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有經驗的家長都說孩子就是一陣「好帶」,一陣「不好帶」,好的時候安靜、乖巧、貼心,讓你覺得為了孩子付出再多都值得,可淘氣的時候也真是實實在在的讓人心煩。
不過,其實了解之後就會發現,孩子的很多「討人嫌」、「討人厭」的行為,都是大腦發育好的表現,正是因為大腦發育讓寶寶意識到有更好玩、更有趣、更好奇的事情,才會做出令父母頭疼的行為。
孩子有3種「討人嫌」行為,是大腦發育好的表現
孩子頂嘴3歲左右,隨著孩子說話變得利索,不少家長會發現:「孩子會頂嘴了!」面對不想做的事、不認同的說法,總是會和父母辯一辯,甚至會大聲反駁父母,很沒禮貌。
實際上,這個年紀的孩子有了自己的自我意識,非常希望自己的想法得到認同,而且沒有形成「道德規範」,所以在和家長的意見不同或者覺得受到忽視的時候,難免會用「頂嘴」來表達不滿。可以說,這個階段孩子「頂嘴」是大腦發育好、語言能力強、邏輯清晰的表現。也是在提醒家長孩子需要認同。
那麼孩子頂嘴就不用管了嗎?也不是。
李玫瑾教授是有關研究兒童教育心理學的專家,她在教育訪談中曾說過這樣子的一句話:當孩子的要求不合理時?怎麼做?不要管、不要打、不要說教、更不要走開,只要在旁邊看著就好,然後溫柔而堅定地拒絕。
所以,家長只需要提醒孩子,「頂嘴」的方式並不好,很不禮貌,如果有不同意見可以更溫柔的表達就可以。
亂翻、亂扔寶寶1、2歲左右,大概會爬之後就會開始在活動範圍內翻翻找找,什麼都好奇什麼都要翻出來看一下。等到會走了之後,更限制不住了,抽屜、柜子、收納籃,只要沒有鎖都能翻一遍,而且翻出來的東西滿地亂扔。
其實,這個階段正是孩子「手的敏感期」和「空間敏感期」,翻東西、扔東西就是孩子在探索空間的方式之一,這個階段孩子會理解平面、立體、空間、方向等抽象含義,同時也鍛鍊了雙手的靈活性和力量發展,好處是很多的。
所以家長最好不要管太緊,把危險和貴重的物品藏起來,再要求寶寶收拾「戰場」就好。
愛拆玩具有些寶寶買回來的玩具幾天就拆了,家長可能會覺得「孩子不懂珍惜」,不過,這種看似搞破壞的行為,不正說明了孩子有探索精神嗎?只是能力上還做不到拆完能裝上而已。
所以,家長不僅不用生氣、不用管,而且還應該儘量給孩子創造這樣的機會,多探索、多思考、多動手,比如多購置一些需要動手拼裝的玩具,孩子好奇玩具是怎麼拼上的,那就讓他自己拼。或者將家裡廢舊的鬧鐘、鍵盤等物品給孩子玩,保證安全的前提下讓孩子隨便拆,甚至試著拆完能不能拼上。
在3歲前,父母能夠將故事讀給孩子聽,而在3-6歲這個階段,可以用來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養成好性格。
通過繪本裡的故事來將日常的行為習慣帶入,孩子願意聽,不知不覺的就領會了其中的道理,再加上3-6歲的孩子非常喜歡模仿,理論+實踐兩者結合,更能促進孩子對好習慣、好品質的掌握。
今天推薦的這一套繪本,一共有十冊,通過繪本的方式,孩子可以從書中讀到堅強,自信,勇敢等。
而繪本就是讓孩子接受知識最快最有效的方式。近幾年,繪本作為一種教育方式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家長所認可和接受。
這些品質會助力孩子的成長之路。另外,繪本的形式讓孩子多了些專注,也讓孩子通過這種方式,真正的愛上學習,以學習為友。
一套10的繪本才59.9元,還不到爸爸的兩包煙錢,媽媽的一支口紅錢,可是這對於孩子的成長路卻是有非一般的影響。
點擊下方,讓孩子收穫屬於自己的第一套成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