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 張靜姝)6月4日,江蘇常州市一5年級小學生妙妙(化名)從教室跑出後翻越欄杆墜樓身亡。家屬稱,當時妙妙剛上完作文課,事發前,妙妙的作文被老師評價要「傳遞正能量」。
12日,金壇區政府辦、教育局等部門組成的聯合調查組稱,未發現當天課堂中存在辱罵、毆打學生情況。今日(6月14日),妙妙家屬告訴記者,對上述調查結果並不認可,目前還在與學校協商此事。
妙妙被批改的作文。 受訪者供圖
妙妙生活照。 受訪者供圖
事發前,讀後感被批註要「傳遞正能量」
妙妙的小姨張女士告訴新京報記者,6月4日下午三點多,家屬接到學校班主任的微信電話 ,得知孩子「出事了」。等她到了醫院,得知妙妙已經去世。
因事發後學校報警,隨後妙妙的家屬做了筆錄。張女士說,聽聞孩子是墜樓,家屬不敢相信是真的,「妙妙是個活潑開朗的孩子,學習成績也不錯。」
事發後,家屬看了學校的監控視頻。張女士說,當時他們發現,妙妙在墜樓前情緒有一些異常,「當時剛下兩節作文課,孩子表情一臉痛苦」。妙妙的母親在整理她書包時發現,事發前,妙妙的一篇作文被老師批註要「傳遞正能量」。
據張女士提供給新京報記者的《大聖三打白骨精》讀後感顯示,文中妙妙寫道:「不要被表面的樣子,虛情假意偽善的一面所矇騙。在如今的社會裡,有人表面看著善良,可內心確是陰暗的。他們會利用各種各樣的卑鄙手段和陰謀詭計,來達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這段話被老師劃線標出,並在上方注釋道「傳遞正能量」。此外,記者也看到,這篇讀後感剩餘部分的大部分內容也被用紅線圈出,或乾脆用「錯號」划去。
後來家屬發現,讀後感中有很多原文章中的句子,妙妙也加了一些自己的觀點,「她從3年級開始就在外面上作文培訓班,平時思維活躍、想法成熟, 這篇讀後感被刪改了好多次,最後還被判定為有負能量。」張女士說。
未發現當天課堂中存在辱罵、毆打學生情況
此外,張女士說,視頻記錄下孩子墜樓的時間是6月4日15點15分,而根據妙妙母親接到電話的時間是15點42分,「不知道為什麼孩子出事,老師沒有第一時間通知我們,電話裡也說孩子出事了,沒提墜樓。」
張女士稱,事發次日妙妙的語文老師正常上課,第三天在班級微信群中發過消息,此後再未出現過。「我們希望了解清楚孩子墜樓前究竟發生了什麼,希望徹查這名老師的行為。」
6月12日記者多次致電常州市金壇區河濱小學,但電話一直無人接聽。
12日下午,新京報記者從常州市教育局新聞處和金壇區教育局了解到,已經介入對此事的調查。
12日晚間,當地媒體報導,稱6月4日下午河濱小學一女生墜樓。事件發生後,區政府辦、區教育局、區公安分局成立聯合調查組,對該墜樓事件進行全面深入調查。聯合調查組走訪班級學生45名、學校老師3名,未發現當天課堂中存在辱罵、毆打學生情況。公安部門通過現場勘查、查看監控錄像和走訪調查等工作,排除他殺。
新京報記者了解到,6月7日上午,聯合調查組將事件的調查情況通報給死者家屬。今日(6月14日),妙妙家屬告訴記者,對上述調查結果並不認可,目前還在與學校協商處理此事。
編輯 康佳
校對 吳興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