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保險:「政銀保」為企業增信 以金融助科技創新

2020-12-23 中國財富網官方

近年來,面對小微企業資金周轉難題,中國大地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陝西分公司(下稱「大地保險」)運用保證保險的融資增信功能,協同政府、銀行,加強對小微企業尤其是科技創新類小微企業的融資支持力度,開發「政銀保」產品,為小微企業提供擔保,解決企業融資難問題,分擔銀行風險,為後疫情時期企業運營提供支撐。

「政銀保」為中小微企業「增信」

小微企業是國民經濟發展中不可忽視的力量,是承載居民就業的重要領域,事關國計民生。科技小微企業更是推動產業優化升級、助力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之一。

然而小微企業因為資金規模小,固定資產少,而且高新科技型小微企業大多數處於輕資產模式,融資普遍困難。如果將科技創新比喻為科技型中小企業成長的發動機,金融則是助推企業各個階段發展的燃料。可是,融資渠道少、融資門檻高、融資成本貴一直桎梏著這些企業的蝶變。

「政銀保」業務,全稱為「政銀保」貸款保證保險業務,是大地保險聯合政府、銀行機構推出的專門支持科技類小微企業融資的新業務。當貸款對象向銀行申請流動性貸款時,由保險公司為中小微企業貸款主體提供保證保險,銀行提供貸款,政府提供保費補貼、貼息補貼和風險補償支持。

大地保險作為專業的風險管理機構,通過「政銀保」產品為小微企業提供更加可靠的融資增信服務,彌補了企業信用等級與銀行授信條件之間的差距,降低了銀行信貸風險,提升了小微企業融資能力和融資效率。

大地保險陝西分公司聯合西安市科技局、郵儲銀行西安分行在推廣「政銀保」後,受到企業普遍歡迎。

單筆最高可貸500萬 助力企業科技創新

西安希德電子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融合感知、寬帶通信、智能裝備為核心業務的新三板上市高新科技軍工企業,也是大地保險陝西分公司首份「政銀保」業務的投保企業。該企業產品研發周期長,投入大,回款慢。現有的融資渠道,往往讓企業陷入「有能力卻沒錢」的尷尬境遇。

希德電子之前申請銀行貸款,由於缺乏固定資產抵押,要麼找擔保公司交一大筆擔保費,要麼質押自己在新三板的股權,門檻高、收費貴,企業融資額度也不大,放貸周期卻需要好幾個月。

在了解到「政銀保」這個產品後,希德電子與大地保險對接後,僅實際交付5萬元保費,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郵儲銀行西安分行就將500萬元的貸款發放到企業。希德電子董事會秘書歐靖濤表示,大地保險的「政銀保」產品解決了企業的實際需求,增強了企業的信用,對於中小微高新技術企業不離不棄的支持也堅固了企業發展的信心。

「政銀保」正是通過財政、信貸、保險三輪驅動,使無擔保、無抵押的科技型中小微企業獲得銀行貸款,拓寬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共同支持民營及中小微企業的發展。該業務核心在於放大保險增信對擴大信貸投放的促進作用,緩解企業貸款難、貸款貴難題。

根據協議,目前貸款企業必須是經西安市科技部門推薦的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單筆貸款金額原則上不得超過500萬元,貸款應主要用於企業在進行技術研發、產品試製等過程中發生的流動性支出和費用。貸款利率最高不超過當期貸款基準利率的40%,保費不超過貸款額度的3%,其中政府補貼2%的保費,貸款期限一般不超過一年。

三方共擔風險 以金融創新帶動科技創新

中國大地保險公司推出的「政銀保」產品,屬於「政府+銀行+保險」三方參與、風險共擔的小微企業貸款服務新模式,實現了金融產品創新和金融服務方式創新,有利於更大程度發揮財政資金效益,為有效緩解中小微企業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城鄉創業者融資擔保難問題,控制和分散信貸風險,充分發揮金融在「穩增長、促轉調、惠民生」方面的重要作用。

據介紹,凡是購買了陝西「政銀保」產品的企業,一旦發生貸款到期無法償付的情況,西安市科技局承擔貸款額度的50%,中國大地保險公司陝西分公司承擔貸款額度的30%,郵儲銀行西安分行只需要承擔20%,通過貸款保證保險為銀行機構設置了一道資金安全的「保護鎖」,大大減輕了銀行風險壓力,放大了財政資金的效率,加大了政府對中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

同時,郵儲銀行和大地保險的盡調人員會從現金流、企業類型、發展方向、企業財務狀況和技術實力等方面對申請貸款的企業進行風險評估,做到了雙保險機制,很大程度上篩掉了一些技術實力不過關、經營不善的企業,為資金安全再次上了保險。

據了解,大地保險陝西分公司自2019年開出第一張「政銀保」保單以來,政銀保業務累計總承保額超過1.6億元,支持中小型科技類企業共計40餘戶。

大地保險陝西分公司總經理張瑾表示,大地保險將不斷開發新的科技創新金融產品,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的服務支持力度,以金融創新助力企業科技創新。

原文轉自:新華財經

相關焦點

  • 廣東中山用科技金融為企業創新「加油」-科技頻道-和訊網
    近年來中山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創新財政科技投入方式,推進科技與金融深度結合,加快構建多元化、多層次、多渠道的科技投融資生態體系。科技金融有前瞻頂層設計對於推進科技金融的發展,中山市注重加強頂層設計,完善政策體系。
  • 【獨家專訪】書寫 「大地故事」
    統籌推進落實「六穩」「六保」,中國大地保險從社會責任出發,從創新思路著手,積極發揮保險企業風險保障職能,高效服務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近日,《中國金融家》專訪中國大地保險總裁陳勇,聽他講述助力「六穩」「六保」的「大地故事」。  「逆行」:保險是關愛責任  目前,我國疫情防控已經取得重大戰略成果。
  • 保險進化論:信保增信助攻
    為保障國計民生和前線抗疫物資供應,多家保險公司推出復工復產「組合險」,為緩解小微企業燃眉之急,上線了免費贈險擴責、專屬產品、緩交保費舉措……北京商報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2月7日至今,平安產險共為全國50萬家小微企業無償提供員工專項保險保障,單個企業保額最高可達100萬元,幫助減少企業後顧之憂,推動員工儘快返崗復工;同時,還創新推出「平安樂業福(復業保)」產品,提供因新冠肺炎確診導致的停業損失保障
  • 信保新規解讀:「助貸+保險」模式,未來如何展業?
    這樣一來,信保業務其本質為擔保業務,表現形式是保險。 從一定程度來講,這算作一個行業利好消息。畢竟,這幾年隨著網際網路貸款的發展,助貸業務也隨之進入了爆發期。然而,助貸業務違規搭售保險,強制借款人購買保險的事件屢見不鮮。那麼,監管辦法的出臺是否限制了助貸+保險的模式,未來應該怎麼做?
  • 青島工行金融支持穩企業保就業紀實
    心系「小」企業,真招實效護航小微企業穩健成長近年來青島工行持續增強小微金融供給、主動為優質小微企業增信,提高小微企業首貸率、信用貸款佔比,融資接續減費讓利、全方位多層次提供「融資+融智+融商」綜合金融服務,切實提升小微企業貸款增量擴面、提質降本的可得性。
  • 一文讀懂助貸:哪種資產最受資金方青睞,增信模式有何隱患?
    如果以泛消費金融口徑測算,剔除房貸、車貸、信用卡,光大證券研究報告顯示個人消費金融市場已經達5萬億規模。如果將信用卡業務算在內,市場規模約為13萬億。 重金之下,必有勇夫。眾多金融機構在助貸業務標準版本上,根據自身情況拆解重構、優化組合、創新再造,迭代出的子模式層出不窮。
  • 如何服務六穩六保大局?上海保險業打出了一套立體式組合拳
    12月9日,上海銀保監局一級巡視員李虎在「服務『六穩』『六保』大局 促進上海保險業高質量發展」新聞通氣會上表示,今年以來,上海銀保監局指導上海保險行業圍繞「穩」和「保」主動作為,從擴大保障範圍、提供增信支持、降低保險費率等多方面入手,打出了一套立體式的組合拳,用實際行動彰顯了行業價值和社會擔當
  • 國內首個保險科技創新聯盟--保創聯盟在京正式成立
    據了解,人保金服於2019年10月23日發布了行業首個保險科技孵化加速器「保創空間」,通過廣泛連接保險行業資源和保險科技企業生態,協同內外部資本,打造「專業孵化+產業資源+創業投資」的創新孵化閉環。自成立來,人保金服保創空間秉承「開放、聯合」的初心,組織開展了保險科技創新應用大賽、保險科技創新應用加速營等多場主題活動,連結服務保險科技企業近100家;策劃實施了保創學院系列線上公開課程;編制了保險科技創新應用圖譜,圍繞客戶旅程和保險企業內部流程,梳理了146項業務痛點,提出了金融科技賦能保險行業的125個場景和解決方案,探索形成了「保創空間」、「保創聯盟」、「保創學院」三位一體的業務模式。
  • 中國金融科技創新國際論壇在北京·銀行保險產業園舉辦
    12月24日,中國金融科技創新國際論壇(2020)在北京·銀行保險產業園舉辦。中央財經大學黨委書記何秀超發表致辭,中央財經大學將攜手石景山區政府建立以金融科技創新研究院為核心的高端智庫。突出數字普惠金融、監管科技等重點,開展金融科技領域的研究和實踐落地工作,引領推動金融科技供給優化提升,並在北京銀保產業園先行先試,為石景山區建設國家級產業轉型發展示範區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 中國保險創新發展大會 | 「科技保險服務科技產業發展及科技創新分...
    科技保險是利用保險功能和資金優勢,為科技企業研發、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活動提供風險保障、資金融通等服務,分散科技創新風險的重要科技金融工具。當前,隨著科技創新的不斷深化,科技型企業在科技創新過程中遇到的風險也日趨複雜,科技保險作為科技企分散科技創新過程中風險的重要手段,也在不斷創新、迭代,在科技型企業研發、生產、人員等多個方面,為科技型企業發展撐起保護傘,為促進國家自主創新戰略的實施保駕護航。
  • 湖南十四五規劃出爐,提及「科技金融」「消費金融」
    湘江金融圈消息:12月12日,《中共湖南省委關於制定湖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O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下稱《建議》)公布,對金融領域發展做出若干部署。《建議》提出:發展科技金融,完善金融支撐創新體系。
  • 春回大地 萬象更新——中國大地保險公司2020年履行社會責任工作紀實
    中國大地保險各分公司在當地捐款捐物超100萬元、捐贈保險保額近1400億元。公司系統工會發起員工捐款197萬元,還對「一帶一路」出口企業進行幫扶,已為中資企業海外運營資產提供風險保障300億元。據介紹,大地「防疫保」解決企事業單位之憂,已累計為近2000家企事業單位提供了風險保障,保障人數超過20萬人。
  • 富農惠農道路寬 支農助小守初心 吉林銀行小微金融貼心服務我省...
    十三年間,吉林銀行累計為4.5萬餘戶小微企業提供資金支持超5200餘億元,其中:為2萬餘戶的「三農」經營主體累計投放涉農貸款資金超3200餘億元,貸款餘額由最初不足19億元猛增至現在的604.53億元,年均增幅超37%,有效帶動小微企業,特別是農業經營主體創收超百億元,成為省內「支農助小」的金融主力軍。
  • 政銀聯手破解產業集群融資堵點痛點
    如何為疏通金融進入集群企業通道,增加集群企業的獲得感,提出了新的命題。促進企業融資,要解決融資中的信息不對稱難題。創新政銀合作的機制,以政銀企之間的數據交換、信息共享,搭建起完善的信息傳遞和政銀企互動平臺,成為有效解決了信息不對稱難題,提高企業融資獲得率的途徑之一。
  • 助力保險科技孵化加速 人保金服發布「保創空間」
    作為人保集團布局網際網路金融科技領域的專業化平臺,保創空間由人保金服聯合政府部門、保險企業、高等院校、科技企業、創投機構、孵化機構等平臺合作設立,是以保險產業為根基搭建的金融保險科技供給與需求連接平臺及保險科技孵化加速器。保創空間將通過廣泛連接人保集團內部資源和保險科技企業,協同內外部資本,打造「專業孵化+產業資源+創業投資」的創新孵化閉環。
  • 北京銀行保險產業園主園區建成投用,將成為金融科技創新高地
    新京報快訊(記者 應悅)記者今日(12月24日)從石景山區獲悉,北京銀行保險產業園主園區54萬平方米載體已建成投用。石景山區政府將與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金融電子化公司攜手,通過在北京銀行保險產業園設立金融科技「園中園"、國家級金融科技實驗室等方式,助力首都金融創新發展。
  • 中國大地保險:加速「三化」科技轉型 打造平臺、數據、科技、生態...
    高頻出現正印證了中國金融科技發展的蓬勃景象。在金融分支保險領域,當前保險行業正在經歷一場數字變革,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AR、VR等新技術進入爆發拐點,數位化帶來的生產率提升,賦予了保險極具想像的增長空間。
  • 金融支持穩企業保就業 「上海特色」政策工具箱的重點有哪些
    早在2月8日,上海率先出臺的《上海市全力防控疫情支持服務企業平穩健康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中,就提出了財稅、金融等扶持政策28條,通過各種金融手段為企業提供資金支持。比如,對受疫情影響的相關企業不抽貸、不斷貸、不壓貸;加強對防疫重點企業的專項信貸支持;積極為各類企業提供融資支持等。
  • 眾安保險王敏:科技+信保帶來中國普惠金融的新變量
    關於行業未來趨勢,1月7日,眾安保險常務副總經理兼董事會秘書王敏在第三屆眾安開放日論壇上指出:「普惠金融存在巨大市場空間。突破普惠金融覆蓋性、惠及性、持續性的三角困境,必須要尋找新的變量,用科技讓連接更有價值。我們不一樣,中國普惠金融就會不一樣。我們心有光芒,就必有遠方。」王敏表示,眾安保險期待和合作夥伴一道,用科技讓連接創造價值。
  • .| 「科技保險服務科技產業發展及科技創新分論壇」圓桌會議
    第一,科技保險能為科技產業的發展提供風險保障,為科技創新保駕護航。  第二,科技保險為科技產業發展和科技創新提供資金支持。眾所周知,高科技產業的最大特徵就是高投入和高風險,科技保險的保障功能以及保險資金的長期性和穩定性特徵正好可以契合高科技產業發展上述需要。  第三,科技保險為科技產業發展提供附加服務,比如說可以給科技產業發展提供增信服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