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西風·瘦馬·斷腸人

2021-02-19 安寧是我心愛的姑娘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馬致遠《天淨沙·秋思》

     有一段時間不曾翻讀元曲了,內心突然非常惦念。於是這個早晨,迫不及待地從書櫥裡找出來,細細翻看。尤其喜歡這首《天淨沙·秋思》。中學時代,語文課本裡有這首詞。那時候,課本裡的插圖也是黑白兩色的,儘管如此,因為這首詞,喜歡上了那副插圖,枯樹、老鴉、小橋、流水、矮草房、古道、衣袂飄逸的斷腸人的背影、相依為命的老馬。寥寥幾筆線條,勾勒出了一副很有意境的畫面。我常遺憾自己沒有繪畫的天分,否則,我一定會把自己對這首詞的理解都畫出來。

     很多年後,我見過我的一位老同學畫過這幅畫,其中的孤寂、落寞、無助、仿佛是要把一個人一輩子的艱難都畫出來了,卻唯獨缺少了一種意境美。再後來,有機會讀《墨菲定律》,讀《蝴蝶效應》,讀《鬼谷子的局》,我才明白,一個人的心裡暗示很大程度上就決定了一個人一生的命運。所以,我不得不在這裡囉嗦兩句,無論內心有多麼苦澀,也要努力朝向有光的地方生長,努力讓光照進心房,如此,往後的人生才不會太慘澹。

      好了,言歸正傳,接下來,我就以我淺薄的文字來拆解這首詞吧。

            (一)古道,是一個人的古道

     一條古道,靜默地延伸到歷史的深處。我想起了荊棘叢生鋪滿白雪的滄桑古道。讀一條古道,讀懂一段艱難的歷史,讀懂一個行者的孤單、無助而決絕的背影。古道,是歲月留下的一條長長的印痕,奔馳的駿馬,憂鬱的浪子,溝溝坎坎的塵土路,颯颯的西風,捲起漫天黃沙,於平平仄仄中,唱響了詩人心中的詩。古道,不僅是通向遠古,它的觸鬚,它的分岔,更是深入了一匹瘦馬的內心,攪擾起亙古不變的鄉愁;古道,是留在戀人心中的一條長長的的紐帶,繡滿了祝福與思念,在噠噠的馬蹄聲中輕聲細語;古道,從西安城通向我的長安老家,這一端是我,那一端是我的牽掛。

     儘管今年的春天來得有些晚,但它終是來了,且不負眾望。古道邊,楊柳依依,鮮花盛開,古道醉了,醉在這美好的季節裡。古道,是我長安老家的灃河,映出太陽和雲霓,映出紅塵男女悲歡離合的愛情,映出世道滄桑、人世艱難。來生,願化作灃河裡的一條魚兒,自由來往,無拘無束,把一輩子的悲喜都交給這條河。

     古道,是覆在大地上的一條藤蔓,用自己的方式擁抱自己深愛的大地;古道,是無數文人墨客留下的嘆息,冗長無奈的嘆息;古道,塵土飛楊,車轍交錯,命中注定的相遇被時光蹉跎。一個遊子,便是古道上的一個音符。蒼茫的歲月裡,反覆彈奏著憂傷。我,是古道上的沙礫,卑微、渺小、守候一場前世今生的約定……

            (二)西風,從來不似東風暖

     西風颯颯,送雁南歸。萬物凋零,深深藏。西風,從不似東風那般溫柔,可遊子卻愛它的凜冽。那是誰,早已橫刀立鴻,意欲力劈這濃濃的秋色?田野草地裡的蟋蟀,趁人家不注意的的時候,偷偷移居屋內,朝北的窗戶被泥巴堵塞上了。我曾渴望有個小院,院內春風綿軟,容得下我所有的悲傷,能庇護所有我愛的人,然而終是不能,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要去的遠方,我沒有理由以愛為名,禁錮他們。

      西風,獨自在屋外叫囂,它無孔不入的本領在農家的泥牆面前慘敗,有多少不甘心,就有多少捲土重來。日子一天深似一天,眼看著西風愈演愈烈。它就像是個狂莽的漢子,一手撐開漸濃的暮色,一手裹緊單薄的衣衫,深邃的目光凝視遠方。隱隱有號角聲傳來,他抖擻精神,策馬狂奔,炯炯雙目,迸射出兩道熾熱的光芒。哦,是的,西風也留不住他,他有自己要去的遠方……

               (三)瘦馬,願你被善待

     「噠噠」的馬蹄聲,驚擾了一個安逸的夢。故鄉的那片荒草,鋪展到了遙遠的山丘那邊,再翻過一座山,就能看到古道了吧?請讓我與那匹瘦馬在今天不期而遇吧。你在追趕什麼?一段過往?一位故人?一種俊逸的姿態?為何你不肯停下來,縱使一瘸一拐,也不肯停留?

     馬兒,你的心呢?是否已被風雨浸透,從此也無風雨也無晴?來時路已蒼茫,歸途漫漫,哪一個驛站,你會稍作停歇?我在每一個驛站都留下了家書給你,然而,即使再多溫情,也成了沒有下文的懸疑。

      瘦馬,瘦馬,你可知道?唯一的方向,已成了無法挽回的錯位。前世,你是蒙田將軍的鐵騎?還是關羽坐下的赤兔馬?一支冷箭,終結了你的英雄氣質;人生的潰敗,讓你無法回歸生命的本真。我的心痛,於事無補。你是一個被歷史甩在身後的失落者,還是奔馳在時間前沿的激昂的勇士?瘦馬不語,一如既往地走著自己的孤獨。它的記憶裡,有長安老家春天裡明媚豔麗的桃花。它的前方,一聲聲呼喚響徹蒼穹,那是它一生豐盈的矚望。我是攔不住它的,它不會為我而停留。一匹瘦馬,走在一副秋風吹落夕陽的惆悵裡,定格成生命中揮不去的的悲涼。同樣孤獨的遊子,相依為命,浪跡天涯……

              (四)斷腸人,在天涯

     我的文字很笨拙,描摹不出你孤寂的身影;我的文字很輕很輕,寫不出你厚重的憂傷。你的背影孤立而決絕,生生阻斷我跟隨的腳步;你的衣袂飄飄,有我系不住地相思紅豆。我淚眼婆娑,立於古道,不敢問君何時歸來。想來,此去經年,定是歸期杳杳。還請君務必珍重,上言加餐飯,不言長相思,天涼加衣,下雨撐傘。斷腸人,在天涯,言盡於此,往後餘生,不念,不忘,安然到老……

     古道荒涼,寂靜無聲,伸向遠方。斷腸人走過,嘆息聲猶在。西風又起,鴻雁南歸,聲聲哀鳴。時光,磨鈍了遊子的鄉愁,那飄舞的衣袂,是生命裡最哀絕的招魂旛……

       

      我是張少寧,用文字記錄歲月。往前走吧,路雖遠,但心中的方向一定會越來越清晰。這是一場叫做人生的旅途,也是一場命定的行走。我,祝你好運!

微信公眾號:zhangshaoning790226

相關焦點

  • 古道西風瘦馬-斷腸人在天涯​!​
    我們先來欣賞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原文: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這首詞其實不需要翻譯,任何人都看得懂,這就是這首詞的最偉大之處。簡單扼要,但是寓意可以說是無限深遠。
  • 元曲裡的秋:古道西風瘦馬,白草紅葉黃花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是元曲中描繪秋的經典,字裡行間那濃的化不開的悲涼,剎那間就浸滿了人的心。夕陽西下,秋風蕭瑟,寂寥古道,瘦馬上一襲落寞的身影,被夕陽的餘暉拉成長長的一線,斷腸人漂泊在天涯。
  • 走進這個京西古村落,體味古道西風瘦馬,小橋流水人家
    京西古道如一張大網橫縱門頭溝全境, 道路多而且長, 這些古道主要有商運道、 站在古道上放眼遠眺, 層巒疊嶂,西風如幕, 依稀馬蹄聲碎,情境交融, 悠悠思古之情,油然而生。
  • 活生生的「古道西風瘦馬」就在京西!這個「北京人」是元曲大家
    而他最如雷貫耳的代表作、元曲小令《天淨沙·秋思》,僅寥寥幾句,卻令人動容:「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其實這樣的秋景,不僅存在於書本裡,你在門頭溝區王平鎮西落坡村的馬致遠故居,就可以親眼目睹。而這個近年來以散曲歷史文化為底蘊的山間小村落,也吸引了很多詩詞愛好者和旅遊者的目光。
  • 古道西風瘦馬,斷腸人在天涯
    沒有咋,只是我這一朵塵世的花就要凋零在了古道夕陽瘦馬的【天淨沙】。(捌)今生沒有遇著他,我一直守候在夜泊楓橋的那一個家。破敗的古剎,孑影伴著昏鴉,斷壁殘垣,長亭對短亭,紛紛柳絮如鹽撒,無人知,風起柳絮飄若花。蝶戀花,唱落了一樹梅花,花旦呀,只是戲子眼角的一滴淚花花。
  • 「瘦馬非馬」馬致遠元曲名作 暗示揚州妓女悽苦生活
    最近一首網上熱門歌曲《笑納》,開首兩句「撐傘接落花,看那西風騎瘦馬」,唯獨第二句用粵語唱出,讓人聯想起馬致遠元曲名句「古道西風瘦馬」。其實前一句歌詞「騎瘦馬」詞義指騎著瘦馬,但後一句「瘦馬」,卻未必與動物的馬有關。
  • 馬致遠: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 「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你心中的最美鄉村是什麼樣子的?
    「心中有片美麗的牧場,藍天白雲乾淨的土壤,而夢是一群吃草的牛羊,自己就是放牧的太陽……」多麼美好的歌詞,多麼動聽的歌聲,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dream place,那裡,或是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或是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又或是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
    曾幾何時,大自然的景物被文人用作託物言志、借景抒情的工具,大自然則又披上了一層神秘的感情面紗,與詩人、作家同悲共喜,「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上下五千年,滾滾長江水,華夏一代代炎黃子孫,與大自然和諧相處時,又不斷點綴修飾著這位偉大的母親,這位世界上最漂亮、最溫柔、最賢惠的母親。
  •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而後,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長笑紅塵一瞬間,亦如水中月,鏡中花,美若煙花。堪那胭脂淚,淚胭脂,也是散落一霎那;擦肩了過往,凋謝了黃花;描畫了桃園,卻愛如夏花,僅開了半夏;那山河永寂,怎堪歡顏,蒼蒼已去的一指風華。匆匆那年那月,碾碎夢幻如沙,你依稀的模樣縈繞,重溫故地舊夢,暈染相思楓林,念起結痂.
  • 你知道揚州,但你知道揚州瘦馬嗎?
    這個你一定聽說過,但你知道揚州瘦馬嗎?元代著名詩人馬致遠,在名作《天淨沙·秋思》中寫道:「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但我今天說的,不是這個瘦馬。眾所周知,揚州在古代是兩淮(淮南淮北)鹽商的聚居地,鹽商當年可謂是富甲一方,生活奢侈程度可與皇家媲美。
  • 古道西風瘦馬——茶馬古道上最後的風景
    千百年來,我們的祖先在陸路上開闢了兩條對外通道,一條在北方,就是大家熟知的絲綢之路;一條在南方,被稱為「亞洲的天堂走廊」的茶馬古道。茶馬古道是一個有著特定含義的歷史概念。自古以來,地處高寒的康藏地區不產蔬菜,藏民族以糌粑、奶類、酥油、牛羊肉為主食,高脂肪,高熱量,需要喝酥油茶,分解脂肪,防止燥熱,補充維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