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餐盒、奶茶咖啡杯、漢堡外包裝……這些被汙染的廢棄塑料是什麼垃圾?按浙江「四分法」是其他垃圾,按「豬豬」分類法是幹垃圾。但不論按哪種分類標準,這類垃圾似乎都被貼上了「不可回收」的標籤。
據聯合國環境保護署評估,全球90億噸塑料垃圾中僅有9%被回收利用。觸目驚心的數字中不難看出,以被汙染的塑料製品等為主的難降解、低回收利用廢棄塑料垃圾處理,成了塑料汙染治理難以言說之痛。
而在西子湖畔,塑料汙染治理有了破局新思路——「鯨靈回收循環巴士」項目,末端攻破技術,中端高效清運,前端全員參與,「三步走」掀起了一場「變廢為寶」的汙染廢棄塑料回收方式變革,受汙染廢棄塑料、紙張的「命運」正在被改變。
末端「破題」 汙染廢棄塑料有了新去處
汙染廢棄塑料末端分揀處置。
要破解汙染廢棄塑料回收利用循環難題,重點難點在末端。
「以前,大部分企業只能回收處理清洗並晾曬乾的一次性餐具,這使得汙染廢棄塑料的回收,在人口眾多的城市主城區很難實現。」西湖區城市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受過油漬、水分等汙染的廢塑料、廢紙,例如外賣餐盒、奶茶杯、塑膠袋等,之所以作為不可回收物納入其他垃圾渠道進行處理,其根本問題在於末端處置能力存在壁壘。
為了證明汙染廢棄塑料回收利用這道難題有解,下定決心的西湖區城市管理局於2019年下半年開始在全市乃至全省撒網,並最終在杭州市富陽區找到了具備受汙染廢棄塑料、紙張資源化處置能力的企業——杭州富倫生態科技有限公司。
雙方一拍即合,破題速度勢如破竹。列出受汙染紙塑廢棄物清單、制定分揀標準、擬定試點區域、討論清運模式……2019年11月,以西湖區屬國企西湖環境集團的「鯨靈回收」品牌為依託,浙江省第一條針對受汙染和一次性的紙塑類生活垃圾的清運專線——「鯨靈回收循環巴士」項目,在西湖區黃龍商圈的星巴克、肯德基、麥當勞、必勝客連鎖企業約10家門店率先試點運行。
每天,專門負責垃圾分類的店員會熟練地將本該倒掉食物殘渣後,放在其他垃圾的紙塑類包裝,放入藍色的「可回收物」桶,然後等待清運車上門清運。
「原本擔心在既有分類基礎上再分出可回收的受汙染廢棄塑料,會增加人工成本,但現在看來,讓汙染廢棄塑料變得有價值,我們其實只需要多做小小的一步。」參與「鯨靈回收循環巴士」項目的門店負責人說道。
而這關鍵的一小步,讓汙染廢棄塑料有了新去處,這些原本要被焚燒的餐盒、包裝,被運至末端企業後,經過資源化處理,成了可利用的紙、塑料粒及鋁粒……
中端「答題」 清運方式有了新探索
鯨靈循環巴士清運。
每天一早,印有「鯨靈回收」字樣的清運貨車就會在西湖區的快餐門店間穿梭,成為汙染廢棄塑料與後端處理企業之間的「鵲橋」。
由於受汙染的廢棄塑料、紙張回收價值遠低於PET塑料瓶、紙板等高價值可回收物,且其仍附著一定油脂殘渣,對清運的規範性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西湖環境集團突破原有廢品回收的渠道,專門組建了一支清運隊伍,對受汙染的紙塑回收物進行日產日清,通過小型壓縮車接駁、廂式貨車或大型壓縮車轉運的模式,建立了一條保障有力的受汙染紙塑廢棄物的清運專線,今年5月運行的第一個月,日均收運量約0.15噸。
但因為項目初期覆蓋範圍不廣,收運量少,餐飲門店又較為分散,導致清運成本非常高。西湖環境集團曾算過一筆帳:收運量在1噸以下,如果投入車輛5輛,駕駛人員及工班6人,按1天計算,人員及車輛成本合計約在2100元。其中,除了目前末端企業支付的300元每噸的購買金額外(回收價格根據回收量成正比浮動),其餘部分都由集團承擔。
高成本並沒有導致「鯨靈回收循環巴士」清運服務「縮水」,反而做起了加法,清運方式越來越精準、智慧。
「該車距離2.039KM,還剩1個收集點收運完成後到達。」西湖區必勝客文一路門店的工作人員手機收到一條小程序推送信息。這是西湖區自主研發的「掌上清運巴士」小程序,目前該小程序已在西湖區餐盒回收清運線的13個點位開展試運行。
「突破原有汙損品無法進入回收渠道、無回收企業或再生資源回收利用企業收運處置的壁壘,勢必提高可回收物,尤其是低價值可回收物的收運量,增量降成本,我們都很有信心。」西湖區城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前端「解題」 汙染廢棄塑料回收成了新習慣
清運收集檢查。
「在我們這裡,用過的一次性餐具是可回收的。」正是午餐時間,蔣村街道西溪銀座寫字樓裡,一名吃完外賣的年輕人,熟練地把餐盒裡的食物殘渣倒進綠色的「易腐垃圾」桶,然後將餐盒放入藍色的「可回收物」桶。藍桶的上方貼有一張提示:「倒乾淨的餐盒、飲料杯、外包裝、小票請放入藍色垃圾桶內。」
今年6月,「鯨靈回收循環巴士」從快餐門店「駛」進了西湖區蔣村街道的寫字樓、綜合體;8月,蔣村街道針對居民小區也開闢了「鯨靈循環巴士」,餐盒收運量逐漸提升,汙染廢棄塑料回收利用從一處試點,變為多地開花。
截至12月10日,西湖區餐盒線收運點位154個,其中商務樓宇54個,小區25個,餐飲連鎖門店及其他單位75個,日收運量達到了1.2噸。
「我們目前日處理能力是1000噸,日處理量300噸左右,仍有較大的需求空間。」在杭州富倫生態科技有限公司企業負責人看來,相比於企業在全國各地收運原材料相比,西湖區「鯨靈」模式原材料收運大大降低了運輸成本,提供了穩定且具有持續性的原材料來源,更顯著地為本地政府減輕末端處置壓力,實現循環減量雙贏。
如今,西湖環境集團又算了一筆帳,從5月份的0.15噸到12月的1.2噸,隨著「鯨靈回收循環巴士」的不斷覆蓋,在未來,收運量就將達到4-5噸,「鯨靈回收循環巴士」將在收支平衡後,進入盈利階段。
「現在正是『美麗杭州』創建暨『迎亞運』環境整治的攻堅時期,下一步,西湖區將持續發力,讓『鯨靈回收循環巴士』進企業、進學校、進社區,為『美麗杭州』創建提供可複製的經驗,讓汙染廢棄塑料回收利用,真正成為西湖區市民的新習慣、新共識。」西湖區城市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劉志媛)
責任編輯:徐樂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