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何招架滿幫、滴滴的激戰?資本最終選擇誰?(歡迎關注槓桿遊戲)
撰文|張銀銀&編輯|欣欣然
冬天有點冷,能融到錢的企業這個冬天好像變少。
聽說貨拉拉又融了一大筆錢,5.15億美元,我很高興,雖然一毛我也分不到。
上個月,滿幫也融了一筆錢,金額好像更大,17億美元。
對了,滴滴今年也推出了同城貨運產品滴滴貨運。
同城貨運的軍備競賽,看來是升級了。
作為物流、交通行業的興趣愛好者,槓桿遊戲經常寫相關方面。當然,同城貨運,好像不算很物流、很交通。
不過因為一組數據,吸引了我。
今年特殊黑天鵝事件,同城貨運市場一度凍結,但下半年反彈顯著。
9月份的一次補貼活動後,貨拉拉稱,單量同比去年升達82%。
紅海,還是藍海?數據背後是行業前景燦爛,還是一個營銷數字罷了?槓桿遊戲今天擺數據、講道理,淺析供批評。
1、臨時加價有解嗎?商業模式虛實
關於貨拉拉,很多人都會談到臨時加價的問題。
我很少搬家,公司也不大,不需要搬來搬去,所以沒經歷過。槓桿遊戲專門問了一些朋友,其中一位和多數人的說法不一樣,她是這麼說的:
實話說我覺得貨拉拉還行,少量的東西搬運很方便便宜。如果東西多預算不準確基本常態,所以臨時加價我覺得應該很普遍,但大部分理由還能接受,最終的價格可能和其他搬家公司啥的差不多。大的東西貨拉拉不給搬要自己搬,這個比較麻煩,反正到時就是錢給多給少的問題……
當然,我這位朋友屬於寬容的韭菜類型,她總是理解別人的鐮刀。
應該說,極端的加價行為,肯定是少數。貨拉拉也好,滿幫也罷,或者滴滴貨運,他們看中的是這個行業的巨大前景和需求,
智研諮詢的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同城貨運網絡平臺的交易量超過400億元,2019年達到496億元,同比增長21.9%。
市場規模方面,亦從2013年的7100億元,上升到了2019年的12732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10.22%。
數據很枯燥,槓桿遊戲舉數字,是想說,貨拉拉他們看中的是這個市場。
所以:
第一點,市場大,這是無疑的。
第二,同城貨運企業,解決了痛點。過去,市場信息不對稱,司機和消費者互相找不到,價格也不透明。
貨拉拉們的介入,是有實際價值的。
而隨著滿幫、滴滴貨運等的加入激戰,競爭會讓臨時加價減少、管理更加嚴格。
當然,這也是一體兩面的。貨拉拉在內的企業,不斷調低運費,目的是乾死對手,佔據市場盤子。而貨車司機越來越沒錢賺,不加價咋辦?
從商業前景角度,本來也存在爭議。
比如本輪融資,貨拉拉說將用於下沉市場業務拓展,並在多元業務布局和物流數智化方面發力。
在槓桿遊戲看來,這樣的跑馬圈地,其實恰恰說明同城貨運過於低頻,貨拉拉希望通過更多的市場佔有,維繫生意邏輯的運轉。
各位杆友可以想一想,下沉市場流動人口少、企業少,搬運需求其實是偏少的。那麼,為啥貨拉拉要去低線市場網際網路改造?
另外,我朋友聊天說:
貨拉拉的車很多比較破。
其實這個問題很好回答。槓桿遊戲和朋友說,拉貨,不爛的車不願意來,成本問題;拉了貨,不爛不可能,無解。
畢竟,有多少人願意付出更高的同城貨運價格呢?這不同於客運專車服務,高頻,且有不少實際需求。
所以,同城貨運是一個有趣的行業。從總盤子數據角度,如槓桿遊戲上文,似乎很大。但數據有時候又是「騙人」的,一個企業、一個人,一年到頭才搬幾次啊?
2、錢夠不夠燒到上市?
貨拉拉還是創業企業,財務只有他自己知道。所以,外界對其較為準確的財務計算、分析很難。
不過我們也可以從一些公開數據,談一談。
最新12月22日貨拉拉宣布完成的E輪融資,本輪融資由紅杉資本中國基金領投,高瓴資本、順為資本等股東跟投,融資額度為5.15億美元。
截至目前,貨拉拉已經完成了6、7輪融資。
此前已經獲得Pre-A輪1000萬美元、A輪1000萬美元、Pre-B輪1000萬美元、B輪3000萬美元、C輪1億美元融資。
上一輪融資是2019年2月,3億美元。高瓴資本D1輪領投,紅杉資本中國基金D2輪領投,鐘鼎資本、PV Capital跟投,順為資本、襄禾資本、MindWorks Ventures、零一創投等股東跟投。
圖表來源|格隆匯,供參考
7輪下來,融資接近10億美元。取得的地盤和戰績也還不錯。截至2020年11月,貨拉拉業務範圍已覆蓋352個大陸城市,平臺月活司機48萬,月活用戶達720萬。
此前,同城貨運主要面向企業用戶,個人用戶其實較少。
而上個月,另一家貨運平臺滿幫,一口氣就完成約17億美元的新一輪融資。
槓桿遊戲舉這個數字,是想說,貨拉拉近些年接近10億美元融資,雖然不少,但有的人更多。那麼,這個市場大戰怎麼停得下來?
以前滿幫主要運營公路幹線市場,通過這一輪融資,將重點布局同城貨運市場。說直接點,就是要和貨拉拉搶地盤了。
財大氣粗的滴滴,今年也殺了進來。
上一輪3億美元D輪融資時,高瓴資本和紅杉資本的張磊和沈南鵬,都說貨拉拉的成功取決於「精細化運營」。
是的,在此之前這個行業競爭對手也很多,但貨拉拉算贏家,笑到了現在。
據說經歷過絕境的貨拉拉CEO周勝馥,當初決定停止補貼。但現在問題來了,未來不燒錢行不行?滿幫來了,滴滴也來了……
即便同城貨運主力客戶是企業,他們價格不那麼敏感,但有人願意燒錢,你是小老闆你選誰?
3、如何招架滿幫、滴滴的激戰?資本最終選擇誰?
在資本的槓桿遊戲當中,槓桿遊戲發現,最終的贏家,或者更慘烈一點的表述「倖存者」,往往是資本選擇了誰。
有時候,甚至是倒戈向誰。
上文我舉例龐大的同城貨運市場,讓巨頭垂涎。
有分析人士說,滿幫進入同城貨運其中一個原因:
貨拉拉也想進入幹線物流市場,並且在跨城等方面早前也有一些動作,但貨拉拉這個苗頭被滿幫發現,之後滿幫反手一擊,進入同城貨運市場。
滿幫、滴滴以前業務的覆蓋率本身高,如果真幹仗,拉開同城貨運業務效率不會低。
比如滿幫,在長途幹線業務方面運營和匹配經驗豐富,快速複製到同城業務上是可能的;同樣滴滴這麼多年,極為龐大的2C業務都能處理,2B更多同城業務,起碼不容低估。
上個月,滿幫集團宣布完成約17億美元新一輪融資後,估值據說高達120億美元。
滿幫的新一輪融資由軟銀願景基金、紅杉、璞米和富達(Fidelity)聯合領投,包括高瓴、紀源、光速、雲鋒、襄禾、Baillie Gifford、全明星、CMC資本、騰訊等在內的現有股東也參與了融資。
貨拉拉的資本光環夠足,滿幫做同城業務,資本加持一樣炫目。
「貨拉拉的車很多比較破」背後,其實凸顯出,貨拉拉,包括整個行業還比較「原始」。槓桿遊戲有個小觀察,凡是真正被網際網路、技術改造過的行業,都是看上去光鮮亮麗的。
貨拉拉的車,基本就是加盟的,司機必須算帳。破爛,理性上說,是可以理解的。
任何行業,客戶滿意了,才能做大。而同城貨運行業,恰恰是那個,供需雙方,從來都不是很滿意的行業。
所以,解決這個問題,不僅僅貨拉拉需要面對。一切進入者,都得思考。
還有數據說:
2019年,國內同城貨運交易規模為13011億元,同比2018年的12070億元增長近8%,較2013年的7000多億元將近翻倍增長;需求方面,2019年同城運貨量達20.3萬億噸,同比2018年的19.6萬億噸增長3.6%。
如此嚇人的市場,太誘人了,貨拉拉、滿幫、快狗打車、滴滴貨運……市場最終選擇誰?資本最終又會選擇誰?
對了,本文沒有多寫快狗打車,沒有歧視的意思,是因為滿幫、滴滴貨運屬於新殺入者,所以對比他們更多。
版權及免責聲明:本文系槓桿遊戲創作,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獲取授權。另,授權轉載時還請在文初註明出處和作者,謝謝!槓桿遊戲任何文章之觀點,皆為學習交流探討用,非投資建議。用戶據此進行的一切投資,請自負責任。文章如有疏漏、錯誤歡迎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