階思維相關概念闡述
    首先,思維水平不能與學習水平脫節;它們涉及相互依存、多個組成部分和層次。 第二,是否可以在沒有主題內容的情況下學習思維只是一個理論點。 在現實生活中,學生將在社區和學校經驗中學習內容,無論理論家們得出什麼結論,他們在前一年學習的概念和詞彙將幫助他們在未來一年學習更高層次的思維技能和新內容。 第三,高階思維涉及應用於複雜情境並具有多個變量的多種思維過程。
  • 初中英語語篇教學:教師常用的高階思維問題設計
    初中英語語篇教學:教師常用的高階思維問題隨著核心素養理念的不斷深入,很多專家和學者及一線教師都在研究如何在英語語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高階思維是高階能力的核心,主要指idea generating 、創新能力(creative thining
  • 高階思維包含什麼,如何培養?
    圖中藍框區域,顯示學生在運用相關的知識發現問題、解決實際問題方面有所欠缺;在根據對基本概念的理解,選擇恰當的方法解決問題方面有所不足;在運用發散性思維、批判性思維、創意想像等創新思維形成新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上都是欠缺的。這引發我們思考:為什麼學生的高階思維建立不起來?面向未來,這是一個重要的教育話題。
  • 你知道什麼是「高階思維」嗎?
    三年前,一場全民學習「思維導圖」的熱浪,進入學校,走進教室,送到孩子們的心中。記得當時的學校領導激動地稱這種方法為「頭腦風暴」。當老師們對繪製思維導圖輕車熟路後的今天,「高階課堂」成為老師們眉間心底的一種希冀,口中輕巧吟唱著的教育進行曲。你知道什麼是高階課堂嗎?
  • 高階思維
    這些類型的請求需要訪問高階思維(HOT)。我們大多數人不考慮思考-我們只是這樣做。但是,教育者,父母和立法者一直在思考更多的問題,並在思考我們如何希望老師教我們的學生思考。當學生從小學到中學再到高中時,老師會要求他們越來越多地利用大腦中存儲的信息。他們可能會要求學生為他們正在閱讀的書寫一個新的結尾,或者他們會問為什麼故事中的某個角色表現出特定的行為。
  • 談教學 | 解月光-袁文錚:在中小學學科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
    因此,教育者必須重新反思學科教育的目標取向和價值追求,進而探索怎樣的教學才能促使學生大腦的智慧得到開發、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得到培養。也因此,我認為,必須將積累思維經驗、發展高階思維,作為基礎教育課堂教學的重要目標,並以此目標為導向重構課堂教學結構。
  • 談設計思維發展高階思維何以可能——基於皮亞傑發生認識論的視角
    文章從知識與思維具有內在一致性的觀點出發,藉助比格斯的SOLO模型,說明高階思維體現在思維內容的相關性、結構的豐富性和內涵的豐富性三個方面。且因設計思維天然地具備情境性、結構性和人文性三個方面特徵,符合高階思維發生的基本要求,所以是一種發展高階思維的有效途徑。
  • 打造高階思維課堂的10個策略,讓課堂教學走向深度
    布盧姆分類法的目的是促進教育走向更高層次的思維方式,而不僅僅是教學生記住事實。對布盧姆分類金字塔各個層次的觀察,可以展示出高階思維技巧(HOTS)在教育中的應用。那麼,我們如何將其融入課堂教學,打造高階思維課堂?
  • 指向高階思維的逆向教學設計
    這一調查結果使得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思維方式發生變革變得更加緊迫和必要。設計思維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是指向高階思維的一種方法,鼓勵人們積極冒險,激發創造力。首先需要認識一下「知識深度等級」這一概念。知識的深度等級體系簡稱DOK,是旨在培養學生高階思維的教學系統。在進行教學設計和實施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進行「冰山下面」的知識深度等級的探索和實踐。
  • 高階設計師的思維模式
    @一個辛普森 授權發布https://www.zcool.com.cn/article/ZMTIwODgwOA==.html---感謝大家對黑馬家族的支持,今天給大家推薦一篇關於設計師成功計劃(上)——高階設計師的思維模式的文章
  • 李留建 | 如何基於語篇分析開展深度學習,培養高階思維能力?
    有些教師過於強調語言知識的重要性,忽視對學生思維品質,尤其是高階思維的培養,忽視對文化內涵的挖掘,導致學生缺乏主動探索、質疑並求真的意識,學習過程中「接受」多,「思考」少。針對以上情況,筆者從問題入手,借鑑了國內外教育專家關於深度學習研究的新理念,提出「雙探究」高中英語閱讀課教學模式,即基於語篇分析引導學生開展課堂深度學習活動,培養學生高階思維能力,以期為課堂教學提供一些借鑑。
  • 擁有高階思維,就能掌控自己的人生
    作者:韓老白(富書籤約作者)我一直很認同一個觀點:知識不再改變命運,思維方式才是。在這個時代,知識越來越貶值,想要了解什麼信息,搜索一下就知道了,而一個人的思維方式,才真正決定他未來能夠走多遠,個人財富能達到多少高度。
  • 提煉核心問題,培養高階思維 ——越秀區六年級語文教學研討活動
    在正式上課之前,教研員童文穗老師和中心組老師親自來中星小學聽試教課,共同研討課型;林偉貞校長、宋麗峰書記和中星六年級團隊參與觀課、研課和磨課,圍繞「提煉核心問題,培養高階思維」這個主題,提出更優化的教學建議。
  • 有效運用發散與集中策略,在課堂中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
    發散思維是一種創新思維,聚合思維是一種批判性思維,兩者的統一是高階思維的體現。
  • 批判性思維|認清生活真相,依然熱愛生活
    從認清現實世界,到知曉基礎學科的意義,我們不再拘泥於那些定理、題目,而更關注思維方式,其中最需要記住的就是公理化思維,也是演繹法的邏輯推導。這個概念確實不易清晰描述,那就具象地記住蘇格拉底的經典三段論吧。
  • 【高階思維】 賞析作者的表達
    「關注作者的表達」,只是對作者的表達予以關心和重視,不完全屬於高階思維活動;「鑑賞作者的表達」,關鍵是對作者表達的鑑定與欣賞,如果僅僅停留在「欣賞」的層面,還不是語文學習的目的。《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指出,語文閱讀「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