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內向的你 在考慮是否當老師?

2020-12-15 帶7個班的安吉拉

最近總有很多人說:「我是一個內向的人,我不願意和別人交流,只願意躲在一個小角落裡面。我怕我一說話,沒人搭理我,就很丟人。」看到這篇文章的你,是不是也是這樣一個內向的人?

曾經的我也是如此。在高中時代,頂著一頭前不遮眉,後不遮頸,左右不遮耳朵的短髮,拖著胖胖的身軀,點綴著任意生長的青春痘,駝著背,低著頭,走在上學的路上。一天可以不說一句話,和別人說話臉就會通紅。還記得有一次,老師提問問題,我壓抑不住心中的興奮——這道題,我會!我一定要揚眉吐氣!結果一站起來,腿就直哆嗦,顫到後來控制不了自己,問題還沒回答完,就腿一軟坐到椅子上了。

或許,你會說,這就是內向的人的悲哀。連正確表達自我的機會的沒有。但是我在這裡想說的是,內向也是可以向外向轉變的

後來,「鬼迷心竅」的我,在大學「無視」自己的內向,選擇了教師職業。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教育機構當老師。在教育機構當老師,需要過好幾關。第一關就是培訓。培訓裡面,我記憶尤深的一個活動項目就是兩人pk喊話——兩人上去,下面是其他學員。上面的兩人無論你做什麼都可以,你可以唱歌,你可以跳舞,你可以說各種有趣的話,但是最重要的是,到最後時間結束以後,下面的人被你吸引,為你投票,你就贏了,否則你還得等下一個人上來和你對決(喊破喉嚨也沒人理你)。

等到我上去的時候,我的心是撲通撲通的,因為我是一個內向的人啊!旁邊的同學在我旁邊上躥下跳,站在椅子上居高臨下地講述著她的課堂,而我似乎默默地淪為觀眾。當時,導師也著急了,大聲喊道:「還傻愣著幹什麼,難道你還要等下一輪嗎?你就打算這麼一直站著?」

對啊,你就打算這麼一直站著嗎?你就打算這麼一直內向嗎?你就打算一直這麼默默觀看別人的觀眾嗎?內向,是我們的性格。但是,我們有時候也需要用外向來表現自我!

我就站在這,默默地經歷了強烈的思想鬥爭。終於,我的手在潛意識下舉起了我準備已久的道具,嘴巴開始低聲說起話來。這個時候在場的所有學員都安靜了下來,連我旁邊的對手也停了下來。

我的心在瘋狂地吶喊,我也能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我開始瘋狂地表現自己,對手也不甘示弱。這場比賽打得是酣暢淋漓,我們都使出了渾身解數。當最後,大家都選擇把票投給我的時候,我覺得很自豪,並不是僅僅為了打贏這次比賽,可以安心坐下去了。而是我戰勝了自己的內心。戰勝了纏繞自己多年的內向。

之後,我在外向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懂得正確表達自己,懂得和別人開玩笑,交到了更多的朋友,也享受到更多的歡樂。其實戰勝內向,的確是人生的一場大考,但是現在回想起來,也並沒有這麼難。邁開了第一步,放開自己,你也是能成為你想要的自己!

相關焦點

  • 我內向了30年,面對孩子的性格內向,你是否也倍感焦慮呢
    你是否也深受「性格內向的缺陷」的困擾呢? 「內向」一直是我身上的一個標籤。從我還是個孩子,我的父母和鄰居就一直認為我很愛獨處。其他孩子喜歡一起玩遊戲交朋友時,我通常會比較安靜的畫畫看書。工作後,我期待成為這樣的人:陽光,開朗,自信,在講臺上自信演講,在聚會上開心暢聊,在人群中受到關注和稱讚。
  • 心理學15年的追蹤研究:內向孩子是被父母、老師的評價改變的
    我的工作經常接觸孩子和他們的父母,常常遇到一些內向孩子的父母很擔憂地問「我家孩子太內向,在學校很膽小,怎麼辦?」這類擔心不少見,到網上一查,很多父母都提過類似問題。他們擔心的大都是孩子不受歡迎,孩子不自信,老師不喜歡,同伴易欺負等等。我也有個內向的孩子,很理解這些父母的心情。
  • 你是否也是高敏感內向型人格?
    高敏感不等於內向,約有70%的高敏感型人格是內向型的。高敏感內向型人格通常具有以下特徵。1.不敢主動表達自己的需求。還有一種方法就是上課的時候舉手示意去廁所,這樣就不會有別的小朋友看到了,但是這會不會被老師拒絕?小朋友們怎麼看我?想來想去我選擇放學後回家上廁所,那個下午上課我一點都沒聽進去,一心在憋尿,想著千萬不能尿褲子。最後實在忍不住的時候可能尿褲子了,那麼厚棉褲,就算尿褲子也不會被人發現。現在想來,我連馬斯洛需求理論中最底層的需求都不能滿足自己,不想也不敢在課堂上表達自己想去上廁所的需求。
  • 是性格外向的人適合當老師,還是性格內向的人適合當老師?
    我覺得都合適的,性格內向還是外向跟是不是要去當老師沒有大的聯繫。每個行業都有不同性格的人,或許說內向或外向不適合做某個行業,但是教師不是這樣的。是外向還是內向不是教師這個職業必須具有的要求。我不是教師以前,性格還是很內向的,包括現在我在學校以外的地方,有時候也會表現得比較內向。但是我自從當了教師以後,在講臺上簡直是能說會道,雖然不是口若懸河吧,但是慢慢練就了三寸不爛之舌。我本身也願意去親近孩子,能說能笑,還能一臉嚴肅。我和孩子之間也能打成一片。所以我覺得我做的挺好的。
  • 從膽小內向,到禮貌大方!我學賈靜雯的方法,解決了娃內向的問題
    二寶上幼兒園已經兩個月了,一開始幼兒園老師說她既膽小又內向,更不喜歡和老師交流。但最近二寶卻發生了驚人的變化,進教室門前她會主動和老師打招呼,遇到問題也會第一時間尋求老師幫助。因此孩子才會感到害怕緊張,而且他們需要很多的時間去適應去觀察,以此來確認自己是否安全。
  • 不易融入群體並不是性格內向!想沒想過或許你是高敏感一族?
    你是否對多人的地方總是有點厭惡、每天都需要獨處的時間、而且容易被其他人的情緒而影響?一直以來,我們都習慣會把有著這些特質的人稱之為「內向」、「脆弱」又或是「害羞」,但或許我們也該改口了,因為他們並非脆弱內向,他們只是「高敏感」。
  • 我內向,是否會影響職場發展?三點教你把內向變為性格優勢
    內向的人往往都會比較老實,對於某些職場潛規則,比如如何討好領導、如何使自己的業績更好的表現出來等話題,內向的人是很難做到的。蘇珊·凱恩,曾經在演講《內向性格的力量》中講到:這個世界上內向的人佔總數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所以,你身邊的三個人裡面就有可能有一個人也是內向的。
  • 如果你性格內向,不善於社交應酬,不妨考慮這「三類工作」
    內向性格的人普遍更關注自己內在的想法,喜歡獨處而不喜歡與人接觸,安靜不合群,喜歡與人保持一定距離。並且,他們喜歡配合主體思考、行動,容易受主體的影響和制約。從個體心理層面看,性格內向、不善於交際應酬的人適合做什麼樣的工作呢?首先,我們要對性格內向者進行客觀的分析,內向與外向是性格的兩個維度,並沒有好壞優劣之分。
  • 遇到的人多了,那你喜歡和內向還是外向的人交朋友
    內向的朋友都不太愛說話,所以走在路上幾乎就像是陌生人一樣,但是他們的內心都非常細膩,會把事情考慮的非常全面。這樣的人非常真誠,說話做事不喜歡拐彎抹角。當你打開了他們的內心之後,這樣的朋友會非常在乎和你之間的友誼。在許多小事上,都會體現出來。比如你自己的生日,或許自己都忘記了,但是他們都會記得。然後在生日到來的那一天,會偷偷地給你一個祝福或是禮物。找朋友幫忙,找性格較為內向的人是最好的。
  • 為什麼「越內向」的人越厲害?看到事實真相你還討厭內向嘛
    很多人都不喜歡內向,甚至是討厭內向,都會想著去改變內向,從懂事開始,身邊就總有人會對你這麼說「你要怎麼樣怎麼樣,不能怎麼樣怎麼樣,只要你做到了,你就能成功哦」,「你這人怎麼說了都不聽的?你這樣將來出社會什麼生存」。你的性格太內向了,都不懂主動和別人交流。
  • 《性格拼圖》:你是否被貼上了「內向者」的標籤?
    性格分內向和外向,今天我要說的是內向。曾幾何,我也是個內向的小孩,不愛說話、面對周遭的環境敏感又自卑,小心翼翼,還動不動就喜歡哭,是大人眼中的小傻子,總是會聽到他們說「那個小孩好內向呀」。讀小學時也總會受欺負,被潑過墨水,被畫過烏龜,那段時光雖間隔幾十年現在還歷歷在目,不知道大家是否遇到過這種境遇。
  • 害羞、膽怯、不善交際的人或許並非內向,只是個性長期受到壓制
    不知是否有人察覺到,很多性格內向的孩子,言談舉止、行為思想都非常的千篇一律,在公共場合的表現驚人的一致。不願意表達自己、不願交際沉默寡言、對人事沒有自己的看法。造成這一現象的最大原因是教育的失敗。我不知道她在老師的辦公室裡經歷了什麼,但相信對她來說一定是毀滅性的打擊。很多家庭和家長對孩子的評價標準就是是否聽話。這種標準背後潛藏著教育者的絕對權威,對被教育者個性的壓抑,人格的貶低。
  • 內向型人才可以考慮的幾個工作,快來看看!
    很多人因為自己內向而自卑,不敢到公眾面前去演講、不願意和人交流、沒有外向的人自信地站在舞臺上閃閃發光、熠熠生輝。其實外向和內向只是一個人性格的一種,沒有誰好誰劣,沒有必要自卑,自己看清現實就好了,兩種性格都不耽誤你找到好的工作。
  • 內向的力量或許更能助你成功 | 英語頭條
    在她的這本新書中,她向青少年講述了內向型格的優勢。她說她的目標是幫助父母和老師理解內向型格的孩子,並助力發展他們的秘密潛能。Introverted children are not necessarily shy. In fact, they can have excellent social skills.
  • 《走出內向》:怎樣從內向者變成社交達人?
    但凡一個真正的內向者,或許對她的體會感同身受,都會不約而同地擁有一些生活上的共性。比如:讓電話鈴在房間裡一直響著卻不想接;總是假裝生病來逃避社交;害怕演講;路上遇見認識又不熟的人只想趕快逃開,以免要寒暄……書中作者每一個講述自己內向甚至社恐的瞬間,或許都會讓人忍不住驚呼「這簡直就是世界上另一個我」,生活的一面鏡子。■一場從內向轉變為外向的性格試驗內向者還有救嗎?
  • 《內向心理學》——讓內向者發揮更大影響力
    自2003年起,她開始專為性格內向者這一特定人群做諮詢工作。多年來,她陪伴周圍的內向者一步步邁向成功。她認為內向和外向是一個高度多元的話題,領導者可以利用內向者和外向者的差異,提高合作與深化關係。這本《內向心理學》正是從內向者的角度出發,提供了許多能有效發揮他們優勢的建議。當然,這本書並非只是為全球半數內向者所寫,同時也是為了內向者的同事、伴侶、父母及領導所寫,讓他們明白該如何與內向者相處,為何他總是跟自己想得不一樣,為何他需要更多時間考慮,不喜歡暢所欲言,有強烈的獨處需求等。
  • 《走出內向》|如何從內向者「修煉」成社交達人?
    這一年,她走出內向的世界,成了一名自己口中的「社交達人」。她從這種改變中獲得了很多能量,對內向和外向有了新的認識。本書作者為華裔作家傑茜卡·潘,出生於美國,在澳大利亞留過學,在中國北京、法國巴黎生活過,最後選擇定居英國倫敦。本書中她以幽默、生動、風趣的筆調,從自身經歷出發記錄下了自己尤為特殊的一年——走出內向的一年。也是一本給內向者和孤獨者的社交指南。
  • 內向孩子就一定沒出息?告訴你,大張偉、郭德綱都是內向型
    朋友氣得直戳孩子腦門,「你怎麼就是塊木頭呢,連個人都不會喊,以後會成啥氣候?!」一時間我特別尷尬。為什麼呢?因為我小時候就是這樣被父母恨鐵不成鋼來著。導致我現在最怕的就是見到生人,一想起還要跟他們打招呼套近乎就緊張。
  • 內向的男孩都是極品惹人愛 教你和他談場穩定的戀愛
    人的性格可以大致分兩類——內向和外向。有的女生喜歡外向的男生,他們活潑開朗有活力。而有的女生喜歡內向的男生,他們沉穩成熟又細心。   在遇見對的人之前,或許他一直都是一個人安靜自在地生活著,並不覺得有什麼問題。但當他遇到一個讓他心動的人,他會開始意識到對方對於他的意義所在。
  • 如果你是一個性格老實、內向的人,建議你從事這三種工作
    文/情感二更如果你是一個性格老實、內向的人,建議你從事這三種工作這個世界上沒有人能做到十全十美!也許你有一副美麗的外表,但你的工作能力或許有所欠缺!也許你的工作能力很強,但是你的人際交往卻很差!所以說,我們不能用自己的眼光去要求別人,我們不能要求每個人都做到十全十美!我們一直都強調社會平等,但是是否真正的平等只有我們自己心裡清楚!社會刻板印象認為,老實人、性格內向的人屬於相對弱勢的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