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晉江救人英雄蔡良興和新疆昭蘇馬主巴哈木拉提在兩匹「天馬」前握手 (林勁峰 攝)
泉州網9月17日訊 (記者張曉明 蘇凱芳)「好大哥,您放心!我一定會更細心地照顧它們!」昨日上午,在晉江深滬舉行的「見義勇為·民族團結」捐贈儀式上,福建晉江救人英雄蔡良興緊緊握著新疆昭蘇馬主巴哈木拉提·鐵列吾哈孜的手激動地說,現場媒體記者及數百名民眾情不自禁鼓起掌來。
上午10時,兩匹被譽為「天馬」的伊犁馬「勇勇」「為為」由福建省見義勇為基金會、泉州市見義勇為協會和巴哈木拉提捐贈給晉江華慶馬術俱樂部。兩匹「天馬」跨越萬裡從祖國西北邊陲新疆昭蘇被運送到東南沿海福建晉江,源於一個全國關注的「騎馬大俠」下海救人故事。
7月26日下午,從河南來晉江探親的12歲男孩小謝在龍湖衙口海邊玩耍時被海浪卷至離海岸200多米遠的海裡,正在海灘騎馬的馬術俱樂部人員蔡良興與施國慶見狀立即策馬衝進海裡將男孩救起。事後,兩人被評為「見義勇為」英雄。不幸的是,8月13日,兩匹馬因肺部嗆入海水引發細菌感染死亡。晉江市見義勇為協會破例追授其為「勇為功勳馬」。「救命恩馬」走了,泉州晚報第一時間報導,人民日報、新華社、央視等各大媒體微信公眾號紛紛推送,引發廣泛關注。
巴哈木拉提接受媒體採訪
看到消息後,在馬背上長大的巴哈木拉提感同身受,更心懷對英雄的敬意。他說:「我深知痛失愛馬的心情,我要選一匹最好的伊犁馬送給英雄。」
為了撫慰英雄,福建省見義勇為基金會與泉州市見義勇為協會也委託巴哈木拉提挑選另一匹良種伊犁馬贈給該馬術俱樂部。這兩匹馬被取名為「勇勇」「為為」,寓意見義勇為精神的延續。
9月10日上午,兩匹「天馬」從新疆昭蘇縣啟程,經過5天5000多公裡的運送,14日下午順利抵達晉江,才有了這場萬裡相會的「贈馬儀式」。
「新疆、福建雖相隔幾千公裡,但我們都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孩子,我們一樣愛馬。」巴哈木拉提說,看到馬兒被蔡良興細心呵護,他很是放心。他希望「天馬」在福建茁壯成長,把愛心傳遞下去,讓兩地人民成為長久的朋友。
獲救男孩的姑姑謝麗英也趕到現場向兩位馬主道謝,她深情地說:「我們是河南的,救人英雄是福建的,贈馬馬主是新疆的,馬兒把我們這些天南海北的人都聯繫到一起。」
專程趕到晉江參加贈馬儀式的中華見義勇為基金會常務副理事長李順桃說,44年前,4000餘匹「天馬」參與唐山大地震災後重建,留下一段「駿馬寄深情」的佳話。44年後,「天馬」萬裡贈英雄,又譜寫了一段新的民族團結故事。
兩匹「天馬」聯結起的民族情
「天馬」運送路線(曾劍峰 繪圖)
泉州網9月17日訊(記者 張曉明 蘇凱芳/文 林勁峰/圖)昨日上午,「見義勇為·民族團結」捐贈儀式在晉江深滬舉行。此次捐贈儀式引發廣泛關注,全國數十家媒體現場採訪報導。一場跨越祖國兩地的愛心接力,因這兩匹「天馬」聯結起了深厚的民族情。
新疆馬主 小馬駒會慢慢適應新環境
在贈馬儀式現場,不遠萬裡趕來晉江的巴哈木拉提一出現就贏得了現場群眾的陣陣掌聲。讓他最牽掛的還是兩匹自己養了一年多的馬駒,15日一早他就趕到馬場看馬。「兩匹馬駒在跑馬場裡打滾,看起來狀態很不錯。」巴哈木拉提笑著說,他的好兄弟蔡良興很用心。他說,晉江的氣候條件跟大草原有很大不同,但再過十來天,小馬駒就會慢慢適應。
巴哈木拉提說,這次選擇贈送一歲多的小馬駒,是因為小馬駒能更好地適應新的環境。另外,參與救人病亡的「888」留下了一匹2個月大的馬駒,贈送的小馬駒的到來可以陪伴它一起成長。
巴哈木拉提受爺爺和父親的影響,從小就接觸馬,5歲時就喜歡畫馬。這幾年,他養了20匹馬,不是什麼大馬場主,雖然經濟不太寬裕,但這並不能改變他愛馬的初心和向英雄們致敬的決心。
這是他第一次來到福建,也是第一次看到大海。當來到事發的衙口海邊,面對海浪回潮時產生的巨大力量時,他心生畏懼,更加對蔡良興和施國慶騎馬下海救人的行為感到敬佩。
由於行程緊湊,巴哈木拉提昨天就啟程返回。但他表示,此行讓他收穫滿滿,不僅看到了大海,還逛了五店市,感受到了閩南人「愛拼才會贏」的精神。待到合適的時候,他還會帶上自己的妻兒來福建、來晉江,看看馬,看看風景。
兩位見義勇為的救人英雄各獲萬元獎金
中華見義勇為基金會 盛讚福建見義勇為工作
在現場,兩匹「天馬」被精心打扮了一番,頭頂大紅花,看起來很是精神。這兩匹馬分別被取名為「勇勇」「為為」,寓意見義勇為精神的延續。除了巴哈木拉提捐贈的那匹黑色「天馬」「為為」,另一匹慄色的「天馬」「勇勇」是去年5月出生的馬駒。
福建省見義勇為基金會會長傅鏞堃說:「今天雖然是一個捐贈馬匹的儀式,實際上宣揚的是見義勇為的英雄事跡。馬也是有生命的,出於對馬的尊重、對見義勇為的尊重,我們決定舉行這個捐贈儀式。」
兩匹英雄馬過世,牽動了許多人的心。8月17日,晉江市見義勇為協會追授它們為「勇為功勳馬」。在此之前,馬界還沒有一匹馬兒獲得這個稱號。對此,中華見義勇為基金會常務副理事長李順桃在現場致辭時,對巴哈木拉提的義舉高度讚賞,也對泉州與晉江兩地見義勇為協會的快速反應、大力宣傳表示由衷的讚揚。他表示,福建省見義勇為工作一直走在全國前列,此次贈馬儀式也讓我們看到了民族一家親的感人畫面,這也是見義勇為、大愛無疆精神的體現。
蔡良興騎上駿馬上場進行馬術表演
中國馬會 將成立首支專業馬匹救援隊
曾為參與下海救人的馬兒「將軍」看病的中國馬業協會醫藥委員會秘書長王煜受邀來到現場。在跑馬場裡,他看到拴在樹蔭底下的「將軍」,猶如見到老友一般,他拍了拍「將軍」的脖子,前後查看了一番,開心地說道:「恢復得很不錯。」
「功勳馬病亡的消息在我們行業裡引起了很大的反響,相對於馬業發達國家,我國馬匹災難醫學和緊急救援領域目前仍是空白。」王煜說,在這次下海救人「英雄馬」事件發生後,中國馬業協會決定成立一支馬匹專業救援團隊——「中國馬會騏驥救援隊」。經過前期的招募,該救援團隊將於9月19日正式成立。這將是我國第一個馬匹專業救援團隊,也是除野生動物救援外唯一的動物救援隊伍。
因為此次事件,晉江本土馬匹品種——晉江馬也引起了中國馬業協會的關注。王煜表示,接下來他們將會著重關注晉江本土品種的保護,保護本土品種也是保護馬匹基因庫。
事件回顧
泉州晚報部分相關報導版面
●7月26日18時,在晉江龍湖鎮衙口海邊,12歲的河南男孩小謝被海浪卷至離岸邊200多米遠的海裡。危急時刻,在海灘上騎馬的蔡良興、施國慶先後騎馬衝進海中奮力救起男孩。事後,蔡良興、施國慶被晉江市見義勇為協會確認為「見義勇為」勇士(詳見泉州晚報8月4日第六版)。
●不幸的是,隨主人下海救人的兩匹馬「888」「馬莉」因此得病,高燒不退。獲救孩子的母親趕去探望病危的馬兒時聲淚俱下(詳見泉州晚報8月13日第七版)。
●為挽救「英雄馬」的生命,蔡良興向社會公開求助。遺憾的是,雖經中國馬業協會馬匹醫療專家組深夜緊急連線給予治療方案,兩匹馬兒仍因肺部感染病重不治,於8月13日凌晨3時許相繼去世(詳見泉州晚報8月14日第七版)。
●令人感動的是,中國馬會多家會員單位希望通過捐贈馬匹的方式,幫助痛失愛馬的馬主。感同身受的新疆馬主巴哈木拉提決定向「英雄馬」主人贈送一匹伊犁馬(詳見本8月17日第四版)。
●不幸病亡的兩匹「救命恩馬」被追授「勇為功勳馬」稱號,這也是泉州市首例獲此稱號的馬兒(詳見泉州晚報8月18日第四版)。
●9月10日,兩匹捐贈的「天馬」從新疆昭蘇裝車啟程前往泉州晉江,跨越萬裡,延續一場愛的接力(詳見泉州晚報9月12日第二版)。
●「萬裡駿馬送深情」,經過運輸車輛5天5000多公裡的長途跋涉,馬兒順利抵達晉江,接班因救人生病而去世的「英雄馬」(詳見泉州晚報9月15日第四版、9月16日第五版)。
媒體關注
因為下海救人,蔡良興和施國慶被網友親切稱為「騎馬大俠」。奇蹟未能出現,兩匹「英雄馬」不幸病亡。泉州晚報新媒體推送兩匹救人馬兒去世的消息後,不少網友留言表達不舍之情。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以《心痛,還以為能救好,望厚葬!》為題進行了報導,央視新聞等央媒也第一時間在各自的官方公眾號進行推送。
熱心馬主贈送小馬駒的消息在網上引起廣泛關注,人民日報和新華社微信公眾號均推送消息《愛的傳遞!新疆馬主向「救命恩馬」騎手送馬駒》,央視新聞微信公眾號的推文為《「救命恩馬」走了,新疆馬主出手了!》。得知好心人贈馬的善舉,網友紛紛點讚:這是真正的「寶馬贈英雄」。
央視新聞直播間也以「接棒『救人恩馬』、新疆『天馬』啟程出發」為主題進行了報導。昨日的贈馬儀式現場,二三十家主流媒體通過直播、微信推送等方式,將這個愛心故事傳遞到全國各地。
短評
山海有情 人間有義
驚濤駭浪、千鈞一髮,即便素昧平生,卻仍然奮不顧身蹈險相救;天山腳下、東海之濱,縱使萬裡相隔,卻依舊湧動著暖人心扉的濃濃深情。山海有情、人間有義,「情義」二字在「騎馬救人」與「萬裡送馬」的新聞事件中,得到了最直觀的注釋。
包括「騎馬救人」在內的各種見義勇為行為,都是不假思索的挺身而出,都是人性高光的瞬間綻放。從某種程度上說,這是「性本善」的本能使然。因此,在點讚見義勇為的同時,我們更應當思索另一個命題——如何保障好見義勇為人員的權益,怎樣將這種個體身上「善的本能」固化為全社會崇德向善的強大共識與共同習慣,形成全社會崇尚英雄、善待英雄、爭當英雄的良好風尚。
毫無疑問,圍繞「英雄馬」的一系列後續行動,恰是對這一命題的生動解答。從請名醫為馬治病、到關懷慰問馬主人、再到如今的萬裡送馬,來自社會各界的關注關愛早已超越了「騎馬救人」事件本身,成為一場充滿正能量的真情接力賽。尤其是「萬裡送馬」中展現出的民族兄弟情義,更是讓人禁不住為之喝彩點讚。
「讓全社會充滿正氣、正義。」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見義勇為工作寄予的殷殷期許,同時也是我們每個人對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孜孜追求。因為,當我們需要幫助的時候,能夠有人伸出溫暖無私的援手,這正是人世間最讓人熱淚盈眶的幸福,更是一個充滿正氣、正義的社會最鮮明的標誌。□薄魯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