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冰糖葫蘆酸甜可口 串起小商販的創業夢

2020-12-17 央視網

       在武城,崔記糖葫蘆可謂家喻戶曉,整潔明亮的流動車,統一服裝的銷售人員,排著長隊等候的顧客,已成了武城縣城大街小巷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可是,在糖葫蘆裡做出創業文章的崔瑞軍,曾是一個走街串巷、賣不出糖葫蘆的小商販。

       窮思變,發明創效益

       家住魯權屯鎮西蔣家佛堂村的崔瑞軍,從小就有股子闖勁。都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13歲那年,家境貧寒的他開始學做糖葫蘆,然後每天自己扛著糖葫蘆穿梭於大街小巷。「一天下來,嗓子都喊啞了,也賣不出幾串。」談起當初創業的艱辛,崔瑞軍感慨萬千。

       細心的崔瑞軍發現,自己的糖葫蘆無論從造型還是品種上都比較單一,產品要佔領市場就必須要創新。他開始自費去外地學習先進經驗,回來後反覆摸索、試驗,終於發明出一種蜂蜜口味的不容易融化的糖葫蘆,深受顧客喜愛。隨後,牛奶糖葫蘆、軟糖糖葫蘆、脆皮巧克力糖葫蘆、熟山楂糖葫蘆、外粘綜合類糖葫蘆等多個品種相繼面世。

       種類繁多、口味豐富的糖葫蘆,在吸引越來越多顧客的同時,也帶來了良好的經濟收益,月營業銷售額達到了2萬元。

       創品牌,打造知名度

       就在崔記糖葫蘆不斷做大,生意也越來越好時,崔瑞軍發現,一夜之間,武城冒出了許多賣糖葫蘆的。外包裝跟他的差不多,「假崔記」迷惑了許多顧客,崔記減少了顧客,口碑也受到了影響。

       怎麼辦?反覆思索的崔瑞軍意識到,只有擁有自己的註冊品牌才能保住信譽,才能更好地吸引顧客。1997年,崔瑞軍為糖葫蘆註冊了「崔記」商標,並建立起了自己的網站,加大宣傳力度。

       現如今的崔記糖葫蘆已經有了自己的品牌知名度,從原來單一的冰糖葫蘆發展到蜂蜜特色冰糖葫蘆、刨冰、冰粥、珍珠奶茶、水果沙拉、鐵板魷魚、麻辣串和炸串等八大系列100多個品種的小吃,實現了四季都有新賣點,結束了做糖葫蘆的「淡季」歷史。

       傳幫帶,闖出新天地

       如今,崔記糖葫蘆已經發展到員工30多人,十幾輛流動賣貨車。成功的崔瑞軍並沒有滿足現狀,他開始招收學員,教他們做冰糖葫蘆,幫他們致富。鄒凱就是崔瑞軍學員中的一名,30歲的鄒凱下崗後來到了崔瑞軍的公司學習糖葫蘆製作技術,現在已經有了自己的店鋪,年收入在3萬元以上。

       「讓更多的人富起來,才是我最想看到的。」崔瑞軍憨厚地說。在他的幫助下,已有天津、河北、河南、遼寧等各地的2000餘人依靠糖葫蘆致富。崔瑞軍用冰糖葫蘆串起創業夢,不但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更闖出了一片新天地。

相關焦點

  • 老北京「糖葫蘆」,種類繁多酸甜可口,自製糖葫蘆方法大全
    導語:老北京「糖葫蘆」,種類繁多酸甜可口,自製糖葫蘆方法大全對於糖葫蘆這種小吃來講,肯定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吧,全國各地的大街小巷都有賣糖葫蘆的小商販,現在更是發展的總類繁多,已經不局限於用山楂果子來做糖葫蘆了,很多水果都可以做了
  • 糖葫蘆做失敗的看過來,「無腦版」山楂醬教程,酸甜可口簡單易學
    糖葫蘆做失敗的看過來,「無腦版」山楂醬教程,酸甜可口簡單易學現在天氣冷了,糖葫蘆也開始售賣了,我就有點按耐不住我肚子裡面的饞蟲了,但是問了問價格實在太貴,後來就想著自己在家做,材料一五一十的都買回來了,山楂洗好之後,開始下鍋,在我準備大展身手的時候
  • 在家製作糖葫蘆,酸甜可口,色澤誘人,做法簡單易學!
    現在正是山楂成熟的季節,說到生長可能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糖葫蘆了,在我們小的時候也就非常喜歡吃糖葫蘆和酸酸甜甜的非常的好吃,山楂的營養特別的豐富,裡面含有非常豐富的維生素B,維生素C和胡蘿蔔素,等等一些營養,像平時我們可以去吃一點山楂,可以起到消食健胃的作用,其實一般我們去買山楂吃都是為了提胃口
  • 家常版糖葫蘆做法,操作簡單,看一遍就能學會
    對於我家小主來說,最大的誘惑莫過於這酸甜的美味,可是不少街頭叫賣的冰糖葫蘆沒有任何包裝,大風一起,灰塵很容易沾在冰糖葫蘆上,冰糖葫蘆衛生令人擔憂,家裡的小朋友超級喜歡,可是外面買的又不放心,那就乾脆自己在家做吧,現在正是山楂大量上市的季節,不如自製冰糖葫蘆,乾淨又衛生,健康又美味!
  • 為什麼說「在東北,萬物皆可糖葫蘆」?
    糖葫蘆是最普遍的傳統食品之一,也是很多人成長過程中最早的酸甜味道,但是,與往年酸酸甜甜的口味相比,今年的糖葫蘆市場顯得「畫風清奇」,誰能想到東北的「暗黑」冰糖葫蘆,也登上了最前沿的微博熱搜——「東北攤主把雞爪豬蹄做成糖葫蘆」。
  • 童年美味 凍乾冰糖葫蘆|酸酸甜甜,入口酥脆
    說到這它酸甜的口感 讓人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凍乾冰糖葫蘆」 酸甜可口,入口酥脆 越嚼越香,童年美味
  • 家常自製冰糖葫蘆,做法簡單容易學,酸甜可口酥脆不黏牙!
    家常自製冰糖葫蘆,做法簡單容易學,酸甜可口酥脆不黏牙!記得小時候最喜歡吃的就是走街串巷賣的糖葫蘆,每次在家裡聽到外面有吆喝糖葫蘆的聲音,馬上就會跑出來,就算家長不給自己買也要站在那裡看一會兒。小販們扛著一根木棍上面插的各種各樣的糖葫蘆,看起來的顏色就非常誘人,每次看到賣糖葫蘆的總是饞得流口水,軟磨硬泡的讓大人買一串給自己吃。
  • 糖葫蘆想要好吃有訣竅,做法和配方都告訴你,看一遍就能學會
    小時候,每每看到賣冰糖葫蘆的小商販背著一大扎糖葫蘆在街頭巷尾吆喝時,總是忍不住吞著口水,追著人家跑,那樣一聲叫賣:「冰糖葫蘆兒~~~~~」直喊到人心底裡,那時候總會纏著媽媽去買來兩串,吃得不亦樂乎。如今自己也有了孩子,昨天女兒說很想吃糖葫蘆,特別懷念那酸酸甜甜的味道。
  • 小小冰糖葫蘆成就大事業,下崗女工變身資產4000萬的女老闆
    一串小小的冰糖葫蘆,看似不起眼也沒有什麼利潤,卻偏偏有人將它當做創業項目,並且還取得了令人難以想像的成功,從擺地攤起步,到如今手下坐擁了7家企業,個人資產也超過了4000萬。她就是國企下崗職工「當代紅嫂」朱呈鎔,山東朱老大食品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總經理。
  • 「夜讀」糖葫蘆裹冬
    我的故鄉在北京,記憶中北京城的冬天是包裹著糖葫蘆味的,那個季節,小販扛著稻草樁子走街串巷,上面插滿火紅的糖葫蘆,一路吆喝著:「葫蘆冰糖,蜜嘞糖葫蘆。」 糖葫蘆在瑟瑟寒風中成了一道風景,溫暖著我的心。梁實秋在《雅舍談吃》裡回憶,糖葫蘆以信遠齋所制為最精,不用竹籤,每一顆山裡紅均單個獨立,所用之果皆碩大無比,而且乾淨,放在墊了油紙的紙盒中由顧客攜去。梁實秋最後還說:「離開北平就再沒有吃過糖葫蘆,實在想念。」那時候,我的家境不太好,信遠齋的糖葫蘆太貴我吃不起,好在父親手巧,他自己動手做糖葫蘆。
  • 入冬後,遇到此果要多吃,簡單一做,酸甜可口,不懂太可惜了
    說起山楂,大家都熟悉吧,山楂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水果,尤其是秋冬,正是山楂成熟的時期,這個季節的山楂,不僅個頭大,而且口感也好,大家都喜歡買點山楂做成糖葫蘆,或者是直接吃,其實山楂不管怎麼做,都是酸酸的,再加上白糖,酸甜又好吃!
  • 糖葫蘆又名「糖墩兒」,熬糖是居家自製最關鍵的技術活兒
    糖葫蘆,在天津又叫糖墩兒,是我國北方的傳統小吃。它是把北京人稱為「山裡紅」(也叫「山楂」的小紅果兒)去掉中間的果核兒,用竹籤穿起來。在春節廠甸廟會賣的,是往上面刷麥芽糖稀,這是廟會大糖葫蘆的獨有做法。長長的大糖葫蘆,白裡透紅,吃起酸中帶甜,再加上只有廟會才有的超長相貌,也是孩子們逛廠甸必買的吃食了。還有一種冰糖葫蘆,是把穿好的山裡紅蘸冰糖,這也是平日賣的小糖葫蘆的一般做法。這種冰糖是用白糖加水在銅鍋中熬製出來的。熬糖是最為關鍵的技術活兒。
  • 「積食」最怕這種水果,加一碗白糖一勺醋,出鍋酸甜可口,真開胃
    到了冬天,大街小巷都擺起了各式各樣的糖葫蘆,有夾心的,有芝麻的,還有被壓扁的山楂泥,手裡拿著一串糖葫蘆,感覺又回到了小時候,腦海裡不覺縈繞著那首歌:「冰糖葫蘆甜又甜,紅紅山楂圓又圓......」這不,今天小喵又犯饞了,但走了好條街都沒有找到糖葫蘆,不過卻發現了山楂做的另一種好吃零食——糖炒山楂,它的外表被一層雪白的糖砂包裹著,像極了一個個可愛的小雪球,所以它還有一種名稱,便是「糖雪球」。咬一口酸酸甜甜的,沒有糖葫蘆外表堅硬,吃起來更加酸甜開胃,吃完一個根本停不下來,不一會半斤就被我消滅了。
  • 立冬後,教你在家做山楂罐頭,簡單一做,酸甜可口零添加,真好吃
    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一道家庭版山楂罐頭,山楂是一種水果,大家都喜歡買點山楂直接吃,或者是做糖葫蘆,這兩種做法太家常了,不如把山楂換一種做法,做成山楂罐頭,吃起來酸甜可口,而且山楂水也是酸甜的,當吃零食,好吃零添加,也是一道開胃小零食,比吃一些餅乾薯片強多了,立冬後,教你在家做山楂罐頭,簡單一做,酸甜可口零添加,真好吃!
  • 賣四年糖葫蘆買了房,娶了媳婦
    但他沒有放棄他的冰糖葫蘆創業夢,在醫院照顧父親的空閒時間裡,曹繼卓發現市區裡僅中直北二路口有一個簡陋的手推車賣的冰糖葫蘆還算有點兒新意,其餘都是那種傳統的冰糖葫蘆,於是他便想把自己在瀋陽做的冰糖葫蘆拿到綏化來賣,這個想法也得到了家人的肯定。  年輕人說幹就幹。為了做出最好吃的糖葫蘆,曹繼卓把全部心思都用在了產品研究上,以保證冰糖葫蘆糖衣的酥脆可口和果肉的乾淨衛生。
  • 在家閉關學會做涼皮再來試試糖葫蘆,最關鍵的是熬糖
    糖葫蘆,在天津又叫糖墩兒,是我國北方的傳統小吃。它是把北京人稱為「山裡紅」(也叫「山楂」的小紅果兒)去掉中間的果核兒,用竹籤穿起來。在春節廠甸廟會賣的,是往上面刷麥芽糖稀,這是廟會大糖葫蘆的獨有做法。長長的大糖葫蘆,白裡透紅,吃起酸中帶甜,再加上只有廟會才有的超長相貌,也是孩子們逛廠甸必買的吃食了。▌何大齊 文並繪還有一種冰糖葫蘆,是把穿好的山裡紅蘸冰糖,這也是平日賣的小糖葫蘆的一般做法。這種冰糖是用白糖加水在銅鍋中熬製出來的。熬糖是最為關鍵的技術活兒。
  • 冬天,不要給孩子買零食了,學會做它,酸甜可口,孩子們超愛吃
    小的時候吃的那種山楂就是糖葫蘆,小時候的零食少,這樣的山楂雪球還是後來上學才吃到的,外面白白的糖霜裡面包裹著一個個的山楂果,感覺比糖葫蘆還受歡迎。裹滿糖的山楂果子,雪白晶瑩、入口即化、酸酸甜甜的滋味兒每一口都超誘人!一次做多了吃不了的話,可以冷藏保存起來,2-3天內搞定沒問題!
  • 大學生零成本創業 半天賣千根糖葫蘆收入三千元
    大學生零成本創業 半天賣千根糖葫蘆收入三千元 江蘇大學辦「魅力營銷」活動,一學生半天賣千根糖葫蘆收入三千元王煜攝    中新網鎮江11月4日電 (田雯通訊員王煜)在當前嚴峻的就業形勢下,大學生創業儼然成為了一種時尚和潮流。
  • 自製糖葫蘆,熬糖漿是關鍵,學會此方法,熬好的糖漿硬脆不粘牙
    山楂最常見的吃法就是做成糖葫蘆了,酸酸甜甜,特別開胃,在全國不同地方均有售賣。要說哪裡的糖葫蘆最為出名,那肯定是老北京的糖葫蘆了,精選優質山楂,做出來的糖葫蘆酸甜適中,特別好吃。不過糖葫蘆在不同的地方叫法也不同,在天津稱為糖墩兒,在安徽某些地方又叫作糖球。它的歷史也很悠久,在紹熙年間就有了,只不過到民國時期才開始盛行起來。
  • 雞爪、雞翅、辣椒做成的糖葫蘆,這「黑暗料理」你吃過嗎?
    在七零後、八零後零食的記憶寶庫裡,酸甜可口、晶瑩剔透的冰糖葫蘆可謂濃墨重彩的一個。隨著時代的發展,單一的山楂口味搖身變成各種各樣的水果,常見的有草莓、山藥、橘子、香蕉等等,萬果皆可盤。與冰糖葫蘆相關的記載,最早出現在宋朝,盛於民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