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高階思維,就能掌控自己的人生

2020-12-14 百家號

作者:韓老白(富書籤約作者)

我一直很認同一個觀點:知識不再改變命運,思維方式才是。

在這個時代,知識越來越貶值,想要了解什麼信息,搜索一下就知道了,而一個人的思維方式,才真正決定他未來能夠走多遠,個人財富能達到多少高度。

擁有高階思維的人,凡事拎得清又看得開,有更高維的視野和格局。

做事情,能抓主線;看問題,能戳本質。

不論遇到什麼,都有辦法去解決,即便沒有辦法,也能用更輕盈的心態,泰然處之。

擁有高階思維的人,也更受歡迎。

他們有著跳脫普通人思維桎梏不同的視角和觀點、聚會時總有聊不完的話題,這樣的人,不論走到哪,都是人群中的焦點。

轉行會不會窮三年?靠的是思維方式的轉變

年輕人有三大焦慮:

前途總是迷茫的,情感總是有問題的,錢總是賺不夠的。

這三點是我們思維意識層面,揮之不去的桎梏。

小時候總有人告訴我們要循規蹈矩,通過讀書突破階層壁壘,可是往往陰差陽錯,當我們終於攢夠了一筆錢鼓起勇氣追求自由的人生,一個選擇,卻再次讓人生際遇,走向不同軌跡。

同樣是轉行,有的人從此平步青雲,有的人卻一落千丈,產生雲泥之別,而更多的人是不敢踏出舒適區,渾渾噩噩一輩子。

就說我這位朋友,30歲之前一直懷揣著實現財富自由的野心,大學畢業就在國內一家知名通信運營公司做到了運營總監的位置,年年升職加薪、在北京有車有房、工作輕鬆、家庭美滿。

他的前半生,簡直活出了別人的好幾輩子,成為了世俗眼裡成功人士的標配。

可是正如《月亮與六便士》書中所說,人生只有一種成功,就是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

他內心深處無時無刻不在吶喊——這份工作並不是我喜歡的。

這種想法像一根根深蒂固的肉刺,大部分時候不會有知覺,但每當他孤獨的時候,就會冒出來刺痛他一下。

30歲那年,他再也不想甘於平庸,要突破現狀,可是他面臨著跟許多人一樣轉行期的困惑:

我是不是必須找一條對的(賺錢)賽道才能開始行動?我想靠興趣賺錢,可是一旦用興趣來賺錢,會不會扼殺掉興趣,喪失了事業發展期?我性格比較內向,搞不好人際關係,跳槽了工作也不一定發展的好啊!

轉行究竟會不會窮三年?

事實上,並沒有。

在他請教了一位大學老師之後終於明白,想得到怎樣的生活,就得突破怎樣的思維桎梏。

這種糾結的心理矛盾正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思維模式叫做:「有—做—是」的have-do-be的模式,比如,「我有做項目管理的能力,我就去做項目管理,我就是一個項目經理」。

可是這種思維模式會困住我們,因為當你先想到「有」(have)的時候,你的頭腦馬上呈現的其實是「沒有」:我現在還沒有項目管理的能力。

於是,後續的「做」(do)和「是」(be)就不會出現了。

所以,你才發現你很難成為你想成為的人。

實際上,如果我們換種思維,事情就會發生變化。

我們把思維模式變成:be-do-have是—做—有)的模式,先認為自己是做產品的,然後看看做產品策劃的人會做什麼事,去做產品經理做的事,然後就擁有了產品經理的才能。

因為「是」這個概念本身並不依賴於「有」,「是」這個概念其實是一種身份感和角色感,更多是一種體驗和自我認同。

思維的覺醒就如同多米諾牌,一旦開啟,勢如破竹。

後來他為了轉行職業諮詢師,刻意練習了1000多個小時培訓諮詢技能,抓住一切機會鑽研、考證、實戰,成功華麗轉身變成了一家大型諮詢公司的首批精英諮詢師。

現在的他,剛剛邁入不惑之年,已經被清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特聘為職業生涯講師,收入翻了數倍,亦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心靈滿足感。

他告訴我:「諮詢是一個雙向溝通的過程,我在啟發別人的同時,也能從別人身上收穫到一些新的東西,所以大多數諮詢很享受,因為我看到了每一個人的傳奇。」

正是這種不帶功利心地與人溝通的享受,讓他逐漸找到了自己生命的意義。

有時候一失足難轉百年身,但幸運的是他突破了思維局限,選對了方法論,成功轉型做了自己想做的事。

錯把平臺當能力?你需要換框思考

這個靠著突破思維局限改變自己命運的職業生涯規劃師,就是我的老朋友兼人生導師馬華興

毫不誇張地說,我的閨蜜小可如果當初沒有他的點撥,還可能蝸居在18線小城鎮裡的小公司裡,領著5000的月薪還安慰自己平凡可貴。

閨蜜小可,平面設計學本科畢業,因為興趣使然,在一家出版社做圖書產品經理。

但是她在做圖書產品經理過程中,對圖書的封面設計產生了興趣,於是利用工作閒暇開始免費幫人做點設計。

從開始一個月一單,到後來慢慢地就有很多業內的出版社找他做設計,接的單就越來越多。

後面因為單量太大,她忙不過來,於是尋思著,乾脆做個自由職業者,去做圖書封面設計吧,可是自己現在出去做自由職業,工資不穩定怎麼辦?

許多人都會像她一樣,認為自己離開了公司應該會發展更好,我勸她別衝動並趕緊介紹了馬老師給她做諮詢,她將信將疑地約見了他,很快馬老師問了她兩個問題:

第一,你在做圖書封面設計的能力,也就是這個過程中個人成長速度是怎樣的?

第二,從你對圖書封面設計產生興趣,到最後產生收益,時間點是怎樣的?

這個時候你需要換框思考自己的處境,如果你變成自己曾經最崇拜的人,此刻會怎麼辦?

接著,又給她耐心地畫了一個能力成長曲線

當她看到這根曲線的時候,就發現,自己正在一個圖書封面設計職業的上升期,而這個時候是需要全身心投入才能做好。

於是,她決定找老闆攤牌。

戲劇化的事情發生了,老闆執意挽留,直接把公司的圖書封面設計的單子全部讓給她,還給她介紹客戶、升職加薪、交齊了五險一金,讓她十分感動。

兢兢業業兩年後,她憑著圖書出版社設計骨幹的身份在業內出名,月收入達到3萬多。

後來,馬老師寫了一本關於職業諮詢的書《思維破局:成為掌控命運的少數人》的封面,也是她親自設計的,非常簡潔有力,她非常感謝馬老師當年的指導。

很多時候,人們在做選擇的時候,往往當局者迷,如果不跳脫思維束縛,站在不同視角看人生,你就會陷入進退兩難的絕境。

人和人之間的社會價值差距,遠遠大於智商和能力的差距,究竟是什麼造成了社會價值的差距?

正是做出正確選擇的能力

只有沒想通的人,沒有走不通的路

張德芬老師曾經溫情說過:

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從始至終,我們要面對的鴻溝,都是自己思維上的局限。

而在馬老師的著作《思維破局:成為掌控命運的少數人》這本書中,他說只有沒想通的人,沒有走不通的路。

起初我對這句話半信半疑,直到我很榮幸拿到了馬老師的寫作手稿拜讀,我迫不及待打開這本書,花了整整一天時間,一字不差地看完。

那些壓抑心底許久的職場困惑頓時恍然大悟,原來,掌控了思維模式,就能掌控自己的人生。

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跟市面上其他的成功學雞湯或乾貨文不太一樣。

裡面有一些心理學背景和方法,但這些看起來高深的大道理,在作者筆下仿佛變得不那麼高冷,而是非常接地氣。

當你打開書會發現,每一個案例都在你身邊發生過,你會一邊看一邊點頭,大呼:不就是這樣嘛。

他在書中說,我們之所以在職場中遲遲不敢改變,是由於不敢想,不願想,不知道如何想,於是馬老師將人們的在職場上遇到的普遍困惑歸納總結:

1、迷宮,走了一圈發現又回到原位,總是走不出去

2、拼圖,拿著幾塊拼圖,怎麼拼也拼不出全貌

3、擂臺,內心好像幾個小人在一個籠子裡打拳,最後兩敗俱傷

針對這三個困惑,他提煉出了3種核心思維6步自我分析法7大實戰案例的解決方法,將這些都寫在了《思維破局》中。

可以說,你想要知道的職場問題,在裡面都有答案。

當然,最重要的不是直接告訴你答案,而是給你方法,你以後遇到類似的問題可以舉一反三。

書中寫道,解決職場問題的底層思維是三大心理學基礎:「屬加種差」、「元認知」、「自相矛盾」。

雖然這三種方法不是作者首創,但是他卻將其作為解決職場問題的底層思維加以運用,輔以大量的實際案例,為上千位職業諮詢者服務。

其中不僅有剛畢業的大學生,還有不少500強的企業高層管理,每個人都能在作者的指導下,重新學習和運用三種思維方式進行自我分析,實現自我思維突破。

你可以按順序來看這本書,也可以就你感興趣的話題直接翻到相關頁面來讀這本書,還可以按「風吹哪頁讀哪頁」的方式讀這本書。

無論什麼方法去讀,都會翻開即有用,非常適合放在枕邊,迷茫的時候翻一翻。

為什麼懂得那麼多道理,卻過不好這一生?

很多人說:

道理我懂,我也看過很多職業生涯規劃的書,不就是分析找出自己的長處嗎?不就是抓住有利時機發展自己特長嗎?可是為什麼我依然做不好呢?

在長達數十年的諮詢生涯中,馬老師也發現了這個問題。

他深深懂得,知識的傳遞、道理的講述不是教育,怎樣讓讀者把方法學到手,並在生活中運用、調整和內化,才是真正的教育。

有的書偏重於個人的成功經驗,不容易複製;

有的書偏重理論,不容易讀懂;

有的書偏重說教,不容易實踐。

所以馬老師決定策劃一本實戰諮詢案例,提供的方法能夠快速上手,用最簡潔的方法突破人們的認知限制,用最通俗的語言把工作和生活拆解清楚。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所以這本書他前前後後化了三年時間才最終完成,就是《思維破局:成為掌控命運的少數人》這本書。

這本書從思維、職業、能力、資源、選擇、行動這六個部分來闡述,而這六個部分恰恰構成了一個完整的諮詢過程,可以讓你不用花錢請諮詢師,就能完成自我職業問題診斷,可以說是非常的方便和實用。

知道他出書後,有人問他:「職場諮詢一次就要收費幾百甚至上千,你將這些經驗寫到書裡,一本書才45塊錢,豈不是很吃虧?」

但是他說:「我想幫助更多的人解決掉職場上的困惑,我希望能夠讓更多的人受益。這是我的初衷。」

作者簡介:韓老白,富書籤約作者,獅子座正能量辣媽,小清新文藝設計師,讀研時擔任校報主編,畢業後工作五年從設計院裸辭,懂點心理學,專注塑造女性職場,婚姻幸福力,願我的文字,陪伴萬千女性共同成長,簡書、微博@韓老白。本文首發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百萬新中產生活認知學院,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相關焦點

  • 北京海嘉國際學校總校長彭敬慈:發展學生的高階思維,去點亮自己與他人的人生
    作為教育行業的一次盛會,IEIC將通過精彩的主題演講與分享形式,給教育者和家長帶來了多角度的思維火花。本次IEIC國際教育創新大會嘉賓陣容堪稱豪華,其中特別邀請到了北京海嘉國際雙語學校總校長彭敬慈先生,他將結合多年的辦學經驗,分享自己對於國際教育的獨到見解。精彩內容,值得期待!
  • 高階思維
    對某些學生來說,高階思維似乎很容易,而對其他學生則很難。但這是個好消息:(1)可以像大多數技能一樣學習高階思維;(2)通過練習,可以提高一個人的高級思維能力。什麼是高階思維?高階思維的思考水平要高於記住事實或將事情告訴別人的方式。當一個人記住並返回信息而不必考慮它時,我們稱其為死記硬背。那是因為它很像一個機器人。
  • 認清高階思維的時代價值
    任何一門學科的教學,都需要正確處理低階思維與高階思維的關係,促進學生的思維從「低階」向「高階」飛躍。在新的普通高中課程標準中,指向思維能力培養的科學精神培育成為學生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提升的重要內容之一。思想政治課是落實立德樹人的關鍵課程。思想政治課教師要能夠通過教學策略、方式方法的改變,培養學生藉助豐富的知識與思維能力,發現意義,建構並運用知識來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素養和水平。
  • 高階思維相關概念闡述
    元認知思維的自我糾正性質被稱為「元認知」,元認知包括對一個人的思維過程的認識、自我監控和已知啟發式的應用思考的步驟。一個人在元認知方面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一個人對自己變得更聰明的能力的信念,以及其他人(如教師)對自己能力的信念(Crowl等人,1997年)。
  • 從打雜到迪士尼CEO,艾格:沒有什麼逆襲,掌控自己就能掌控人生
    他在魯尼.阿利奇的壓迫下提高自己的能力,被上司鞭策著不斷進步。在精益求精的要求下,羅伯特.艾格實現了長足的進步,在鞭策和磨礪中變成了更好的自己。02真正厲害的人從不擺架子羅伯特.艾格業績越來越突出,後來逐漸上升成為了ABC電視臺的副總裁,後來又成為了迪士尼的高官。
  • 高階思維包含什麼,如何培養?
    圖中藍框區域,顯示學生在運用相關的知識發現問題、解決實際問題方面有所欠缺;在根據對基本概念的理解,選擇恰當的方法解決問題方面有所不足;在運用發散性思維、批判性思維、創意想像等創新思維形成新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上都是欠缺的。這引發我們思考:為什麼學生的高階思維建立不起來?面向未來,這是一個重要的教育話題。
  • 你知道什麼是「高階思維」嗎?
    三年前,一場全民學習「思維導圖」的熱浪,進入學校,走進教室,送到孩子們的心中。記得當時的學校領導激動地稱這種方法為「頭腦風暴」。當老師們對繪製思維導圖輕車熟路後的今天,「高階課堂」成為老師們眉間心底的一種希冀,口中輕巧吟唱著的教育進行曲。你知道什麼是高階課堂嗎?
  • 林春曹 | 指向高階思維的核心問題設計
    【摘  要】高階思維往往蘊藏在核心問題裡。高階思維和核心問題兩者形成一個雙線並進的砥礪態勢,核心問題是一個顯性的表徵,高階思維則是一個隱性的內核。指向高階思維的核心問題,包含著濃縮的知識情境、完整的思維過程、重構的認知圖式。
  • 改變心智模式,做人生的掌控者!
    前者可能會覺得,我父親已經這樣了,我只能靠自己了。另一個可能是這樣想的,自己過得怎樣,全靠父親了,所以父親不好,自己自然過得不好是天經地義的。好壞心態的背後,是關於世界的不同假設而決定的。如果你的假設是正確的,那麼你的心態也不至於那麼差。【改變心智模式,做人生的掌控者】第一,我們只會看到自己想要看到的世界。
  • 警惕育兒的反事實思維,讓生活擁有掌控和幸福感
    這一部分糾結的父母,希望二胎能給家庭帶來雙倍快樂,又擔心自己是否會付出太多的艱辛。因此有人恐懼二胎來臨會打亂自己原有的生活節奏,也有人享受著多子多女的樂趣。對於那些希望擁有二胎的家庭,應該如何儘可能的避免二胎帶來的壓力,讓家庭擁有更多的掌控感和幸福感呢?
  • 高階思維教學的「三重門」——芻議核心素養視域下的數學思維教學
    摘要:文章簡述當前數學思維教學中存在的窄化或淺表化現象,並分析探討現象背後的成因,提出數學思維教學應從低階思維走向高階思維。基於此,文章提出問題教學:開啟高階思維的動力;核心素養:夯實高階思維的落點;深度學習:彰顯高階思維的張力等三條解決途徑,以期從高階思維培養的出發點、落腳點、延展點,實現數學思維培養的轉變。
  • 如何培養積極的思維模式?掌控自己的生活?收藏
    所以我感覺挺有意思,一切順利、蒸蒸日上的時候,感覺自己很了不起。而當坎坷和困境出現的時候,就會努力把自己偽裝成一個受害者。我相信絕大多數人都和我一樣,但推卸責任並沒有使我感到更快樂。甚至有點將自己往絕望的邊緣推進。但從這個經歷中,也讓我明白生活中絕大多數的困難都是自己頭腦中的想法造成的。很多時候換一下思考問題的角度,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 擁有能力的人才能掌控職場和人生的發展,永不失業
    人在職場中,決定發展的永遠是自己的能力。只有擁有能力的人。才能夠真正掌控職場和人生的發展。不管做什麼工作,都要以自身能力為前提,當下流行一句話「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有夢想是好事,但要量力而行。其次,就算家裡不用你操心,還要看你的能力允許不允許你挑三揀四,高不成低不就,夢想也是一步一步鍛鍊的,沒有人生下來就是成功人士。
  • 停止內耗,掌控人生的權力從未丟失
    內耗對生活的影響是多方面的:首先,它會耗盡我們本可用於應對挑戰、解決問題的身心資源,讓我們無力行動;其次,它會因其無效的問題解決模式,讓我們喪失對生活的掌控感,陷入更深的痛苦無法自拔。面對困境,我們需要有效處理內耗,重新掌控人生。人類發展的歷史,就是處理個體與群體恐懼,面對世界謀求掌控權的歷史。
  • 高階設計師的思維模式
    ,幫你識別自己的「段位」和了解「王者」的操作意識,在職場和人生中,成為更牛的自己。因為邏輯僅僅是你判斷事物的思維工具,但光靠邏輯是無法得到任何知識和信息的。為什麼覺得無法得知呢?不是因為邏輯,而是因為你沒有掌握足夠的知識和信息(基於事實的深入研究和判斷)。再好比,寵物要不就能聽懂人類說話,要不就聽不懂人類說話。在邏輯上這句話是對的。但是能或不能,我們不知道。
  • 兒童成長的關鍵:擁有掌控權
    電子遊戲使人上癮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讓玩家覺得,輸贏是可以靠自己努力爭取來的,一切都在掌控之中。電子遊戲能夠及時反饋,一局下來,半個小時就能定輸贏。但學習不能,學習的反饋周期太長,從學前班到大學畢業,整整16年,都感受不到知識為我們帶來的好處。
  • 掌控自己情緒的法門
    她在經歷自己人生最黑暗的一年多是靠背《心經》過來的,自此知道了《心經》的存在。後來又在《大唐西域記》中看到唐朝的玄奘法師在沙漠中迷路,甚至出現精神恍惚的情況下,盤腿背誦《心經》,後來恢復神智,最終走出沙漠的情景。
  • 打造高階思維課堂的10個策略,讓課堂教學走向深度
    布盧姆分類法的目的是促進教育走向更高層次的思維方式,而不僅僅是教學生記住事實。對布盧姆分類金字塔各個層次的觀察,可以展示出高階思維技巧(HOTS)在教育中的應用。那麼,我們如何將其融入課堂教學,打造高階思維課堂?
  • 人生的思維格局,最終決定了人生結局
    25年後,擁有明確長期目標的人,一直以來都向著自己的目標努力,幾乎都成為了各行各業的成功人士;擁有短期目標的人,大多數生活在社會的中上層,不斷完成一個又一個的短期目標,讓自己的生活處在穩步上升的狀態;擁有較模糊目標的大多數人,生活安穩,處於社會的中下層;而那些完全沒有目標的人,則處在社會的底層,常常失業、靠社會救濟生活。
  • 初中英語語篇教學:教師常用的高階思維問題設計
    初中英語語篇教學:教師常用的高階思維問題隨著核心素養理念的不斷深入,很多專家和學者及一線教師都在研究如何在英語語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高階思維是高階能力的核心,主要指idea generating 、創新能力(creative thi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