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了解的感覺統合

2020-12-19 天津婦聯

在常態化疫情防控階段,天津市婦聯《津門戰「疫」家課堂》將繼續推出家庭教育理念、疫情科學防控、家庭心理建設等方面課程,持續為廣大家庭、特別是奮戰在一線的醫務人員家庭,提供科學、便捷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

很多家長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發現,孩子會有這樣那樣的「毛病」,譬如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自信,暴躁愛鬧等等。這正是感覺統合失調造成的後果。那麼家長應該如何幫助孩子擺脫感覺統合失調,讓孩子健康成長呢?

有的孩子看著挺聰明的,卻好動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成績總也上不去。

有的孩子看著挺文靜的,卻愛發脾氣、黏人、愛哭。

有的孩子看著很伶俐,卻動作不協調、做不好事情。

有的孩子看著很機靈,卻缺乏自信、人際交往總出現問題。

科學研究證明,感覺統合失調會導致大腦無法合理安排身體的動作,包括注意力,自我控制力,協調能力等等,久而久之會推遲孩子的社會化進展,這顯然是對孩子的成長非常不利的。

一、什麼是感覺統合

我們通過眼睛、鼻子、耳朵、皮膚等感覺器官所接收到的大量信息,必須經過大腦將其整合分析處理,才能使整個肌體和諧有效運作。感覺統合是大腦將視、聽、嗅、味、觸、身體關節和肌肉等各種感覺器官傳來的信息,進行組織分析,綜合處理的一種功能。當大腦對感覺信息的分析產生問題時,就會使身體不能有效運作,這就是感覺統合失調。此時,大腦的高級認知活動,比如注意力、組織力、控制力、協調力、概括和感受力都會受到影響。

感覺統合能力是兒童能力的重要基礎,對於孩子全面健康發展至關重要。大多數人都了解視聽嗅味覺,最容易被忽略、也是恰恰容易出現問題的就是觸覺、前庭覺和本體覺。

觸覺的優劣影響孩子對於事物的判斷能力及人際關係的形成。

前庭覺對保持身體自動平衡等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

本體覺是運動器官本身在運動或靜止時產生的感覺,是觸覺和前庭覺發展的順應性發展和完善。

二、感覺統合功能失調的原因

感覺統合功能是在生命早期生長發育過程中,通過大量感覺信息的適當刺激,逐漸發育形成和不斷磨合完善而來。

孕期失誤——孕婦必須臥床保胎導致活動不足,現代女性在工作中長期保持同一姿勢導致胎兒不能得到足夠刺激和胎位不正,孕期不良生活習慣,出生時剖腹產或早產造成幼兒壓迫感不足,等等。

撫育不當——睡床代替搖籃,過早使用學步車耽誤孩子爬行鍛鍊,兒童活動範圍變小,沒有給孩子足夠的愛撫和擁抱,等等。

教育有誤——兒童自由活動時間太少,大人對幼兒過度保護、溺愛和包辦代替,等等。

三、感覺統合功能失調的表現

前庭平衡功能失調的孩子會好動不安、注意力不集中、上課不專心愛做小動作,丟三落四、東西凌亂,和他人難以和平相處,有些甚至會出現語言發育遲緩。

視覺感不良的孩子無法流利閱讀,做作業時常常丟字落字、串行抄錯數,寫字偏旁部首容易顛倒,看書寫作業就會眼睛酸頭疼。

聽覺不良的孩子對他人的呼喊充耳不聞,經常聽不到老師和家長說的話。

本體感不良的孩子容易缺乏自信,消極退縮,語言能力差,手腳笨拙。

觸覺過分敏感的孩子表現為緊張、孤僻、不合群、脾氣暴躁、怕生、恐高,常伴有偏食、喜歡啃指甲、黏人愛哭等情況,對外界刺激適應性弱。

四、感覺統合功能失調的改善措施

 科學對待

感覺統合訓練是量變積累到質變飛躍的過程,孩子通過專門的器械,在有計劃、有針對性的遊戲中輸入較強的感覺刺激,通過誘發的順應性反應增強和改善大腦整合功能。

遊戲預防

為了預防感覺統合功能失調,小寶寶可以在家中進行感覺統合遊戲,如,給孩子穿不同材質的衣褲;鼓勵孩子多多進行翻滾、爬行;拋球、接球、拍球、踢球等多種形式球類遊戲;挑豆子遊戲;鼓勵孩子多走直線、走馬路牙子;用豬鬃毛刷給孩子從手肘刷到中指指尖以鍛鍊觸覺。

家長作用

改善感覺統合離不開家長的鼓勵和持之以恆的堅持。3歲前是最佳預防期,3-6歲是黃金期,12歲以前是完善期。家長要注意觀察孩子在各項感知能力方面的發展情形,並知道在什麼時候提供合適的玩教具來幫助孩子各項感知能力的均衡發展,如發現失調及早進行正確矯治。

本期主講人:張健,2010年開始從事幼兒教育工作、家庭教育工作至今,首屆天津市家庭教育高級指導師,多次被評為天津市津南區家庭教育優秀講師。

相關焦點

  • 感覺統合你了解多少?
    想了解更多幼教諮詢,關注請點擊標題下方: 小霍老師 或者添加查找本人微信號:1294631157(為了方便交流添加時請備註姓名)讓我們認識兒童的感覺統合失調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和老師最關心的就是孩子的學習成績。
  • 央視新聞關注感覺統合失調兒童的背後,是你不了解的這些真相
    而在感統康復訓練機構越來越多的當下,關於感覺統合訓練究竟能否對孩子有用和有多大用的討論一直甚囂塵上。 一種聲音擁護國外把感覺統合劃分到「不成熟的方法」。所謂的不成熟的方法就是極少或者沒有證明表明有效的方法。所謂的不成熟只是針對自閉症的核心症狀(社交障礙,溝通障礙,刻板行為)。
  • 從一個電影的角度,來了解感覺統合,了解孩子的成長
    今天,我們從這部電影的角度,來給大家分析一下,感覺統合的過程以及對孩子的重要性。經過了不斷的模仿之後,才逐漸掌握了這些技能,這其實就是感覺統合的過程。在來到一個新的環境之後,剛開始的時候非常的不適應一個新的環境,經過不斷的學習之後,才慢慢的適應當下的環境,並且融入了這個環境。
  • 【感覺統合訓練】什麼是感覺統合?
    感覺學習和運動學習的不斷互動便形成了感覺統合,感覺統合出現障礙時,會產生知覺、語言、認知障礙、情緒及行為控制不良等問題,也就是無法正常與外界事物反應。3歲前是兒童感覺能力發展的關鍵期,可以預防感覺統合失調,3-6歲是感覺統合失調最佳的補救時期,7-12歲是感覺統合能力發展糾正的有效期。異常反應:將訊息完全抑制、肢體無反應或反應遲鈍(例如:自閉症)。
  • 什麼是感覺統合?感覺統合失調嚴重嗎?
    凡是接觸過早期教育的爸爸媽媽一定接觸過「感覺統合」這個詞。那麼什麼是感覺統合呢?感覺統合的概念最早提出是在1972年,創始人是美國加州大學埃爾斯博士。最早的感覺統合概念是根據生理學理論提出來的。這一系列動作中信息在大腦中的綜合處理就是感覺統合。大腦工作的第一步就是感覺輸入,感覺包括視覺、觸覺、聽覺、味覺、嗅覺、前庭覺和本體覺。人體通過感覺接觸到信息,並將所接收的信息在中樞神經系統加以處理,統合起來。視聽觸味嗅、前庭以及本體覺在人們的日常行為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接下來大腦會對感覺接觸到的信息進行統合,這就是我們所說到的感覺統合。
  • 懂感覺統合,讓你更懂孩子
    大腦感覺統合的功能正常,我們才能順利完成各種動作,並完成高級而複雜的認知活動,包括注意力、記憶力、語言、自我控制以及邏輯思維能力等等,這些都是屬於學習能力的範疇,學習能力強的孩子學習成績就會好,所以說感覺統合很重要。
  • 【感覺統合教育】原來這就是感覺統合
    感覺統合:感覺即感知覺包括視、聽、嗅、味、觸、本體覺、前庭覺,統合即統一整合。    感覺統合:是機體將各種感覺通路的信息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前庭覺和本體覺輸入大腦,經過大腦對輸入信息進行加工處理解釋、比較、增強、抑制、聯繫、統一神經系統的不同部分才能協調整體工作,使個體與環境順利接觸。
  • 兒童感覺統合的發展
    寶寶的感覺統合是怎樣發展的呢?那我們說的五項基本方向又具體是什麼呢?今天我們一起來聊一聊。(4)每個感官系統所接收到的感覺輸入會彼此影響。(5)中樞神經系統的可塑性:敏感期 黃金期 關鍵期。(6)發展有順序性但也有個別差異。
  • 【感覺統合訓練】兒童為什麼要進行感覺統合訓練課程
    患有此症的兒童往往存在著性格上的障礙,如注意力不集中、多動、緊張、膽小、退縮、愛哭、不合群、吃飯挑食或暴飲暴食;寫字的手勢常常過重或過輕、字的大小不一、出線出格、閱讀困難(常常漏字竄行)、計算粗心;動作不協調、手腳笨拙(常常撞倒東西或跌倒)等等。這些孩子智力正常,但由於感覺統合失調,他們的智力水平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對學習能力、運動技能、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造成障礙,為此,感覺統合應當從幼兒抓起。
  • 【感覺統合訓練】兒童感覺統合能力的培養
    孩子表現出來的一些感覺統合能力失調的問題,家長要有一個正確的態度,既要關注孩子感覺統合能力發展的狀況,對孩子進行一些必要的早期訓練,又要充分認識到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尤其是幼兒階段出現感覺統合失調的問題是一種正常現象。很多父母會誤解,感覺統合訓練是針對問題兒童而進行的訓練和矯治,這種想法是不正確的。其實,義大利教育家蒙臺梭利和瑞士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早就提出過:0-6歲的學習主要以感覺學習為主。
  • 【感覺統合訓練】感覺統合失調的八大類型及表現
    一、視覺統合失調      1、什麼是視覺? 視覺就是我們用眼睛所看到外界周圍的事物。視覺成熟最重要的是焦距。通過眼睛觀察形狀、大小、甚至文字。     2、出現視聽失調的原因?       嬰兒期爬行不足。
  • 兒童體適能--感覺統合
    1970年,美國的心理學家艾瑞絲首先發現在3-13歲兒童中,有10%-30%的兒童出現上述症候群,並且容易出現學習困難,研究發現它並不是智能發育問題也不是教育上的問題,而是兒童大腦功能發育不協調,與大腦整合不完善不健全有關。這便是兒童感統缺失的典型症狀,下面我們就一起了解下什麼是感覺統合?
  • 你真的了解感覺統合失調嗎?
    在國內目前最廣泛流行和被家長接受的有一種非主流方法就是,感覺統合療法。所謂的感覺統合失調是因為大腦對身體所感知到的觸覺、溫度覺或空間、立體感等變化缺乏統一的統合功能,從而出現對觸覺或痛覺等過敏,或者出現肢體的協調性差,如多動、走路不穩、容易暈車或者對空間沒有安全感,或者在寫字時容易出現6和9的顛倒、記憶力差等等問題,影響兒童的身心健康和發展。
  • 感覺統合訓練及其意義
    患有此症的兒童往往存在著性格上的障礙,如注意力不集中、多動、緊張、膽小、退縮、愛哭、不合群、吃飯挑食或暴飲暴食;寫字的手勢常常過重或過輕、字的大小不一、出線出格、閱讀困難(常常漏字竄行)、計算粗心;動作不協調、手腳笨拙(常常撞倒東西或跌倒)等等。這些孩子智力正常,但由於感覺統合失調,他們的智力水平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對學習能力、運動技能、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造成障礙,為此,感覺統合應當從幼兒抓起。
  • 寓教於樂訓練寶寶感覺統合
    感覺統合到底是什麼?為什麼近年來感覺統合與遊戲治療的書籍充斥書架上,同時讓許多新手爸媽紛紛擔心家中小寶貝表現出的任何行為都『好像』跟書中描述的狀況一模一樣?導致醫院門診間常有父母緊張兮兮地誤以為我家小孩也有感覺統合的問題發生!但您真的認識與了解感覺統合是什麼嗎?究竟什麼樣的孩子才真正需要接受感覺統合的治療呢?以下帶您一起來認識。
  • 感覺統合失調的表現
  • 【感覺統合教育】家庭中的感覺統合訓練,理論與實踐,建議收藏!
    很多家長都會問我什麼是什麼是感覺統合?感覺統合就是肌體將各個感覺通路的信息,傳入大腦經過大腦的分析判斷統一,在傳輸到機體,讓身體跟環境相適應的過程,這就是感統。當然這是理論上的,很多家長不理解,那我舉個例子吧。
  • 一道家常菜,告訴你到底什麼是感覺統合?
    感覺統合,是兒童一切能力發展的根本。感覺統合的發展程度,決定著孩子的能力與表現……可到底什麼是感覺統合?今天的文章,老嶽就用一道人人都吃過的家常菜來告訴大家:何謂感覺統合?感覺統合,簡單來說,就是一個把【感覺】變成【知覺】的感覺處理的過程。
  • 父母們,你有聽過「感覺統合」嗎?
    有沒有發現自己或有些這樣的孩子:1.好動不安、注意力不集中、跑進跑出、搗蛋、多小動作、甚至有攻擊性?2.膽小、沒安全感、依賴家長、獨立性差、咬手指、甚至愛玩生殖器?3.笨手笨腳、語言組織能力差、不自信?
  • 家庭感覺統合遊戲
    家庭感覺統合遊戲 2020-05-22 07: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