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遇人不指責,遇事不抱怨

2020-12-11 雪落無塵

文/雪落無塵

生活中,我們難免會和別人產生磕碰。

但大多數人,第一反應是產生負面情緒,緊接著對他人一頓的指責和抱怨,讓原本很小的事擴大化,甚至產生言語衝突。

不發生的時候還無法察覺,一發生只會讓兩人關係產生破裂。

老子說:「大道之行,不責於人。」

真正有素養的人,懂得遇到事情,不刻意指責於他人。

01

前兩天,看了一則新聞。

高速路上,一女子在車內大哭,男子則在車外高速路上暴走。

了解事件始末,才知道,原來夫妻倆原本從杭州開車回到安徽老家。因為妻子第一次在高速路上開車,有點緊張。

再加上駕駛水平不太好,老公坐在副駕駛直著急,幾次指責妻子的開車水平過差。

後來,他乾脆讓妻子停在路邊,換自己來開。妻子被連續指責,感覺特別委屈,堅持要開。

兩個人順其自然地吵了起來,這才有了剛開始的一幕:妻子在車內哭,丈夫在車外暴走。

這件事原本是一件小事,卻因為丈夫的指責越擴越大、不好收場。

若丈夫換種方式,心平氣和的在一旁和妻子好好說話,妻子也不會因為被指責而委屈,最後換人開車,兩個人到最後也不會和對方紅臉。

生活中,有太多這樣的小事,原本能和平解決,結果恰恰相反,兩人越指責,情緒越失控,事情朝著我們最不想的方面發展。

不光是夫妻,有的時候很多人遇人指責,遇事抱怨。

他們遇到不順心的事,第一時間說出口的話永遠是抱怨,他自己甚至都察覺不到。

隨著抱怨指責的次數越來越多,身上的怨氣越來越重。

成年人的生活不容易,適當發發牢騷,傾訴一下也情有可原,誰都能理解。

但沒完沒了的抱怨,指責他人,更是一種愚蠢,肚子裡都是牢騷,無法讓自己靜下來反思。

若只想著抱怨指責他人,從來不主動在自己身上找問題,只能讓關係和事情更加惡化。

一個人只有懂得主動反思,隨時自省,才能讓生活變得越來越好。

遇事不指責,是一個人教養的體現,也能看出一個人的格局和修養。

02

前幾天,閨蜜侃侃來到我家和我訴苦,說對這段婚姻徹底死心,一點希望都沒有。

聽完事情緣由,才知道她帶著3歲的兒子去商場,兒子看到芒果,就指著對她說想吃。

侃侃想著孩子愛吃,就買了點。沒想到,孩子吃完臉上就長了紅色疹子,孩子一個勁地撓來撓去。

侃侃連忙送孩子去醫院,才知道兒子對芒果過敏,好在吃的很少。

丈夫隨後趕到醫院,當著醫生和其它患者的面,指著侃侃,一頓指責:「一個孩子你都帶不好,你有什麼用。」

侃侃辯解到,自己不知道孩子對芒果過敏。丈夫還不罷休:「孩子對芒果過敏都不知道,你是怎麼當媽的?」

侃侃一瞬間委屈湧上心頭,雙眼噙滿了淚水。

孩子最後沒事,但丈夫的指責就像一把刀,扎在她的心裡,一陣一陣的刺痛。

她永遠都忘不了,丈夫抓著自己的過錯沒完沒了、不依不饒的樣子。從此兩人的關係,再也不似當初。

丈夫的不包容,不理解,給了對方無法嚴說的傷害,即使事情過去,心中也留下了深深一道疤。

人包容自己容易,包容他人很難。

曾經看到一則新聞,某個小區高層住戶突然發生大火,火勢迅速蔓延,家裡被燒的什麼都不剩,一片狼藉。

好在家中主人發現及時,跑了出去,沒有發生人員傷亡。

據回憶,女主人早上用吹風機給孩子吹床單和褲子,孩子大哭不止,她連忙過去照看孩子,就忘了吹風機。

沒想到吹風機過熱點燃了枕頭,才引發了這場大火。

丈夫回家之後,大多數人會認為,他的第一反應肯定是指責,指責辦事不利,導致出了這麼大的經濟損失。

恰恰相反,丈夫對心中自責的妻子說:「不就是一套房子嗎?我們重新裝修,就有新房子住了。」

就這麼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對於妻子來說,備受安慰。

若丈夫是個愛指責的人,對妻子劈頭蓋臉一通罵,只會讓妻子越來越自責,甚至會給妻子帶來傷害。

有時候,我們最深的傷害,不是來自陌生人,而是來自最親近的人。

細節見人心,小事見人品。對於丈夫的貼心話,網友們紛紛評價,女主人真是嫁對了人。

每個人都不是完美的,誰都有犯錯的時候,誰都會成為犯錯誤的人。

懂得站在對方角度去思考,有同理心,才是真正的善良。

寬容大度是一種素養,更是人品的折射,原諒別人犯的錯,也能收穫福報。

試著停止對身邊人的指責,停止對生活的抱怨。

很多時候,遇事不抱怨,你的路才能越走越寬。

03

前些日子,看到一個故事:

一家工廠裡,新來了一批工人。按規定,要給每位新人發工裝。

由於沒有提前量尺寸,導致工裝有些不合身,他們只能找來相近尺碼的工裝穿。

有一個工人,挑選工裝的時候正好不在,其他的人,給他留了一身大很多的工裝。

領導過來查崗,看到這位工人的衣服太大,就問他:「你的衣服怎麼大這麼多?」

他回答說:「不是我的衣服大,是我的身材太瘦。」

領導又問:「那你的身體太瘦,不就說明衣服太大嗎?」

結果他回答說:「母親跟我說過,身為男人,遇到任何事,都應該先從自身找問題,而不是找外在原因。」

領導非常欣賞他的話,表示認可,點了點頭。

人這一輩子,都會遇到問題,或大或小。若什麼事都在別人身上找原因,不但不會解決問題,只會讓自己陷入犯錯、抱怨、指責他人這種惡性循環中。

真正優秀的人,都會主動自省,凡事都從自身出發,找出原因,這是一種教養,更是一種難得的品質。

人無完人,每個人身上都會有缺點,都會犯錯誤,不要過度指責,只會讓最親近的人離你越來越遠。

少一些抱怨,身上的負能量會越來越少,生活也會向上走。

凡事學會寬容,我們的好運都是在一次又一次中換來。

正確審視自己,找出自身的不足,努力改正,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

做人,遇人不指責,遇事不抱怨,是每個人的基本準則。

相關焦點

  • 遇事不指責,才是一個家庭最好的風水
    洞見(DJ00123987)——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1000萬人訂閱的微信大號。
  • 有一種修養,叫遇事不指責
    父子不睦,夫妻不和,這些離不開爭吵的因素,遇錯就謾罵,不願意給對方一絲寬容和理解,自己罵爽了才開心!抱怨,怒火,責備,指責、這些負能量的情緒充盈在家庭裡,消磨著彼此之間的愛心,關心,耐心,以至於最後連家庭都要支離破碎!誰都不想造成這樣的結果,但你就是在做著這些事!
  • 做一個知足常樂的人,遇事不抱怨,不訴苦
    生活中我們常常聽到周圍各種各樣的聲音,抱怨著身邊的人,訴說著生活的苦。聽多了,久而久之聽的人也就習以為常了。說的人,卻仍舊有著滿腹牢騷,過著不如意的日子。我們身邊一定有不少人常常向我們吐槽婆婆的奇葩行為作風。
  • 遇事不指責,這才是一個成熟父母應該做的
    好父母,遇事不指責回憶一下自己的成長路,你有沒有被自己父母指責過? 如果有,那一定是童年比較沉重的,帶有陰暗基調的灰色回憶。 如果沒有,簡直是人生大幸。 在孩子成長中,父母的教育對孩子至關重要。 兒童心理學家阿德勒說過:「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人的幸運和不幸,確確實實一開始是掌握在父母手裡的。好父母,不僅僅給予孩子身體成長的營養,還必須供給心靈成長的營養。
  • 需要讚美是人的本性,抱怨和指責於事無補
    【MBA中國網訊】指責和抱怨不能改變什麼,不如換一種方式。生活中,你會發現:自己認為好的,對方不一定認為好。當這種情形出現的時候,你的指責和抱怨也會緊隨其後,目的是想讓對方能夠明白你的一番苦心和善心,但往往事與願違。
  • 一個人的成熟,就是發覺可以責怪的人越來越少,不抱怨,便是美好
    01當我們處於優勢的時候,不能咄咄逼人;當我們處於劣勢的時候,也不能隨意指責他人。人生最難的就是不責於人,這是很高的修養。成年人的生活當中,遇事學會體諒,遇事解決事情才是最好的選擇。02老子說,「大道之行,不責於人」。對待家人,遇事要學會體諒,對待工作,遇事也要學會解決,對待生活,遇事不指責是一種修養。
  • 有一種好的關係,叫遇事不責備
    你有沒有發現,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慣性,對陌生人總是彬彬有禮,對於身邊的人反而缺乏耐心,常常一言不合就開始發火,一遇到事情就習慣去責備和抱怨。我想這大概是仗著一份在乎吧,他們總以為無論對身邊的人如何苛責,他們都不會離開。
  • 【心靈雞湯】有一種修養,叫遇事不責備。
    01遇事先反省自己,少指責他人。蘇格拉底說:「沒有經過反省的生命,是不值得活下去的。」遇事首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不推卸不逃避責任,不一味地指責他人。一個人只有懂得了反躬自省,發現不足,去改變,才能成為更好的自己。現實中,不難發現,我們很多人總是習慣地掩飾自己的錯誤,不敢面對,甚至是與別人鬧了矛盾,也只是一味地指責別人不對,從不懂得反躬自省。
  • 做人不戴面具,遇事不耍心機的三大星座,人緣最好
    做人不戴面具,遇事不耍心機的三大星座,人緣最好白羊座白羊座的一根筋是眾所周知的,他們非常的率真,向來都是有什麼就說什麼的性格,絲毫不會掩藏,並且最為難得的是白羊座與人相處都是真心相處的,並不是為了什麼面子
  • 有一種高級的修養,叫遇事不責備
    綿羊和奶牛討厭它的嚎叫,於是抱怨道:「我們經常被牧人捉去,都沒像你這樣大呼小叫的。」豬聽了回應道:「捉你們和捉我完全是兩回事,他捉你們,只是分你們的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卻是要我的命啊!」其實誰都知道,這世上不存在真正的感同身受,很多事,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 人生最大的浪費:擔憂,抱怨,指責,比較
    指責  遇事聰明的人會懂得先反省自己,從自己的身上找答案。、滿足不滿足、幸福不幸福,才是正理。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機遇和福分
  • 真正厲害的人:不抱怨,不解釋,不糾纏
    成熟的人,總是以一顆平和的心態,慢慢接受無法改變的事情,看開一些事,放過一些人。真正厲害的人,一不抱怨,二不解釋,三不糾纏!01不抱怨抱怨,是一個人最無能的表現。三毛在《親愛的三毛》中說道:偶爾抱怨一次人生可能是某種情感的宣洩,也無不可,但習慣性的抱怨而不謀求改變,便是不聰明的人了。人最大的愚蠢就是怨天尤人。少一些抱怨與指責,多一些自我反省,才是一個人最高級的修養。
  • 多溝通少抱怨 坦白從心傾聽不打斷 不抱怨不指責
    你可以用上面所學的文字交流,可以給對方寫郵件或者是發微信,把你的心裡話講出來,但絕對不是批評、指責、抱怨甚至攻擊。也可以當面溝通,因為面對面的溝通是最好的情感交流方式,對方的表情情緒你都能夠把控。說話不要指責,不要養成指責他人的習慣。尤其是在尚未弄清楚事情原委之前,很多人做錯事情後更渴望得到接納,你若愛他就不要指責,我們要學會互相尊重。
  • 指責抱怨不如埋頭苦幹
    現實中面對困難、矛盾、問題,有的人不是靜心分析產生的原因、認真研究破解的辦法,而是習慣於指責抱怨。比如,遇到難幹的工作,就指責分工不合理;工作出現紕漏,就抱怨他人不配合……指責比行動容易,抱怨比奮鬥輕鬆。
  • 最好的夫妻關係,是相互體諒,遇事不指責(句句精闢)
    丈夫和妻子是那些度過餘生的人。夫妻間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夫妻之間的生活必然會步履蹣跚,如何化解矛盾考驗夫妻雙方的智慧。互相指責是最愚蠢的方式,不僅解決衝突,而且傷害感情,使事情變得越來越糟。婚姻是兩個人的共同生活。冷靜,不責怪,理解和寬容,兩個人會更貼近心,生活會更好。
  • 中老年人注意了 人生最大的浪費是擔憂,抱怨,指責,比較!
    02抱怨充滿抱怨的人生會與快樂漸行漸遠。對環境不滿、對別人不滿、對命運不滿、對現實不滿,最後對自己的選擇和決定不滿……抱怨會削弱你奮鬥的力量,會阻礙你前行的腳步,會讓你陷入負面情緒無法自拔。03指責遇事,先責備別人;不順,先埋怨條件,這是一種消極被動的人生態度,是一種缺乏擔當的表現。埋怨根本於事無補,只會讓你看不清自己的問題、意識不到自己的錯誤。聰明的人會懂得先反省自己,從自己的身上找答案。
  • 美好生活,拒絕指責和抱怨
    回家想想自己,一天中也是在不斷地指責別人:早上嫌女兒臉沒洗乾淨,吃飯太慢;中午放學指責她手太髒,衣服忘到學校;晚上抱怨她看電視時間長,寫作業太磨嘰……天天重複這些抱怨,女兒天天重犯這些錯誤,我的抱怨和指責沒有一點兒效果,要說有的話:那就是我怒氣衝衝,女兒淚水漣漣
  • 人生最大的浪費是:抱怨和指責
    人常說,世事不如意者十有八九,也就是說,順風順水只是一個理想,磕磕碰碰才是常態。面對不稱心的人,不如意的事,選擇抱怨和指責來處理,是人生最大的浪費。抱怨如同是精神垃圾,垃圾沒有人喜歡,抱怨不會解決問題,抱怨只會傳播負能量,對環境不滿,對別人不滿,對現實不滿,對命運不滿,對自己也不滿,成為了一個「精神垃圾站」。指責是出現問題不向內思考,而是從外部找原因,當你指責時就看不到自己的問題,甚至發現不了出現問題的本質根源。
  • 遇事不責備,才是家庭最好的「風水」
    最高贊回答是:首先,遇事不輕易指責。家庭的幸福,不在於錦衣玉食,而在於不爭對錯。家庭的幸福,不在於闊氣富有,而在於不輕易指責。1不輕易責怪,夫妻更恩愛。有的夫妻在互相指責中將其演變為針尖對麥芒,有的夫妻則在互相包容中將其轉變為繞指柔。這也是為什麼有的人吵著吵著就散了,有的人吵著吵著感情更深厚了。沒有一樁婚姻是能不遇到問題的,因此在婚姻裡最重要的便是,兩人能把多少不那麼愉快的小時光變得幸福。
  • 好的夫妻關係,是遇事不指責
    後來就去詢問他的意見,以為他那麼務實的人,一定會說選黑色的,結果他說:「當然要買好看的呀,女生不都是顏值第一嗎!就選你喜歡的,背壞了咱再買新的。」後來還是抱怨了一次,說這個膠帶粘的太醜了,不好意思戴出去。他就說,那我給你換吧。我以為他說的又是買新的,就說不用了,大不了我不戴出去唄。他說,不是買新的,是把我的給你用,我用你那個。他的耳麥雖然也用了一段時間,但因為剛換了耳麥套,所以就看起來跟新的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