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高學歷失業現象嚴重:碩士在切肉,博士炸薯條

2021-02-25 加拿大留學生報

在所有的發達國家中,加拿大擁有大學學歷的人所佔比例是最高的,遠遠領先美國、英國、法國、德國等國家。

今年12月初,一項有關國民受教育程度的世界排名新鮮出爐,結果加拿大又摘得桂冠——加拿大國民受教育程度在發達國家中最高,遠超英國和美國。數據顯示,在所有的發達國家中,加拿大擁有大學學歷的人所佔比例是最高的,遠遠領先美國、英國、法國、德國等國家。

近日,加拿大公布了有關加拿大人工作、學習和生活的數據。最驚人的一條數據顯示:加拿大是全世界教育水平最高的國家,念過學院或大學的人佔到了54%!

且在這個數據結果上,新移民們(2011年1月1日後登陸)也沒有拖太大的後腿,受過高等教育的移民佔到了39.5%,其中碩士佔到了11.3%。

但一些已經在這裡的移民說,雖然受過高等教育,也具備被聘的資格,但在加拿大要想找到對口的工作,難度很大。

滑鐵盧的炒菜師傅,炸薯條的金融博士

加拿大國際廣播電臺曾經報導過這麼一則新聞,32歲的Sandy Chugh是一位來自印度的移民,儘管擁有在愛爾蘭取得的學士學位,也有多年的營銷經驗,但現在只能在零售連鎖商Best Buy的倉庫中工作:每天給倉庫的貨架和運貨卡車裝貨。

今年11月末,有網友曾經發布過一條微博:

2016年的數據顯示:加拿大人擁有全世界最高受高等教育率。50%人口擁有本科、學院或及其以上學歷。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絕大部分移民擁有較高的學歷。看完報告,瞬間想,之前跟餐廳上班的小姐姐聊了一聊,別人是讀工程物理碩士的大神。以及,坐過語言系博士開的計程車。

這條微博引發了很多在加拿大生活的網友的共鳴:

「Uber司機多大土木工程碩士」

「對啊,上次college罷工的時候,叫個Uber,結果司機是罷工的教授」

「生化博士教我開的車」

「然後聽說有人A省石油工程phD畢業找不到工作炸了一年薯條」

「還碰到個在多倫多某酒店開shuttle bus是Smith的finance畢業的」

「隨便一個銷售都是啥化工碩士畢業的」

「在理,給老公打工的很多都是博士」

「精算專業的櫥櫃工」


「我還知道,碩士骨外科專家燈具品倉庫做包裝工,上海房地產老闆開機場接送計程車,經濟碩士化妝品場生產線工人,日本留學生物博士老人院護士,國內高級機械工程師做了機械維修工總算跟專業考點邊,農業科技專家做了牛肉生產線切肉工人也感覺自己跟專業總算靠了邊。」

「朋友多大本科queens研究生之前在大統華切肉。。。」

這樣看來,在加拿大,高學歷的人才確實是無處不在。而最讓人覺得難以置信的是,他們所從事的工作似乎與自身的學歷不太匹配,換句話說,他們的工作並不需要這麼的學歷就能勝任。那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40%畢業生的學歷高於工作要求


去年,加拿大議會預算辦公室發布了一份報告。

議會預算辦公室最近發表的這份內容豐富的報告對就業市場進行了分析,其中一項結論是,在25-34歲的大學畢業生中,有40%學歷過高。而5年前,也就是2011年,這個比例只有36%;1991年,這個比例僅為32%。

根據這份報告,從人數上講,在25-34歲的大學畢業生中,加拿大全國有58萬人工作要求低於其學歷;有79萬人兩者相符;另外還有7萬7千人處於失業狀態。

從行業情況看,在以下三類行業,大學生畢業生學歷高於工作要求的情況最嚴重:商業、管理和共同管理; 社會和行為科學,以及法律; 人文科學。

加拿大移民找專業工作難

相比於本地居民來說,加拿大移民想要找到一份與自己學歷相符的工作就更難了。而移民找專業工作難,這在加拿大是個老話題了。

32歲的電力工程師莫斯塔法.阿納卡,他在四年內投遞1000多份簡歷卻一無所獲,這項記錄也得到了加拿大媒體的關注。

任何一個想在魁省(或加拿大其他省份)繼續幹本行的移民工程師都不可能比阿納卡更努力了。

需要會法語?他去學了法語,儘管有口音,但是工作和日常交流完全沒問題。外國學歷需要通過認證?他一落地就忙著辦手續,讓自己的埃及工程碩士學位獲得了認證。需要獲得魁省工程師學會的從業許可?他通過了資格考試,得到了這份寶貴的證書。外國學歷不被僱主看好?他又去念了一個碩士,本地的。

他甚至有一個把他視如己出、在市政府裡做景觀規劃建築師的準嶽母。但即使加上她的人脈和鼎力相助,阿納卡還是找不到一個願意僱他的公司。

最大的障礙:是他沒有本地工作經驗。為了獲得本地工作經驗,他很願意放棄工程師資格,從技術員幹起,但是他被告知碩士學歷對技術員職位來說太高了。

找不到專業工作,阿納卡只能在咖啡館打工維生。

在他定居的蒙特婁市,和他處於同樣境地的移民很多。他說,光是在他認識的人裡,就有一個在停車場上班的前大學教授,一個在餐館幫廚的前牙醫,還有一個已經決定改行的化學專家。

就這樣,從2013年底獲得從業許可到現在,阿納卡一直都在餐館或咖啡館這樣的地方打零工。

阿納卡的事情被曝光之後,終於有一家公司願意要他了。該公司的老闆之一佩雷德斯說,他被阿納卡的鍥而不捨所打動,後者的學歷資歷也很適合公司的要求。面試後,阿納卡被錄用了。

他在接受Radio-Canada採訪時說,他現在有一種對其他移民的責任感。他希望本地企業對移民求職者多一點信任,向新移民提供實習。

一種隱蔽的歧視

環境專家輪著打雜兒吉安·桑哈想在加拿大溫哥華好好幹一番,他剪了頭髮,去掉了盤在頭上的穆斯林頭巾,企盼著求職面試,雖然這樣做有悖他的印度錫克教信仰。

他寄出了幾百份簡歷,他狂熱地祈禱著,甚至購置了一尊佛像,希望能帶來好運55歲的桑哈是來自印度的環境科學家,擁有在德國獲得的博士頭銜,出版過兩部書還有過在美國大學執教的經歷,但是這一切似乎並不能為他找到專業對口的工作幫上多少忙。

在溫哥華薩裡郊外自己家的廚房中,桑哈邊喝茶邊說:「在加拿大,存在著一種隱蔽的歧視。」為了養家,他剪過草坪,現在又幹起了辦事員的活兒。

桑哈是1996年在加拿大駐印度大使館和加拿大一名移民諮詢官的鼓勵下,才舉家遷移到加拿大的。這位印度環境科學家在加拿大從事過許多工作,卻迄今還沒有一個工作符合他的所學專業。他說,要不是為了兩個孩子,他早就離開加拿大了。

2001年,桑哈曾有機會謀求到西北領地政府一機構作環境巡視員,但他的努力卻遭到了拒絕。他想不通,並將此事上告到加拿大的人權委員會,目前,該委員會正在調查此案。

這個領地的政府機構告訴該委員會,桑哈由於資歷過高而遭到了拒絕。

重災區:蒙特婁

根據去年12月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在北美的大城市中,加拿大蒙特婁市的移民處境很特殊,這個城市的移民有高學歷的人很多,但找工作也尤其難,這是有關蒙特婁移民就業難的一個最新報告。

這份報告由魁北克省研究所(The Institut du Québec (IdQ))、蒙特婁大都市商會(CCMM)和蒙特婁國際組織(MI)聯合發布,這3個機構調查了蒙特婁移民的狀況,並與北美的另外16個城市進行了對比。

學歷高過本地人,失業率也高過本地人 

調查顯示,在蒙特婁市的移民中,持有大學文憑的人佔到33%,而本地出生蒙特婁人有大學文憑的比例是24%。而在報告比較的另外16個城市中,大部分(13個)城市都是本地人有高學歷的比例超過移民。

與此同時,在蒙特婁,持有外國大學學位的移民的失業率接近12.5%,而在有加拿大學位的本地人中,失業率約為7%。

報告說,雖然在多倫多和溫哥華也存在類似趨勢,但在蒙特婁這個問題更為明顯,即高學歷的移民找不到工作。

此外,即便這些有大學學位的蒙特婁移民找到了工作,高達 63%的人屬於「大材小用」,這個比例與溫哥華的相似,但比多倫多的要高得多。

 

從總體移民的狀況來看,在報告調查的城市中,蒙特婁是移民失業率最高的一個。

根據這一報告,2015年,移民的失業率在蒙特婁為9.9%,在多倫多為6%,在溫哥華為4.9%。而在美國,費城為4.1%,芝加哥為3.7%,洛杉磯3.4%,而在丹佛只有2.8%。

無家可歸者裡不乏高學歷者

曾有新聞報導過,就連列治文的無家可歸的人群裡,也有高學歷高智商的移民。

溫哥華一向以富足安寧的宜居城市聞名於世,然而今年4月的一份最新統計卻顯示,僅在過去3年中,大溫哥華地區無家可歸者的數量就增加了30%之多,目前無家可歸者的人數已超過3000人。

不僅是大家熟悉的溫東,在大量華裔聚居的列治文市也正面對相同問題。列治文的無家可歸者人數截止今年9月份已接近150人,甚至還有華裔人士。

據星島日報報導,這些無家可歸者不一定是精神病患者或吸毒的癮君子,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收入太低而租不起住房。一個擁有碩士學位,智商高達140的墨西哥移民,就因為沒錢置業或租房,而淪為無家可歸者。


如今,加拿大聯邦政府正在積極準備為更多移民打開大門,宣布 2017年將接收30萬人,並以此作為每年接收的基準線,以推動經濟的增長,應對加拿大的人口老齡化。然而,一些已經在這裡的移民說,儘管受過高等教育,也具備被聘的資格,但在加拿大要想找到對口的工作,難度很大。很大一部分高學歷的移民只能找到「謀生類」工作,這種現象實在令人遺憾。

但加拿大人口老齡化是一個現實,加拿大需要一股外來的力量來推動經濟的增長。這意味著,受過高等教育的移民是理想的「人手」,研究報告說,對於加拿大來說,要想繼續蓬勃發展,要想看到GDP的增長,再也不能忽視移民的作用了。


相關焦點

  • 加國高學歷失業嚴重:碩士切肉,博士炸薯條…蒙城是重災區!
    移民加拿大,很大一部分高學歷的人只能找到「謀生類」工作,這種現象其實很普遍...
  • 加拿大移民者的悲催生活!
    今年11月末,有網友曾經發布過一條微博:2016年的數據顯示:加拿大人擁有全世界最高受高等教育率。50%人口擁有本科、學院或及其以上學歷。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絕大部分移民擁有較高的學歷。看完報告,瞬間想,之前跟餐廳上班的小姐姐聊了一聊,別人是讀工程物理碩士的大神。以及,坐過語言系博士開的計程車。
  • 高學歷高失業薪資微薄 博士「流浪」刺痛臺灣
    近期,臺灣私立高校爆發裁員潮,讓臺灣長期以來的「流浪博士」現象再度引發輿論關注。高學歷高失業的窘境,已經讓這些失落於象牙塔尖的天之驕子黯然失落;私校打著「少子化」旗號的裁員行動,更讓這些苦苦掙扎為「教授夢」努力的兼職教師感到絕望。一邊是錦繡前程,一邊是顛沛流離,大學校門像一座難以翻越的高山,而被臺媒稱為「流浪博士」的他們,就默默流浪在這座高山的陰影下。「流浪博士」的淚與汗,不時挑動社會的神經,刺痛臺灣。
  • 985碩士畢業失業兩年了,高學歷改變命運的時代過去了嗎?
    從普遍性來看,高學歷過去、現在、未來依然是改變命運的不二之選。二,有人說中國大學擴招是導致985大學碩士畢業卻失業的罪魁禍首,其實,我可以明確告訴大家,985大學全國平均錄取率不到2.5%,也就是說最近五年985大學全國本科招生人數總計每年只有20萬左右,碩士研究生12萬左右。
  • 碩士畢業就失業 高學歷教育催生「碩蟻」引深思
    碩蟻,敢問路在何方核心提示:碩士,高學歷的一種標誌;「蟻族」,讓人想到的是低學歷的人群。而如今,這兩個原本不搭的詞彙卻合成了一個詞,被網友戲稱為「碩蟻」,這背後的社會問題正引發越來越多人深思。據調查,視頻主人公是河北大學中國近現代史專業2008級碩士研究生苗衛芳,苗父經搶救脫離生命危險。當很多人還在以崇拜的眼光注視著碩士研究生時,一個群體正在悄然形成——碩士「蟻族」。曾幾何時,拿到碩士學歷就像拿到了一張就業「王牌」,意味著好工作、高收入,也意味著命運的改變。但如今,碩士就業難也儼然成為一個社會問題,試想,高學歷人群都陷入就業難,別的還用說嗎?
  • 網友外甥985碩士,畢業兩年就失業兩年,為何高學歷卻不工作?
    有位網友談及自己外甥985碩士畢業兩年,就失業兩年。這種現象並不能說明高學歷改變命運的時代過去,只是反映了部分年輕人不勤奮,不願意用心工作。工作靠學歷,但更需要放下面子談到學歷,我們現在很多大學生都準備考研考博,不希望自己早早出來工作。一方面是因為學歷太低,工作找不到對口的,只能做許多大眾化的工作,與學歷相比起來似乎有那麼一點不相稱。
  • 高學歷、高素質,世界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國家加拿大吸引四方來客!
    9月8日國際掃盲日剛剛過去,這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1966年10月26日所召開的第14屆代表大會上所制定的,旨在動員世界各國以及相關國際機構重視文盲現象以提升識字率,提升教育水平,最終達到增進人際溝通,消除歧視,促進文化傳播和社會發展的目標。
  • 「博士」畢業回國只能認證為碩士?這些學歷你要拎得清!
    但因為中外學術教育內容、評定方式差異,一些特定的國外(境外)學歷在回國認證時會比一般學歷證書複雜一些: 如國外一些帶有「Doctor」(博士)字樣的課程,實際教育層次並非傳統意義上的「博士」(Doctor of Philosophy,PhD),此類學歷通常存在於法律類專業、臨床醫學類專業、健康類專業
  • 外賣員「學歷」統計,約有7萬名碩士,網友調侃「高學歷窮人」
    但是也並不是擁有高學歷就能獲得好工作,目前也有很多碩士、博士畢業之後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在就業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困難。 高學歷並不一定就能獲得「好工作」 按照相關數據顯示,目前擁有高學歷的人數是越來越多,在此之前也有不少人預測未來將迎來「高學歷時代」。
  • 高學歷人才引進獎勵!博士40萬+,碩士13萬+,本科生6萬+,專科生0萬!
    今年8月,杭州市人才服務局發布公告,對現實施的杭州市應屆高學歷畢業生生活補貼政策將作相應調整,補貼標準由碩士2萬元、博士3萬元調整為本科1萬元、碩士3
  • 一流本科二流碩士三流博士?學歷越高,之前學歷越差?你怎麼看
    現在大學生就業壓力大,碩士研究生也未能倖免,研究生就業也是尷尬,沒博士就業待遇好,但和本科生待遇卻又差距不大,於是現在不僅考研熱,考博也比較熱門了。但是筆者想到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真的是一流本科二流碩士三流博士嗎?意思是學歷越高,第一學歷越差,就業壓力大不得不考研和考博,那麼事情真的如此嗎?
  • 48歲博士偷電動車被抓,明明是高學歷人才,為何落得如此下場?
    一名年近50歲的中年男性,因為偷電動車被抓了,本來這也算不得什麼大事,但是這件事裡面偷電動車的男子可不一般,這位可是博士學歷。4,更不用說再往上的碩士以及博士。據了解,這名博士姓宋,自己本身並沒有任何工作,一直是依靠著每月1000元的失業金維生。並且這位博士此次盜竊還不是第一次,他在之前已經有了5次前科,而最早的一次甚至是在1996年。明明是博士學歷,本該前途一片光明,那麼宋某怎麼會成為一名盜竊的慣犯呢?當地警方在如此詢問宋某時,宋某表示是因為過於好高騖遠,仗著自己的高學歷對於工作特別挑剔,這也是導致自己年已中年卻一事無成的主要原因。
  • 48歲博士偷電動車被抓,明明是高學歷人才,為何落得如此下場?
    一名年近50歲的中年男性,因為偷電動車被抓了,本來這也算不得什麼大事,但是這件事裡面偷電動車的男子可不一般,這位可是博士學歷。現如今,即使是我國已經放寬了上大學的要求,那麼我國的本科學歷人員佔比也才僅僅只有百分之4,更不用說再往上的碩士以及博士。
  • 高學歷人群失業增多說明什麼
    以為高學歷就可以高枕無憂、捧穩「鐵飯碗」的時代可能一去不復返了。至少在深圳是如此。  如今,深圳高學歷失業者比比皆是。揣著大學文憑在人才市場上屢屢碰壁者更不稀罕。  記者認識的一位畢業於藝術學院的小王,已經在家裡閒坐了近一年。
  • 只有博士學歷才能在大學教書?其實大學教師中碩士和本科學歷都有
    作為一名大學老師,學歷高是基礎,如果沒有學歷,那就不能成為大學教師,這是很多人的固有認知。許多優秀的博士畢業生可以留在學校直接教書,很少聽說有碩士學位的畢業生可以留在學校教書。高校教師分為輔導員、一線任課教學老師、二線教學老師、還有行政、後勤等等。
  • 高學歷護士吃香,青島不乏碩士護士,還有一位博士在讀!
    名叫劉敏,高學歷、高顏值,現在青島市中心醫院心內科。既然研究生畢業為什麼還要做護士?搞學術研究不好嗎?當個老師不好嗎?可以說,高學歷、高資歷、專業技能過硬的專科型護士正逐漸成為護理領域緊俏的「特種兵」。
  • 碩士博士也不例外!高學歷也都失業?
    碩士、博士學歷創業的更是不少。隨著我國產業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各行各業都卯足了勁去迎合社會的需求。學校應運而生了一些「新鮮」專業,例如螺螄粉專業,小龍蝦專業,釀酒專業……看來要把吃喝給研究透了!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臺文學博士:一畢業就失業,只求一份安身立命的工作
    「一畢業就失業,只求一份安身立命的工作」,臺媒今天在顯著位置報導了一位文學博士在臺就業的窘境。 在臺灣,學歷高,不代表就業機會多。據臺灣主計總處資料,2016年5月,島內碩、博士學歷者,失業率為2.92%,失業人數約2萬6,000人,較2015年同期增加2,000人左右,顯示高學歷失業的情況,仍持續惡化。 「讀大學時,很崇拜教授,覺得他們社會地位高、薪水高,又有寒暑假,根本是人生勝利組。」
  • 她們不僅演技好能力強,學歷也出乎意料,竟全是博士碩士研究生
    小魚記得讀高中的時候,除了少數真正喜歡藝術的人之外,還會有一大部分人去選擇以藝術類參加考試,因為藝術類參加高考,文化課分數的要求會低很多,也就是說,只要藝考過了,高考就不需要那麼高的文化分了。所以好像就對娛樂圈的明星有了固有印象,可能他們的學歷都不太高,不知道有沒有人和小魚一樣的想法。有那麼一部分明星他們粉絲高,收入高,但是其實學歷也高。
  • 不是博士就是教授,貪官拿高學歷憑什麼這麼容易?
    記者梳理了142名十八大後黨政系統省部級以上落馬高官的履歷,發現這些落馬官員的高學歷獲取經歷具有速成多、跨界多、名校多、疑點多等「四多」特點。記者分析發現,這些落馬高官學歷多存在跨界現象:48名博士高官中,有26人跨界,佔54%;66名碩士高官中,有33人跨界,佔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