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積極推進電商扶貧見聞-山西日報數字報

2020-12-22 山西日報數字報
  

閱讀提示
  電商扶貧,就是把「網際網路+」納入政府扶貧工作體系中,通過一戶帶多戶、一店帶多村的精準扶貧帶貧機制,對接城鄉廣域的大市場,使農產品藉助網際網路「飛」出山溝溝,進而帶動貧困群眾就業增收。今年以來,我省緊扣決戰完勝目標要求,根據《山西省2020年電商扶貧行動計劃》安排,多措並舉提升貧困地區電商服務能力,發揮電商平臺優勢,拓寬農特產品銷售渠道,推動農特產品網絡銷售,鞏固脫貧成果,為推進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築牢了農村電子商務基礎。

整合資源 提升服務能力

  寒風凜冽,山路彎彎。12月15日,記者來到呂梁山南端的隰縣,在陽頭升鄉竹幹村見到了當地的網絡「達人」王明明。戴著一副深度近視鏡的他態度和藹,高興地對記者說:「我依靠政府搭建的電商服務站,在村裡開設網店後,再也不用東奔西走,只需輕輕一點滑鼠就能把各種農特產品賣出去。」去年,他的銷售額有200萬元,其中幫助貧困戶銷售50多萬元,帶動50餘戶貧困戶年均增收2500元。
  隰縣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也是我省的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地處偏遠,交通不便。曾幾何時,藏在山裡的農特產品,常常因為賣不出去而爛掉。現如今,這裡的許多農戶做起了電商,網際網路帶著農特產品「飛」向全國各地,老百姓不再因為賣不出去而犯難。
  2016年起,我省把電商扶貧納入全省八大工程二十項行動,成立了省電商扶貧領導組,先後出臺《山西省電商扶貧行動計劃》《山西省電商扶貧「到村到戶」工作實施方案》《山西省電商扶貧工作評價辦法》,商務、扶貧、財政等部門合力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工作,使得我省農特產品搭上了網絡銷售的快車。
  經過近5年發展,我省電商服務體系更加全面。省電商扶貧領導組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10月底,全省建設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52個,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工作實現36個國家級貧困縣、10個深度貧困縣全覆蓋,圓滿完成「十三五」任務指標。
  目前,全省58個貧困縣骨幹電商企業建設的縣級服務(運營)中心實現全覆蓋,通過設立村級服務站和鄉村代理(代購、代送)員等方式,電商服務覆蓋行政村數量由2016年的2391個增加至現在的12764個,佔58個貧困縣行政村總數的82.9%,電商服務覆蓋貧困村數量由2016年的887個增加至6833個,佔58個貧困縣貧困村總數的94.3%,在鞏固「雙70%」的目標前提下,實現了穩定增長。

創新驅動 暢通銷售渠道

  「說花椒,道花椒。花椒雖然用得少,五味裡頭主調料……」在全國消費扶貧月期間,洪洞縣曲亭鎮的趙忠華在鎮裡的電商服務站說著順口溜,賣著堆放在面前的花椒、辣椒、核桃等農特產品,吸引著現場和屏幕前很多人的關注。
  趙忠華的快手平臺有5.3萬粉絲,是一名農民「網紅」。他說:「我平時愛編點快板唱詞,也愛刷快手,兒子就鼓勵我註冊個快手號。」粉絲多了之後,他就在鎮裡的電商服務站給家鄉農特產品直播帶貨。現在,趙忠華每周有一場直播帶貨,最多的時候直播間流量能達到近萬人。
  在電商扶貧工作中,省商務廳積極對接阿里巴巴、抖音等平臺,爭取各大電商平臺流量支持,指導各市採用直播帶貨等電商手段推動農特產品網絡銷售。各地主動適應市場變化,創新線上銷售方式,提高農特產品市場知名度和佔有率。
  今年以來,運城市通過直播帶貨、電商平臺銷售等電商渠道,幫助貧困群眾銷售櫻桃、小米、蘋果、杏等371個品類農特產品,1月-10月實現電商銷售額4.26億元;太原市陽曲縣與淘寶主播薇婭合作,開展助農扶貧公益直播5次,銷售陽曲小米200萬元;大同市通過央視客戶端、央視頻、央視新聞微博和淘寶同時直播「秦晉之好」助銷活動,帶動大同黃花菜、黃花醬銷售突破88萬元;晉中市通過縣長直播、網紅助力、企業參與,幫助銷售農特產品,共計233.5萬人次觀看直播,帶貨金額52.4萬元左右;臨汾市開展「電商平臺+產品+網紅+縣市區長」直播活動,17個縣市區領導直播場次共計85次,合計網銷額3194.53萬元……
  據省農業系統統計,僅全國消費扶貧月前後,全省開展主題宣講類、群眾體育類、職業競賽類、專題宣傳類、農耕文化類和豐收消費季等六大類慶豐收活動210場次,直接參與人數86萬人次,間接參與人數687萬人次,帶動農特產品直接銷售近12億元。

注重培訓 強化智力支撐

  12月16日上午,方山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三樓會議室裡座無虛席,全縣各個鄉鎮的30多位電商服務站站長前來參加一周一次的電商培訓。課堂上,老師和學員圍繞村站便民服務、電商運營、快遞首發等內容進行了精彩的互動交流。
  負責方山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運營的陳軍軍對記者說:「觀念、方法及技能掌握程度是制約電商發展的主要因素,因此我們把從業人員的培訓牢牢抓在手上,定期不定期舉辦開店實戰、產品運營、視覺運營、流量運營、多平臺運營、移動電商等方面的培訓,提升從業者專業業務水平。」
  在推進電商扶貧工作過程中,我省通過「培訓+實操+跟蹤指導+孵化」的模式,利用電商扶貧培訓基地,加大對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和貧困群眾的培訓力度,為各地培育了一批批服務於本地電商扶貧的骨幹力量。
  今年,針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我省電商扶貧成員單位既分工又合作,多措並舉加大電商扶貧人才線上、線下培訓力度,確保收官之年,農特產品銷售渠道通暢,貧困群眾收入不減。
  省扶貧辦科教站站長張俊彥介紹,今年,省人社廳持續推進全民技能提升工程,全省共有68個縣、79個培訓機構開展電商類培訓,共計開班363個,培訓學員12296人次;省農業系統在高素質農民培訓中增加「新農人主播培育」專項,全年培訓2000名具有直播帶貨技能的新農人主播,著力打造本土化直播團隊;省供銷社將電商人才培訓納入到每年的「萬人培訓計劃」,全系統在全省58個貧困縣的電商培訓超過1萬人次,帶動就業1000餘人;團省委重點推進農村青年電商培育工程向貧困地區傾斜,各級團組織累計培訓農村青年電商人才14630人次;省扶貧辦聯合商務、農業、人社、婦聯等部門,共開展貧困村電商扶貧創業致富帶頭人省級培訓24期38個班次,培訓4200多人,市級開展電商扶貧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訓23個班次1992人,創業人數達3500人,帶貧人數達2.7萬人。

本報記者李全宏

相關焦點

  • ...新篇章】打造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 - 山西日報數字報
    在我省,這樣的技能培訓服務場所遍布城鄉。「人人持證、技能社會」建設在三晉大地深入人心,全民技能提升培訓已連續3年作為省政府民生實事之一,持續發力、穩步推進,堅持不懈全方位提高廣大勞動者素質和創新創業本領,源源不斷為我省高質量轉型發展提供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撐。
  • -山西日報數字報
    要在新的發展階段全力把握新發展格局和重大機遇,以強烈的政治擔當和歷史使命感,沿著習近平總書記為山西指明的轉型發展金光大道,堅定走下去,堅實走出來。要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光榮使命,堅持在戰略部署上「扣扣子」,責任履行上「擔擔子」,任務落實上「釘釘子」,不遺餘力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教育,大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推動我省高質量發展、高水平崛起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
  • 海南日報數字報-我省今年招聘2000名護林員
    本報訊 (記者孫慧)今年我省林業部門計劃招聘2000名生態公益林護林員,優先從各市縣所在地建檔立卡的農村貧困戶中選聘
  • 山西日報手機報(晚報)2018.12.17_山西日報手機報_山西新聞網...
    ★本期關鍵詞:煤礦信息化|文瀛公園|「過期蜂蜜門」|寵物「成精」|《四十不惑》     山西日報手機報(晚報) 2018.12.17> 星期五 農曆十一月十一 第320期   ★歡迎訂閱《山西日報手機報》,發送簡訊SXRB到10658000,收到確認信息,回復即可訂閱。
  • 我省提前下達2021年財政專項扶貧資金 預算388542萬元
    我省提前下達2021年財政專項扶貧資金 預算388542萬元 2020-12-09 18: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民辦教育機構正在成為中堅力量 - 山西經濟日報數字報
    山西現代雙語學校、太原知達常青藤學校每年招收的學生要求都很高。  來自省人大常委會的一份報告顯示,全省各級各類民辦學校貫徹國家教育方針,堅持依法辦學,致力培養各類人才,我省民辦教育已形成一定辦學規模,成為教育事業的重要增長點、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和人民群眾關心關注、民生福祉保障改善的重要方面,有力促進了科教興晉、人才強省戰略的實施和全省經濟社會發展。
  • 太行明珠即食小米粥香飄歐美市場 - 山西經濟日報數字報
    本報太原11月2日訊(實習記者 李京益)近日,首批200件、1600組太行明珠小米粥產品,從太行明珠中試生產基地發貨,從廣州港出關,出口加拿大和荷蘭,這標誌著山西精準扶貧功能農產品之一的太行明珠即食調製小米粥產品正式進入北美洲和西歐市場。
  • 開放的山西歡迎您!——深入推進中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
    靠著這把「金鑰匙」,山西優勢的特色產品將走出國門,同時也把全球的優質產品引入山西,在實現「買全球」的同時「賣全球」,進一步增強我省企業適應全球數字貿易發展趨勢,加速進出口企業聚集,推進外貿高質量發展。
  • 大美太行在山西 - 山西日報數字報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戰略部署和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在今年的全省旅發大會,省政府做出了打造黃河、長城、太行三大旅遊板塊的重大戰略決策,這是建設國家全省域全域旅遊目的地的主要內容和重要支撐,也是構建山西旅遊發展大格局升級版的必然選擇,更是山西旅遊立足於世界眼光、國家名片、山西特色,開啟山西旅遊發展新時代的重要標誌。
  • ——我省全國禁毒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風採 - 山西日報數字報
    晉中市公安局禁毒支隊在打擊毒品違法犯罪的同時,行使市禁毒委員會辦公室的職能,完善禁毒工作運行機制,明確各成員單位工作職責、目標任務和具體措施,全面推進禁毒基層基礎工作。山西彩虹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為吸毒者重塑人生  山西彩虹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是山西省內首家也是目前唯一從事禁毒社會化工作服務的民辦非營利社工機構。通過協助管控以及身體脫毒、心理輔導、家庭關係修復、社會人際支持網絡修復、就業輔導、醫療幹預等「六位一體」的專業服務模式,幫助社會吸毒人員實現戒斷康復及融入社會。
  • 數據發力 服務上「雲」 - 山西日報數字報
    據悉,山西路橋集團BIM中心將於近期籌劃舉行主題建模大賽等活動,全面推廣雲族庫使用,在全省交通領域形成科技賦能高質量發展的典型示範,更好地服務山西智慧交通建設。城市雲平臺整合了各部門、各產業的系統與數據資源,實現了對城市信息化、智慧化的統籌規劃,有力地推動城市數字政府、數字民生與數字經濟發展。它是解決城市發展問題、引導城市健康發展、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的基礎設施。  以惠民、利民、為民為目標,清眾科技提供了基於城市雲的一系列便民服務,如智慧停車、智慧旅遊、智慧醫療、智慧政務、智慧教育等各行業領域的智慧服務。
  • 2020年全省電商扶貧產品「三品一標」品牌認證培訓班在蘭州舉辦
    2020年全省電商扶貧產品「三品一標」品牌認證培訓班在蘭州舉辦 2020-06-03 02: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泰寧推進「農旅+電商+扶貧」新模式 促進農戶增收
    泰寧推進「農旅+電商+扶貧」新模式 促進農戶增收 2019-09-24 15:55:00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福州
  • 山西日報數字報
    坐落於祖國東南、海峽西岸的百年廈大,是一所與中國共產黨同齡的高等學府,她與人傑地靈、英雄輩出的人文山西雖遠隔四千餘裡,卻有著很深的緣分。不論是戰爭年代,還是在和平建設時期,不論是科研合作,還是人才培養,廈大與山西立足家國,彼此攜手,演繹了一段段感人的故事。
  • ——山西華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創新發展紀實 - 山西日報數字報
    多年來,我省許多民營企業活躍在全國、全省改革開放的舞臺上,為山西的經濟建設和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擔當著山西轉型發展不可或缺的生力軍。山西華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一個典型代表。  位於太原市小店區的山西華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原名山西華豹塗料有限公司)成立於1997年,是集塗料研發、生產、銷售和塗裝為一體,向社會提供綠色環保塗料及塗膜的綜合性企業。
  • 我省簡化扶貧資金撥付流程
    扶貧資金是貧困群眾的「保命錢」和減貧脫貧的「助推劑」。為了切實保障扶貧資金用在「刀刃」上,從省扶貧辦獲悉,2014年以來,我省改革了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管理機制。不但建立了財政扶貧資金投入穩定增長機制,而且進一步簡政放權,簡化項目審批、資金撥付流程,將項目審批權原則下放到縣。  今年開始,我省建立了財政扶貧資金投入穩定增長機制。
  • 甘肅省將構建「1+87+N」電商同城配送體系
    我省將構建「1+87+N」電商同城配送體系每日甘肅網12月8日蘭州訊(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記者馬如娟)12月7日,記者從省商務廳獲悉,我省商務系統學習借鑑隴南經驗,將構建「1+87+N」全省電商同城配送體系
  • 山西日報手機報(周末)2018.05.06
    中歐班列|中考體測|高鐵打折|太空遊|世乒賽女團奪冠|謝娜   山西日報手機報2018.05.06 星期日 農曆三月廿一 第95期   ★歡迎訂閱《山西日報手機報5月5日上午,山西永和文化旅遊暨槐花產業扶貧活動在永和縣花兒坡開幕。當地以「槐花」為媒,開展一系列主題活動,積極發展特色槐花產業,為當地脫貧攻堅鋪路助力。穿花海、沐花香、看演出、品美食,讓眾多嘉賓、遊客流連忘返,倍感舒暢愉悅。
  • 中牟縣電商扶貧暨阿里巴巴天貓優品項目推進會召開
    7月3日,中牟縣電商扶貧暨阿里巴巴天貓優品項目推進會召開,中牟縣領導李曉亮、朱清偉參加會議。會議安排部署了中牟縣電商扶貧工作,天貓優品河南大區負責人講解了電商扶貧及農產品上行情況,並現場解答參會人員的疑問。李曉亮指出,電商扶貧是中央的明確要求,是助力脫貧攻堅的有效抓手,各相關單位要高度重視,夯實責任,做好電商扶貧工作。
  • 在轉型發展上率先蹚出一條新路來 - 山西日報數字報
    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六新」的重要指示要求,就要全力打造一流創新生態,積極探索推動「六新」發展的新路徑新機制新政策,為省委「四為四高兩同步」總體思路和要求的順利推進提供支撐。  構建多層次的創新體系。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著力構建多層次的創新體系,著力在創新平臺打造、拔尖人才引進、科技成果轉化、政策機制設計上一體化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