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絕指責和抱怨,把讚美煉成法寶,做有教養的人

2020-12-11 養成教育知識分享驛站

大多數人都覺得自己缺錢,卻很少有人覺得自己缺心眼。這是生理基礎決定的,人的心理有自我保護機制,所以很少有人會主動責備自己。

生活需要自信,世間謙謙君子少,張狂小人(難以控制自己情緒的人)多。

指責從來不能改變他人,更不能成就事業。

一個壞人做錯事並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一個好人做壞事,卻不自知。

憤青的過激者認為,環境所迫,不得已而為之。

怯懦的人堅持謹慎為上。

守財奴堅持節儉的生活方式。

無論任何時刻,人都會給自己的處境,一個合理的解釋。因此,人類社會堅持的延續著。

大多數人就算知道自己犯了錯,也不想公開承認,所以千萬不要指責他,朋友會變成仇人。

這也是每一個老師或家長,都會面對的現實。

正確的打開方式,不要責怪孩子,一定要先問清事實,分析對方為什麼會犯這樣的錯誤。給出建議:怎麼彌補,怎麼做好收尾的工作,這樣很容易贏得認同。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生存環境,養成了不同的生活信仰。同一件事,不同的人會有大相逕庭的看法,無所謂誰對誰錯。

中國人吃牛肉,因此不理解印度人把牛供奉成神;同樣生活在熱帶,印度人不理解阿拉伯人大熱天穿長袍,戴頭巾。阿拉伯人不理解,美國人兒子直呼父親的名字;美國人不理解中國老人願意哄孫子。

亞里斯多德說:"全然的了解,就是全然的寬恕。"

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是事業成功的保障,怎樣和人溝通?

很簡單,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

只要你做的事,讓對方認同,問題從來不是問題。

一次到大慶考試,下了高鐵。打車去考場,司機路很熟,很快就到了地點,我發現前面有一個超市,就和司機說「師傅,停下吧,我在這裡下車。」

司機說「這個地方不讓停車,現在的車費是12元,我再向前開一段,那個地方也有超市,離考場更近些。」 

我被說愣了,連忙說「我不熟悉,都聽你的,錢我照付。」

司機把我送到超市門口,說「12元。」

我用微信掃了13元。

我把這件事,在課堂講給了學生。

我問「大家怎麼看?」

學生們爭論的很熱烈。

我們要學會換位思考,如果能說服自己,就能說服對方。

任何事情,都隱含著一個理由,只要找到這個理由,就能順利解決問題。

沒有打不開的鎖,只要能夠找到正確的鑰匙。

去年夏天,弟弟帶著小侄子來串門。領著小傢伙去公園玩,站在勞動湖的觀景臺上。我和弟弟點評著,這幾年建設的不錯。

勞動湖從臭水溝變成了城市的名片。

就在這個時候,2歲的小侄子,拽著我的衣角,讓我抱。

我蹲下來,瞥了一眼勞動湖的景觀,才發現在侄子的高度,看到的就是灰白色的水泥臺。

抱起小侄子,孩子指著湖面的荷花,說「好看。」

很多時候,我們遇到的衝突,不是因為對錯,而是因為立足點和視角不同,學會換位思考,孩子就不會那樣不可理喻了,老爸也不會那樣蠻不講理了。每次給家長和學生解決矛盾的時候,我都會強調這個觀點。

孔子早就給出了社交範式:"君子和而不同。"

無論對錯,一個人都要有自己的看法,這是原則。真君子既能夠堅持自己的觀點,又能夠認真傾聽他人的意見。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相關焦點

  • 需要讚美是人的本性,抱怨和指責於事無補
    你可以試著這樣想:「假如我讚美他的話,會發生什麼?」指責和抱怨沒有給我們帶來實惠。生活中有誰沒有受過指責和抱怨?又有誰沒有指責抱怨過別人呢?其實不順心時,指責和抱怨也算是一種正常的情緒,可以減輕當事人的怨憤和惱怒,緩衝不良情緒對人身體的傷害。
  • 兩個人相處,用讚美代替指責和抱怨
    即:因為愛一個人而連帶愛他屋簷上的烏鴉。比喻愛一個人而連帶關心與他有關的人或物。既然愛一個人,就要愛他的全部。人無完人,對待丈夫的優點,自然應該持欣賞態度;對待他的缺點,也應該多一點包容和忍耐,少一點抱怨和指責。聰明的女人,有時候還會用讚美代替指責和抱怨。
  • 每個人都是渴望得到讚美的,我們要學會用讚美代替指責和抱怨
    我想每個人肯定遇到過這樣的情況:你好好準備了複習考試,結果卻沒有考好。試想,這時父母對你的態度一種是指責、抱怨,另外一種是認可你的努力,適時地讚美,你會覺得哪種方法對你更有激勵作用呢?是的,我想一定是第二種。
  • 讓我們多一些讚美和鼓勵,少一點抱怨和指責!
    語言的力量是無窮大的一句溫暖的話可以讓人開心一整天一句寒心的話也能讓人心情凋落曾經有人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準備了兩盆一模一樣的植物,放在相同的環境下,每天澆同樣的水,曬著同樣的陽光,所有的條件都一樣,而唯一不同的是一盆每天放著舒心讚美的音樂,另一盆每天聽著提前錄製好的抱怨、指責、辱罵等消極音頻。
  • 做人,遇人不指責,遇事不抱怨
    文/雪落無塵生活中,我們難免會和別人產生磕碰。但大多數人,第一反應是產生負面情緒,緊接著對他人一頓的指責和抱怨,讓原本很小的事擴大化,甚至產生言語衝突。不發生的時候還無法察覺,一發生只會讓兩人關係產生破裂。
  • 只有抱怨和指責的婚姻,還有繼續下去的必要嗎?
    答:有必要繼續下去。但是需要有人做出改變,否則很難!夫妻家庭生活中有很多不幸福的人,都是從彼此的抱怨和指責開始的。女人常常抱怨丈夫沒有能力來養家,有了能力又靠不住。每天回了家什麼也不做,做了也做不好。孩子調皮不聽話,保姆不可心,朋友不夠體貼等等。
  • 真正有教養的人,不會去指責別人沒教養
    小朋友吵吵鬧鬧也可以說是比較常見的事了,在沒有問清楚原因的時候,就因為和自己家女兒爭吵的是一個男孩兒,就直接來一句「沒教養」,著實讓人氣憤。隨便給人貼標籤的人只管發洩情緒,卻不知已經在做自己所罵的「醜行」。聖人曰:「已所不欲,勿施於人。」
  • 美好生活,拒絕指責和抱怨
    回家想想自己,一天中也是在不斷地指責別人:早上嫌女兒臉沒洗乾淨,吃飯太慢;中午放學指責她手太髒,衣服忘到學校;晚上抱怨她看電視時間長,寫作業太磨嘰……天天重複這些抱怨,女兒天天重犯這些錯誤,我的抱怨和指責沒有一點兒效果,要說有的話:那就是我怒氣衝衝,女兒淚水漣漣
  • 人生最大的浪費是:抱怨和指責
    人常說,世事不如意者十有八九,也就是說,順風順水只是一個理想,磕磕碰碰才是常態。面對不稱心的人,不如意的事,選擇抱怨和指責來處理,是人生最大的浪費。抱怨如同是精神垃圾,垃圾沒有人喜歡,抱怨不會解決問題,抱怨只會傳播負能量,對環境不滿,對別人不滿,對現實不滿,對命運不滿,對自己也不滿,成為了一個「精神垃圾站」。指責是出現問題不向內思考,而是從外部找原因,當你指責時就看不到自己的問題,甚至發現不了出現問題的本質根源。
  • 關係中總是抱怨和指責,我該怎麼辦?
    接下來,我們說說指責。你可能會問,抱怨和指責都是負面評價,它們有區別嗎?當然有!儘管它們都是負面的,但和抱怨不同的是,指責是一種直接針對對方個人的評判。指責的一方會認為,自己是個無辜的受害者,自己在關係中做得更好或者是付出更多,問題都是對方導致的。但他們沒有意識到的是,當他們認為自己處於弱勢地位時,就已經是把自己放在了道德高地上,是以一種高高在上的姿態在控訴他人。那麼對於被指責的人來說,就覺得自己被莫名其妙地扣上了一頂「犯錯」的帽子,這種感覺,比被抱怨更糟糕。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應對關係中的抱怨和指責呢?
  • 越是親密的關係,越經不起抱怨、指責和冒犯
    02其實,從心理學和人性的角度來說,在家庭生活中,越是親密的關係,越經不起指責、埋怨和冒犯。家庭成員之間說話毫無顧忌,不論出了什麼問題,也不論這個問題是芝麻還是西瓜,張嘴就埋怨指責她人,抱怨的話隨心所欲地就可以說出口,指責的話隨時隨地可以讓對方尊嚴掃地。
  • 抱怨和指責毀了多少愛情?為了你愛的人了解下這幾點!
    之前,一個著名的心理治療大師約翰·格特慢做了一個研究發現,大多數情侶分手的原因其實並不是因為不愛了,而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一些細枝末節的小事讓他們爭吵,抱怨,這些才是導致感情破碎的罪魁禍首。其實這樣的狀況是比較常見的,因為不管再完美的兩個人一起生活之後,難免會有摩擦,這種摩擦就會造成一方的不滿,之後就會出現抱怨指責等狀況。
  • 指責抱怨不如埋頭苦幹
    現實中面對困難、矛盾、問題,有的人不是靜心分析產生的原因、認真研究破解的辦法,而是習慣於指責抱怨。比如,遇到難幹的工作,就指責分工不合理;工作出現紕漏,就抱怨他人不配合……指責比行動容易,抱怨比奮鬥輕鬆。
  • 為什麼抱怨和指責沒有用,最清楚的答案在這裡
    ,她總覺得磊什麼都做不好,很多時候看到她,都是在蹙眉抱怨,說磊這樣沒做好那樣沒到位,磊也常常垂頭喪氣,好的時候會自責不能讓女友滿意,不好的時候就發狠說分開,他們的感情苟延殘喘的走到了盡頭。後來他認識了婷,婷簡直和前女友是兩個極端,她性情平和安穩,甚至說海納百川都不為過,就是你跟她在一起特別平靜,據磊說,她對磊不僅沒有抱怨過,還從來都認為磊是個幹什麼都行的人,就算有了問題,也是要麼能給出些建設性的參考,要麼就在一旁安慰磊,在這樣的陪伴下,磊也不再動不動挑剔自己了,再加上相處愉悅,有了更多動力和精力在工作中打拼,這樣正向循環,日子越來越好。
  • 指責別人使人萌生恨意整天抱怨只會墮落自己
    【每日科技網】  生活中有許的人總是喜歡批評,指責他人,抱怨這個抱怨那個,然而這樣做的結果是很糟糕的,我最近就遇到一位喜歡批評的人。批評有用嗎?它會傷害人的  生活中有許的人總是喜歡批評,指責他人,抱怨這個抱怨那個,然而這樣做的結果是很糟糕的,我最近就遇到一位喜歡批評的人。批評有用嗎?它會傷害人的自尊,甚至使人萌生恨意,我們每個人對批評都是很牴觸的,都不希望自己被批評,雖然有句話說:「靈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但是也要注意方式,太過直白或過激的話語,往往很容易引起對方反感。人們對他人的肯定有多渴望,對指責就有多恐懼。
  • 「指責和抱怨」,是婚姻的一大殺手
    「他說我是個不旺夫的女人,叫我離他遠點,要多遠有多遠;這麼多年看透了我全家,如果我爸爸能幫他一把,他也不會落得現在這個下場......我恨他"。蕪妹無耐而又傷心的訴說著她心底的一切,似乎那些話沉睡了很久似的沒處說。記得有句話是這樣說的:「婚姻裡的指責和抱怨不是因為「我愛你」,而是因為「我情緒管理不好」。
  • 抱怨指責他人,是最糟糕的處事方式
    生活中有很多人在遇到不如意的事情的時候,總是喜歡抱怨指責他人,認為是別人的過錯,影響到了自己。實際上這是最糟糕的一種處事方式。當你抱怨指責他人的時候,你可知他人的感受是什麼,他人對你的看法又是怎麼樣的,這裡面有很多值得我們思考的東西。
  • 女人為何總對男人有抱怨和不滿,是因為男人沒意識到這一點
    可惜,很多丈夫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因為男人本身對周圍的事物遠不如女人都麼關心,根本不會注意到每天的食物和妻子穿著打扮的變化,因此也想不起來讚賞。曾經有一位丈夫曾這樣訴說自己的煩惱:「我妻子老是埋怨我,說我從不欣賞她所做的一切努力,她說我從不在意她是否穿上新衣服,從不告訴她打扮的是否很漂亮,也從不誇獎她費了一天的工夫把房間收拾得乾淨利索。
  • 成功有秘訣,看成功人士的三大法寶
    有人說是有很高的地位,有人說是花不完的錢,有人說是家庭和睦……,可見,每個人對成功的定義都是不同的,他沒有一個標準答案。成功是因每個人的立場、觀點不同,會有不同的定義,但每一個成功的人身上都會發現這三大法寶。一、好的心態心態,就是我們對事情的看法、態度。
  • 從細微處,教孩子做有教養的福人
    導讀:秋季是收穫的季節,也是開學、升學季,很多家長都有壓力感、緊張感,甚至有種焦慮感,因為我們把注意力都放在了孩子的學習成績上。成績在考試中至關重要,在升學和擇校中至關重要,但是在社會實踐和人際關係中卻變得無關緊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