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裡的秋:古道西風瘦馬,白草紅葉黃花

2020-12-19 唐詩宋詞天地

文 / 初釀

秋日午後,驅車奔馳於高速路上,抬頭是藍天白雲,側目仍有綠意縈懷。初秋時節,尚未有蕭瑟悽涼,但打開車窗,風中帶著微微涼意,夾雜著絲絲秋的氣息。

秋,亦是文人鍾愛的季節,菊香氤氳,黃葉飄搖,離人愁緒,思念情殤,都會在這個季節裡暈染。詩詞歌賦,在秋風中盛開;散曲小令,亦會在秋風裡沉澱出異樣的光彩。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是元曲中描繪秋的經典,字裡行間那濃的化不開的悲涼,剎那間就浸滿了人的心。夕陽西下,秋風蕭瑟,寂寥古道,瘦馬上一襲落寞的身影,被夕陽的餘暉拉成長長的一線,斷腸人漂泊在天涯。

不知道有無人來問候「天涼可添衣」,有無人關心「日晚宿何處」,或許他已習慣了孤獨和漂泊。忽然想起一首老歌,「曾經以為我的家,是一張張票根,撕開後展開旅程,投入另外一個陌生,這樣飄蕩多少天,這樣孤獨多少年。......疲憊的我,是否有緣和你相依。」姜育恆那蒼涼的歌聲,或許是西風古道上他的心聲。

風飄飄,雨瀟瀟,便做陳摶睡不著。

懊惱傷懷抱,撲簌簌淚點拋。

秋蟬兒噪罷寒蛩兒叫,淅零零細雨打芭蕉。

關漢卿的《大德歌·秋》是一種秋思。古道西風上的漂泊遊子不知現在在何方,只留下無盡的思念,讓遠在家中的她落淚神傷。白日裡秋蟬聒噪,入夜來蟋蟀長鳴。屋外悽風苦雨,窗前雨打芭蕉的零丁聲,敲痛了孤寂的思念;屋內孤燈獨照,雙眸中撲簌的淚珠,煎熬著難以入睡的心。相思苦,苦相思,在秋風秋雨中更加濃鬱。

秋雨連綿,是相思的淚;黃葉漸落,是思鄉的情。每逢秋日,思念就如斷閘的洪水,蜂擁而至。奈何,無可奈何,只能如聽雨的蔣捷,「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新秋至,人乍別,順長江水流殘月。

悠悠畫船東去也,這思量起頭兒一夜。

貫雲石的《壽陽曲·新秋至》是一首秋日送別的離歌。秋日,離別日,悠悠畫船,水流殘月,都在為離去的人傷懷。徹骨寒涼的秋風,吹不走離別的悽涼,思念從這一刻開始,日漸濃烈,再難斷絕。

多少文人都在訴說秋日的離別:柳永的「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吳文英的「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許渾的「勞歌一曲解行舟,紅葉青山水急流」,都將秋日的離別渲染的無比冷寂悲涼。自古以來最讓人傷心的是別離,更何況又恰逢寂寥蕭瑟的清秋。這份離愁別緒,隨著秋風悄悄溢滿心頭,即使那火紅的楓葉,湍急的水流,都化不去那份悲愁。

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

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惜春悲秋,自古皆有,然而白樸筆下的秋,卻是一幅絢爛多彩的圖畫。他的《天淨沙·秋》,就託出了一個千山綠水間,白草紅葉黃花的五彩金秋。落日殘霞滿天,一座孤村在落日帶餘暉下,升起嫋嫋炊煙。歸巢的寒鴉,靜立枝頭,忽然,一隻哀鳴的孤鴻掠過,在晚霞中留下一點倩影,轉瞬不見。秋日的紅葉絢麗了人間,白草上幾朵黃花,嬌俏婀娜,惹人愛憐。

別人眼中蕭瑟遲暮的秋,在他的眼中卻是彩色的、長情的。天長水闊,日麗風清,孤村寂靜的傍晚,有一種說不出的地老天荒,遺世獨立。

芙蓉映水菊花黃,滿目秋光。

枯荷葉底鷺鷥藏。

金風蕩,飄動桂枝香。

(么);雷鋒塔畔登高望,見錢塘一派長江。

湖水清,江湖漾,天邊斜月,新雁兩三行。

貫雲石的另一篇《小梁州·秋》,是一個意氣風發的秋。天高雲淡的秋日,雷鋒塔上登高眺望,西湖瀲灩多姿,亭亭玉立的芙蓉,靜靜覓食的白鷺,怒放爭豔的秋菊,都在靜享這份秋光。微風渺渺,桂馥飄香,錢塘江上煙波浩渺,江潮湧蕩。天邊一彎斜月清涼,兩三行新雁無聲划過淡幕蒼穹,追尋著自己的遠方。

秋,是那麼寧靜清新,卻又豪情奔放。像劉禹錫詩中所說,「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境由心生,或許是那淡泊一切的心,飄然出塵的情,讓他的眼中、心中皆是美好安詳。貫雲石生於維族貴胄之家,一生兩度辭官歸隱,皆非迫不得已,而是追尋自我的任性而為。他有自己的夢想,浮名虛利,非他所求,只想浪跡天涯,縱遊山水林泉,將一身才情賦予詩詞歌賦之中。

青苔古木蕭蕭,蒼雲秋水迢迢。

紅葉山齋小小,有誰曾到?

探梅人過溪橋。

張可久眼中的秋,充滿了佛心禪意。他的《天淨沙·魯卿庵中》描繪了一幅清幽淡遠的水墨山水畫。秋日山高雲淡,他來到友人魯卿隱居的山齋。蒼雲片片,秋水迢迢,山上古木蕭蕭,庭院中青苔隱隱。滿山紅葉映襯下,山齋是那麼渺小,有誰曾經來過,那些高潔之士走過的石橋。

小小山齋中,隱逸著超然物外的雅潔之人,庭院深深,充滿了靜謐的禪意與安寧,遠離世間煩惱,留一方清淨於此。佛經云:「得失從緣,心無增減。有求皆苦,無求乃樂。」人無欲無求,方能享得生活之樂,小小山齋,靜雅愉悅。

百人眼中百樣秋,無論蕭瑟、悽涼,還是明媚、絢麗,都是秋與心的折射。「斷腸人在天涯」的悽涼,「白草紅葉黃花」的明豔,亦或是「便做陳摶睡不著」的綿綿相思,都是秋賦予人間的美。秋風秋雨,紅葉黃花,無聲無息地浸入心間,暈染,飄散……

相關焦點

  • 十首元曲說秋:秋葉靜美,秋華如丹
    《天淨沙·秋思》元·馬致遠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天淨沙·秋》元·白樸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清江引·秋懷》元·張可久西風信來家萬裡,問我歸期未?雁啼紅葉天,人醉黃花地,芭蕉雨聲秋夢裡。
  • 眉葉不經秋——在元曲中邂逅最美的秋天!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一直以來,我們總是記得唐詩宋詞中有關秋天的美,卻遺忘了元曲中也有極美的秋天。《天淨沙·秋》——白樸【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天淨沙·秋》——徐再思【斜陽萬點昏鴉。西風兩岸蘆花。船系潯陽酒家。多情司馬。青衫夢裡琵琶。】
  • 紅葉荒林酒興,黃花老圃詩情,元曲中的秋天驚豔了時光
    和露摘黃花,帶霜烹紫蟹,煮酒燒紅葉。秋天的美,在唐詩宋詞裡,在雜劇散曲裡,每個時代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來抒發著對秋天的喜愛之情。詩言志,詞抒情,而元曲(雜劇和散曲的總稱)中的秋天更令人嚮往。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元.白樸《天淨沙·秋》感悟:遠山銜落日,夕陽西下,天邊的晚霞漸漸地變暗。倦鳥歸巢,幾隻烏鴉棲息在老樹上,一隻大雁划過天際,箭也似的飛掠而下。炊煙嫋嫋,遠處那座安靜的小村莊顯得如此的孤寂。
  • 活生生的「古道西風瘦馬」就在京西!這個「北京人」是元曲大家
    在古代,我們並肩策馬,走幾十裡地,耳環叮噹作響,不說話,又走了幾十裡地。「北京人」馬致遠,也就是當時的「元大都人」、知名的戲曲家、散曲家,他青年時期仕途坎坷,晚年不滿時政,隱居田園。而他最如雷貫耳的代表作、元曲小令《天淨沙·秋思》,僅寥寥幾句,卻令人動容:「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其實這樣的秋景,不僅存在於書本裡,你在門頭溝區王平鎮西落坡村的馬致遠故居,就可以親眼目睹。而這個近年來以散曲歷史文化為底蘊的山間小村落,也吸引了很多詩詞愛好者和旅遊者的目光。
  • 古道·西風·瘦馬·斷腸人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馬致遠《天淨沙·秋思》     有一段時間不曾翻讀元曲了,內心突然非常惦念。於是這個早晨,迫不及待地從書櫥裡找出來,細細翻看。尤其喜歡這首《天淨沙·秋思》。中學時代,語文課本裡有這首詞。
  • 元曲中的作文金句:「秋思」那些事,從古到今都是這麼寫
    再往遠處看,古道上一匹瘦馬正在頂著西風艱難前行。夕陽西沉,漂泊的遊子散落在遙遠他鄉。鼎足對起源於漢代民謠,大量出現在元代散曲裡。如本期我們學習的《天淨沙·秋思》中就有典型的鼎足對:「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其實,元代文人對鼎足對情有獨鍾,如白樸《水調歌頭·北風下庭綠》中有「五溪魚,千裡菜,九江茶」;再如喬吉《折桂令·荊溪即事》中有「老樹支門,荒蒲繞岸,苦竹圈笆",等等。
  • 兩首關於秋的《天淨沙》,一首是千古絕唱,另一首也不遑多讓
    天淨沙·秋思元代:馬致遠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乾枯的樹身上纏滿了藤枝,藤枝也已經凋敗枯萎,沒有一絲生機,樹枝上幾隻烏鴉在搖搖欲落的枯枝上叫著,荒涼的古道上緩緩走來騎著一匹瘦馬的天涯遊子,聽著路旁烏鴉的叫聲,讓風塵僕僕的遊子的心裡更添悽涼。古道旁可以可見清澈的溪水,小溪上架著一座小巧玲瓏的橋,橋的那一邊有一戶人家,可見炊煙嫋嫋升起,隱約可聽見歡聲笑語。而在這邊荒涼的古道上,只有悽涼的西風吹在身上,涼在心裡。
  • 【國學】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一點飛鴻影下,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浪淘沙·夜雨做成秋 納蘭性德夜雨做成秋恰上心頭,紅葉低窗,悽涼一片秋聲。卻道天涼好個秋。
  • 古道西風瘦馬-斷腸人在天涯​!​
    我們先來欣賞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原文: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這首詞其實不需要翻譯,任何人都看得懂,這就是這首詞的最偉大之處。簡單扼要,但是寓意可以說是無限深遠。
  • 詩詞丨10首經典元曲,詞雖短,情卻長,一生至少要讀一次!
    人一生至少該有一次,為了某個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結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經擁有,只求在我最美的年華裡,遇到你。一支元曲,百種情思,縱使已過千年,依然讓人刻骨銘心。今天,詩詞君就為大家分享10首最經典的元曲,詞雖短,情綿長,一生至少也要讀一次!
  • 中學語文中的元曲知識匯總
    《梧桐雨》白樸《漢宮秋》馬致遠代表作《漢宮秋》、《青衫淚》。四、元曲代表作《天淨沙·秋思》馬致遠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天淨沙·秋》白樸孤村落日殘霞,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 夕陽西下,戀上最美的元曲!
    王國維先生說:「元曲之佳處何在?一言以蔽之,曰:自然而已矣。古今之大文學,無不以自然勝,而莫著與元曲。」 《天淨沙·秋思》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 「瘦馬非馬」馬致遠元曲名作 暗示揚州妓女悽苦生活
    最近一首網上熱門歌曲《笑納》,開首兩句「撐傘接落花,看那西風騎瘦馬」,唯獨第二句用粵語唱出,讓人聯想起馬致遠元曲名句「古道西風瘦馬」。其實前一句歌詞「騎瘦馬」詞義指騎著瘦馬,但後一句「瘦馬」,卻未必與動物的馬有關。
  • 同為元曲四大家,白樸這首《天淨沙》,不輸「小橋流水人家」
    當然,也有「我言秋日勝春朝」這般昂揚向上的詠秋詩。但最多的,還是涼風暮雨斷雁西風中的惆悵。其實,寫秋的好句好意境,除了詩詞之外,元曲也有不少佳篇,比如我們所熟知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元曲」是一個範疇比較大的文學體裁,它又分元雜劇和散曲。
  • 喜歡元曲?讀讀「元曲四大家」白樸這12首代表作
    元曲盛行於元代,與唐詩、宋詞並舉,每一曲牌都有固定的格律定式,文學藝術性極高。每讀古人元曲,如同享受精神大餐。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學家、雜劇家,與關漢卿、鄭光祖、馬致遠(另有一說為關漢卿、馬致遠、王實甫)並稱為「元曲四大家」。
  • 唐詩宋詞元曲中的秋天!十首悲秋以杜甫為最高!李清照最悲痛!
    3.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宋代:辛棄疾楚天千裡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樓頭,斷鴻聲裡,江南遊子。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搵英雄淚!
  • 32首紅葉詩詞,靜賞絢爛秋日,慢數似水流年
    《天淨沙·秋》元·白樸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雁啼紅葉天,人醉黃花地,芭蕉雨聲秋夢裡。《和杜錄事題紅葉》唐·白居易寒山十月旦,霜葉一時新。曉霜紅葉舞歸程。客情今古道,秋夢短長亭。淥酒尊前清淚,陽關疊裡離聲。少陵詩思舊才名。雲鴻相約處,煙霧九重城。
  • 走進這個京西古村落,體味古道西風瘦馬,小橋流水人家
    如今在高樓大廈裡生活的人們, 利用閒暇時光, 來到這京西的韭園村, 拋開煩惱,走走古道,訪訪故居, 不失為減壓放鬆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