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有人在的地方,就註定有消費的存在。而隨著電商之風席捲全球,只要有網際網路的地方,就有存在「網購」的可能。對於中國消費者來說,海外熱銷品一直是他們follow的焦點;而對於中國商家而言,除了熱銷品之外,海外稀缺品也是他們所關注的。除此之外,海外消費者
【編者按】:有人在的地方,就註定有消費的存在。而隨著電商之風席捲全球,只要有網際網路的地方,就有存在「網購」的可能。對於中國消費者來說,海外熱銷品一直是他們follow的焦點;而對於中國商家而言,除了熱銷品之外,海外稀缺品也是他們所關注的。除此之外,海外消費者通過什麼渠道購物、網購哪些品類、當地的物流及支付體系是否完善、是否購買中國產品等,對中國進出口電商都有很大的借鑑參考意義。為此,雨果網專門策劃了《全球剁手族》專題,將對不同國家的消費者進行採訪,了解當地的網購習慣。
作為電子商務發展最為成熟的國家之一,美國消費市場具有很大的典型性。為此,我們分別採訪了在美國紐約、密蘇裡州、亞利桑那州的中國留學生Jamy、Alisa和Kim,以及在加利福利亞工作的Paul,他們將會告訴我們,在美國都是怎樣網購的。
「北美省錢快報」網站在華人圈很火
在詢問平常都喜歡上哪些網站購物的時候,他們四人一致推薦「北美省錢快報」網站。據他們介紹,這是北美最大最全更新最快的中文折扣信息和海淘網站。由於其為中英文版本,因此也受到不少當地消費者的喜愛。
「你可以在這個網站上看到當地目前最為熱銷的商品。」Jamy說。「除了這些,各大品牌和商場的官網也榜上有名,比如世界頂級的百貨公司Saks Fifth Avenue(薩克斯第五大道精品百貨店)也是我和同學最喜歡逛的地方。」
Paul則表示,像eBay和Amazon這樣具有本土優勢的世界頂級電商平臺,以及walmart這類實體店巨頭也是他們頻繁購物的場所。
上中國本土網站海淘的人不多
關於網購的次數方面,他們四人給出的答案都各不相同,但都保持在1次/月以上,而品類主要集中在鞋服、飾品、美妝和小型的家電3C產品,這也與目前中國出口電商的熱門品類幾乎一致。
Jamy說,美國當地人的網購頻繁性很大,但所處州的不同也有一定的差異,比如像在她所處的紐約這樣的大城市,商場到處都有,選擇性很多,因此網購的不多,但越偏遠的地區網購的需求性就越大。
或許是因為美國電商發展更為完善,實體零售實力超群的緣故,他們都表示很少會上中國本土網站進行海淘。「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在當地各大商場,很容易找到咱們中國製造的商品。另外,在美華人推出針對亞洲消費群體的購物網站,可以買到所需的很多產品也是原因之一。當然,偶爾還是會託人從國內淘寶些東西帶過來。」 Alisa告訴雨果網。
網購要交稅,配送慢售後好
「一般網購我們都選擇用PayPal、借記卡或信用卡進行付款。基本都是包郵的,通過USPS或者是UPS、DHL進行派送,可以自行選擇配送時間,不過一般需要5-8天才到貨,這點顯然比國內的快遞遜色不少,如果需要加急的話是要另外付費的。」Kim說。
據悉,在美國只要消費都是需要交稅的,哪怕就買一瓶水。因此,網購最後的結算金額,會根據消費者填寫的郵編所在州而自動生成相應的購物稅。
另外一點值得借鑑的是,當地的售後服務特別好。他們四人用到「想退就退」、「一個月內隨時退換」、「大多數無條件退貨」等一致的正面言論來評價當地的網購售後服務。
Jamy說,在美國人眼裡,中國產品就是「價格便宜」,最為熱衷的就是中國美食。留學務工回國作為早期的海淘渠道之一,她經常帶回去的商品包括奢侈品如名牌包(Coach最多,價格為國內的一半甚至更低)、化妝品(價格為2/3)、電子產品、服飾、美妝及奶粉。(文/雨果網 何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