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更多科技資訊盡在「圈聊科技」。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華為走了一步險棋!成為彎道超車的關鍵,光刻機的封鎖或將不攻自破。
華為在短短的三十多年時間裡,從一個鮮為人知的小公司,成長成為了一個國際性的大公司,如今更是成為了通信領域的標杆,目前擁有超過三千多項的5G專利,也讓中國在通信領域的劣勢,徹徹底底的改頭換面了。
但也正因為如此,一系列的針對措施也隨之而來,美國在通訊領域的地位受到挑戰之後,做出了很多的過激舉動,剛開始還只是限制美國企業和華為的合作,在發現效果不是很明顯之後,再次升級了相關規定,之後只要是使用到美國技術和設備的企業,想要和華為合作都需要獲得相應的授權,也因此華為遭遇了有史以來最難的時刻,晶片獲取途徑被切斷之後,華為在很多業務的開展上都受到了相應的影響。
雖然華為一直面臨著美國的圍追堵截,但華為對於技術的創新從來就沒有停止過,雖然在5G上面擁有了絕對的優勢,但華為並沒有就此鬆懈,早早就開始了對於6G相關技術的研發,就在近期華為再次傳來了好消息,目前華為已經啟動了對於光子晶片的研發,一旦實現技術突破的話,那麼就有可能直接繞過光刻機這道坎,實現對於晶片的自主化。
在這個消息傳出之後,荷蘭相關媒體就表示:「從華為啟動對於光子晶片的研發開始,光刻機的實際價值就已經慢慢在減弱了,對於光刻機的封鎖也將失去相映的意義。」
而這一次中國晶片迎來的這個消息,就連美國也分不清真假,他們並沒有太過在意,認為這只不過是華為迷惑歐美國的「幌子」。而俄羅斯的專家就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表示:「這就是東方的智慧,在面對封鎖的艱難環境之下,能夠這麼快就啟動彎道超車的項目。」
如果在光子晶片領域取得技術突破的話,那麼中國晶片將不再受到美國的技術封鎖的限制。很多人對於光子晶片可能沒有什麼概念,半導體主要分為4個主要領域,分別為集成電路、分立器、傳感器以及光電子。目前市面上的所有晶片都屬於集成電路的範疇,而光電子則是其中的最高等級,如果能夠利用光電子技術製造晶片的話,在傳輸能力以及性能上,跟目前的矽基晶片是沒有可比性的。
此前全球知名雜誌《Nature》,就曾對光子晶片進行過介紹,其中就有提到光子晶片在未來實際應用場景的作用,未來的計算機也將架構光子晶片,實現更為高科技的體驗,華為走了一步險棋,這也將成為彎道超車的關鍵,如果能夠取得成功的話,光刻機的封鎖也將不攻自破。
目前華為和美企之間的科技博弈,也已經正式啟動了,而主要的方向就在於光晶片以及6G的技術上,自從華為的5G技術誕生之後,美國就開始想盡各種辦法限制華為的發展,也間接反映了美國對華為技術的畏懼,只能通過打壓的手段讓自己得到喘息的機會。
但美國最終的目的並沒有達到,反而徹底激發了華為的鬥志,美國限制什麼華為就研發什麼,從5G技術、麒麟晶片、HMS服務以及鴻蒙系統等等,就可以很明顯地看出來,華為目前已經啟動了更多的「備胎計劃」,對於打破技術封鎖,華為這次是動真格。
為什麼如今在晶片領域能夠形成壟斷的局面呢?其中的關鍵點就在於光刻機身上,荷蘭的ASML是唯一有能力生產尖端光刻機的企業,但他們大量用到了美國的技術和設備,因此在出貨過程中需要得到美方的授權,這也導致了我們基本上獲取不到尖端光刻機,而臺積電得益於是ASML公司大股東的身份,有了優先獲取權,這也是他們底氣的來源。
據悉光子晶片的生產根本就不需要用到光刻機,目前華為已經開始正式布局對於光子晶片的研發,配合高校培養半導體領域的人才,以帶動國內半導體整體實力的發展,華為一直都是做實事的,如今已經創造了很多的不可能,如果美國以為光子晶片只是「幌子」的話,那麼最終是要付出代價的。
在華為的帶領下,目前很多國內的科技企業也開始自主創新了,而任正非就是國內科技發展的先驅者,唯有實現技術突破,把尖端的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上,才能夠徹底擺脫歐美國家的技術封鎖,對此你們有什麼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