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城市原點出發 「城跡·70年」大型新聞採訪寫作活動正式啟動

2021-01-15 廈門網

  ●日報10+1個融媒體記者組合將深入10+1個代表性片區蹲點採訪

  ●這些片區精彩的廈門故事將匯集形成一系列全媒體產品一份特刊一本書籍

昨日下午,「城跡·70年」大型新聞採訪寫作活動在白鷺洲城市原點正式啟動。 (廈門日報記者王火炎攝)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林露虹)綿綿細雨中的白鷺洲,綠意盎然、生命韻動。昨日,由市委宣傳部指導,廈門日報社和中國電信廈門分公司聯合主辦的「城跡·70年」大型新聞採訪寫作活動,在白鷺洲「城市原點」雕塑旁正式啟動。我們從城市原點出發,10+1個融媒體記者組合將前往10+1個代表性片區蹲點採訪,最終把發生在這些片區的精彩的廈門故事匯集在一起,形成一系列全媒體產品、一份特刊、一本書籍,在廈門城市發展的年輪上,鐫刻下深深的一筆。

  文史專家

  這場活動「前所未見」

  必將產生巨大感染力影響力

  啟動儀式現場,文史專家彭一萬在雨中動情講述篔簹湖從「汙水橫流」變為「綠色會客廳」的往事,將大家拉進歷史的景深。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唐代詩人李白描寫秦淮河的詩句,與我們今天所見的白鷺洲美景,其實非常吻合。」彭一萬揮舞著手臂,聲音抑揚頓挫,「早年,篔簹港變篔簹湖,大量生活汙水排入。1988年3月,習近平同志主持召開關於加強篔簹湖綜合治理專題會議,打響了廈門整治環境汙染的一場大硬仗。此後,廈門市遵循習近平同志確立的工作方針,先後進行了四期大規模整治,使曾經的臭水湖蝶變為如今碧波蕩漾、白鷺翱翔的『城市綠肺』和『城市會客廳』。」

  「像這些有代表性的城市故事,尤其值得我們銘記。」彭一萬說,廈門日報社守正創新,通過這樣前所未見的大型新聞採訪寫作活動來記錄城市變遷,是踐行總書記媒體融合發展指示精神的重要實踐,必將產生巨大的感染力、影響力。

  主辦單位

  努力讓正能量更強勁

  主旋律更高昂

  知常明變者贏,守正創新者進。這是一次全新的活動,更是一次全新的契機,兩家主辦單位對此都有著深層次的思考。

  「這場採訪寫作活動,是廈門日報社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新聞工作者要求的一次業務大練兵,也是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的一次實際行動。」廈門日報社黨委副書記、總編輯蔡廷謙說,「我們希望通過舉辦這一活動,進一步增強新聞工作者的腳力、眼力、腦力、筆力,持續提升新聞輿論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我們也將進一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推進媒體融合發展的重要講話精神,加強傳播手段建設和創新,通過文字、圖片、視頻、H5、特刊、書籍出版等豐富多元的形式,努力讓正能量更強勁、主旋律更高昂。」

  「七十年來,新中國的輝煌巨變,廈門的燦爛成就,通信行業既是焦點,也是縮影。很高興,更是榮幸,能成為此次10+1個代表性片區之一。」中國電信廈門分公司副總經理張奕培表示,希望以此次活動為契機,深化媒體行業和通信行業融合,讓大家能夠更廣泛、更充分地體驗和參與中國電信的各項業務創新,感受通信信息技術帶來的極致體驗,共享信息世界美好生活,共建智慧城市、美麗廈門。

  記者代表

  這是一次深入了解廈門

  錘鍊業務能力的好機會

  城市原點,城市空間綿延的起算點。在城市原點啟動「城跡·70年」大型新聞採訪寫作活動,追憶城市原點所在的篔簹湖片區的滄桑巨變,恰恰呼應了我們從原點出發,深入城市肌理的初心。除了篔簹湖片區,我們還將尋訪後江埭片區、廈港片區、鷺江兩岸,通過梳理老城區的變遷,探尋城市再生的發展密碼;我們將到廈門最早的臺商投資區杏林,為兩岸融合發展寫下生動註腳;我們將尋訪高殿片區、大嶝三島,回望昔日紅色歷程,在如今的繁華中展望美好未來;我們將到集美學村片區,梳理文教事業發展的軌跡;我們將到如火如荼建設中的馬鑾灣片區、環東海域片區,感受新城崛起的脈動;我們還將透過中國電信片區,與您分享通信產業、數字經濟的華麗巨變。

  「這次大型新聞採訪寫作活動為我們提供了一次深入了解廈門的難得機會,也是我們錘鍊業務能力的好機會。」參與此次活動的記者代表郭睿說,期待通過長達數月的採訪寫作,拿出一組真實客觀有思想有生活氣息的新聞作品。

10+1個片區示意圖

  備註

  1為中國電信片區

  記者組合:陳臻、石涵琪

  後江埭片區

  記者組合:林露虹、林施贇

  重點提示:老城中心區域的變遷。這可能是新中國成立後廈門的第一個工業區。

  杏林老工業區

  記者組合:詹文、黃雪燕

  重點提示:廈門最早的臺商投資區(今年30周年)。新中國成立後,這裡經歷了大規模的開發。

  篔簹湖片區(含周邊)

  記者組合:郭睿、黃語晴

  重點提示:從大海,到內湖。一個湖的變化與一座城的變遷。

  高殿片區

  記者組合:郭筱淳、陸曉鳳

  重點提示:昔日解放廈門的灘頭部隊插上第一面紅旗的地方,而今遍地繁華。

  廈港片區

  記者組合:吳曉菁、陳雅真

  重點提示:老城區的蛻變。古老的村落變成先鋒的文創區。

  鷺江兩岸(包括鼓浪嶼)

  記者組合:徐景明、林路然、湯海波

  重點提示:碼頭岸線及鷺江水道的變化,鼓浪嶼的變遷。

  馬鑾灣片區

  記者組合:袁舒琪、趙張昀

  重點提示:島外「造城」,城市副中心的打造。

  環東海域片區

  記者組合:盧漳華、吳耀東、朱道衡

  重點提示:新城強勢崛起。

  大嶝三島

  記者組合:王元暉、陳璐

  重點提示:當年對峙前線,如今休閒島。

  集美學村片區

  記者組合:應潔、羅子泓

  重點提示:一個片區是文教事業發展的縮影。

  聲音

  展示壯麗徵程

  體現奮鬥主題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詹文整理)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上官軍:「城跡·70年」大型新聞採訪寫作活動,是根據中宣部、省委宣傳部有關部署要求,由市委宣傳部指導,廈門日報社以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為主題的一次重要採訪寫作活動。當前,全市幹部群眾正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昂揚的鬥志、飽滿的熱情和旺盛的幹勁推動各項工作落實。這場採訪寫作活動,展現了廈門新聞戰線在新時代奮鬥進程中的主動擔當作為,參與記者要高舉時代旗幟、展示壯麗徵程、體現奮鬥主題,真正俯下身、沉下心,堅持不懈錘鍊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大力宣傳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市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取得的新成就,全方位挖掘鷺島兒女的奮鬥故事和寶貴經驗,廣泛運用各種新技術新手段,把新聞寫在鷺島大地上、寫進群眾心坎裡,引導全市幹部群眾爭做新時代的奮鬥者、追夢人。

  湧現更多成果

  為70周年獻禮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林露虹整理)市委副秘書長、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主任賴祖輝: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廈門解放70周年這一時間節點上,廈門日報社推出「城跡·70年」大型新聞採訪寫作活動,通過記者蹲點式調研採訪,挖掘廈門城市變化軌跡,以全媒體講述廈門故事,很有歷史意義;此次活動選取的「10+1」個採訪點代表性很強,比如篔簹湖片區,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廈門工作期間在此踐行生態文明戰略的探索和實踐;如火如荼建設當中的馬鑾灣片區、環東海域片區,則是新城建設的代表;還有中國電信片區,彰顯通信產業、數字經濟帶給我們生活的變化。同時,這次活動也是廈門日報社媒體融合發展的創新舉措,是新聞記者隊伍一次難得的練兵良機。市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將全力支持這一活動,期待湧現出更多的優秀成果,為廈門百姓分享精神食糧,為新中國成立70周年、廈門解放70周年獻禮。

  傳媒業通信業

  見證滄桑巨變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陳臻整理)中國電信廈門分公司總經理黎樹旺:「城跡·70年」大型新聞採訪寫作活動頗具意義。新中國成立70周年,廈門解放70周年以及《廈門日報》創刊70周年——這70年,見證了新中國走向波瀾壯闊,記載了廈門逐漸脫胎換骨,推動傳媒業迎來百花齊放,也激發著通信業開拓轉型藍圖;這70年,中國電信始終堅持傳承紅色基因,以提升社會信息化水平和百姓的幸福感、獲得感為己任,在廈門改革開放、經濟發展和智慧城市建設中作出了巨大貢獻。

  70年間,廈門通信能力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我國通信信息技術已然與高鐵等行業一樣,站在全球先進行列,廈門更是排頭兵!今年下半年,隨著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新興技術的深度應用,尤其是5G的試商用,將更大程度地改變社會、改變生活!

  以歷史的思辨

  講好廈門故事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詹文整理)廈門日報社黨委委員、副總編輯許若鯤:一張報紙,見證一座城市。《廈門日報》與新中國同齡,創刊於廈門解放後第五天,自誕生之日起,便與這座城市、與新中國同呼吸、共命運、齊奮鬥。站在70年這個新起點,廈門日報社推出「城跡·70年」大型新聞採訪寫作活動,希望發揮主流媒體的責任擔當,探尋廈門發展的歷史軌跡,講好廈門故事,為這座城市凝聚起再奮鬥再前行的力量,以追夢的情懷,奮進新時代。

  我們把這次策劃視為一次業務大練兵,採訪報導中將著重體現「深入」「思辨」「融合」三個關鍵詞。深入,就是要以社會調查的方法論,以「海量採訪」的方式,深入最基層,挖掘第一手的歷史資料和人物故事;思辨,就是要用歷史的眼光觀察廈門的發展,在全國的方位中觀察廈門的站位和作用;融合,就是我們在這次採訪中,將推動融合報導,以文字、圖片、短視頻、H5、微信、微博等多媒體方式呈現廈門故事。

  徵集令

  本報邀您講述

   10+1個片區

  精彩變遷故事

  城市空間是鮮活的,有溫度的,許多人都曾在這「10+1」個採訪片區留下故事和情感、見證過它們的歷史變遷。我們邀請大家共同開啟記憶之門,講述和「10+1」個採訪片區相關的重大事件、城市建設、經濟發展、社會民生故事。它可以是一篇文章、一段口述,也可以是一張老照片、一個老物件,或者其他讓您難忘、感懷的事物。

  1.徵集時間:即日起至7月底。

  2.徵集內容:記者調研的採訪片區包括島內外10個具有代表意義的城市片區:後江埭片區、杏林老工業區、篔簹湖片區、高殿片區、廈港片區、鷺江兩岸、馬鑾灣片區、環東海域片區、大嶝三島、集美學村片區以及中國電信片區。

  如果您是這「10+1」個採訪片區變遷背後的親歷者、見證者、參與者,或者手中持有相關史料、回憶錄、文章、老物件、老照片等,都可以告訴我們,記者將第一時間與您聯繫,前往探訪。

  3.參與方式:撥打廈門日報熱線968820,或在廈門日報微信公眾號(xiamenribao)後臺留言,在廈門日報官方微博(@廈門日報)留言。

展開閱讀全文

相關焦點

  • 「城跡·70年」大型新聞採訪寫作活動正式啟動
    昨日下午,「城跡·70年」大型新聞採訪寫作活動在白鷺洲城市原點正式啟動。 (廈門日報記者王火炎航拍器攝)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詹文)為人民抒寫、為時代立傳、為奮鬥壯行。昨日,「城跡·70年」大型新聞採訪寫作活動啟動,全面拉開廈門日報社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廈門解放70周年和《廈門日報》創刊70周年系列報導大幕。
  • 「城跡·70年」大型新聞採訪寫作活動引發強烈反響 見證者親歷者...
    本報記者林施贇(左一)、林露虹(左二)到湖濱社區居委會採訪。  廈門網訊 (文/廈門日報記者 林路然 圖/廈門日報記者 林銘鴻) 從城市原點出發,我們奔向街頭巷尾,尋找時光沉積的脈絡,感知奮鬥向前的脈動。
  • 閱讀點亮城市之光——韜奮基金會讀聯會「70年70城聯讀」活動火熱...
    」)主辦的大型活動「文化行走閱讀中國——迎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70城聯讀活動」(「70年70城聯讀」活動)的組成部分……國慶期間,十餘座城市的閱讀組織同時舉辦了多種形式的「70年70城聯讀」活動。
  • 行程上千公裡,8省12城接力採訪,跨省融媒體大型新聞行動慶祝新中國...
    從7月初開始,北京廣播電視臺融媒體中心便開始進行策劃溝通,8月初組成多路融媒體報導隊伍,從杭州出發一路向北,以「蛙跳」的方式,在大運河沿線8省市12個城市進行接力式採訪報導。從8月9日《愛上大運河》正式啟動以來,北京廣播電視臺多路融媒體記者便與運河沿線各臺融媒體記者一道,開始了行程上千公裡的深入採訪。
  • 全國2010年1月自學考試新聞採訪寫作真題
    「落筆入題,說明寫作緣由」是下面哪一種新聞寫作的開頭方法?,屬於( )A.採訪札記B.採訪雜記C.記者隨想D.記者調查19.著名記者黃遠生在《申報》等報紙上發表的「北京通信」結束了( )A.消息寫作仿照古文的歷史B.通訊寫作仿照古文的歷史C.新聞寫作仿照《左傳》的歷史D.通訊寫作仿照《史記》的歷史20.關於新聞寫作「筆內
  • ...線踐行「四力」教育暨「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大型主題採訪活動
    武山宣傳網【專題】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 年·奮鬥新時代」大型主題採訪活動。  李菊霞指出,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 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關鍵之年,也是鞏固提升全縣脫貧成效的關鍵之年。
  • 中國原點國際燈都城「惠動三秦」活動12月23日啟動
    三秦都市報——秦聞訊(記者劉姝 羅雯雯)12月18日,記者了解到,燈都點亮絲路——中國原點國際燈都城2021年跨越式發展年會暨攜手燈飾廠商「惠動三秦」活動將於12月23日啟動。
  • 濱州普禾書吧獲「70年70城聯讀」優秀創意獎
    70年70城聯讀(濱州站)啟動現場。濱州日報/濱州網訊 近日,在「70年70城聯讀」總結盛典暨第六屆全國讀書會大會開幕式在北京77劇場舉辦,濱州普禾書吧獲得優秀創意獎。現場,匯集了200多位來自全國各地的70城聯讀代表、全國各地的讀書會代表和與會領導嘉賓。活動以「閱讀點亮城市之光「總結視頻 開場,共同回顧一年來耕耘閱讀的精彩片段,再次聚焦閱讀與城市,並探討智能時代的閱讀。普禾書友會負責人王弘表示,文化是城市的靈魂,閱讀是城市的大腦,今後普禾書吧還將繼續推廣閱讀,為點亮濱州城市色彩助力。
  • 2020年「閱讀之城」圖書推薦活動網絡投票啟動
    9月16日,2020年「閱讀之城」圖書推薦活動網絡投票正式啟動。作為「閱讀北京」的標誌性活動之一,「閱讀之城」圖書推薦活動由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主辦,首都圖書館、北京市各區圖書館及北京市圖書館協會聯合承辦,在綜合參考北京市公共圖書館借閱排行情況及其它權威機構推薦書單的基礎上,廣泛徵求徵集市民的推薦意見,並結合活動專家評審團的評審意見對每年出版新書進行嚴格遴選。
  • 「陽光護校·預防欺凌」大型公益活動在稠城三小正式啟動
    「陽光護校·預防欺凌」大型公益活動在稠城三小正式啟動 2020-12-18 17: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兩岸媒體尋根」採訪活動在臺中霧峰林家啟動
    「兩岸媒體尋根」採訪活動在臺中霧峰林家啟動 2014-09-17 00:01:039月16日上午,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主辦的「兩岸媒體尋根河洛」大型聯合採訪活動在臺灣百年望族、林氏在臺起源地——臺中霧峰林家啟動,兩岸9家媒體將從臺灣出發,沿著閩南先民入臺足跡一路回溯,經閩南到河南,攜手探尋中華傳統文化流播傳衍的淵源脈絡。  河(黃河)洛(洛水)地區古稱「天下之中」,是中華文明最古老的發祥地。
  • 「70年70城」聯讀活動重慶成全國首發城市 30日重慶圖書館不見不散
    05-24 08:01:22 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 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共和國70年風雨兼程,一路走來,創造了舉世矚目的中國奇蹟。重慶作為中國最年輕的直轄市,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貢獻了不可磨滅的力量。
  • 「百萬遊客打卡萬州遊三峽」大型旅遊活動今日啟動
    「百萬遊客打卡萬州遊三峽」大型旅遊活動今日啟動 2019年07月16日 19:00  來源:視界網/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
  • 「70年70城聯讀」活動在香港舉辦 為青少年創造良好閱讀氛圍
    中新社香港11月9日電 (記者 張曉曦)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而特別策劃的「70年70城聯讀」活動9日拉開香港站序幕,此次活動以「文化行走 閱讀中國」為主題,吸引近300位香港青少年和家長參與。據悉,「70年70城聯讀」活動旨在以城市為坐標、以閱讀為核心,在推動全民閱讀活動的同時,致敬為新中國建設做出貢獻的城市,發掘優秀閱讀推廣人。目前,活動已覆蓋包括香港、澳門在內的全國33個行政區域,參與城市達72個,參與機構近250家,舉辦活動近120場,香港是系列活動的收官城市。
  • 全國2011年1月自學考試新聞採訪寫作真題
    1.新聞敏感本質上屬於一種( )A.採訪能力B.推理能力 C.鑑別能力D.頓悟性思維活動 2.記者進行採訪活動的依據和出發點是( )A.報導思想B.採訪計劃 C.新聞敏感D.新聞線索 3.採訪計劃是指( )A.採訪的平時準備
  • 日本自由行,天空之城,竹田城跡
    導語:日本自由行,天空之城,竹田城跡大家好,我是本文旅行小編,每天為大家帶來最新旅遊資訊,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如果大家喜歡的話,請多多支持小編哦。這次的重點行程,等了好久終於有機會造訪的日本的馬丘比丘竹田城跡,竹田城跡又被稱為天空之城,整座城被雲海包圍像是浮在空中,但是天空之城這個夢幻景色不是隨時都看得到的,要看老天爺成不成全,竹田城跡是一座山城,就蓋在山頂上,觀看天空之城的地點是另一座山腰的立雲峽。
  • 專家談70年來成都城市地理變化 最新版圖像一片芙蓉葉
    本報記者 蔣藍 文 圖片除署名外均由成都地圖出版社提供  提要  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輝煌歲月裡,無論城市格局、城市走向、城市氣質,成都都發生了天翻地覆的可喜變化。今天,讓我們來聽一聽成都地圖出版社的專業人士詳解成都70年來城市地理、格局空間的發展。
  • 在廣闊天地中感知時代變遷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採訪體會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大型主題採訪活動在河北西柏坡啟動之後,學習時報社作為中央新聞單位之一,由報社領導帶隊,組織記者深入基層、深入實際,認真記述所見所聞,反映時代變遷。在收穫一篇篇採訪報導的同時,記者思想感情的深處也深受觸動,本報特開設專版,刊登記者們的體會,以饗讀者。
  • 2011年10月新聞採訪寫作自考試題
    全國2011年10月自考新聞採訪寫作試題課程代碼: 00654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1分,共2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5.在採訪活動中,新聞記者應該遵循的根本原則是(      )A.深入實際原則 B.深入群眾原則C.執行政策原則 D.無產階級黨性原則6.從心理學的角度看,具有新聞敏感的記者,大腦常常處於一種積極的創造性思維狀態,就是處於(      )A.緊張狀態 B.開放狀態C.激活狀態 D.有意注意狀態7.運用新聞政策標準選擇新聞,通常體現為政治標準、新聞宣傳思想
  • 三千年大長沙城市原點 置地中心煥新城市中心
    三千年長沙城址不變,湘江東岸這塊繁華熱土,從未失過它的魅力。2019年12月26日,長沙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批准五一廣場為長沙市「城市原點」。自此,長沙的城市中心之說得以被官方定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