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為,海思,麒麟,麒麟930,自主,CPU,核心,架構,A53e,A53...
今日上午,華為舉行了2015年春季麒麟晶片溝通會,揭開了其多項自主設計的秘密。最引人注目的當屬麒麟930。榮耀X2平板就配備了這顆最新的U,但對它的規格一直三緘其口。原來,麒麟930確實使用了八顆A53核心,但也是big.LITTLE大小組合,其中四顆是標準的低功耗模式A53,另外四顆則是加配了華為自主研發Library(庫)的增強版A53,從而提升執行效率、拉高運行頻率。
-
華為麒麟930謎團:這是首個16nm FinFET工藝的64位處理器嗎?
在過去的一年中,華為手機厚積薄發,很大原因靠的是海思半導體的麒麟處理器,榮耀6所用的麒麟920是首個商用LTE Cat6基帶的8核處理器,後續的麒麟92x系列及麒麟620也成為華為手機的主力處理器。
-
與華為麒麟比較,這樣的「松果」你知多少?
小米松果處理器與華為麒麟930相當 據相關的消息指小米松果處理器為八核A53架構,性能方面與高通驍龍808相當,以國內最知名的手機性能測試軟體可知與驍龍808性能相當的是華為海思兩年前發布的麒麟930,麒麟930也是八核A53架構。
-
7英寸屏/麒麟930 MWC新機華為榮耀X2體驗
EMUI 3.0易用性大提升 從去年發布的華為Mate7開始,EMUI3.0就開始大範圍普及開來,華為榮耀X2同樣搭載了EMUI 3.0,整體設計風格比較清爽,取消二級菜單後所有圖標只需要桌面滑動就都可以找到。
-
麒麟990華為nova6系列
因此,得益於8核及2.86GHz的高頻,系統卡頓這樣的問題在新一代華為nova6 5G旗艦機上已經被解決,搭配最新的EMUI10.0.1系統,該機至少可以做到18個月不卡,多個任務並行使用也能絲滑順暢。
-
臺積電16nm傳捷報:麒麟930就是鐵證!-海思,麒麟930,臺積電,振奮...
前不久華為在2015年春季晶片溝通會上詳解了麒麟930晶片,我們也進行了報導。這顆晶片不僅體現了國內自主設計的高度,也讓代工方臺積電倍感振奮。一直以來,關於臺積電16nm FinFET的紛紛擾擾一直就沒斷過,臺媒稱,華為此舉不僅對臺積電扭轉營收有利,更是對後者16nm工藝的極大肯定。
-
麒麟990 5G晶片的NPU如何做到算力暴漲?華為自研達文西架構詳解
在9月6日,華為於德國柏林IFA 2019展會上召開的麒麟晶片新品發布會上,正式推出了全新的麒麟990系列晶片。而在麒麟990系列晶片中,AI恰好是一大看點。相信大家還記得,華為在2017年推出的麒麟970晶片是全球首款集成NPU神經網絡單元的智慧型手機AI計算平臺,而在2018年推出的麒麟980晶片上又全球首次集成了雙核NPU,而在今年的麒麟990 5G上,AI能力再次實現了升級,它採用了基於華為自研達文西架構的全新大核+微核架構的NPU。
-
都是A76架構,聯發科G90T使用體驗卻不如麒麟810
聯發科G90t和麒麟810均採用了2個A76+6個A55的cpu架構,兩款手機晶片cpu理論跑分差距不大,但是聯發科採用的是G76MP4 GPU,採用的是12nm工藝製程,而麒麟810採用的是定製G52mp6 GPU,達文西NPU,採用最新的7nm工藝製程,麒麟810在製程工藝和優化方面更勝聯發科G90t一籌,整體性能更強,優化和功耗控制和
-
麒麟660規格流出:雙核A73+四核A53架構
【機鋒網】華為的旗艦處理器海思麒麟960或將在其年底的Mate 9上首發,其性能將是很大的亮點,連續幾代產品採用自家處理器也顯示出華為在晶片領域越發具備實力。
-
「書評」《熵減》:華為首次公開,麒麟晶片的發展變革之路
他很奇怪,打電話求助華為的兄弟,沒想到對方說:「哎呀,不好意思,現在沒貨。我們自己都搶不到 Mate 7。」電話這頭捷總一臉驚愕。這就是華為爆款手機 Mate 7 剛發布後的情景。它搭載的就是脫胎換骨了的麒麟 920。那麼麒麟 920 是如何誕生的?在它之前,經歷了什麼?在它之後,又發生了什麼?
-
搭載華為海思麒麟(Kirin)710F榮耀20青春版
說起華為大家都不陌生,華為旗下好幾個品牌做手機,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來講講搭載華為海思自研處理器晶片麒麟710F的榮耀20青春版這款手機。榮耀20青春版手機使用了華為海思自研處理器麒麟710F,710F與此前麒麟710參數基本一致該處理器都是基於臺積電12nm FinFET製程打造,而唯一不同的則是麒麟710F和麒麟710採用的封裝工藝不同,麒麟710F使用了Big.Little混合架構,晶片最高頻率為2.2GHz,這款晶片是華為第一次用上了臺積電的12nm工藝製程,麒麟710F繼承了Mali-G51圖形處理器,晶片性能也有大幅度提升而且更加省電
-
透過Mate40 RS保時捷設計剖析麒麟9000:華為最強芯一騎絕塵
一、前言:海思十年風雨回首 麒麟9000一騎絕塵不知不覺當中,海思手機晶片的故事,我們已經講了有十年了。2009年,蹣跚學步的海思K3V1誕生,它是華為試水手機AP晶片的一小步,雖然未得到華為自家的手機終端搭載,但所謂萬事開頭難,仍極具意義。
-
此「麒麟」竟是真「麒麟」 華為麒麟晶片商標註冊
中關村在線消息:今日,知名數碼博主 @長安數碼君 在微博曝光了華為麒麟晶片的一個商標設計,並且提到本商標在企查查中顯示為剛申請的,不出意外的話,這應該就是華為麒麟晶片的專有商標了。麒麟系晶片目前已經發布了不少,在今年就有麒麟820和麒麟985的發布。其中麒麟Kirin 820由榮耀30S首發搭載。麒麟820採用集成5G基帶技術,完美繼承了麒麟旗艦晶片的高端5G體驗,7nm製程工藝,1個大核+3個中核+4小核架構CPU,Mali-G57 6核GPU,華為自研架構新一代NPU,旗艦級Kirin ISP 5.0,讓榮耀30S成為了實力超群的硬核擔當。
-
麒麟晶片絕唱?華為Mate40來了,餘承東這樣回應美國制裁
他進一步表示,華為Mate 40 系列搭載的麒麟 9000 晶片,在 5G 上行速度上是其他廠商的5倍,下行速度是其他廠商的2倍。攝像方面,華為Mate40系列後攝「星環設計」,並加入了全新鏡頭防畸變技術以及雙電影攝像頭方案。配置最高的華為Mate 40 Pro+還將配置潛望式長焦攝像頭,可實現10倍光學變焦、20倍混合變焦、最大100倍數字變焦。
-
華為麒麟集成寒武紀的意義在哪?
2017年9月2日,在德國IFA2017舉辦期間,華為正式發布全球首款人工智慧移動計算平臺麒麟970。除了用一系列性能數據大秀肌肉以外,華為消費者BG CEO餘承東在演講中提出了華為的人工智慧發展戰略,要人工智慧在未來終端上的實現必須通過端雲協同。
-
華為Mate40評測:麒麟9000E旗艦上手就心動
目前90Hz屏幕配合麒麟9000系列晶片、EMUI 11系統等軟硬體協同加持,有著非常流暢的體驗。值得一提的是,Mate40在系統設置中支持標準和鮮豔兩種不同的色彩模式。與以往產品不同的是,新標準模式指 「顯示系統進行完整的色彩管理」,並非指只支持sRGB色域。該機還提供了屏幕防頻閃開關,開關打開後能夠在全亮度範圍內規避頻閃。
-
華為有麒麟 小米有松果 國產專利晶片手機未來很美好
說到華為手機,大家都會非常傲嬌地說麒麟CPU。確實,在走出國門,走進發達國家這一步而言,目前只有華為做得最好,因為有自主研發的專利晶片,這也使得在全球很多地方,華為的比三星還要賣得好。不過,作為一名愛國人士,肯定希望能看到更多國產電子商品,走向全球。
-
華為nova 5i Pro評測:後置AI四攝與麒麟810的全面升級
同時華為nova 5i Pro的200萬像素微距鏡頭可實現4釐米的微距拍攝,使其成為我們探索微觀世界的利器。華為nova 5i Pro搭載的200萬像素景深鏡頭,搭配上麒麟810所集成的DMAP模塊,提升大光圈虛化效果的同時,更好的支持了廣角畸變校正效果,使虛化效果更加細膩自然,主體更突出。
-
華為麒麟9000跑分與高通驍龍888不相伯仲,華為太可惜了!
蘋果作為手機晶片領域的霸主,率先發布了基於5nm製程工藝的A14仿生處理器,繼續雄霸性能第一的寶座,第二個5nm晶片是中國華為的的麒麟9000處理器,得益於5nm的先進位程工藝和華為的技術實力,麒麟9000處理器的安兔兔最高綜合跑分達到70w分,遠超安卓陣營曾經的霸主高通公司的驍龍865旗艦處理器,為中國晶片事業爭了一口氣。
-
華為彎道超車了,直接生產3nn工藝晶片,命名為麒麟9010
2020年的華為遭到禁令制裁之後,華為有史以來最強麒麟9000晶片因此而絕版,麒麟9000晶片大概只生產1000萬片左右,導致搭載麒麟9000晶片的華為Mate40一機難求。華為的自救計劃不過,自從華為遭到禁令的封鎖之後,華為一直都在尋求多方的幫助和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