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了解我們的情緒,談談幾種具體的負面情緒

2020-12-11 筆書摘記

生氣、憤怒、暴躁等情緒統稱為負面情緒,喜悅、高興、溫和的情緒統稱為正面情緒。負面情緒是不好的,會給人帶來痛苦悲傷。但是負面情緒和正面情緒一樣是人性的重要組成部分,心理學認為他們該被接納。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下這些情緒。

任何喪失都會導致悲傷,如果我們不讓悲傷流動,就意味著阻斷了這個悲傷導致的哀傷過程,這樣一來就會有心理能量淤積下來。喪失越大,淤積著的心理能量就會越多,構成一個「情結」,於是給一個人帶來各種問題,而讓悲傷流動,就會打開這個淤積的能量之結,讓卡住的能量釋放出來。

悲劇本身並不一定會導致心理問題,它之所以令我們陷入困境,常常是因為我們想否認人生的悲劇性。

告別悲慘過去的路,必須是那種真切而純粹的悲傷,不是表演出來的悲傷,不是為了獲得什麼好處如別人的可憐與同情的悲傷,而僅僅是直面自己的不幸時帶來的自然而然的難過。

你坦然接受了悲慘的人生真相,你不再去否認,也不在去和著註定不可能改變的事實較勁,你的心理能量就會獲得解放,重新回到自己身上。

你不能、也不必像小孩子一樣,一感受到憤怒就發洩憤怒。但是,你必須清楚地知道你的憤怒,理解你的憤怒,並知道著憤怒是為什麼,它向你傳遞的信號是什麼意思,然後富有智慧地去處理它。

學習直接表達憤怒,而且是對著引起你憤怒的人去表達,但不是遷怒別人,這樣你是在教他尊重你、尊重關係,同時也是在教他如何尊重他和你的關係。你越是能做到這一點,就越會發現,你會逐漸擁有更好的關係,而不是相反。

恐懼,常常是在揭示著生命的真諦,你越是恐懼的地方,可能越是藏著極為重要的生命真相。

每一種情緒都深具價值,越是能尊重這些情緒,並讓他們在自體和關係中充分流動,並讓他們在自體和關係中充分流動,越是對你、對我和對關係的尊重。

如果我們把一些情緒視為好的而去表達,而把另一些情緒視為壞的而去壓抑,那麼關係就會失掉那些關鍵的信號,於是關係、我和你,都變得不真實了。

人生,就是一場體驗,情緒體驗是最重要的體驗部分,當你讓這一切體驗都流動時,你會發現,並非是只有正面情緒能讓你體驗道幸福,實際上,一切情緒的流動,才是幸福感的根本。

相關焦點

  • 情緒心理學:學習情緒的產生原因,應對負面情緒
    在所有的物種當中,人類的情緒最為豐富。當面對壓力,情緒使我們精神集中;當面對危險,我們會心跳加速、步伐加快;當聽到不好的消息,我們會眼含淚水;當收穫期待已久的成功,我們會手舞足蹈、語無倫次。情緒從何而來?情緒的構成是什麼?如何處理負面情緒?
  • 合理情緒療法:到底是什麼讓我們產生了負面情緒?
    因為小編大學的專業是心理學,所以學習了一些心理諮詢方面的理論和技巧,今天就教給大家一種容易理解和運用的幫助我們更好的了解和擺脫我們負面情緒的方法:合理情緒療法。理性情緒療法的治療整體模型是「ABCDE」,是在埃利斯的「ABC理論」基礎上建立的。
  • 心理學:正確處理負面情緒的2種思維方法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負面情緒困擾著我們每一個人,有些人為情所傷,有些人因缺錢而感到困擾。總之,人們因各種各樣的原因而產生負面情緒,我們逃不過負面情緒的侵襲,只能略微排解,使得負面情緒與積極情緒之間保持一個微妙的平衡,這樣一來我們的情緒就不至於崩潰。那麼我們要如何排解負面情緒呢?
  • 一周心理學:負面情緒是如何讓一個人失控的?
    這裡是一周心理學 每周教你一個心理學小知識 上周我們談到,因為「負面偏好」的緣故,我們會更加傾向注意負面的事件,導致容易被負面情緒所困擾。 這周我們接著來聊負面情緒。
  • 心理學:了解女人的「波浪曲線」,學會正確的處理負面情緒
    一直喜歡美好而長久的東西,一直希望文字能治癒孤獨,如果我的文字曾感動你,請點上方的關注,一起走下去哦~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無心情語 愛情裡,在女人的眼裡,男人總是忽冷忽熱的,讓人沒有安全感;其實在男人的眼裡,女人也是忽冷忽熱的,讓人捉摸不透。
  • 你真的了解自己的負面情緒嗎?
    你真的了解自己的負面情緒嗎?是不是覺得多了解自己的心理多一點,其實一點都不難?哈哈,這個問題咱們不急著回答,既然之前已經聊過了記憶,那受到記憶的影響,最先有反應的肯定是我們情緒。就像回憶起童年快樂的事情,嘴角會不自覺微笑;如果想起了悲傷的經歷,可能我們半天也難從憂鬱中回過神來。我們每天都要和情緒打交道,但是我們真的了解自己的情緒嗎?
  • 如何認識正面情緒與負面情緒
    然後,我們時代心理(專注於定製化心理服務)會帶領你一起客觀認識情緒,並通過具體的案例分析糾正我們的一些關於情緒的思維誤區。接著,我們一起來聊聊情緒為什麼會失控?最後,我會告訴你如何管理情緒,做情緒的主人。
  • 《我的情緒小怪獸》:正確認識情緒,我們會變得更好
    (李群峰《兒童情緒心理學》)這裡我將結合自己的經驗談談如何帶著孩子認識情緒、發洩不良情緒。一、引導孩子認識不同的情緒繪本中分出了五種主要情緒,並將它們對應上不同的顏色:快樂(黃色)、傷心(藍色)、生氣(紅色)、害怕(黑色)、平靜(綠色)。作者用一個比喻句將抽象的情緒描寫成生活周圍可觀可感的具體東西,讓孩子能有一個清晰明了的認識。然後再用一兩個句子寫出出現這種情緒時人們通常會有的行為反應或者心理反應。
  • 合理宣洩負面情緒
    而邱吉爾坐在沙發上織毛衣,不過是用這樣的方式來宣洩內心強大的 負面情緒罷了。心理學研究認為,當一個人被負面情緒控制時,很難作出理性的分析和判 斷,這一點邱吉爾是明白的,所以他要讓自己冷靜下來,並在冷靜的狀態下思考如何對付 德軍的大舉進攻。林肯也是一位非常有智慧的領導者,懂得如何更好地讓一個人的內心恢復平靜。
  • 排解負面情緒的小方法
    由此可見,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多人都遇到過情緒崩潰的情況,都曾因為負面情緒而陷入消極狀態。情緒主導著我們的生活狀態,快樂和悲傷,截然相反的情緒會讓我們陷入完全相反的情境中,我們都希望可以擁有快樂,積極地面對每一天,但總有些讓我們難以預料的情況發生,導致我們產生負面情緒。
  • 心理學:如何正確處理負面情緒?學會這4種方法,讓你受益匪淺
    有些人在面對負能量時,會獨自默默承受,通過傷害自己得到宣洩;還有一些人則會去傷害身邊親近的朋友、家人,讓自己的情緒得到緩解。但是這樣的做法都是錯誤的。「喜怒哀樂悲」是我們在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情緒,所以正能量和負能量都是存在的。負能量並不是一個無藥可救的詞語,它的出現說明了你是一個健康正常的人。不要害怕負面情緒的出現,只有學會恰當的負面情緒管理,就夠了。
  • 負面情緒的轉化需要了解蘊藏於內心的三種力量
    今天,借著夏高氣爽,鳥鳴啾啾,風和日麗,蟬鳴聲聲,談談儒家文化裡對人性心理的闡釋和總結。生活中,我們會遇到煩心的人,糟糕的事,不順心的工作,和不如意的某時,以上種種不稱心,般般不遂意,皆與一個因素有關,這個因素就是——負面情緒!負面情緒是什麼?
  • 哲思| 12種負面情緒的正面意義
    1生氣/憤怒但凡說起負面情緒,往往第一反應都是這個「憤怒」或者「生氣」。這是一種給我們力量以改變什麼的情緒。喚醒這種情緒,從而激發強大動力,讓這種動力推動改變。
  • 比負面情緒更有害的,是逃避負面情緒
    陷入消極的情緒的感覺並不好受,而且這些情緒還常常附帶著一些我們想要忘記或掩埋的負性事件。因此,試圖迴避情緒看似乎是人之常情。不僅如此,即便這種感覺稍縱即逝,但幾乎每個人都體驗過迴避所能給我們帶來的解脫感——比如,&34;這個想法讓你感到有壓力,那你就可能決定&34;以使自己感覺鬆快些。
  • 讀後現代心理學理念的繪本,從敘事的角度看負面情緒的解決
    暑假裡接觸到的兒童心理個案,多數涉及到孩子們的負面情緒問題,而家長們也不知道該怎麼去面對。事實上,只要我們在養育的過程中,採用接納、允許孩子出現負面情緒,情緒管理的教育方法,關於情緒的問題就會比較容易解決了。那麼怎麼尋找到一個抓手,讓我們更方便快捷的幫助孩子處理好情緒呢,我們推薦一套書,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的《3~6歲兒童情緒管理啟蒙》系列。
  • 情緒管理:關於情緒,你不可不知的心理學常識
    情緒的心理學常識心理學上把情緒的成分劃分為3種:主觀體驗及認知評價、生理喚醒、外部表現。主觀體驗指的是我們感受到的情緒本身,認知評價是我們對情緒反應作出的判定。生理喚醒則是心跳、呼吸、出汗、血壓等生理指標。外部表現則是指個體的面部表情、姿態表情和語調表情。
  • 十大錯誤認知:找到負面情緒根源
    這節課我們主要講十大錯誤認知:找到負面情緒根源。我有一個專門做學術的朋友,他這方面能力非常棒,而且得了很多國際獎。可惜只有圈內的人非常認可他,圈外的人對他並不是非常了解。我問過他為什麼不讓更多的人認識你,他說因為害怕與他人相處不好,也擔心別人說他不好。通常別人的一句不好會讓他全盤否定自己,認為自己不行。所以只有一心專注在學術研究上。
  • 孩子常陷入負面情緒?了解「鐘擺效應」,幫孩子走出負面情緒陷阱
    負面情緒,其實對孩子的成長有非常大的影響,如果說家長沒有正確地引導孩子走出負面情緒,那麼會導致孩子因此陷入更加嚴重的狀態當中,甚至對人格的成長會有一定程度的扭曲。在這裡家長可以了解一下,如果孩子經常陷入負面情緒的話,會有哪些較為明顯的危害,通過這些清晰的認知深刻認識負面情緒的危害。
  • 六種基礎情緒詳解
    (本文為鏡映心理學實踐課程學習資料,分享給大家。情緒是心理狀態的核心,情緒決定了認知和行為。了解不同情緒的產生機制,對於心理分析,具有非常大的價值。)人的情緒有很多種,但是基礎情緒數量很少。關於基礎情緒的分類方法有很多種,我個人比較傾向的觀點是六分法:驚訝、愉快、厭惡、憤怒、恐懼、悲傷。這六種情緒,全人類所共有,不分地域、不分文化。
  • 面對情緒,我們應該怎麼做
    面對情緒比較好的做法是,無論發洩還是不發洩,都清楚知道自己的行為會造成什麼後果,是否願意去承擔這個後果。比如當情緒來臨時,我可以發洩情緒也可以不發洩。如果這個後果自己能承擔,那我想發洩就發洩,不想發洩就不發洩。那麼,當情緒來臨時,我們具體如何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