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北京石景山法院舉辦了「做好『六穩』工作 落實『六保』任務」執行工作機制及成效新聞通報會,北青-北京頭條記者獲悉,該院的法拍溢價率達到109%,和平解決養老院被執行案件成為今年工作的亮點之一。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2020年該院開展集中搜查行動3次,對一批被執行公司、企業的經營場所進行搜查,查扣各類物品近600件,妥善解決一批涉眾勞動爭議串案,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集約查封房產320餘套、車輛560餘輛;扣劃銀行存款及公積金存款350餘筆,金額達1400餘萬元。
為保障申請人的權益及時得到保障,該院對成功控制的財產積極採取財產處置措施。已移送評估、拍賣案件697件,已上拍公示標的物802件,拍品包括房屋、車輛、行車記錄儀、個人智能終端設備等,成交金額1.44億元,100%實行網際網路公開拍賣。
同時對於判決生效後仍拒不履行義務的被執行人依法採取強制措施,樹立司法權威。今年已對9032人限制高消費,將826名自然人、713家法人和其他組織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其中有1925名被執行人在被法院採取強制措施後,迫於壓力履行了義務。
今年十月份,該院處理一起某養老院因租賃合同糾紛案。案件承辦人魏長朋介紹,考慮到養老院內140餘位老人安置問題,該院在執行手段上做了調整。在區委政法委的統一領導下,組織多部門聯合會商,最終在區委區政府及其他單位部門的共同協調配合下,該院與多家養老機構取得了聯繫,逐步接收該養老院的入住老人。魏長朋的幾十次談話和督導,令養老院的法定代表人最終態度有所轉變,配合法院執行。此次執行既保障了申請執行人的合法權益,又幫助被執行企業渡過難關,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和法律效果。
而在執行某新型建材公司與其他公司的買賣合同糾紛案件時,法院查明被執行人名下僅有一套已經停用,安裝在北京首鋼園區內的工業流水線設備可供執行。於是法院啟動了司法拍賣程序。拍賣日當天,該設備在網絡拍賣平臺上掀起了多輪競拍,最終經過78次拍賣延時,該設備以168.2萬元的價格成交,超出起拍價87.7萬元,溢價率高達109%,執行案件隨著該設備的成功處置變現而圓滿執結。
據了解,除上述案件外,該院法官還在一天內奔襲200多公裡,順利執行完兩起案件,維護了當事人的權益。執行局負責人表示,這都得益於該院建立健全的7*24小時的執行備勤機制,拓寬了當事人聯繫法官的渠道,多角度發力,最終促進了案件的有效執結。「今後還將繼續運用各類執行措施,提升執行辦案質效,因案施策,創新方法,攻堅克難,發揮司法保障社會經濟發展、維護社會穩定的職能,保障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負責人透露。
內容來自北京頭條客戶端
[ 北京頭條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