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華為遭到禁令制裁之後,華為有史以來最強麒麟9000晶片因此而絕版,麒麟9000晶片大概只生產1000萬片左右,導致搭載麒麟9000晶片的華為Mate40一機難求。
華為的自救計劃
不過,自從華為遭到禁令的封鎖之後,華為一直都在尋求多方的幫助和自救。華為先後投資中科院,中芯國際等企業研發,並加大自家的海思晶片行業,在深圳啟用南泥灣、天才計劃等自救計劃。
2021年的首次突破
功夫終不負有心人,華為的努力,在2020年先後捷報頻頻傳來震驚科技界的好消息,2021年的開頭連外媒都曝光了華為在晶片行業的新進展,華為在晶片直接彎道超車,成功研發成功3nn工藝的晶片,預計2022年實現量產,生產的第一款晶片內定為麒麟9010。
麒麟9010的設計
對比7nm的麒麟990和5nm的麒麟9000相比,都有一定的比例提升,然後去推算麒麟9010的各方面的配置。可能會採用A78架構,依舊採用1+3+4的大小核拼湊設計,最多可塞入150~180億的電晶體。按照往年來說,華為應該會發布兩款5nm晶片,而現在直接跨越了一代晶片設計,直接跳躍到了3nm。所以,麒麟9010的總體性能相比麒麟9000,可能提升在40%~70%之間。
遲到的晶片還會有優勢嗎?
2020年年初才實現量產5nm的晶片,按照往年的發展趨勢,每過18個月,晶片產業就有一次質的提升。18個月後,剛好是2022年,在這一年,臺積電、三星也是剛好實現量產3nn工藝的晶片。3nm麒麟9010在這個時候出現,剛剛好。不算超前,也不算晚。
未知量產的技術
華為只是成功設計3nm工藝而已,實現量產連三星、臺積電都難以實現,因為三星和臺積電都無法製造3nm的光刻機。華為沒有爆出是如何生產的,真不知道華為是怎麼實現彎道超車,直接生產3nm工藝的晶片。
雖然不知道華為到底能不能實現彎道超車,不過這也是一個好消息,至少我們知道各行各業都在努力,看來在晶片行業,實現彎道超車的國產化計劃指日可待了。
我是不厭心,很期待你的關注,更期待認識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