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西爾維亞.洛肯,語言學博士,企業培訓師,在德國學術交流資訊中心從事過多年的教學和研究工作。自2003年起,她開始專為性格內向者這一特定人群做諮詢工作。
多年來,她陪伴周圍的內向者一步步邁向成功。她認為內向和外向是一個高度多元的話題,領導者可以利用內向者和外向者的差異,提高合作與深化關係。
北京日報出版社出版
德國亞馬遜暢銷書排行榜榜首(非虛構類)
「如何安靜地發揮影響力」是內向者永恆不變的話題。這本《內向心理學》正是從內向者的角度出發,提供了許多能有效發揮他們優勢的建議。
當然,這本書並非只是為全球半數內向者所寫,同時也是為了內向者的同事、伴侶、父母及領導所寫,讓他們明白該如何與內向者相處,為何他總是跟自己想得不一樣,為何他需要更多時間考慮,不喜歡暢所欲言,有強烈的獨處需求等。
01 PART
在內向—外向曲線上找到舒適區
先要了解自己是內向者嗎?
是內向還是外向,主要取決於一個人的人格。我們天生帶有內向或外向的傾向,成長過程又進一步塑造了我們。其次,還取決於社會情境。第三個影響因素,就是我們身處的文化。第四個影響因素,是在人生路上發生的偏移。
書上提供了一個35題的測試評估題,可以自己分析一下,只有認清自己,才能發現自身的優勢與需求。
內向者的優勢。
謹慎、自我探索能力強、專注、善於傾聽、安靜、善於分析、獨立、持之以恆、有同理心。
居然有這麼多優勢啊,難怪內向的我這麼優秀。(純屬玩笑,不要當真。)
障礙是需求的引路人。
障礙通過需求的形式,成了塑造個人溝通風格的絕佳指引。
比如內向者最大的障礙會有如下這些:恐懼、過於注重細節、易受刺激、被動、喜歡逃避、有時過分理智、經常自我否定、還很固執、性格孤僻、害怕衝突等等。書中分別對這十大障礙進行了如何克服這些障礙方面的指導。
02 PART
如何安靜地發揮影響力
安靜的陪伴者——如何與外向者親密相處。
儘管我們在內向-外向曲線上的舒適區域有所不同,我們還是能夠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伴侶關係和諧的關鍵因素是:認清自身的需求、了解另一半的需求。只要承認兩者在需求上的差異,便能坦然接受「人都是不一樣的」這件事。
溫暖的共情者——如何將差異變為團隊優勢。
內向型領導有一種特殊的社交能力,因為他們會去關注周遭的人以及這些人的需求。
內向型領導策略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建立自信;第二,認真對待他人;第三,培養敏銳的洞察力;第四,訓練對話與解決衝突的能力。
社交優勢——如何構建輕鬆舒適的氛圍。
內向者擁有特殊的優勢,這些優勢可以讓交際更自在,同時構建起舒適的氛圍。
平和有力的談判者——如何克服對衝突的恐懼。
請善用你善於傾聽、分析與持之以恆等優勢。在談判過程中,它們可以幫你克服對衝突的畏懼。
神情自若的演講家——怯場並非內向者的專利。
根據演講訓練師的統計,約有75%的人會恐懼公開登臺。因此,從比例上看來,怯場其實並非內向者的「專利」。
低調的深度思考者——如何應對會議的突發狀況。
內向者的最大障礙或許在於如何掌控議事進程。當遇到有爭議、離題或分心的情況時,如何將議事拉回主線,這的確是一門藝術。
總的來說,這本書對於內向者本身和與內向者交流的人來說,都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讓我們更清晰地認識自己,每個人都可以活出安靜美好的人生,因為在安靜中也蘊藏著能量,只要我們找到自己的優勢與需求,適性而生,並且能夠勇敢地發出內向者的聲音,充分發揮內向者的優勢,就可以成為更加優秀的自己。當然,你也可以主動地嘗試外向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