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事升級!爭議背後:貨拉拉如何招架滿幫、滴滴圍剿?

2020-12-25 騰訊網

摘要:如何招架滿幫、滴滴的激戰?資本最終選擇誰?(歡迎關注槓桿遊戲)

撰文|張銀銀&編輯|欣欣然

冬天有點冷,能融到錢的企業這個冬天好像變少。

聽說貨拉拉又融了一大筆錢,5.15億美元,我很高興,雖然一毛我也分不到。

上個月,滿幫也融了一筆錢,金額好像更大,17億美元。

對了,滴滴今年也推出了同城貨運產品滴滴貨運。

同城貨運的軍備競賽,看來是升級了。

作為物流、交通行業的興趣愛好者,槓桿遊戲經常寫相關方面。當然,同城貨運,好像不算很物流、很交通。

不過因為一組數據,吸引了我。

今年特殊黑天鵝事件,同城貨運市場一度凍結,但下半年反彈顯著。

9月份的一次補貼活動後,貨拉拉稱,單量同比去年升達82%。

紅海,還是藍海?數據背後是行業前景燦爛,還是一個營銷數字罷了?槓桿遊戲今天擺數據、講道理,淺析供批評。

1、臨時加價有解嗎?商業模式虛實

關於貨拉拉,很多人都會談到臨時加價的問題。

我很少搬家,公司也不大,不需要搬來搬去,所以沒經歷過。槓桿遊戲專門問了一些朋友,其中一位和多數人的說法不一樣,她是這麼說的:

實話說我覺得貨拉拉還行,少量的東西搬運很方便便宜。如果東西多預算不準確基本常態,所以臨時加價我覺得應該很普遍,但大部分理由還能接受,最終的價格可能和其他搬家公司啥的差不多。大的東西貨拉拉不給搬要自己搬,這個比較麻煩,反正到時就是錢給多給少的問題……

當然,我這位朋友屬於寬容的韭菜類型,她總是理解別人的鐮刀。

應該說,極端的加價行為,肯定是少數。貨拉拉也好,滿幫也罷,或者滴滴貨運,他們看中的是這個行業的巨大前景和需求,

智研諮詢的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同城貨運網絡平臺的交易量超過400億元,2019年達到496億元,同比增長21.9%。

市場規模方面,亦從2013年的7100億元,上升到了2019年的12732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10.22%。

數據很枯燥,槓桿遊戲舉數字,是想說,貨拉拉他們看中的是這個市場。

所以:

第一點,市場大,這是無疑的。

第二,同城貨運企業,解決了痛點。過去,市場信息不對稱,司機和消費者互相找不到,價格也不透明。

貨拉拉們的介入,是有實際價值的。

而隨著滿幫、滴滴貨運等的加入激戰,競爭會讓臨時加價減少、管理更加嚴格。

當然,這也是一體兩面的。貨拉拉在內的企業,不斷調低運費,目的是乾死對手,佔據市場盤子。而貨車司機越來越沒錢賺,不加價咋辦?

從商業前景角度,本來也存在爭議。

比如本輪融資,貨拉拉說將用於下沉市場業務拓展,並在多元業務布局和物流數智化方面發力。

在槓桿遊戲看來,這樣的跑馬圈地,其實恰恰說明同城貨運過於低頻,貨拉拉希望通過更多的市場佔有,維繫生意邏輯的運轉。

各位杆友可以想一想,下沉市場流動人口少、企業少,搬運需求其實是偏少的。那麼,為啥貨拉拉要去低線市場網際網路改造?

另外,我朋友聊天說:

貨拉拉的車很多比較破。

其實這個問題很好回答。槓桿遊戲和朋友說,拉貨,不爛的車不願意來,成本問題;拉了貨,不爛不可能,無解。

畢竟,有多少人願意付出更高的同城貨運價格呢?這不同於客運專車服務,高頻,且有不少實際需求。

所以,同城貨運是一個有趣的行業。從總盤子數據角度,如槓桿遊戲上文,似乎很大。但數據有時候又是「騙人」的,一個企業、一個人,一年到頭才搬幾次啊?

2、錢夠不夠燒到上市?

貨拉拉還是創業企業,財務只有他自己知道。所以,外界對其較為準確的財務計算、分析很難。

不過我們也可以從一些公開數據,談一談。

最新12月22日貨拉拉宣布完成的E輪融資,本輪融資由紅杉資本中國基金領投,高瓴資本、順為資本等股東跟投,融資額度為5.15億美元。

截至目前,貨拉拉已經完成了6、7輪融資。

此前已經獲得Pre-A輪1000萬美元、A輪1000萬美元、Pre-B輪1000萬美元、B輪3000萬美元、C輪1億美元融資。

上一輪融資是2019年2月,3億美元。高瓴資本D1輪領投,紅杉資本中國基金D2輪領投,鐘鼎資本、PV Capital跟投,順為資本、襄禾資本、MindWorks Ventures、零一創投等股東跟投。

圖表來源|格隆匯,供參考

7輪下來,融資接近10億美元。取得的地盤和戰績也還不錯。截至2020年11月,貨拉拉業務範圍已覆蓋352個大陸城市,平臺月活司機48萬,月活用戶達720萬。

此前,同城貨運主要面向企業用戶,個人用戶其實較少。

而上個月,另一家貨運平臺滿幫,一口氣就完成約17億美元的新一輪融資。

槓桿遊戲舉這個數字,是想說,貨拉拉近些年接近10億美元融資,雖然不少,但有的人更多。那麼,這個市場大戰怎麼停得下來?

以前滿幫主要運營公路幹線市場,通過這一輪融資,將重點布局同城貨運市場。說直接點,就是要和貨拉拉搶地盤了。

財大氣粗的滴滴,今年也殺了進來。

上一輪3億美元D輪融資時,高瓴資本和紅杉資本的張磊和沈南鵬,都說貨拉拉的成功取決於「精細化運營」。

是的,在此之前這個行業競爭對手也很多,但貨拉拉算贏家,笑到了現在。

據說經歷過絕境的貨拉拉CEO周勝馥,當初決定停止補貼。但現在問題來了,未來不燒錢行不行?滿幫來了,滴滴也來了……

即便同城貨運主力客戶是企業,他們價格不那麼敏感,但有人願意燒錢,你是小老闆你選誰?

3、如何招架滿幫、滴滴的激戰?資本最終選擇誰?

在資本的槓桿遊戲當中,槓桿遊戲發現,最終的贏家,或者更慘烈一點的表述「倖存者」,往往是資本選擇了誰。

有時候,甚至是倒戈向誰。

上文我舉例龐大的同城貨運市場,讓巨頭垂涎。

有分析人士說,滿幫進入同城貨運其中一個原因:

貨拉拉也想進入幹線物流市場,並且在跨城等方面早前也有一些動作,但貨拉拉這個苗頭被滿幫發現,之後滿幫反手一擊,進入同城貨運市場。

滿幫、滴滴以前業務的覆蓋率本身高,如果真幹仗,拉開同城貨運業務效率不會低。

比如滿幫,在長途幹線業務方面運營和匹配經驗豐富,快速複製到同城業務上是可能的;同樣滴滴這麼多年,極為龐大的2C業務都能處理,2B更多同城業務,起碼不容低估。

上個月,滿幫集團宣布完成約17億美元新一輪融資後,估值據說高達120億美元。

滿幫的新一輪融資由軟銀願景基金、紅杉、璞米和富達(Fidelity)聯合領投,包括高瓴、紀源、光速、雲鋒、襄禾、Baillie Gifford、全明星、CMC資本、騰訊等在內的現有股東也參與了融資。

貨拉拉的資本光環夠足,滿幫做同城業務,資本加持一樣炫目。

「貨拉拉的車很多比較破」背後,其實凸顯出,貨拉拉,包括整個行業還比較「原始」。槓桿遊戲有個小觀察,凡是真正被網際網路、技術改造過的行業,都是看上去光鮮亮麗的。

貨拉拉的車,基本就是加盟的,司機必須算帳。破爛,理性上說,是可以理解的。

任何行業,客戶滿意了,才能做大。而同城貨運行業,恰恰是那個,供需雙方,從來都不是很滿意的行業。

所以,解決這個問題,不僅僅貨拉拉需要面對。一切進入者,都得思考。

還有數據說:

2019年,國內同城貨運交易規模為13011億元,同比2018年的12070億元增長近8%,較2013年的7000多億元將近翻倍增長;需求方面,2019年同城運貨量達20.3萬億噸,同比2018年的19.6萬億噸增長3.6%。

如此嚇人的市場,太誘人了,貨拉拉、滿幫、快狗打車、滴滴貨運……市場最終選擇誰?資本最終又會選擇誰?

對了,本文沒有多寫快狗打車,沒有歧視的意思,是因為滿幫、滴滴貨運屬於新殺入者,所以對比他們更多。

版權及免責聲明:本文系槓桿遊戲創作,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獲取授權。另,授權轉載時還請在文初註明出處和作者,謝謝!槓桿遊戲任何文章之觀點,皆為學習交流探討用,非投資建議。用戶據此進行的一切投資,請自負責任。文章如有疏漏、錯誤歡迎批評指正。

相關焦點

  • 跨界混戰:貨拉拉做零擔 VS 滴滴貨運、滿幫入同城
    因此有人提出疑問了,諸如貨拉拉會不會也跨界?其實,這些各細分領域的巨頭早已開始思考並試水跨界。去年6月初,時間較滿幫入股省省回頭車早那么半個月,貨拉拉便推出了「貨拉拉物流」,當時僅開通深圳作為體驗城市。
  • 貨拉拉獲5.15億美元融資,三國圍剿下能否守住同城貨運護城河?
    時隔一周,貨拉拉尋求新一輪融資傳聞的變為現實。12月16日,彭博曾報導稱,有知情人士表示,貨拉拉正在尋求新一輪融資,集資至少5億美元,並有可能會根據投資者需求籌集更多資金。在和專注拉貨的打車平臺——快狗打車「血拼」勝出後,貨拉拉迎來了更多對手,其中不乏運滿滿、滴滴貨運等佼佼者。運滿滿與貨拉拉同年而生,致力於為公路運輸物流行業提供高效的管車配貨工具,同時為車找貨(配貨)、貨找車(託運)提供全面的信息及交易服務。
  • 網友叫車難把貨拉拉當滴滴用 專家:貨車當出租隱患多
    ,從7月初開始的打車難問題延續至今,也激活了網絡段子「叫不到車不如試試貨拉拉」。從前,滴滴打車幾乎24小時都處於飽和狀態,只有上下班高峰期、惡劣天氣等少數情況需要排隊。而近期,網上越來越多的乘客抱怨說,滴滴打車動輒兩三小時的排隊時間讓人徹底崩潰,所以有網友無奈選擇了貨拉拉,這背後又有哪些隱患?貨車拉人靠譜嗎?如今很多乘客發現,在貨拉拉平臺上叫車,司機秒接單、價格甚至更低。貨拉拉司機曾師傅透露,他已經在滴滴順風車上接了兩百多單了。
  • 貨拉拉、滴滴集體求融資,為搶1.5萬億蛋糕又要打價格戰?
    據彭博社報導稱,12月17日,國內最大的同城貨運平臺貨拉拉(Lalamove)正在尋求新一輪融資,希望至少籌集5億美元,當然也不排除根據需求籌集更多資金的可能。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表示,這一輪融資後貨拉拉的估值將會達到80億美元。無獨有偶,就在貨拉拉被曝出融資消息的同一天,滴滴旗下的同城貨運業務「滴滴貨運」也傳出了類似消息。
  • 雨季荒誕:滴滴打不到車用貨拉拉?貨拉拉回應稱「這單我們不接」
    網傳有人網絡預約貨拉拉乘坐上班的截圖,在惹人一笑的同時凸顯出公共運輸出行的尷尬。貨拉拉7月16日回應稱,發現情況的嚴重性,堅決發文制止此次事件。按照相關交通法規規定,貨運和客運分開,貨拉拉不能接受客運訂單。打車難一定程度上和日趨監管的網約車規定有關。7月1日起,《北京市查處非法客運若干規定》正式實施。該文件規定,對無證從事網絡預約出租汽車(即網約車)客運經營的,將扣押車輛並處以罰款。
  • 「雨天叫車就用貨拉拉」:短途貨運平臺的東南亞戰事
    段子背後的短途貨運平臺,不僅在國內正在延續共享出行們的燒錢補貼之路,在海外也早已開始了正面PK。 一 貨拉拉在國內的對手是58速運,在海外也是一樣。 二 在國內,雖然58速運的融資額更高,但貨拉拉的存在感要更強一些。 經常在國內開車的朋友就會注意到,在路上可以看到很多貼了貨拉拉貼紙的貨車,58速運就比較少。
  • 貨拉拉、滴滴集體求融資,同城貨運獨角獸們為搶1.5萬億蛋糕要打...
    據彭博社報導稱,12月17日,國內最大的同城貨運平臺貨拉拉(Lalamove)正在尋求新一輪融資,希望至少籌集5億美元,當然也不排除根據需求籌集更多資金的可能。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表示,這一輪融資後貨拉拉的估值將會達到80億美元。 無獨有偶,就在貨拉拉被曝出融資消息的同一天,滴滴旗下的同城貨運業務「滴滴貨運」也傳出了類似消息。
  • 貨拉拉是做什麼的 拉貨APP背後的發展歷程
    近年來,在拉貨方面,貨拉拉也是逐漸被我們熟悉,很多網友對於貨拉拉是幹什麼的也是比較好奇的,具體一起來了解一下吧。貨拉拉本身就是一個拉貨的APP,也是網約車,只是是網約拉貨的車,由於貨拉拉的機制並未很完善,很多加盟的司機也並不是專業的搬家人員,所以就會存在責任問題。
  • 貨拉拉搬家不到2公裡收費5400元 貨拉拉緊急回應
    背後除了平臺的監管不到位,也有司機為了賺取更多的收益等多種因素。此次事情主要還是個別司機的不法行為,平臺要承擔失察和監管不力的責任。同時,這是一個各方利益博弈的過程,以後類似的事情或還會發生。天價搬運費據了解,此事發生於五一放假期間。
  • 滴滴貨運掀起補貼大戰,貨拉拉倒閉之時,就是司機痛苦之日!
    在同城貨運這個池子裡面,貨拉拉和快狗打車做得已經相當不錯了。但是現在又有一個龐然大物進入了這個市場,這就是滴滴貨運。它的入局必然會讓同城配送這個市場再次掀起一番腥風血雨。憑藉著強大的資金實力,滴滴率先進攻發起了補貼戰。
  • 乘客要求拉300公斤貨物,不拉就投訴,滴滴司機:我不是貨拉拉
    乘客要求拉200公斤貨物,不拉就投訴,滴滴司機:我不是貨拉拉!現如今,很多人在打滴滴時,經常會幫忙拉一些東西。如果拉的這些貨物,後備箱能裝還是沒問題的,但如果貨物連後備箱都裝不了,那滴滴司機肯定不願意拉你。
  • 貨拉拉能否成為網約車領域的新獨角獸
    但在網約車這個模式下,滴滴其實還有個貨運版的雙胞胎兄弟。  貨運網約車市場和網約車市場一樣,都經歷了2014-2015年的燒錢補貼大戰。起初的上百家創業企業,如今只剩下寥寥數家。周勝馥創立的貨拉拉,同滴滴一樣也是其中的倖存者之一,具備著成為獨角獸的潛質。
  • 貨拉拉一家貨運公司融資5億美金!它的商業模式有什麼值得借鑑?
    看好貨拉拉的資本不只是老股東順為資本,高瓴資本、紅杉中國等一線資本,也出現在了貨拉拉的股東名單上。12月22日,行業領先的網際網路+物流企業貨拉拉宣布完成E輪融資,本次融資額度為5.15億美元。貨拉拉的估值也一路水漲船高,估值達到80億美元。
  • 貨拉拉再獲5.15億美元融資 同城貨運競爭加劇
    據悉,這是貨拉拉五年來的第七輪融資。自2015年3月獲得1000萬美元天使輪融資以來,貨拉拉共獲得約9.75億美元的投資。貨拉拉方面表示,本輪融資將用於下沉市場業務拓展,並在多元業務布局和物流數智化方面發力。
  • 消息稱貨拉拉正尋求5億美元融資 或為IPO做準備
    12月18日消息 據彭博社此前報導,物流服務商貨拉拉正在尋求新一輪融資,融資估值為80億美元,希望至少籌措5億美元,也可能會根據投資者需求籌集更多資金。不過新一輪融資的審議還處於初步階段,因此細節仍有可能改變計劃。
  • 貨拉拉怎麼申請發票,貨拉拉開票教程詳解!
    隨著貨拉拉不斷發展,正逐步成為人們常用的一款貨運軟體。自己沒車或者沒時間但是要送貨的情況,或者需要搬家,但是找不到貨車的時候,都可以到app上下個單,很快就可以找到合適的貨車司機,而且運費透明也很實惠,很方便。
  • 中國第二大同城貨運品牌,僅次於貨拉拉,擁有900萬活躍用戶
    龐大的市場下,主要有貨拉拉、快狗打車、滴滴貨運等玩家。其中,貨拉拉創辦於2013年,一年後58速運(快狗打車前身)正式成立。相比於貨拉拉的白手起家,快狗打車背靠58同城,算得上是「貴公子」了,一開始就有著不錯的起跳點。
  • 有人還在街邊等網約車,有人已經坐上了貨拉拉
    圖片來源:貨拉拉相信很多人都遇到過「打車難」的問題,特別是在下大雨的環境下,但有才的網友已經找到了一個替代方法——用貨拉拉。微博網友「源瀨氏佐添」發帖稱:「既然打車打不到,就叫個貨拉拉把我拉回去吧。」從下圖可以發現,這位網友同時叫了曹操出行和美團快車,但前者要等18分鐘,後者預估超時,於是他叫了一輛蘇A牌照的貨拉拉麵包車。
  • 貨拉拉司機:沒門道, 一天就接六七單
    如何破解颱風季出行難這個問題?一些聰明的網友想出了把自己當成「貨物」的方法,叫來「貨拉拉」把自己送到目的地。有不少用戶表示,用這種方法的確叫到了車。原本應該用來拉貨的「貨拉拉」,被當成了網約車來用,難怪被稱為「滴滴版貨運」。而在他們的主戰場短途貨運市場中,「貨拉拉們」活得好嗎?
  • 天價搬家費陰雲下,「拉不起」的貨拉拉們
    打出這個口號的,是人稱貨運版「滴滴」的貨運搬家平臺——貨拉拉。儘管貨拉拉官方在5月6日作出了「清退涉事司機並對用戶進行退款和賠償」的回應,但不可否認的是,在「拉不起」的質疑聲中,「拉貨=貨拉拉」的美好願景似乎正逐漸破碎。一石激起千層浪,質疑聲從貨拉拉蔓延到整個網約搬家貨運行業,司機臨時加價、變相加價、亂收費等問題成為眾人皆知的「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