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人向善,止人幹歹是一個穆斯林的基本責任

2021-02-13 心裡世界

光陰寸寸如許,今世若夢,後世永久,流年盈盈向前時,那些曾經犯過的罪責,在下一個時日的渡口,抓緊懺悔,光陰繁雜,貪圖蝕心,喜財噬骨,繁華洗腦摧心,慢慢心變的剛硬,施捨變的沽名釣譽,跟風西方節日心安理得,信仰不易,遵行更難,我們每一個人請看守好自己內心漸行漸遠的信仰,不要在不知不覺的同化中走入黑暗,不要在進入墳墓前處在虧折與後悔中,那些曾經向真主與親人許下的教門許諾——命人行善,止人幹歹,今世一定要兌現,斷定要給家人後輩於一個正面榜樣!祈求真主引領我們……

穆聖說:模仿一個民眾,便屬於他們中的一夥。不管世事如何變遷、歲月如何更替,時間、空間都是真主所意欲和掌控的,今日微信、空間、微薄、博客裡刷爆祝福新年或元旦快樂的留言不下幾千條,一個有信仰的人只記得跨年、元旦、新年而忘記真主的全能掌控,是有違自己信仰的道德底線,一切的一切都是真主意欲的光年、時間、空間,我們應該每天感恩真主給予我們時光,應該每日誦念平安祈禱詞,感念真主賜予我們每一個人平安幸福,眼下,遇到西方的聖誕節我們祝福聖誕快樂,遇到情人節就要祝福情人節快樂……我們做為一個只信仰獨一無偶的真主的穆斯林,端端抓住一個日子來慶賀紀念有跟風模仿習俗的嫌疑,出幼成年的穆斯林好友們請捫心自問一下自己,歲末慶祝跨年或跨越年關與你何幹?我們最好的祝福就是每天看到自己的教友而互道真主的賽倆目致以崇高的祝福與和平安寧,一年光陰的流失,我們穆斯林更應該膽戰心驚過去的時日自己所犯的罪孽、所撇棄的禮拜,更應該驚怕後世真主的嚴厲清算與拷問,更應該緊迫蒼老與無常的臨近,而不是興高採烈的祝福過年關,祝願規劃未知的2018,所有未知幽玄的事只歸真主獨知,說出此等祝福之前應該先說出真主的要為,首先應該想到真主創造了宇宙萬物,賜予了人類時間、空間、喜怒哀樂的概念,歲月變遷,誰也無法阻擋,當我們感慨舊時光已流逝的時候,也必須感知到我們生命的信仰之路已走一半,更應該誠心還補過去的一年所拋棄的主命拜,新的一年已邁入,過去的時日不管信仰還是工作我們一路撿拾,一路失去,邁入新年之際更應該恐慌自己信仰遵守上的疏忽,年末我們更應該害怕明日死亡的到來,而不是對今日年關的祝福,應該深刻檢討與總結失去的光陰,我們再也走不回去的遺憾。

在此祈求真主饒恕我們的無知,襄助我們延續堅定信仰的信念,偉大的真主在尊貴的古蘭經中說:「你們是為世人而被選拔出的最優秀的民族,你們應當勸善戒惡,確信真主」!在遇到任何不屬於穆斯林的節日我們應該自律與勸誡……遇到任何有損於教門、有損於社會的破壞性行為應該義無反顧的阻止與勸善。真正的信仰遵行,就是做事的時候,很自然地首要想起真主的要為和前定,不要無所顧忌或胸有成竹的說我一定要幹成或一定會成功,所有的事情都是真主所掌控,所有的結果只有真主才全知,信仰的感化,就是讓每個靠近你的人從你的一言一行裡感受到信仰的虔誠與遵守的嚴謹,並且都很信任你,從你良好的教門素養中感受到感動甚至流淚,別人靠近你,自然而然改變了自己的許多不符合教門的言行舉止,那才是真正信仰能量的感化。 

我們應該毫無保留的承認伊斯蘭教蘊含著人類文明進步的廣博積極因素,給人宣揚這些積極因素可是我們國家發展的核心價值觀及我們的主流意識相協調、相吻合,制止公民信奉洋節、崇洋媚外是我們的最基本國策之一,雖然,對宗教信仰自由的尊重及保護也是人類文明發展所達成的共識和其重要成果之一,但所有宗教中國化發展是國家宗教政策所倡導的主要目標。最基本,我們中國穆斯林不要跟風西方節日,看守好自己固有的信仰領地。

光陰末日,陰陽家橫行,耶路撒冷殤傷,聖城淪陷,為了私慾,某些國家出賣靈魂,與侵略者暗度陳倉,眉來眼去,可惡到極致,如果一個人或一個國家,過分傲慢或喪心病狂,必遭報應毀滅。現今社會,人心貪婪,金錢之上,利字當頭,穆斯林同胞之間或非穆斯林之間為了蠅頭小利 在生意場上對合作夥伴大玩兵家詭道 ,把不戰而屈人之道發揮的淋漓盡致,從來沒有在乎或考慮過無常以後真主對其嚴厲的清算與拷問,現實中貌似對他人的的冤枉心虧我們毫無顧忌與毫無感覺,此等不敬畏真主的冠冕堂皇之行為必遭因果循環,毫無疑問,此等不義行徑正在消融與虧損 我們自己努力所幹的善功,成為了今後兩世虧折之人。有時候為了狹隘的一私之念,一句「他人」的挑唆流言,為人子女者毫無人心的悖逆 衣尚父母,粗言暴力,人倫泯滅,道德淪喪,這種可惡的六親不認之行為與伊斯蘭信仰的價值觀南轅北轍,因此在此心忠各位,我們不要走進一會兒約束自己的行為,一會兒又放鬆幹歹的怪圈裡。平時勤走清真寺,一邊孜孜不倦 的長串禮拜,聽取阿訇學者的演講,然一腳踏出寺門兩耳不聞教門事,一邊又在行為與作幹上不約束自己,麻木不仁的暗藏陰乾著教法上所不允許之事,此等陽奉陰違的做幹千萬要不得。

因此,在我們穆斯林群體中,每一個有信仰的人都應該提倡宣揚教門的正信與正氣,扶正固本,加強信仰信念,導人需行善,止人幹呆。正信端莊必須有人來宣揚,並且為取得真主的的喜悅而不怕他人的非議,此種重大的責任對每一個穆斯林來說,絕對是有義不容辭和應該仗義直言的 責任 ,可是時至今日我們捫心自問,我們自稱是穆斯林,但我們(包括我自己)為教門做了什麼?在教門遭到侮辱或侵略者霸佔穆斯林兄弟的國土而不敢仗義執言時,是不是失去了一個穆斯林應有的良知?在此,我自己也本著以真理互勉,以善言相勸的舉意,和大家相互勉勵學習行善、傳播美德,制止不義歹損之事,不管是我們身邊發生的,還是世界其他地方發生的………

放眼眺望,當今塵世,風雲詭變,在這希望和挑戰的紛亂世界,伊斯蘭教的信譽從未如此慘遭指責,發展前景從未如此堪憂,伊斯蘭文明的發祥地遭受了多少深刻的變更摧殘,威脅血腥,磨難還在延續,從敘利亞的內戰中,穆斯林兄弟同室操戈的槍炮聲還沒有完全結束,耳邊卻又傳來了擊毀尊貴天房的罪惡魔雲,蹂躪伊拉克穆斯林平民的呻吟還沒有完全平息,緬甸羅興亞穆斯林遭受種族滅絕和血腥屠殺還在繼續,惡魔的入侵迫使千千萬萬羅興亞穆斯林在戰爭的痛苦中備受煎熬與苦苦掙扎,他們徹底成了被世界拋棄的孤兒,全世界人性的正義在哪裡? 緬甸佛教極端分子對羅興亞穆斯林慘絕人環的歹行卻使全世界人權標榜者們默契的進入了靜默程序,包括所有的穆斯林國家!誰都沒有做到提倡正信、止人幹歹的兌現,我們每一個有良知的人雖然沒有控制戰爭與約束屠殺的能力,但我們應該有行為上的吶喊、 譴責、呼籲,精神上的實踐、祈禱、傳達對同胞的不公。真主的使者(願真主賜福於他)說:你們中看到作惡事的人,應該用手去制止它;如果他做不到,就用嘴去制止;如果再做不到,就用心去制止(憎惡),這是最弱的信仰。一棵樹不能形成氣候,只有一片森林才能淨化空氣,同樣的道理,只有我們同仇敵愾,凝聚團結才會抵消無休止的屠殺,才能各個擊破陰謀家的離間之計,看看世界的每一個戰亂之地都貼上了穆斯林的標籤。仔細推敲一下,其實穆斯林之間的內耗殺戮都有猶太復國主義與西方國家對穆斯林的教派挑唆與製造混亂,也有極少數穆斯林團體為自己的政治私慾而向西方世界的政治利益集團而服務。總歸剖析就是他們拋棄了古蘭經,拋棄了聖訓,拋棄了順從真主,拋棄了和平共處,拋棄了天下穆斯林皆兄弟的團結,服務於各自的(乃夫西害哇)私慾!

縱看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探討教門時侃侃而談,分析 教派的來源時高談闊論,為自稱是穆斯林而自豪榮幸,試問我們為教門做了什麼?當有人禮拜的時間沒有去禮拜而沉迷與遊戲或下棋時我們去勸諫制止了嗎?看到有人賭博或喝酒時你從內心深處憎惡了嗎?我們每天都在忙些什麼?是積極的投入信仰精神文明的提倡?還是與正道背道而馳,疏遠偏離呢?春去秋來,看到太多帶著白帽子的回族青年,寧願站在街頭打撲克、情願在遊戲廳裡消磨大把的時光,甚至無所事事的遊蕩,都不願意去清真寺裡敬拜真主,【但我也蒼白無力的勸諫過,內心憎惡責罵過,可犯罪的還在犯罪,忘恩的還在忘恩】。多少次看到留著白鬍子的穆斯林老人寧願坐在樹下下象棋甚至賭博或曬太陽也不挪步去清真寺聚禮膜拜真主,難道不害怕死亡的降臨嗎?看到此情此景我們哪怕是用最弱的信仰表現——用心憎惡也是對自己信仰的一個交代。

試問每星期禮一次主麻,每一年封一月的齋戒就能把我們所有的罪惡抵消嗎?答案是絕對否定的。同胞們!沒有積極長遠而堅定的信仰與敬畏真主的態度,這樣的敷衍了事我們拿什麼取悅於真主,奉獻於教門呢?又如何誇誇其談發展教門?提倡正信、指望後世優美的樂園呢?偉大的真主說:「培養靈魂者,畢竟成功,殘害靈魂者,畢竟失敗」。不要抱怨真主的恩惠姍姍來遲,只是我們自己偏離了真主的繩索和遠離了正信真理,同胞們!愛滋病、非典、口蹄疫、 新型冠狀病毒、禽流感…各種各樣的災難讓我們一次又一次的感受到了死亡的恐懼,但我們又從中獲得了多少真主考驗的感悟與醒悟?此等災害面前人類顯得多麼的無助與贏弱。超絕萬物的真主用主宰者的方式提醒著我們,關愛著我們,可我們從未在此等考驗中警覺,面對這一切,有人說,應該注重衛生防護,有人說,應該加強科研對應疫苗,是的,這一切都是有待解決問題的因素,可是有誰驚醒這是人類自己忘記與遠離真主禁令 的根源呢?

最關鍵的是我們如何才能獲得今世取之不完,用之不盡的精神財富,如何向真主祈禱獲取今後兩世的吉慶與幸福。那就是今世堅持長串的善功和記主贊聖,命人行善,止人幹歹!長串默念清真言,作證言。貴聖教導我們說:「你當敬畏真主,無論在何時何地」。穆聖的教誨更深刻的指導我們使真正的言語伊斯蘭文明化,行為伊斯蘭高尚化,思想伊斯蘭中正溫和化。或許,我們穆斯林現在的麻木不仁就是信仰不堅定,或信仰斷代延續而導致的。偉大的真主在古蘭經裡說:「我畢竟考驗你們,直到我認識你們當中的奮鬥者和堅韌者」。每一個時代都要承受一些考驗,而人類註定要在災難和新生中不斷的前進,應該在這種過程中保住最根本的東西:堅定的信仰、按時禮拜、敬畏真主、遠離罪惡,否則,我們就像大海的飄零無依無靠,任自漂流而海浪吞噬!穆斯林同胞們!只要我們心中有端正的信仰,我們才能永遠的脫離愚昧和軟弱,只有我們守護住最根本的信仰,我們才能獲得真主的喜悅,兩世的安寧和真正的吉慶與幸福!

作者簡介

姓名:包林,筆名:夢醒時分,上海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文學緣收錄出版散文集》,國家機關雜誌《牡丹文學》收錄出版敘事抒情散文,新聞報端特邀評論員(實名),作品見於新民晚報、穆斯林在線,穆斯林播報,伊教清風,上海文學、其他報端及黃埔散文集、中國詩歌散文精品、詩詞散文世界、如雪詩苑、環球時事評論、現代詩歌,還有其它各大網絡平臺。

相關焦點

  • 平等 向善 知止 樂天
    會議認為,「平等、向善、知止、樂天」,作為單一概念,它們在先秦經史與百家群言之中雖各有來源,但既經系統整合,這組概念便賦予了心物兼顧、由外向內且自圓自足的內在邏輯結構,從而使其價值內涵獲得了「致廣大而盡精微」的現代意義。  會議認為,「平等」,作為當代價值,是人類命運共同體首當踐行的邏輯起點,其基本的思想來源是孔學之「仁」與墨家之「兼愛」。
  • 責人為善不如導人向善
    甘女士是工作完之後上了一個廁所,撿到鑽戒到上交中間也僅僅過了16分鐘,但還是被認定沒在第一時間上交。公司領導表示,「罰500元已經是從輕處理了,要是平時會罰款 1000元。」這邊是甘女士的「不服」和網上的普遍同情,那邊卻是公司的「寬大為懷」。製造出這麼大的「情感錯位」,這家公司的規定的確值得反思。「拾金不昧」是道德要求,在我國也是法律責任。
  • 日本,一個沒有穆斯林的世界
    法國,德國,比利時和荷蘭就是範例,來自於穆斯林國家的移民,以及穆斯林的高生育率,影響著生活中的每一個區域。日本人對待穆斯林的方法也體現在數量上,在日本1.27億人口中,只有1萬穆斯林,少於百分之一,被轉化成穆斯林的日本人極少,在日本有數以萬計的外勞是穆斯林,大部分來自於巴基斯坦,作為建築公司的工人進入日本,然後,由於社會對待穆斯林持負面態度,他們都很低調。
  • 穆斯林的「三常四勿」
    套用愛因斯坦對教育的一段論述:所謂教育,就是學校知識全部忘光後仍能留下的那部分東西。從中我們可以聯想到:真正的教門是在離開了清真寺,沒有人監督的情況下依然存在的信仰實踐。真正有教門的人就是沒有任何監督之時認真踐行經訓的人! 如何提高我們的教門意識?怎樣增強我們的信仰成為真正有教門的人?讓我們從穆斯林的「三常四勿」開始吧!
  • 金兼斌: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科技向善大咖說
    從某種意義上說,工業革命把人從直接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勞動很大程度上變成對工具的操作和使用,因此出現藍領工種和白領工種的社會分工;現在網際網路和人工智慧革命正在把人從大量的白領工種中解放出來。兩次技術革命所帶來的社會變革方面的差別,在規模和層次上可能完全不是一個量級的。
  • 公交司機「責任延伸」緣於愛心驅使-苗豔彪,小夏,崇德,公交車,向善...
    客觀來說,苗豔彪駕駛的89路公交車把小夏送到了終點,就已經盡到了責任。苗豔彪下班後,小夏也不是他的乘客,沒有責任要送小夏。而苗豔彪主動要送陌生的小夏,完全是份外的事,是一種自願的「責任延伸」——保護小夏的安全,這種責任延伸是樂於助人的愛心驅使,看似很平常卻彰顯了苗豔彪高尚的道德,因而此消息甫出,就贏得了網友的點讚。  主動助人驗證「愛心沒有終點」。
  • 肩扛起青春的責任與使命 在奉獻與擔當中向上向善
    這些經歷,也讓焦翔領悟到作為一名戰地記者的責任和使命,他要把戰爭的真相告訴世界,忽視自由與平等,忽視經濟與民生,輕信西方的承諾,盲從舶來的民主,就是葬送自己的美好家園。  在分享會現場,很多同學積極與焦翔互動,有同學問焦翔:「幾年來,作為一個沒有僱員沒有同事,孤軍奮戰在戰地的中國媒體記者,你在國外想家的時候怎麼辦」?
  • 《穆斯林的葬禮》從信仰、責任、愛情中淺析人生的圓滿和殘缺
    人和人的區別,在於為發掘和體現自身的價值所做出的努力,而不在人的本身。--霍達《穆斯林的葬禮》以「玉」和「月」兩條主線講述了一個穆斯林家族六十年的悲歡離合。以玉的長河來表現父輩、祖輩、以及祖祖輩輩玉的歷史文化。以月的形象來表達純潔、美好的愛情追求。
  • 「後疫情時代」企業如何履行社會責任:向善而為 逐光而行
    作為「高溫青年社區」的發起方之一,浙江思珀整合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鍾俊嶺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說,「高溫青年宣言」應該算是一個年輕人的行動綱領,弘揚的是「高能而溫暖」的青年精神。它並非因疫情而誕生,但卻在這場人類共同面臨的危機中詮釋了年輕人的責任與擔當。自1月26日起,高溫青年社區發起全球戰疫行動,包括馳援溫州、馳援海外和製造出海。
  • 騰訊發布科技向善白皮書科技向善是一種「產品力」
    他說:「技術隨著時間不斷地演進,我們想要讓技術向善的時候,實際上像是一個智慧的競賽。我們需要在技術日益豐滿的羽翼之下,與我們的智慧博弈。人類應該關注長期的願景和長期的規劃。」FOSI 主席 Stephen Balkam以兒童使用網際網路為例,呼籲通過建立責任和問責制度,由政府、企業、法規、老師與家長都能承擔自己的角色和責任。
  • 英國穆斯林要女王皈依伊斯蘭?這是一個美國人「設計」的謊言
    【編譯/觀察者網 武守哲】「英國的穆斯林正要求英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皈依伊斯蘭教!否則就讓她滾出英國!」這樣一條極為博眼球的「驚悚」消息近日在歐美各小報和非主流媒體上迅速傳播。 這則消息散布的時間點比較敏感:倫敦當地時間3月23日下午,英國議會大廈外發生恐怖襲擊 男子駕車撞人、持刀砍人致5死40多傷,事後英媒透露襲擊者襲擊者哈立德·馬蘇德曾在獄中皈依伊斯蘭教。
  • 巴基斯坦人談IS:他們違背伊斯蘭教 是穆斯林的敗類
    (網頁截圖)恐怖組織「伊斯蘭國」(IS)製造的暴行引起全世界的公憤,同時也把穆斯林再次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美國皮尤研究中心日前發布了一份調查報告,稱在全球主要的穆斯林國家中,對IS最有好感的是巴基斯坦,只有28%的當地民眾對IS持負面評價,62%的人對其沒有意見。究竟穆斯林民眾是如何看待IS的?
  • 人性的光輝:一個猶太家庭與一個穆斯林家庭的動人故事
    一個猶太人的國度,發起了一場拯救遠方深陷戰火的穆斯林家庭的行動,這讓不明就裡的局外人足以驚掉下巴!凡事有果必有因,猶太人群起拯救穆斯林Hardaga一家的這個果,在幾十年前就已種下了,親手栽種它的人,正是Hardaga老太太本人…..這一切,要從50年前,那震撼世界的另一場大屠殺說起…..
  • 日本真的沒有穆斯林嗎?
    事實上,近幾天來,微信朋友圈中的確流傳著一篇題為《日本,一個沒有穆斯林的世界》的文章,文中把日本描述為一個極力排斥伊斯蘭文化影響的國家,稱日本幾乎沒有清真寺,日本政府盡最大的努力阻止穆斯林進入;日本公司會特別標註不需要穆斯林工人;日本女人嫁給了穆斯林,將被她所在的社群和家庭拋棄。
  • 西藏穆斯林歡慶伊斯蘭教傳統節日古爾邦節
    上午,在該寺教長亞古阿訇的引領下,來此參加「聚禮」的4500多名穆斯林群眾齊誦《古蘭經》。「聚禮」結束後,各族穆斯林群眾在清真大寺門前廣場上熱情握手,並以穆斯林傳統習俗互相祝賀節日。拉薩清真小寺和甘肅臨夏駐拉薩辦事處也在上午9時許分別舉行了古爾邦節「聚禮」活動。
  • 《古蘭經》與穆斯林服飾
    回、東鄉、撒拉等信仰伊斯蘭教民族的穆斯林的服飾習俗與《古蘭經》也有很大的關係。    首先,回族等穆斯林婦女的服飾,特別是頭部裝飾直接受到伊斯蘭教的影響。泉州、海南等地的回族穆斯林,在帽正中用金黃色線繡阿拉伯經文「真主至大」,有的刺繡「清真言」,即:「萬物非主,惟有真主,穆罕默德是真正的使者。」    回族等穆斯林男子除了戴白帽外,有的還用一條白色或黃色絲製頭巾裹頭,穆斯林叫戴「斯達爾」,意為清真寺的阿訇或教長頭上纏的布。俗有「纏頭回回」之稱。    回族等穆斯林男子一般都穿白襯衫、白布高筒襪、白布大襠寬鬆襯褲。
  • 國學丨孟子的向善·人性向善:人禽之辨
    人與禽獸的區別在什麼地方?這在《孟子》裡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你要了解人性,就要知道人和禽獸的差別。孟子曰:「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於庶物,察於人倫,由仁義行,非行仁義也。」如果說人的本質是善的,那本質一旦去掉就沒有了,所以我們強調人性向善,人性是一種動態的力量,這種力量在於心能不能夠覺察。譬如有時候我們好像不太敏感,看到老人家摔跤沒感覺,如果有感覺,你馬上就上前去幫他了。這種真誠自覺,自我要求去做該做的事,是儒家對於人性基本的規定。如果你沒有真誠自覺,「善」有什麼用呢?無法表現為行為。
  • 《古蘭經》與穆斯林飲食
    「凡為勢所迫,非出自願,且不過分的人,〔雖吃禁物〕,毫無罪過。」(2:173)    我國信仰伊斯蘭教的各族穆斯林,非但不吃豬肉,自死物、血液和誦非真主之名而宰的動物,而且連做過豬肉的鍋、碗、盆、筷、案板等都不用。穆斯林還禁吃驢、騾、馬肉及性情惡劣、喜吃汙穢、形狀怪異、暴目、鋸牙、鉤爪、吃生肉者等,如虎、狼、豹、狸、狗、貓、鷹、鷂、鷙、鰭、刺蝟、熊、猴、蛇、田雞、鼠等。
  • 穆斯林飲食習俗
    「凡為勢所迫,非出自願,且不過分的人,〔雖吃禁物〕,毫無罪過。」(2:173)    我國信仰伊斯蘭教的各族穆斯林,非但不吃豬肉,自死物、血液和誦非真主之名而宰的動物,而且連做過豬肉的鍋、碗、盆、筷、案板等都不用。穆斯林還禁吃驢、騾、馬肉及性情惡劣、喜吃汙穢、形狀怪異、暴目、鋸牙、鉤爪、吃生肉者等,如虎、狼、豹、狸、狗、貓、鷹、鷂、鷙、鰭、刺蝟、熊、猴、蛇、田雞、鼠等。
  • 向上向善,知行合一,才是明理的智慧人
    學習貴在明理,只有善於學習的人才能明白道理,做人的智慧就在於一個「明」字上。這個社會上,有明白人,有聰明人,有明理人,有大智若愚的人,做人貴在明理,貴在知行合一。只有明理了,並能夠知行合一,如此才能做明理之事,做明理之人,這樣的人就是智慧的人,也是大智若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