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有一種暴力叫:「你瞅啥?」
有一種接頭暗號叫:「瞅你咋地?」。
暗號一出,各種情緒湧上心頭,不計後果,擦掌磨拳。
這不是玩笑,是血淋淋的事實。
我中學時,兩個班級男生打群架,導致兩名同學被開除,原因簡單的可笑,「A同學踩了B同學的鞋,沒有道歉」。
大學時,體育系研究生在離校前夜與燒烤攤主發生衝突,1死2傷,一個寢室同學集體搬到高牆內。
同樣是令人啼笑皆非的原因,「攤主上菜慢,少上了10個肉串」。
我們關注財富,關注智商,卻忽略了情緒智商。情緒智商(情商)指的是我們理解和控制自己情緒的能力,以及對他人的感覺保持敏感的能力。
當下,情商已經成為企業人事篩選流程的一部分。相關研究顯示,情緒智商不僅與個人自尊、生活滿意度、自我接納程度有著積極的關係,還對衝突管理和人際關係管理有積極的影響。
關於情商,美國溝通類教材《溝通的藝術: 看入人裡,看出人外》中有詳細的講述。這本書分為三個部分,看入人裡、看出人外、看人之間,從自我、他人、關係三個方面做出詮釋。
作者羅納德·B·阿德勒和拉塞爾·F·普羅科特是美國大學教授,作家,溝通學研究者。《溝通的藝術》改版15次暢銷30年,是人人手中的溝通寶典。
我將從情商角度加以分析。無助益情緒的來源有哪些?如何建設性的表達情緒?如何用理性去控制情緒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01、那些裹挾著我們的無助益情緒來自哪裡?
我們的情緒可以分為兩類,有助益的情緒和無助益的情緒。比方說快樂、興奮、適當的緊張都是有助益的情緒,可以幫助我們表達情感,完善自我。而驚恐、沮喪、嫉妒等屬於無助益的情緒,幾億年前我們進化出的「蜥蜴腦」是它們的策源地,也就是說全憑本能。
電影《蠻荒故事》將無助益的情緒演繹到極致,其中講到路怒症,奧迪男開著豪車享受著微風、陽光以及與屌絲男的飆車。
然而飆車一時爽,雙雙火葬場,奧迪男中途爆胎給了屌絲男報復的機會。
兩人情緒達到頂峰時,把汽車開成了碰碰車,你撞我我撞你,一起滾下河溝。被憤怒衝昏頭腦的兩個人,不肯就此罷手,屌絲男點燃油箱,奧迪男緊抓不放,結果相擁化為白骨。
電影《頭腦特工隊》,簡直直接的展示了在不同情緒控制下人的反應,被無助益的情緒控制時,我們失去思考能力,退行為動物,行為做事全憑本能。
《溝通的藝術》指出,無助益的情緒主要來源於以下三個方面:
1、情緒感染
我們的情緒會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比方說看喜劇時電影院裡爆發出陣陣笑聲,看悲劇時電影院中只剩抽泣。
在生活中也是如此,我們說的夫妻相,其實是兩個人長時間生活在一起言談舉止,情緒反應會相互影響,逐漸趨同。
2、情緒反芻
情緒反芻指的是,某個人沉溺在消極的思想中反過來又會強化自己的負面情緒。
研究證實,這種自我聚焦的反芻不僅會增加悲傷、焦慮、嫉妒等負面情緒,還會轉而攻擊無辜的旁觀者。
一個經典的例子是,父親工作不順利被領導批評,長時間沉溺於自己的情緒,回到家看到孩子在看電視,「啪,啪兩巴掌,給你錢上學不是為了讓你看電視」。孩子挨打後,無處撒氣,轉身踢了貓。
3、情緒記憶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為什麼?
因為我們的大腦記住了被蛇咬的感覺,再次遇到類似於蛇的東西就會自動調取當時的情緒。
同樣的,小孩兒轉入新學校被嘲笑,從此,只要是在不熟悉的環境,都會覺得不自在。
了解了無助益情緒的來源,我們便可以加以監控,同時建設性的表達情緒。
02、如何建設性的表達情緒?
情緒存在於舉手投足間,存在於眼神中,存在於關門聲、音樂聲中,隱藏情緒只是我們自以為是的幻想。有效的表達情緒,是解決問題的正確途徑。
1、辨認你的感覺
緊張、興奮、嫉妒、在乎…情緒之間沒有明確的界限,也沒有單一的情緒,及時辨認自己的情緒尤為重要。
如,小兔撞到同事Q和一個女生看電影,她生氣Q不講義氣留她獨自加班,在之後的工作中對Q諸多刁難。直到很久她才發現,當時她不是責備而是吃醋了。
不能辨認自己的情緒常會導致誤會的生成。
2、擴充你的情緒詞彙
「你現在感覺怎樣?」
「還好/有點糟/不太好」。
這樣泛泛的回答不僅不足以表達真實的情緒感受,還會產生誤會。比方說,「和你在一起好無聊」,這是在向對方釋放拒絕的信號。
而你的真實意圖可能是:「當你談論工作的時候,好無聊,我們可以一起玩遊戲或者做點有趣的事兒。」
不同的表達會帶來不同的結果。
3、自我內言
《溝通的藝術》認為,情緒是想法的結果,而不是我們所遭遇的事件的結果。
心理學家提出了一個轉變想法的方式——自我內言。當我們改變自己對一件事的詮釋時會改變我們的感受。
比方說,被表白。
有一種自我內言是:他是真心的。產生的情緒是,開心。
有一種自我內言是:他只是想操控我。產生的情緒是,厭煩。
同一事件,從不同角度看,會有不同的結果。
03、用理性控制情緒,避免不必要的傷害
情緒湧上心頭的那一刻顯然不是表達的好時機。被鄰居吵醒,憤怒異常,拿著工具上前理論。由著情緒胡來,激情犯罪往往源於此。一時滿足的怒罵,日後可能會付出極大的代價。
天時地利人和的表達情緒表達可以達到意想不到的收穫。《非暴力溝通》提到了表達情緒的方式:陳述客觀事實——表達自身感受——表達自己的需求——請求對方行動。
「你是不是有病啊,起那麼早影響到我了。從今天起你必須安靜。」站在室友門口破口大罵,除了彰顯自己的無知與粗俗不能解決任何問題。
懂溝通的人會使用非暴力溝通的方法。
陳述客觀事實:你早晨起的蠻早的,我知道你已經小聲了但周圍太安靜,讓任何聲音都顯得突兀。表達自身感受:我睡眠不是很好,這些聲音對我造成很大的困擾,讓我不得不從睡夢中驚醒。表達自己的需求:你看是不是可以再小聲一點點,或者稍微晚一點點。我可以晚起30分鐘,給你足夠的洗漱時間。請求對方行動:你看這樣可以嗎?或者你有什麼好的建議?在溝通中情緒佔70%,內容僅佔30%。如果情緒超越了內容,註定是一場失敗的溝通。溝通的失敗,會導致情緒惡化,如此反覆惡性循環。
情緒是一種應激反應,低等動物很難逃脫。如果我們可以恰當的表達情緒,向別人釋放合作信號,便向高等動物邁進了一步。
無論何時,都不要做情緒的奴隸,更不要被情緒控制了自己的行為。努力去識別自己的情緒,能掌控情緒才能掌控人生。
《溝通的藝術》詳實系統的介紹了關於情緒的常識,從什麼是情緒,到如何理性的表達情緒,全面細緻。運用這些知識成為情緒的主人,告別「你瞅啥」?「瞅你咋地」的死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