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0公裡!新疆到泉州 咱厝律師縱馬走天涯

2020-12-24 泉州網

新疆到泉州 咱厝律師縱馬走天涯

行程約8000公裡,今年4月出發,預計明年秋抵達,目前已到達西安

鄭景泰夫妻

曾在蒼茫的草原上,見過星雲一般的火燒雲;也曾在荒蕪的戈壁裡,走了三天斷水斷糧……今年4月7日,泉州律師鄭景泰和妻子騎馬從新疆出發,兩人兩馬,規划行程約8000公裡,預計明年秋天回到泉州。

7月底,因記掛家中年幼女兒,妻子先返回泉州。大半年風餐露宿,鄭景泰一人兩馬一路前行,目前已走到陝西西安。沿途,他以「縱馬走四方」為網名,在抖音、快手、今日頭條等網絡平臺分享每日經歷,已圈了一批對他和兩匹馬「13」「小別」耳熟能詳的粉絲。

細心照顧愛馬「小別」

人和馬在西安休整 預計下個月翻秦嶺

這看起來就是一件不靠譜的事,但有些人正在追求跟大多數人不一樣的夢想。

記者聯繫上鄭景泰時,他正在西安郊區一家馬場。因長途奔波,人、馬體力都已下降,加上小棕馬「13」腸胃不適,一直在吃中藥調理,鄭景泰便在朋友的馬場休息了一陣。「大概明年1月出發翻秦嶺。」他規劃著接下來的行程。

鄭景泰是泉州一律師事務所的合伙人,畢業於西南政法大學。他說自己是「新泉州人」,父母一直在泉州打工,他畢業後曾在西藏政法系統工作過一段時間,之後返回泉州嘗試過各種工作,直到成為一名律師。

正是在西藏那段時間,鄭景泰接觸並喜歡上了騎馬。2009年,他曾有過一段騎馬從西藏拉薩到四川的經歷,但當時因不懂得換馬掌,最後只進行了不到1000公裡,就不得不停止。那之後,他有意識地學習換馬掌,為再次出行做準備。如今,如果實在找不到人幫忙,他也可以自己上陣換馬掌了。

草原、沙漠、火燒雲 一路經歷震撼美景

今年3月份,鄭景泰和妻子從泉州飛往新疆,花5萬元在新疆伊犁馬場購買了「13」和「小別」一棕一白兩匹伊犁馬,又配置了一輛馬車裝行李。4月7日,他們開始了雙人雙馬走天涯的行程。

「一生能看見幾次這樣的美景?」7月11日,鄭景泰發布了一則短視頻:他帶著兩匹馬,行走在巴裡坤草原,天上出現了星雲般的火燒雲。震撼的美景讓人不禁驚呼,但鄭景泰「靜靜地看著,就流出了眼淚」。

這一路,鄭景泰沿途搭帳篷居住,戈壁灘、草原、沙漠、廢墟、蔬菜大棚、路邊……都有過他的身影,看過許多美景,也有過許多感動。

妻子先行返回,鄭景泰一人兩馬繼續走上回家的路。

行走三天斷水斷糧 終於走出荒蕪戈壁

但危險,往往就在身邊。

方圓60多公裡荒無人煙的新疆託託鄉戈壁裡,鄭景泰和妻子雙人雙馬,就像四顆星緩緩地在天幕中移動著。天一點點黑下來,鄭景泰知道,2天的時間走不出這片戈壁了。可原本準備2天食用的150公斤水和麵包、餅乾、牛奶,此刻已彈盡糧絕。鄭景泰翻遍了馬車,終於找出了幾個雞蛋、一根火腿腸和一根黃瓜。他將東西胡亂都倒進鍋裡,炒了一道菜。

第三天,在5月份的新疆戈壁,白天溫度直逼40℃,斷水斷糧的雙人雙馬都出現了脫水症狀。馬車不斷地陷進沙子裡,他和妻子不得不拖著疲憊的身子,將馬車上的東西搬下來,連推帶拽地帶著馬往前走。

終於,眼前出現了蘆葦叢,前面有水渠!他們趕緊將馬身上的東西都卸下,雙人雙馬什麼也顧不上了,直接趴在水渠裡喝了好多好多水。距離水源大約500米遠的地方,還出現了一個加油站,他們二話不說,衝進加油站補充物資。

當然,這樣的「絕處逢生」並不會每天出現,但每天他們仍有不得不面對的危險。一旦有重型貨車經過,馬很容易受驚,不止一次,馬車因此翻進山溝;越往內地草越少,如果找不到餵馬的草,而網購的飼料又沒有跟上,馬就可能面臨著斷糧的危險。

預計花費30萬元-50萬元 「讓餘生有改變的可能」

騎馬走天涯,很多人以為,這是有錢人才能做的事。鄭景泰說,其實不是,他只是把其他人買房、買車的錢,用來實現一個夢想,讓自己的餘生有改變的可能。

「我至今沒有買房,這次旅行可能會花掉我一套房子的錢,當然,是小戶型的。」鄭景泰原本計劃花30萬元-50萬元走完從新疆到泉州的行程,但眼下行程還未過半,已經花了25萬元。

「每匹馬每公裡的『油耗』大約需要4-5元,比開車貴多了。」他算了一筆帳,買兩匹馬花了5萬元,小棕馬「13」一路上生了不少病,花了3萬多元,馬的日常開支也有不少。路邊草充足的時候,他會帶著馬吃草,但草不充足的時候,就必須到網上購買苜蓿顆粒、精料等。算下來,一匹馬一天的「夥食」大約需要100元。釘掌是另一項固定又比較大的開支。傳統鐵馬掌不適合走硬路面,他不得不購買丹麥進口的塑膠馬掌,連釘大概需要2000元一副,但使用一兩個月就必須更換。

「我希望這是一段重生之旅,能讓未來的生活有更多的選擇和可能。」鄭景泰坦言,他不想循規蹈矩地生活,希望通過這次旅行,掙脫原來的生活方式。將來,也許是寫遊記,也許是當網絡作家,也許開個小馬場,可以不必傾盡全力去做並不喜歡的工作。■記者 許鈸鈸文 受訪者供圖

相關焦點

  • 咱厝音樂電視《絲路揚帆》正式上線!
    在中國海洋文明的歷史延續和實證中 泉州都是一個重要的縮影和代表 從古時候的刺桐城到今天的泉州城 咱厝人繪咱厝景 音樂電視《絲路揚帆》 由泉州廣播電視臺 全程策劃創作拍攝製作完成 以海絲之路為背景
  • 男子騎馬從新疆伊犁回福建,全程8000餘公裡,預計明年秋天到達
    【#男子騎馬從新疆伊犁回福建老家#:全程8000餘公裡,預計明年秋天到達】39歲的福建泉州人鄭景泰職業是一名律師,業餘愛好是騎馬旅遊,今年4月份他和妻子到新疆伊犁遊玩,回家的時候突發奇想,打算騎馬回泉州家裡,雖然全程8000餘公裡,但他們真的這麼做了。
  • 這位泉州律師騎馬從伊犁回泉州,真正目的是……
    一個人、兩匹馬,悠悠然然地從新疆伊犁出發,準備用兩年的時間,跨越8000多公裡回到自己的家鄉泉州……>日前,這位網名叫「縱馬走四方」的男子火了。10天後,他和妻子坐飛機飛到了伊犁。然後,花了半個月的時間找馬、買馬。為什麼會選擇伊犁,鄭景泰說:「伊犁是絲綢之路的沿線城市,而家鄉泉州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這趟走下來會非常有意義。此外,伊犁生產著名的伊犁馬。」
  • 【紫牛頭條】律師8個月騎馬旅行3000公裡:我太難了,還有5000公裡到家
    有一個中年男人就來了這麼一次瘋狂的旅行,他騎的是馬,古道、西風、瘦馬,似乎天地間任他逍遙。這一切源於少年時的武俠夢。他叫鄭景泰,今年4月他放下穩定的律師工作,在新疆伊犁買了兩匹馬,跨上馬背返回老家福建泉州,規劃全程8000餘公裡,預計明年秋天到達。
  • 「紫牛頭條」律師8個月騎馬旅行3000公裡:我太難了
    有一個中年男人就來了這麼一次瘋狂的旅行,他騎的是馬,古道、西風、瘦馬,似乎天地間任他逍遙。這一切源於少年時的武俠夢。他叫鄭景泰,今年4月他放下穩定的律師工作,在新疆伊犁買了兩匹馬,跨上馬背返回老家福建泉州,規劃全程8000餘公裡,預計明年秋天到達。
  • 咱厝人蒲庭龍臺灣發專輯 創作富有閩南特色歌曲
    咱厝人蒲庭龍臺灣發專輯 創作富有閩南特色歌曲 qz.fjsen.com 2013-02-08 11:00   來源:泉州晚報    我來說兩句 本報訊 (記者 吳聰偉 曾廣太)咱厝人蒲庭龍日前籤約臺灣的唱片公司,成為閩南語歌星阿吉仔、辦桌二人組、楊宗憲、劉依純、蘇路等藝人的師弟,其閩南語歌曲專輯《追》也在臺灣發行。
  • 又一首唱給泉州的歌,每一句都是鄉愁!
    >走走咱厝的街巷看看咱厝的人這些年來是否變了模樣若睹到咱厝邊的伴那個查某囡仔如今是誰的新娘最懷念那些上學的早晨外婆蒸的碗糕香噴噴圖片來源:好攝咖她總說關帝廟祈願很準保佑我早一天長大成人當我再一次凝望香火升卻縈繞著她那定格的皺紋走在咱厝的街巷
  • 泉州南門外的僑厝:感受濃濃的僑緣鄉情
    南門外的僑厝  節日放假,帶著女兒桃寶跟著蔡老師一家,還有一位「國際友人」一起到泉州南門外去逛了逛……  一  自古以來泉州人稱呼泉州城的地名就有東門、西門、南門、北門。
  • 泉州今明陽光燦爛 厝邊可考慮到山上海邊清涼出遊
    昨天17點07分,泉州市區石筍公園江邊玩水避暑的孩子們  隨著雨帶北移長江流域,泉城這幾天的陽光都很燦爛,溫度不斷攀升,大日頭把柏油路曬得直喘氣。  受副熱帶高壓控制影響,昨天泉州大部分地區的最高溫都突破了30℃,市區最高溫為32℃左右,安溪最高溫34.9℃。最涼快的地方在山上和海邊,德化九仙山最高溫只有25.9℃,晉江圍頭28.6℃。  打算周末出遊的厝邊們,可以考慮往山上或海邊避避暑。在國內其他地方,長江中下遊地區和雲南附近有雨水降溫,相對比較涼快,而北京、新疆、陝西、廣東多地則都先後發布了高溫預警。
  • 去寶雞關山牧場縱馬放歌 盡享草原魅力
    去寶雞關山牧場縱馬放歌,盡享草原魅力。(西部網網友:安娜尼拉)  關山牧場,為陝西最大的林牧區,我國內陸中東部地區最大和唯一的天然草原。它位於橫亙在陝甘兩省交界的隴縣和張家川兩縣境內的關山蔥嶺中,距離寶雞市134公裡、西安市300公裡。陝西關山草原旅遊風景區是陝西旅遊集團公司與隴縣人民政府合作開發建設的自然景區。海拔2200米左右,是我國西北內陸地區唯一的以高山草甸為主體的具有歐式風情的省級風景名勝區。  景區內有天然林104萬畝,草地35萬畝,海拔2200米,年平均氣溫5.4℃。
  • 今天,我們都是咱厝人
    ,共同宣傳和保護泉州古厝這一重要閩南文化遺存。因此,讓這些在歲月中飽經滄桑、歷經時光洗禮的古厝建築「活」起來,是我們泉州古厝微視頻展播活動努力的方向和目標,從而影響和動員全社會共同參與、關注和保護泉州古厝這一文化遺產,讓泉州古厝繼續承載泉州人的精神和企盼,在未來更深遠、更充滿希望的歲月河流中繼續前行。」泉州作為東亞文化之都,絕不比任何一座城市遜色,更有其獨到之處。
  • 閩臺咱厝人 共同起大厝
    原標題:閩臺咱厝人,共同起大厝 閩南生態文化長廊上的槁林驛站,其原型是角美鼎爐厝。《花兒與少年》賴雨濛跟許晴一樣的人設?究竟發生了什麼?
  • 藏於山野間的閩南古大厝
    要知道,每根石柱有千多斤,需要24個人用肩頭抬,沿著崎嶇不平的陡峭的山路,從山腳抬到山頂,走十餘公裡,須經過兩天的時間才能把石柱抬到建築工地。還有,原來這個地方是滑坡地,為了使樓房堅固,特從坡底下開始築擋土牆,擋土牆共分四層,為了擋土牆的堅實不變,砌體後面填用的土是經過篩選後打實再用的。所以大厝經過百餘年的風雨洗禮,牆依然筆直如新。」
  • 新疆小夥向下海救人騎手捐贈馬:1歲伊犁馬,初定9月送往福建
    來源標題:新疆小夥向下海救人騎手捐贈馬:1歲伊犁馬,初定9月送往福建 8月13日凌晨,在福建泉州下海救人的兩匹馬因病不幸去世,引發廣泛關注。「聽到馬兒去世的消息,我很心痛,我要捐一匹伊犁馬給他們。」哈薩克族馬主木拉提說。
  • 蚶江鎮與泉州師範學院共建籤約暨揭牌儀式舉行
    今天上午,蚶江鎮與泉州師範學院相關單位共建籤約暨揭牌儀式在蚶江鎮黨群服務中心舉行。以此促進地校交流合作,整合資源,形成合力,實現項目共建、資源共享、活動共謀、合作共促。泉州師範學院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教工第四黨支部和蚶江鎮黨群服務中心、蚶江鎮婦聯「咱厝邊」家庭服務中心、 石獅市近鄰社會工作服務中心進行共建籤約;泉州師範學院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和石獅市近鄰社會工作服務中心進行共建籤約;泉州師範學院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和蚶江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進行共建籤約;泉州師範學院教育科學學院黨委和蚶江鎮黨委進行共建籤約。
  • 泉州的鱘埔村,鱘埔女、蚵殼厝,滿足你的一切好奇心
    分享一下我的泉州之行。泉州旅遊資源豐富,雖不如近鄰廈門知名度高,但泉州「世界宗教博物館」的城市名片,也足夠亮眼。除此,鱘埔村也是極有特色的一個景區,一定要去看看。鱘埔的男人一般出海捕魚或跑遠洋商貿船,鱘埔女不論寒冬暑月身背「卡仔」(魚簍),捲起褲筒或穿著「當仔」,戴著鬥笠或「紅帆巾」,挑著竹籮,赤著雙腳行走在"蚵株」間,養海蠣、種海蟶或文蛤、捕紅蟹等;鱘埔女性個個精於心算、善於經營,她們或進城做販賣海鮮的生意,挑擔遊走於泉州的大街小巷和各大市場,市民們都稱:「沒有鱘埔女就沒有泉州的海鮮市場。」
  • 萬裡來相會 民族一家親 晉江救人英雄獲贈新疆天馬
    晉江市見義勇為協會破例追授其為「勇為功勳馬」。「救命恩馬」走了,泉州晚報第一時間報導,人民日報、新華社、央視等各大媒體微信公眾號紛紛推送,引發廣泛關注。巴哈木拉提接受媒體採訪看到消息後,在馬背上長大的巴哈木拉提感同身受,更心懷對英雄的敬意。他說:「我深知痛失愛馬的心情,我要選一匹最好的伊犁馬送給英雄。」
  • 泉州十大精品民宿力薦,住了就不想走了
    旅行是美好的,能夠消除你內心的浮躁,釋放囤積的壓力,而除了美食以外,住宿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到這趟旅行的美好體驗,因此住宿問題就顯得尤為重要。
  • 泉州有421公裡的海岸線,中國八大最美海岸之一
    421公裡的海岸線,中國八大最美海岸之一,卻低調得令人心疼。關帝廟關帝廟在泉州眾多廟宇中,算煙火最鼎盛的了。每到節假日,整座寺廟便被煙霧嫋繞,廟前人山人海,熱鬧卻不喧囂。蟳埔村蟳蜅村中的蚵殼厝,是蟳埔的特色建築。蟳埔人有出海的習俗,每次捕到大型的生蠔他們就會砌在牆裡,久而久之就產生了由蚵殼為主體的特色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