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才計劃」是中國科協、教育部於2013年開展的中學生科技創新後備人才培養計劃,主要任務是選拔一批品學兼優、學有餘力,具有創新潛質的中學生走進大學,在自然科學基礎學科領域的著名科學家指導下參加科學研究項目、科技社團活動、學術研討和科研實踐等活動。
2018年3月,中國科學院大學與中國科協攜手,在國科大官方微信公眾號開設「物理英才」頻道,將以文字、音視頻等多種形式展示「物理英才計劃」實施情況,傳播科學思想和科學知識。
本期是國科大物理英才頻道推出的 「學不分科」系列講座,以學不分科的態度聊聊過去、現在、未來那些學不分科的事兒。
本期主講人:李輕舟,畢業於重慶大學應用物理系。《大學科普》編輯部編輯,重慶市大學科學傳播研究會理事,成都市科青聯社會文化專委會委員,四川省機械工程學會摩擦學與表面工程專委會委員;編著譯有《天文觀測完全手冊》(人民郵電出版社,2015)、《德爾斐的囚徒:從蘇格拉底到愛因斯坦》(科學出版社,2017)、《量子迷蹤:費曼和惠勒如何玩轉時間與實在?》(中信出版社,2018待出版)。
文理科中不同的亞里斯多德
我們先簡單地介紹一下亞里斯多德。首先(關於他)比較有意思的一點,在中國,亞里斯多德是鑑別你是文科生還是理科生的一個黃金標準。
比如在中學裡你從政治書和歷史書中聽到的亞里斯多德是一個形象,而你從物理書裡面聽到的亞里斯多德是另一個形象。
我們經常說在物理書裡面的亞里斯多德是一個非常可憐的形象。其出場的標準句式(大家可以回憶一下咱們學的中學物理,一般亞里斯多德經常會出場嘛,而一出場就是)——亞里斯多德曾經認為什麼什麼,然後一定有一個轉折,但是!誰誰誰就出來了……託裡拆利出來了、伽利略也出來了……所以亞里斯多德在物理書裡邊是這個形象。
物理書中的「亞里斯多德」
但是你去看那些文科朋友的教科書,在裡面亞里斯多德的形象就不得了了,可謂是震古爍今。不過比較可惜的是,他們沒寫亞里斯多德是自然科學的奠基人。
回到正題,亞里斯多德是柏拉圖的學生。他大概是在公元前366年來到阿卡德摩學院。在當時,這個由柏拉圖創建的學院已經是希臘世界的學術中心,以自由和博大精深而著稱。
柏拉圖
而亞里斯多德來自馬其頓,馬其頓這個國家今天都還在,在巴爾幹半島的北部。在那時候,馬其頓是一個偏遠的城邦,文化不怎麼發達,跟雅典沒法比。
《雅典學院》(拉斐爾)
亞里斯多德的父親是馬其頓國王的御醫,有一些地位。他對亞里斯多德說:「不行,你得去學知識。」就這樣把他送到了當時希臘世界的文化中心(就是雅典的阿卡德摩學院),然後拜柏拉圖為師。
據後人的記載,他去的時候只有十七歲,還很年輕,就相當於咱們現在就還在讀高中。去的時候據說也是也是屬于帥哥級別,就是身材健碩、雙目有神。
亞里斯多德
柏拉圖很喜歡他,因此最開始的時候師徒倆的關係是非常好的。但是你從這幅畫(《雅典學院》),這個畫畫的很有意思,很微妙,左邊這個年長者為柏拉圖,他的手指著天空,右邊這個年輕一點的一般被認為是亞里斯多德,他的手是俯仰著大地。
柏拉圖(左)和亞里斯多德(右)
這個手勢很有意思,但拉斐爾(作者)到底有什麼含意,你是沒辦法去問他。在我看來,我是這麼理解這個手勢的區別,手指天空指的就是柏拉圖追求絕對完美的理念,我們的研究是最終要通向一個宇宙的本體。而這個亞里斯多德的追求是什麼,在大地,就是具體的自然,一定要貼近自然,這也是物理學這個詞——physics的由來。
亞里斯多德在亞歷山大幫助下建立整個知識體系
(離開柏拉圖後,亞里斯多德最終在雅典建立起呂克昂學院)在呂克昂學院,亞里斯多德在幹嘛?他在構築自己的體系。
以下是目前存在的,應該是最全的,對亞里斯多德留下來的作品的匯總。
亞里斯多德作品目錄
當然,歷史上還有很多作品都是掛著亞里斯多德的名字的。古人經常愛幹這個事兒,為了讓我這個書好賣一點,我就署一個很牛的人名,尤其是那些已經去世很多年的牛人。管他是不是孔夫子說的,都說是孔夫子說的。歐洲人也這麼幹。後來一些文獻學家經過一些考證,把一些明確不是亞里斯多德的都給它否掉了,所以目前留下來的大概有這麼多。
可以說,這上面的這些著作,奠定了後來我們整個知識的基礎。所以你如果說亞里斯多德是人類知識的第一個集大成者,我覺得他是當之無愧的。雖然今天看來,他很多的認識已經不符合我們進一步深入的探索的結果了,但是,這是人類早期第一次構建知識的體系,是非常了不起的一個嘗試。
亞歷山大大帝
當然,這肯定不是亞里斯多德一個人做,還有他的學生亞歷山大大帝的幫助。據說當時亞歷山大大帝為了支持他的老師(這也是很了不起的一件事),給他派了大概300個奴隸幫他來整理資料、抄寫書籍以及其他工作。
而且據說亞歷山大大帝在東徵這個東方世界的時候。就主要是打波斯,不過亞歷山大大帝有一個雄心壯志,想跨過帕米爾高原進入今天的西域以南,新疆地區。
當然,沒有成功,打到印度的時候古希臘的士兵就被印度的大象給嚇垮了。在經過和古印度人作戰,以及對當地氣候的不適應,亞歷山大的東徵就止步於喜馬拉雅山腳下。
馬其頓帝國最大疆域
在東徵的路上,據說亞歷山大大帝給他的將領們下令,要求每到一個地方,把這個地方把城池佔領之後,別忙著去搶錢、搶女人,先把這個城池的所有的資料文獻、奇花異草、動植物全部都收集起來,然後運回雅典呂克昂交給我的老師,我覺得這也是非常了不起的行為。
亞歷山大東徵
因此,雖然戰爭是很可惡的一件事情,但是,亞歷山大的東徵,的確為希臘世界乃至距今2000多年的多種文化的匯總起到了積極的意義。隨著整個亞歷山大大帝的擴張,各個地方的知識、各個地方積累的很瑣碎的一些小的經驗,就這麼一點一點地匯聚到了雅典。而在雅典的這些年,亞里斯多德,包括他的學生,他們就把這些東西一點一點地匯總、分門別類,才初步有了我們今天的這些知識體系。
以下為完整視頻
關於英才計劃
為貫徹全國科技創新大會精神,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關於「支持有條件的高中與大學、科研院所合作開展創新人才培養研究和試驗,建立創新人才培養基地」的要求,切實推進高校和科研機構科技教育資源充分的開發開放,中國科協、教育部於2013年開展了中學生科技創新後備人才培養計劃(簡稱「英才計劃」)。
該計劃的主要任務是選拔一批品學兼優、學有餘力,具有創新潛質的中學生走進大學,在自然科學基礎學科領域的著名科學家指導下參加科學研究項目、科技社團活動、學術研討和科研實踐等活動。
往期回顧
看官可有什麼想與國曉薇分享的?
投個稿告訴我吧~
投稿郵箱:wechat@ucas.ac.cn
文字:李輕舟
策劃:林曉、李金柱、吳寶俊、成蒙
視頻及文字摘錄:劉新豹、杜碩
美編:賈力揚
責任編輯:張宇婷
給亞里斯多德點個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