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讚美是人的本性,抱怨和指責於事無補

2020-12-11 MBA中國網

【MBA中國網訊】指責和抱怨不能改變什麼,不如換一種方式。生活中,你會發現:自己認為好的,對方不一定認為好。當這種情形出現的時候,你的指責和抱怨也會緊隨其後,目的是想讓對方能夠明白你的一番苦心和善心,但往往事與願違。


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想要達成良好的人際溝通,就需要你隨時調整你的溝通方式。你可以試著這樣想:「假如我讚美他的話,會發生什麼?」指責和抱怨沒有給我們帶來實惠。生活中有誰沒有受過指責和抱怨?又有誰沒有指責抱怨過別人呢?其實不順心時,指責和抱怨也算是一種正常的情緒,可以減輕當事人的怨憤和惱怒,緩衝不良情緒對人身體的傷害。




可是除此之外,指責和抱怨還能給我們帶來什麼呢?可以真正解決我們遇到的問題嗎?可以讓我們和家人之間的關係更和諧嗎?可以讓我們在工作中順風順水嗎?可以讓我們越來越討人喜歡嗎?這些問題真的需要我們認真考慮了。


喬治是一家機械公司裡的安檢人員,他工作的內容之一,就是檢查員工們是否在工作時戴了安全帽。他在工作期間,每回看到有員工沒有戴安全帽,就會厲聲指責,並搬出一大堆公司的條文規定壓人,並以強硬的口氣命令員工把安全帽戴上。被他指責訓斥的人當時會戴上帽子,但是喬治的命令口氣傷到了他們的自尊心,並且出於逆反心理,每當喬治一走,他們就會故意把帽子重新摘下來,還經常在背後辱罵喬治。


知道了這些後,喬治非常生氣也覺得很委屈。自己明明是為了同事們的安全著想,可人家並不領情。可憐的喬治並不知道,指責不僅沒有助他很輕鬆很愉快地完成工作,讓同事心悅誠服的帶上安全帽,還使他和同事之間的關係惡化。如果他不改變策略的話,看來局面是很難扭轉了。


有兩個獵人,他們各自獵得兩隻獵物回家了。甲獵人的妻子見後冷冷地說:「怎麼只有兩隻呀?」獵人不高興了:「你以為很容易打到嗎?要不你去打打看?」整晚兩個人心情都很鬱悶。第二天,獵人故意空手而回,讓妻子知道打獵不是容易的事。抱怨並沒有使他們獲得更多的獵物,還讓他們的關係因此緊張起來。得不償失呀!相反乙獵人就幸運極了,他的妻子看見他帶回兩隻獵物,驚喜地說:「你竟然打了兩隻!」乙獵人心中歡喜,一身的疲憊似乎都被妻子的驚喜趕跑了。兩隻算什麼呢,第二天他盡力打回來了四隻。


指責和抱怨究竟能給我們帶來什麼實惠呢?甲妻子是發洩了心中的不滿,可是她的話令辛苦了一天的丈夫很不舒服,讓丈夫感受不到勞動被尊重的快樂。乙妻子的做法就很聰明,她也知道兩隻獵物不能維持多久的生活,可是她更知道打獵是辛苦的,並不容易,抱怨也不能改變打來兩隻的事實。


無疑,在生活中我們幾乎都受到過指責,聽到過抱怨,而指責抱怨只是讓我們心情不爽,甚至寧願一錯到底。我們也幾乎都嚴厲地指責過別人,抱怨過生活,那麼指責過抱怨過之後,有改變嗎?人們相互之間的抱怨、批評、指責除了引發矛盾,破壞好心情以外,幾乎沒有任何意義。


因為我不喜歡被指責,不喜歡聽抱怨;你也不喜歡;人人都不喜歡。既然人人都不喜歡被指責聽抱怨,而事實上指責和抱怨也不能給我們帶來實惠,那麼我們還有什麼理由再抱著它們不放呢?在這點上,美國著名總統林肯就做得相當理智。


在美國南北戰爭中,林肯剛剛任命的一位將軍因為耽誤了戰機,錯失了殲滅敵人的機會。知道此事後林肯非常生氣,盛怒之下寫了一封措辭嚴厲的信指責這位將軍。不過,那封信一直到林肯逝世都沒有發出去。因為他深知指責沒有任何意義,它對事情不會有一點幫助,只會把事情變得更糟。所以,指責和抱怨他人是沒有用的,除非他自己想明白。


正如卡耐基所說:「一百次中有九十九次,沒有人會責怪自己任何事,不論他錯得多麼離譜。我們用批評和指責的方式,並不能使別人產生永久的改變,反而會引起憤恨。不要責怪別人,要試著了解他們,試著明白他們為什麼會那麼做,這比批評更有益處,也更有意義得多。」

讚美箴言既然指責和抱怨並不能達成你的意願,為什麼不換成讚美這種方式呢?


如果你放下了不滿的情緒,傳遞出美好的信息,那麼回饋給你的也許會超出你的所想。每個人都有被重視、被讚美的欲望,掌握了一定的讚美技巧,不但能在工作中幫你談成一筆大單子,還能改善你的人際關係,即使在生活中也讓你受益匪淺。


讚美可以得償所願。


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說:「人性中最本質的願望就是希望得到讚美。」可以說,需要讚美是人的本性,讚美對影響他人有著一種神奇的力量。有了讚美,人們將會不一樣,因為每一個人都希望受到周圍人的稱讚,希望自己的真正價值被認可。雖然處在極小的天地裡,仍然認為自己是小天地裡的重要人物。一個女人向鄰人抱怨某藥房對她服務不周,希望鄰人代她轉告藥房老闆。


第二天女人去藥房時,老闆熱情歡迎她,並立即給她配好藥方,還說如果她有什麼需要,可以隨時來找他。後來那個女人跟鄰人談起此事,說:「你把我的不滿轉告了他,真有用。」「噢,不是,我沒有那樣做,」鄰人說,「我只是告訴他你很佩服他的樂業精神,說你覺得他的藥房是你光顧過的最好的藥房之一。」


喜歡聽好話、受讚美是人的天性之一。每個人都會因受到社會或他人的讚美,而得到自尊心和榮譽感的滿足。當我們得到別人對自己的讚賞,並感到愉悅和鼓舞時,會對說話者產生親切感,從而使彼此之間的心理距離縮短、靠近。我們通過讚美來緩和氣氛,促進交流,並運用「讚美」的智慧來引導對方的心理,使對方在不知不覺中幫助我們達成心願。


比恩·崔西是美國的一位圖書銷售高手,他曾經說:我能讓任何人買我的圖書。他銷售圖書的秘訣只有一條:非常善於讚美客戶。一天,比恩·崔西到某家公司銷售圖書,辦公室裡的員工選了很多書,正要準備付錢,忽然進來一個人,大聲道:這些跟垃圾似的書到處都有,要它幹什麼?


崔西正準備向他露一個笑臉,他接著一句話衝了過來:「你別想賣給我,我肯定不會要,我保證不會要。」「您說得很對,您怎麼會要這些書呢?明眼人一下子都能看得出來,您是讀了很多書的,很有文化素養,很有氣質,要是您有弟弟或者妹妹,他們一定會以您為榮為傲,一定會很尊重您的。」崔西微笑著,不緊不慢地說。


「你怎麼知道我有弟弟妹妹的?」那位先生有點興趣了。崔西回答:「當我看到您,您給我的感覺就有一種大哥的風範,我想,誰要是有您這樣的哥哥,誰就是上帝最眷顧的人!」


接下來,那人以大哥教導小弟的語氣說話,崔西像對大哥那樣尊敬地讚美著,兩人聊了十多分鐘。最後,那位先生以支持崔西這位兄弟工作為由,為他自己的親弟弟選購了五套書。


崔西在當天的日記中寫道:其實,我心裡很明白,只要能夠跟我的顧客聊上三分鐘,他不買我的圖書,那是不可能的。因為,無論做人還是做事,要改變一個人,最有效的方式是,傳遞信心,轉移情緒。


而要想迅速控制一個人的感性,最有效和快捷的方法就是恰如其分的讚美。喜歡被別人讚美是人性弱點中的本質特點之一。美國哲學家約翰·杜威說:「人類最深刻的衝力是做一位重要人物,因為重要的人物常常能得到別人的讚美。」沒有人願意受到批評和指責,哪怕這批評和指責是極有道理的。即使是婉轉而間接地指正出別人的錯誤,也會在被批評者心裡留下不快。


但是,讚美就具有不可思議的神奇力量。有一個學生讀中學時,學校離家很遠,交通也不方便,他只好在學校附近租了一間小屋子。那地方很好,低矮的鐵柵欄顯得院落非常別致和整潔,四周的景色也很優美,而且安靜極了,正是讀書學習的好場所。


然而,那並不算貴的房租,對於像他這樣的寒酸學生,仍是負擔不起,他很自然地就想到了減租。然而,幾位算得上「過來人」的師兄堅決地勸他不要那樣做,並告誡說房東「可不是一個好對付的傢伙,頑固得在當地出了名。」


學生知道用一般的辦法肯定不行,必須另外想辦法,於是,這位學生暗藏心機地給房東寫了封信,大意是說住滿整月後準備遷出,希望月底之前他抽空來處理此事,那封信的語氣十分客氣委婉。實際上他根本不想搬走,只希望減少租金。


幾天後,房東果然來到他的屋子。或許這樣的過程正是學生早就預料到的。這位學生熱情地讓座為他泡茶,充滿和善地同他聊了起來。沒有開口提房租過高的事情,而是談論他如何滿意這裡周圍的環境,讚揚房東眼光獨到,欣賞他管理房子的方法,並告訴房東他非常願意繼續住下去,只是限於經濟能力不能負擔,想找一個比較便宜的房子。


房東面對學生的友善和讚揚有點不知所措,也許他從沒受到過房客如此的讚揚和恭維。他開始向學生述說他的難處,學生靜靜地聆聽並不時表示出理解和同情。


他們談得很投機,房東甚至拿這位學生與以前的幾位房客作比較,稱讚這位學生是講禮貌有修養的人,他非常樂於有這樣的房客。沒等學生提出請求,他就主動減低了一點租金,這位學生還希望再減一點,就說出一個具體的數目,他毫無難色地就答應下來。當房東離開時,問學生是否還需要其他幫助。就這樣,這位學生成功了。


試想一下,假如這位學生同其他房客一樣責備房間陳設簡陋過時或故意尋找一些沒有必要的理由同他爭吵,註定會遭到同樣的失敗,然而他用了讚美和欣賞的方式,不僅得償所願,而且獲得了房東的友誼。


讚美之於人心,猶如陽光之於萬物。它可以輕易地降伏一頭兇猛的獅子,並乖巧地做出你所下達的指令,仿佛被催眠了一般。這是因為,受讚美意味著自己被別人認同、被接納、被欣賞,代表自己的一種存在價值。


試想,當你成為別人心目中的朋友時,又有誰會辜負一位朋友的期望呢?讚美箴言讚美是維繫良好人際關係的靈丹妙藥,能給你的生活和工作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多加應用,相信你會看到奇蹟!


在所有的精神需求中,讚美是排名第一的形式。目前為止,還從沒有看到過有人真正拒絕過這種討巧形式,沒有看到過有人把送給他的讚美扔掉的。在人的一生中,大多數時間都是在期待著被他人讚美、欣賞和尊重。


一句讚美的言語,可以讓對方心曠神怡,對方對你印象深刻!一句鼓勵的言辭,可以令對方再接再厲,對方對你如遇知音!用寬容代替指責,用胸懷感動他人英國詩人濟慈說過:「人們應該彼此容忍,每個人都有缺點,在他最薄弱的方面,每個人都能被切割搗碎。」


版權聲明:

本文內容來自生命是一場創意之旅。文章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MBA China觀點。如原作者如不願意本網站刊登使用相關素材,請及時通知本站,我們將在最短時間內予以處理,聯繫010-57277590。


精彩推薦:


一線商學院MBA學費明年或停漲


專家預測2017MBA管理類聯考分數線在165左右


34所自主劃線院校MBA管理類聯考複試分數線匯總


欲了解更多職場資訊請點擊:http://www.mbachina.com/html/zczx/


友情提示:2018管理類聯考(MBA/MEM/EMBA)備考群459353097 / 239701642 / 346590212,2018MPAcc備考交流群214136678,歡迎各位備考生入群交流。


相關焦點

  • 每個人都是渴望得到讚美的,我們要學會用讚美代替指責和抱怨
    我想每個人肯定遇到過這樣的情況:你好好準備了複習考試,結果卻沒有考好。試想,這時父母對你的態度一種是指責、抱怨,另外一種是認可你的努力,適時地讚美,你會覺得哪種方法對你更有激勵作用呢?是的,我想一定是第二種。
  • 兩個人相處,用讚美代替指責和抱怨
    即:因為愛一個人而連帶愛他屋簷上的烏鴉。比喻愛一個人而連帶關心與他有關的人或物。既然愛一個人,就要愛他的全部。人無完人,對待丈夫的優點,自然應該持欣賞態度;對待他的缺點,也應該多一點包容和忍耐,少一點抱怨和指責。聰明的女人,有時候還會用讚美代替指責和抱怨。
  • 讓我們多一些讚美和鼓勵,少一點抱怨和指責!
    語言的力量是無窮大的一句溫暖的話可以讓人開心一整天一句寒心的話也能讓人心情凋落曾經有人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準備了兩盆一模一樣的植物,放在相同的環境下,每天澆同樣的水,曬著同樣的陽光,所有的條件都一樣,而唯一不同的是一盆每天放著舒心讚美的音樂,另一盆每天聽著提前錄製好的抱怨、指責、辱罵等消極音頻。
  • 只有抱怨和指責的婚姻,還有繼續下去的必要嗎?
    但是需要有人做出改變,否則很難!夫妻家庭生活中有很多不幸福的人,都是從彼此的抱怨和指責開始的。女人常常抱怨丈夫沒有能力來養家,有了能力又靠不住。每天回了家什麼也不做,做了也做不好。孩子調皮不聽話,保姆不可心,朋友不夠體貼等等。
  • 人生最大的浪費:擔憂,抱怨,指責,比較
    抱怨會削弱你奮鬥的力量,會阻礙你前行的腳步,會讓你陷入負面情緒無法自拔。  指責聰明的人會懂得先反省自己,從自己的身上找答案。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機遇和福分,也會遭遇自己的坎坷和波折。
  • 美好生活,拒絕指責和抱怨
    回家想想自己,一天中也是在不斷地指責別人:早上嫌女兒臉沒洗乾淨,吃飯太慢;中午放學指責她手太髒,衣服忘到學校;晚上抱怨她看電視時間長,寫作業太磨嘰……天天重複這些抱怨,女兒天天重犯這些錯誤,我的抱怨和指責沒有一點兒效果,要說有的話:那就是我怒氣衝衝,女兒淚水漣漣
  • 中老年人注意了 人生最大的浪費是擔憂,抱怨,指責,比較!
    如果說做一件事浪費時間,那麼具體意思就是你做了這件事既不能獲得任何東西,又不能解決實質上的問題,也白白消耗了時間和精力。既然是這樣,為什麼還要做呢?看看下面文章,有限的生命不能在無限的浪費時間。02抱怨充滿抱怨的人生會與快樂漸行漸遠。對環境不滿、對別人不滿、對命運不滿、對現實不滿,最後對自己的選擇和決定不滿……抱怨會削弱你奮鬥的力量,會阻礙你前行的腳步,會讓你陷入負面情緒無法自拔。
  • 人生最大的浪費是:抱怨和指責
    人常說,世事不如意者十有八九,也就是說,順風順水只是一個理想,磕磕碰碰才是常態。面對不稱心的人,不如意的事,選擇抱怨和指責來處理,是人生最大的浪費。抱怨如同是精神垃圾,垃圾沒有人喜歡,抱怨不會解決問題,抱怨只會傳播負能量,對環境不滿,對別人不滿,對現實不滿,對命運不滿,對自己也不滿,成為了一個「精神垃圾站」。指責是出現問題不向內思考,而是從外部找原因,當你指責時就看不到自己的問題,甚至發現不了出現問題的本質根源。
  • 關係中總是抱怨和指責,我該怎麼辦?
    不過,我們在這裡並不是想要黑童話啊,我們只是想說,其實,無論雙方是誰,兩個人的相處總有一些互相抱怨、指責甚至是惡語相向的瞬間。那麼,在這種時刻,你應該如何去表達、接受抱怨和指責,才能讓你們的愛情不敗給細節呢?不要著急,我們慢慢講。首先,我們來談談抱怨。關於抱怨,你需要知道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不是所有的抱怨都是糟糕的。
  • 指責抱怨不如埋頭苦幹
    現實中面對困難、矛盾、問題,有的人不是靜心分析產生的原因、認真研究破解的辦法,而是習慣於指責抱怨。比如,遇到難幹的工作,就指責分工不合理;工作出現紕漏,就抱怨他人不配合……指責比行動容易,抱怨比奮鬥輕鬆。
  • 做人,遇人不指責,遇事不抱怨
    文/雪落無塵生活中,我們難免會和別人產生磕碰。但大多數人,第一反應是產生負面情緒,緊接著對他人一頓的指責和抱怨,讓原本很小的事擴大化,甚至產生言語衝突。不發生的時候還無法察覺,一發生只會讓兩人關係產生破裂。
  • 杜絕指責和抱怨,把讚美煉成法寶,做有教養的人
    大多數人都覺得自己缺錢,卻很少有人覺得自己缺心眼。這是生理基礎決定的,人的心理有自我保護機制,所以很少有人會主動責備自己。生活需要自信,世間謙謙君子少,張狂小人(難以控制自己情緒的人)多。指責從來不能改變他人,更不能成就事業。一個壞人做錯事並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一個好人做壞事,卻不自知。憤青的過激者認為,環境所迫,不得已而為之。怯懦的人堅持謹慎為上。守財奴堅持節儉的生活方式。
  • 一句真誠的讚美勝過萬句指責和批評,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的鼓勵
    如果一個孩子在他的成長過程中,得到的都是父母的批評與指責,而不是誇獎與讚美的話,那麼他的自信心與同齡人相比會落後一大截,這會導致孩子在今後的社會競爭中無法展現自己的優勢。 整個人看起來畏畏縮縮、怯懦自卑,毫無自信可言。
  • 抱怨和指責毀了多少愛情?為了你愛的人了解下這幾點!
    因為在一方抱怨另一半的時候,肯定不是空穴來風的,事出必有因,也許是一方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沒有做好,而另一方選擇直接把問題放在明面上來說,指責,抱怨他在這方面存在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其實他本人心裡都是非常清楚的,但是對於他來說,他更想得到的肯定是伴侶的鼓勵和支持,而不是一味的抱怨和指責,這樣的次數如果越來越多的話,把所有的事情都擺到檯面上,甚至會讓對方覺得這是對他的侮辱和不尊重。
  • 越是親密的關係,越經不起抱怨、指責和冒犯
    家庭成員之間說話毫無顧忌,不論出了什麼問題,也不論這個問題是芝麻還是西瓜,張嘴就埋怨指責她人,抱怨的話隨心所欲地就可以說出口,指責的話隨時隨地可以讓對方尊嚴掃地。對方如稍有質疑和反駁,道德綁架馬上可以束縛在你的身上:說你罵你還不都是為了你好。殊不知連他自己都感覺不到,抱怨指責型的人是會接連不斷、沒完沒了地說個不停的,這種不停不斷的指責,會讓人崩潰的。
  • 「指責和抱怨」,是婚姻的一大殺手
    她告訴我,她是個結婚的人了,老公因為事業受挫去了新疆,他出生於大山裡,家裡沒有什麼背景,父母是農民,是男人憨厚的性情吸引了她。蕪妹則不同,爸爸是幹部,說一不二的人,由於思想觀念,他們兩人雖然結婚四年了,但她爸爸卻沒有真正的肯定他們,接受她的男人。
  • 為什麼抱怨和指責沒有用,最清楚的答案在這裡
    文:半圓將圓昨晚跟一對夫妻朋友吃飯,看著他們的相處狀態,很感慨,我圍觀了朋友男(就稱他為磊吧)和前女友分開,和朋友女(稱她為婷)在一起並最終走向婚姻的全過程,磊和前女友相處的狀態,真的像和一個媽媽相處,前女友是那種特別愛操心,事事要求完美並且極易焦慮的人
  • 不抱怨,才是物業人的第一修養!
    每個人都可能在工作中遇到挫折,每個人都有可能陷入職業發展的低谷,需要發發牢騷、排解排解生活的壓力,於是,抱怨成了蔓延在社會中的一種情緒,聽起來似乎無可厚非。問題是,一旦你養成抱怨的習慣,內心形成抱怨的思維模式,會使我們喪失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忽略工作的完成和自身的成長帶來的快樂和幸福,其實,我們應該問自己,能不能不抱怨?我們從抱怨中得到什麼?
  • 不要吝嗇你的讚美——人活著需要被讚美
    每個人都喜歡被人恭維,相信你也一樣。雖然人們都不喜歡虛假的恭維,但只要是誇獎自己的話,聽著總是會覺得悅耳。這是人類的本性。被誇贊,從潛意識裡會覺得自己被重視,被認可,會對自己所做的事情更有信心。用佛洛伊德的話說,這是人類的一種渴求成為重要人物的欲望。
  • 抱怨指責他人,是最糟糕的處事方式
    生活中有很多人在遇到不如意的事情的時候,總是喜歡抱怨指責他人,認為是別人的過錯,影響到了自己。實際上這是最糟糕的一種處事方式。當你抱怨指責他人的時候,你可知他人的感受是什麼,他人對你的看法又是怎麼樣的,這裡面有很多值得我們思考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