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不健康負面情緒:壓力、憤怒、沮喪,讓你掌控自己的大腦!

2020-12-23 感情中的你

人有負面情緒是非常的正常的,因為合理的負面情緒是一種應激反應,它能夠將我們內心的壓了釋放出來,這種感情在心裡憋久了是會憋出病來的,它可以讓我們的生活降壓,導向積極的行為,比如說在面對從來沒有經歷過的事情的時候,會感到恐懼和壓力,這是很正常的,在考試的時候適當的壓力會讓自己更加集中,可以讓自己發揮的更好,但是當這種壓力過大的時候,會對自己的健康的生活造成影響,出現失眠,一直都處於焦慮的狀態中,這就是不健康的負面情緒。

哪有什麼方法可以排解這種不健康的負面情緒,讓自己內心深處的想法得到正確的引導呢?

首先就是可以把自己發生的事情寫在日記本中,寫心情日記,讓自己去正視這種情感,讓自己能夠對這種感情可以思考,改變自己的心態,調整自己的情緒,而不是讓自己被這種情緒控制,做出一些讓自己後悔的事情,在日記裡可以仔細的描寫這種心情,分析是什麼原因讓自己產生了這種情緒,在產生這種情緒的時候自己想要做什麼,自己是怎麼感覺這種情緒的,所謂當局者迷,只有跳出這個圈子,才能去尋找答案,自己在下一次面臨這種情緒的時候,可以讓自己的大腦控制這種感情。

分析自己的日記的時候就可以用理性的角度去思考這個問題,更加冷靜,當你養成這種習慣的時候,你就會發現其實別人可能並沒有當初自己想到那樣攻擊自己,只是自己的思維在作怪而已。

在積累了長期的心情日記的素材之後,可以將這些素材整合起來,從中找到共性,找出引發這種情緒的原因,其實這就是通過這些素材來了解自己內心深處的想法,其實就是一個慢慢認識自己的過程,在面對今後人生的選擇的時候,方向也會更加的清晰,其實這是很難堅持下去的一步,因為可能會發現自己的黑暗一面或者是一直都不想了解的一面。

在發現這個原因之後,就可以慢慢的改變自己的觀念,當然不是想改變就能改變的,需要一步一步慢慢的從微小的事情開始,可以將這些改變記錄下來,這會讓自己更加有動力,堅持下來之後就可以發現自己能夠掌控自己的大腦,在身體不由自主的反應前,及時的制止自己。

你是怎麼看待這件事情的呢,如果你有什麼好的想法或者建議的話,可以寫在下方和大家一起分享討論哦。

相關焦點

  • 你對負面情緒上癮嗎?這個簡單的練習讓你的大腦切斷負面轉向正面
    我見到大多數人都有負面情緒上癮傾向,他們習慣於某些負面思想負面情緒,有些人自己知道他們有這些傾向;但有一些人是不知道的。一個簡單的練習,能夠讓你的大腦切斷負面並轉向正面。人們把下面這三種常見的狀態變成了習慣:1.與憤怒相關的狀態。如焦躁、沮喪或怒氣。2.與恐懼相關的狀態。如緊張、壓力、焦慮或甚至是恐慌。3.與悲傷相關的狀態。如孤獨、無聊、不安或抑鬱。
  • 道德經奧秘:當憤怒焦慮沮喪時,三秒擺脫負面情緒,如何做到?
    如果你被憤怒焦慮沮喪情緒折磨,我勸你早想辦法,最好三秒就擺脫負面情緒。算起來,人活著也就那麼多年生命,好時光能有多少?重要的是每天都會過各樣的生活。人的心境轉換很給力,當你被憤怒包圍時,不要妄想急於改變別人,沒準別人也這麼想,結果誰也沒改變,只是兩把點燃的乾柴碰到一起,最後是灰燼。用一秒鐘想想自己會做的開心事,暢遊海面、快樂購物、美好食物等等,告訴自己不爭憤怒,下一秒把自己送到正能量情緒中。
  • 《暗理性:如何掌控情緒》:「負面」情緒是如何保護我們?
    我們每天都在和情緒打交道,人們通常認為情緒化是不專業和脆弱,不利於正常生活。但《暗理性:如何掌控情緒》一書告訴我們,情緒是暗理性,保護人們面對當前不利環境。作為暗理性的情緒早在2.5億年前,生物演化出了「原始腦」,它控制情緒、行走、呼吸等本能反應。
  • 穴道腦療法|常按摩這6個手部穴位,趕走你的憤怒、沮喪、焦慮、嫉妒等等負面情緒……
    又或者,開始對寶寶沒那麼有耐心,自己都厭倦,又無法化解…這些不快的感情之謎,如何才能 」咻「 地一下消失?需要心理醫生,還是乾脆突然地放空?也許這6個手部穴道你按一下,奇妙的事就發生了~科學家發現,作為人體的總司令部,大腦在感到憤怒或者悲傷情緒時,為了能保持心平氣和的狀態,會分泌出平息它們的神經傳導物質,「腦內荷爾蒙」。
  • 沮喪?看完這篇也許能讓你更好面對負面情緒
    、焦慮、愧疚等負面情緒時完全不懂得應該如何排解,為了擺脫負面情緒的影響,我們要麼不得要領,要麼誤入歧途。喬治梅爾森大學心理學教授託德·卡什丹與美國波特蘭州立大學心理學講師羅比特比斯瓦斯-納迪聯合著述的《消極情緒的力量》一書中指出,負面情緒也許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糟糕,甚至還有一些積極的作用。但是獲得這些積極作用的前提是,首先你要學著接納自己的情緒。
  • 如何應對消極情緒和壓力
    對於很多人來說,這是一個常見的問題:當我們感到壓力或受傷時,我們應該如何應對不斷出現的負面情緒?我們是否應該把憤怒和沮喪發洩出來,假裝它不存在,這樣我們就能把這些情緒的影響降到最低?還是說錯話或做錯事會讓事情變得更糟?事實證明,「填充情緒」絕對不是最健康的選擇,而且有一些簡單的技巧,任何人都可以使用。
  • 愛沮喪的人,大腦容易變遲鈍!英國新研究喊你做好「情緒管理」
    情緒消極引起一系列身體反應除了損傷大腦,情緒消極還會引起一系列身體上的變化。大量科學研究發現,70%的人會以軀體健康受損的方式來消化「有毒」的情緒,最終醞釀意想不到的大病。胃腸道胃腸道是最能表達情緒的器官,很多人一焦慮就會胃疼或腹瀉,壓力大的時候根本吃不下飯。長期負面情緒,還容易讓胃功能失調,導致消化不良、便秘、胃腸道炎症及不明原因的腹痛等。
  • 《掌控情緒》:你活得不開心,是因為你無法接納自己
    他就是《掌控情緒:遇見更好的自己》的作者草履蟲。他是某知名中學老師,工作之餘,開通了一個公眾號,接收讀者來信,為他們解答疑問。 這本書收集了26封讀者來信,26封草履蟲的回信。來信的讀者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陷入負面情緒中,焦慮、迷茫、拖延、自卑……草履蟲為讀者剖析負面情緒的由來,提出真誠而實用的解決方案,幫助他們掌控自己的情緒,從而走出困境,活出更好的自己。
  • 別再壓抑你的負面情緒!心理研究:多愁善感的人其實身心比較健康
    「我覺得自己最近很沮喪,很焦慮,很討厭這樣的自己,有沒有辦法可以快速清除負面感受?連自己的情緒都管不好,真的很討厭。」很多人會有這樣的想法,強烈對抗令人不愉悅的負面的情緒。但負面情緒真的毫無價值嗎?因此,完全沒有負面情緒是不可能的,而如果有人說自己只會開心,從不傷心、沮喪,那麼他們其實是無意識地壓抑了自己的負面情緒。情緒不會真的消失,影響也不會消失。迴避這些情緒,反而對身體和心理健康造成更大傷害。研究指出,從健康角度來看,情緒的多樣性比起一味地開心更重要。
  • 別再壓抑你的負面情緒!心理研究:多愁善感的人其實身心比較健康
    「我覺得自己最近很沮喪,很焦慮,很討厭這樣的自己,有沒有辦法可以快速清除負面感受?連自己的情緒都管不好,真的很討厭。」 很多人會有這樣的想法,強烈對抗令人不愉悅的負面的情緒。但負面情緒真的毫無價值嗎?我們又該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
  • 父母為什麼經常在孩子面前情緒失控?做到3點,父母能掌控情緒
    小華說,自己越希望孩子成績提高,結果越失望,面對孩子的學習,她簡直就要崩潰了。父母教育孩子,當孩子調皮、不聽話,一次又一次的挑戰父母的底線時,父母就會陷入無助和失望、沮喪之中,想讓孩子變好的願望,和現實中孩子的表現,在父母心裡產生巨大的落差,形成了壓力。
  • 多少人「廢」在負面情緒上!戒掉這五種負面情緒,學會和自己和解
    長期處於負面情緒,容易「廢掉」一個人!多少人就是「廢」在了負面情緒上!尤其是以下這五種負面情緒,要努力戒掉,學會和自己和解。一、憤怒情緒。人在情緒憤怒時,是很容易做出錯誤決定的,也會因為錯誤的決定而付出高昂的甚至是難以承受的代價和難以彌補的損失,因為憤怒情緒,你或許會失去以一個朋友,或許得罪不該得罪人,又或許給自己招致不必要的麻煩乃至禍端。
  • 負面情緒要壓抑?心理學家教你科學表達負面情緒,成功達成合作
    電影《蠻荒故事》將無助益的情緒演繹到極致,其中講到路怒症,奧迪男開著豪車享受著微風、陽光以及與屌絲男的飆車。然而飆車一時爽,雙雙火葬場,奧迪男中途爆胎給了屌絲男報復的機會。兩人情緒達到頂峰時,把汽車開成了碰碰車,你撞我我撞你,一起滾下河溝。被憤怒衝昏頭腦的兩個人,不肯就此罷手,屌絲男點燃油箱,奧迪男緊抓不放,結果相擁化為白骨。
  • 壓力山大?試試SOS三步減壓法,做自己情緒的主人
    「壓力太大」是現代人的口頭禪,也是都市生活的真實寫照。背負家庭壓力、學習壓力、工作壓力等等幾座大山,一點小事就會讓我們情緒崩潰、傷人傷己。 有沒有讓我們提升情緒控制力、有效掌控壓力的辦法呢?《腦科學壓力管理法》這本書,就破解了壓力的密碼,為我們指出了化解壓力、掌控自我的道路。
  • 心理學:成熟的人都是用這三個方法控制自己的負面情緒,你會嗎
    心理學:負面情緒1、學會宣洩情緒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在憤怒的狀態下會有血壓升高心臟壓力過大等生理反應,如果長期壓抑這種情緒,很可能會造成大腦和心臟等疾病家人聽了難過,朋友聽了擔心,對手聽了偷笑,更讓自己顧影自憐,喪失鬥志。負面情緒就像長在背上的痘子,小心別碰到,默默就好了,沒必要天天亮出來大肆做廣告。對於負面情緒,我們需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式宣洩出去,我們才能有更為健康的心理。
  • 為什麼人們不喜歡「抑鬱情緒」?迴避負面情緒會帶來更消極的結果
    抑鬱是一種情緒體驗,大多時候,它指的是心境低落、缺乏動機、感覺麻木。與悲傷、憤怒、沮喪、緊張、焦慮等情緒一樣,抑鬱也是大眾認知裡的負面情緒。人們不喜歡這種負面情緒。偶爾的負面情緒體驗通常會被認為是「沒控制好情緒」或者「功能失調」,被認為是對我們的心理健康有害的。矛盾是對立統一的,情緒也是如此。人們有積極情緒,就會有消極情緒。然而,社會規範極大地影響了我們的行為、思維和感受。
  • 掌控自己情緒的法門
    提高情緒的掌控能力,儘可能把情緒調整到最佳狀態,是我們一生都要做事情。究竟該怎樣儘快提高掌控情緒的能力?愛人說:「就你那急脾氣,要想改了,除非死了」。我發現自己沒有一次能一字不差的完整背下來,每次錯的地方都不一樣,只能反覆背,反覆寫。如此反覆,只有閒下來就背,不知不覺中,那些揮之不去的畫面,已經不再時刻不停的糾纏我了。因為《心經》很多地方一直無法完全理解,有時難免覺得無趣,於是我因為一句「人生緣何不快樂?
  • 做好情緒管理的加減法,你會成為什麼樣的人是由什麼樣情緒來主導
    以前看過一部動畫電影《頭腦特工隊》,主角是住在艾莉大腦中的五個情緒小人----掌控快樂的樂樂、掌控憂傷的憂憂、掌控憤怒的怒怒、掌控厭惡的厭厭和掌控害怕的怕怕,在艾莉小的時候,一直都是樂樂為情緒主導,艾莉也一直都很快樂。隨著艾莉逐漸長大,開始擁有了更多的情緒小人,不同的情緒小人代表了不同的情緒,但代表快樂的樂樂仍舊是主導,所以艾莉還是個快樂、樂觀向上的孩子。
  • 《控制憤怒》:發洩憤怒、壓抑情緒就能減輕憤怒?這樣只會更憤怒
    但其實,真正導致我們憤怒、沮喪等不良情緒的,並不是這些已經發生的客觀事實,而是我們對這些事情的看法,即B,它被稱之為信念。比如,遭遇了暴雨,如果你認為自己真倒黴,那麼必然導致負面情緒,但如果你認為終於下雨涼快了,那麼必然不會對暴雨充滿著敵意。前者是具有毀滅性的非合理信念,後者則是具有建設性的理性信念。
  • 《控制憤怒》:發洩憤怒、壓抑情緒就能減輕憤怒?這樣只會更憤怒
    但其實,真正導致我們憤怒、沮喪等不良情緒的,並不是這些已經發生的客觀事實,而是我們對這些事情的看法,即B,它被稱之為信念。比如,遭遇了暴雨,如果你認為自己真倒黴,那麼必然導致負面情緒,但如果你認為終於下雨涼快了,那麼必然不會對暴雨充滿著敵意。前者是具有毀滅性的非合理信念,後者則是具有建設性的理性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