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情緒會使人失去理智,作出自己都無法理解的事情,甚至會出現傷人傷己的情況,如同小品中說的「衝動是魔鬼」。
提高情緒的掌控能力,儘可能把情緒調整到最佳狀態,是我們一生都要做事情。
究竟該怎樣儘快提高掌控情緒的能力?許多專家和心理醫生都給出過專業的指導,我也試著用這些方法調整過,收效甚微。愛人說:「就你那急脾氣,要想改了,除非死了」。
我也以為自己的暴脾氣是天生的無法改變,但現在的我已的確能掌控自己的情緒了,學會了在失控之前轉移注意力,學會了放下,很少發脾氣,不再與任何人發生爭執,說話溫和而堅定。
我的改變首先受益的是家人,受益最大的是自己。
我是怎樣學會控制情緒的?聽我給大家講講我自己的故事。
幾年前,我經歷一次巨大的傷害之後,滿眼都是那個傷害過自己的人,滿腦子都是受傷害時的情景,避之不及,揮之不去。有兩年多的時間,我都全身心沉浸在被傷害的過程中,無法自拔。
後來有一個朋友在交談中說起說。她在經歷自己人生最黑暗的一年多是靠背《心經》過來的,自此知道了《心經》的存在。後來又在《大唐西域記》中看到唐朝的玄奘法師在沙漠中迷路,甚至出現精神恍惚的情況下,盤腿背誦《心經》,後來恢復神智,最終走出沙漠的情景。
於是開始關注《心經》,知道了《心經》只有260個字,是最短的一部經書,卻具有「能除一切苦」的力量。
我試著去背誦《心經》,不能理解其含義,只能是背完了默寫,默寫完了跟原文對照。我發現自己沒有一次能一字不差的完整背下來,每次錯的地方都不一樣,只能反覆背,反覆寫。
如此反覆,只有閒下來就背,不知不覺中,那些揮之不去的畫面,已經不再時刻不停的糾纏我了。
因為《心經》很多地方一直無法完全理解,有時難免覺得無趣,於是我因為一句「人生緣何不快樂?只因未讀蘇東坡」,又去背蘇軾的詞。
天下這些詞意思簡單明了,有些還很有趣,有時可以一天背一篇,之後我就用背《心經》和自己喜歡蘇軾的詞,來迴避不良的情緒。幾年下來,我竟然可以什麼也不用再背,自動屏蔽不良的情緒。
我覺得現在自己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掌控自己的情緒。不再被負面的情緒左右,時時刻刻把自己的情緒調節到平和穩定的狀態,讓自己隨時有清晰的思路,不被情緒帶偏(這些情緒包括憤怒、悲傷,痛苦、壓抑也包括過度興奮)。
在這樣平和清晰的思維狀態,作出相對正確的決定,然後認真做好當下的每一件事,所以說,掌控了情緒就掌控了自己的人生。
對我而言,《心經》是打開我掌控自己情緒能力的開關,我通過背《心經》不知不覺就學會了轉移、學會了放下,《心經》就是我掌控自己情緒的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