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平遙古城之後,突然對山西的晉商大院和大院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這些有錢人可真會玩兒。
平遙古城裡有個馬家大院,大院的整體形狀專門修成了一個「馬」字,就是這麼任性。
更任性的是,這馬家的最高建築幾乎和平遙城裡縣太爺的「瞭望塔」修得一樣高,站上去,可以看到平遙古城裡密密麻麻的屋頂。
那麼這馬家大院裡住的是誰呢?
說起來這位大家也都認識,就是祁縣喬家大院喬致庸……的嶽父。
這個馬家大院,很多人都不知道,即便是在平遙本地,論名氣它也只能算是古城裡有一個「小眾景點」,可是論「值得」,它卻可以排在大名鼎鼎的日升昌前面。
那麼馬家大院這個景點有什麼好看的呢?
那可以說是一個無意間「撿漏」的寶貝景點。
如果是山西的每一個晉商大院,都是一個「博物館」,而喬致庸的這位嶽父馬中選的馬家大院,雖已無往昔繁華,卻好似一座「明清家具博物館」。
馬家大院內留存的千餘件家私,可以說是價值連城。
比如這紅木屏風,是乾隆年間的寶貝。上面鑲嵌著珍珠、翡翠、瑪瑙等珍品,就那高大上的雕工,只有古代皇宮裡邊兒才見得到。
還有這紅木藍底的衣櫃,上面的仙鶴還有桃子等圖案,都是大理石和各種各樣珍貴的玉石雕刻出來的,這個在全國沒有第二件。
馬家的家訓,是一幅飄揚飛灑的書法作品。
每個房間裡都有那麼幾件讓人瞠目結舌的寶貝。而且這些寶貝近在眼前,幾乎是「觸手可及」,就不必使用單反,用手機隨便拍拍都可以捕捉到細節的親近。這個就和其他著名大院裡那種拒人千裡之外的參觀模式完全不同。
如果到了平遙古城,一定記得逛一逛馬家大院,這些東西老百姓的生活中那是難得一見,切不可走馬觀花,一定要細細觀賞呀。
當然,馬家大院值得參觀的理由還遠遠不止上面這些,我們接著說。
喬致庸的這位嶽父,馬家大院的老爺子馬中選,乃平遙晉商中的巨商之一是也。馬家所在的位置很「隱蔽」,叫做舉人街,在個凹凹裡,一不留神就不會被發現。
而這也正是從側面體現了馬中選作為醫者出身的低調行事作風。
馬府只有不到200年的歷史,在晉商大院中實在是很不「起眼」。但是當我找了個當地人時常光顧的麵館吃麵,邊吃邊打探民風民俗時,那老闆娘一邊擦著桌子一邊跟我嘮嗑,她就跟我說,這馬家大院比喬家大院更值得一看。再聊幾句,只見她臉上就浮上了隱隱的自豪感:我們平遙的馬家,那是非常非常非常非常有錢。
其實我能明白,她所說的意思,遠遠不是一個「有錢」二字就能充分表達的;而當我參觀馬家大院之後,也能明白,馬家的歷史價值,也遠遠不是一個「有錢」就可以概括的。
在馬家大院裡面學習到很多東西。
晉商的大院不僅是住宅,在某種意義上來說,還像一個「公司」。
馬家大院雖然不是方方正正,面積也只有不到十畝地,但在這裡,鏢局、票號、信房等各種「辦公室」一應俱全,還有專門給工人們住的「員工宿舍」。
在遊覽馬家大院的時候,還發現院子裡有一個地窖,這個地窖是專門用來放錢的銀庫。
踩著半米高的臺階下去參觀一番,發現裡面靠牆緊緊地擺滿頂天立地的柜子,柜子裡密密麻麻被隔成很多層,據說這些隔層上曾經密密麻麻放的都是金錠銀錠和銀票。
民間傳說,馬家的家產是取之不盡的,那的確是,這些錢看上去都是有數可循的財產,但是人家幹的那個買賣,是用錢來生錢呀。
再加上馬家那估值幾億的家私,馬中選的故居馬家大院,被民間公認為平遙第一院,可以說是實至名歸。
就一句話:你以為有錢人就那麼快樂嗎?你錯了孩子,有錢人的快樂你想像不到。
北方地區傳統的院落式民宅起居方式,馬家可以說是一個代表。
一道門二道門中堂餐廳會客廳,這些豪宅必備的居室都不必說,讓我感興趣的是那個從來沒有聽說過的「花兒房」。
問了才知道,這是馬家的女兒出嫁之前住的地方,馬中選一共有四個女兒,她們出嫁之前是一定要住在這花兒房裡,這就是大戶人家千金小姐的尊貴,從這裡送上花轎,抬入婆家。
馬中選共有三個太太,三個太太各有一個屬於自己的院。其中馬中選最寵愛的那一位是海外留學歸來的洋氣時髦的三太太。這位三太太貌美年輕有學識,所以她的院子最精美,最豪華,也最大。
三太太的院子和二太太的院子只有一牆之隔,自從三太太過了門兒,這二太太就天天鬧,後來三太太為了息事寧人,只好委曲求全,跟二太太換了住處。
但是這樣一來,二太太就徹底被打入了「冷宮」。原本馬老爺要去三太太的院子,是要路過二太太的院子的,現在可好,二太太倒是住進了最好最大最美的院子,但一來二去把那僅有的一點兒情份也「作」沒了,連「門口路過」的面都見不上一次了。
大戶人家規矩多,就連婚姻都是身不由己,正房一般都是門當戶對的大家閨秀,換句話說就是「交易」。想娶個心愛的女子吧,過了門也只能排到「二太太」和「三太太」。
還是咱普通人的日子過得舒心一些。
不過話說回來,若無馬中選的提攜與扶持,喬致庸也絕不會有當年在晉商中的地位,這個事兒,咱們後面講喬家大院的時候再說。
我是大紅姐姐,旅遊FM主播,環球旅行體驗師,探索冷門目的地,分享小眾秘境。旅行不是一種態度,而是生活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