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民內衣小商品批發市場是虎門港貨店的集散地,不少市民前來消費。
港貨店銷售的商品主要包括零食、嬰幼兒用品、化妝品和藥品。圖為東莞南城城市風景街某港貨店。
虎門某港貨店銷售的香港及大陸藥品。
最近幾年,港貨店在東莞鎮街遍地開花,在市區各大社區、商圈以及一些鎮街的批發市場,港貨店身影隨處可見,而且不少市民喜歡前往港貨店購物,港貨店生意紅火。
但也有市民反映在港貨店買到假貨,而市場監督似乎有所缺失。為此,記者以消費者身份走訪了市內的一些港貨店,了解它們到底靠不靠譜。
市區和鎮街不乏港貨店身影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一句,現在東莞滿城儘是港貨店。這些港貨店銷售的商品主要包括零食、嬰幼兒食品和用品、化妝品和藥品。
在市內一些上檔次的樓盤,如南城的金色華庭、城市風景,東城的東泰花園附近,以及一些商業步行街內,不難找到「港貨店」、「港貨特惠屋」、「港貨行」、「港貨便利店」等掛著「港貨」頭銜的小商鋪。這些店鋪規模不大,普遍在20平方米至60平方米之間。
除了繁華的新城區外,在老城區和市轄的鎮也不乏港貨店身影,只是數量和規模有所不同。
在莞城,沿著光明路向東江大道方向一直走,走到北隅文化藝術活動中心前,你會發現這裡除了在「社區棋壇」前下棋、打牌的老人和在樹蔭下、石凳間追逐遊戲的小孩外,就是出售各種「港貨」的百貨店。
說這裡是莞城最大的港貨店集散地並不為過,記者粗略地統計了一下,在細村市場入口附近就有自由行百貨、深興百貨等五六家出售「港貨」的百貨店,而在「社區棋壇」前的珊洲街上也有至少五家,規模較大的一家叫友興百貨,營業面積近200平方米。友興的生意很好,記者進去走了一圈,好不容易才從人堆中走出來。而從珊洲街繼續往前,再從千祥街走到中山路,在這條破落的小路兩側有不少商鋪,每走幾步就能看到一家百貨店,從店面裝修上來看與村鎮百貨店無異,但裡面賣的商品大多是「港貨」。
而在虎門鎮太沙路百佳商場對面的富民小商品內衣批發市場批發的不止是小商品和內衣,還有超過二十家大大小小的港貨店林立其間,店名一般為「XX百貨」或「XX商行」。在這些港貨店中,比較有名的當屬榮華商行。日前,記者來到富民小商品內衣批發市場,店鋪面積200平方米左右的榮華商行可謂門庭若市,而且在每個片區都安排了工作人員對商品進行介紹,儼然一家頗具規模的小超市。
為什麼港貨店如此受歡迎?據記者調查了解,能夠以比較低廉的價格買到中國大陸以外的國家和地區銷售的商品成為了消費者在這些港貨店購物的重要原因。
一位在富民小商品內衣批發市場從事內衣和襪子批發的老闆娘告訴記者,她需要買東西的時候就會去港貨店買,「因為現在喜歡買一些進口商品。」
港貨VS大陸貨:性價比更高
自2007年7月以來,港幣兌人民幣的匯率持續走低,上周內地多家銀行的現鈔兌換價顯示,港幣兌人民幣首次跌破80。人民幣的持續升值意味著內地消費者可以在香港用較低的價格買到質量更有保證的商品,這是不少內地人赴港購物的重要原因。
不過,港貨店並不等於香港的商店,在港貨店購買的東西和國內超市相比真的有優勢嗎?帶著這個疑問,記者隨機抽取了幾款商品,進行價格比較。
首先是內地消費者赴港購物的熱門商品——嬰兒奶粉。除了專門賣護膚品和化妝品的店以外,幾乎每一家港貨店都會有嬰兒奶粉出售。由於嬰兒奶粉的品牌多,並且分不同階段,為了便於比較,我們將產品鎖定在900克裝的惠氏金裝健兒樂階段2(以下簡稱健兒樂)以及美贊臣安嬰寶A+階段2(以下簡稱安嬰寶A+)兩款。
在虎門的榮華商行,健兒樂的售價為198元,安嬰寶A+的價格為240元;在榮華附近的其他幾家店詢問,健兒樂售195元,安嬰寶A+售235元。而在莞城的細村市場一帶,這兩款產品的售價與虎門的港貨店相差無幾。
在東莞市內的超市和嬰兒用品賣場,這兩款奶粉的「行貨」價格也不一樣。像健兒樂,在愛嬰島的售價是222元,在沃爾瑪和百佳的售價是219元,但在家樂福只需要205元,均比港貨店要貴;而安嬰寶A+,在愛嬰島的售價是243元,在百佳的售價是220元,但在沃爾瑪只需要203元,比港貨店便宜了37元——當然,現在消費者在為孩子挑選奶粉時最看重的早已不是價格。
第二款用來比較的商品是海飛絲750ml裝的洗髮水,與奶粉一樣,洗髮水幾乎是每家港貨店都有的產品(零食專賣店除外)。在港貨店裡出售的港版海飛絲都是採用香港譯名「海倫仙度絲」,售價在50元左右浮動。而在超市內,海飛絲的怡神冰涼型750ml裝在家樂福和沃爾瑪均售66.2元,在百佳售79.9元,屈臣氏相對便宜,售64.8元。在這款產品的比較中,港貨店有明顯的價格優勢。
第三款用來比較的商品是500ml裝的李施德林漱口水(冰藍口味),其在榮華商行的售價是35元,在其他港貨店的售價一般是32元左右。而在家樂福,這款漱口水的價格是32.9元,在沃爾瑪則售32.5元,與港貨店基本打成平手。
就記者的觀察而言,港貨店的許多商品,尤其是日化用品與市內超市相比還是有一定的優勢,但也不乏比超市貴的商品。
記者在調查時發現,港貨店的一些商品不僅比市內的超市便宜,還比香港的超市便宜。如900克裝的惠氏金裝健兒樂階段2,在香港百佳超市的網上商城,售價為267.9港幣,折合人民幣216.2元,比港貨店貴了將近20元,而750ml裝的海倫仙度絲折合人民幣也要比港貨店貴2元多。
商品的採購、倉儲成本與商店的裝修、運營成本在商品價格不僅沒有體現,甚至還進行了「倒貼」,這不禁使人對港貨店的商品質量有所懷疑。
說不清的貨源辨不明的真假
為了解港貨店的貨源情況,記者聯繫了一家港貨店的老闆,在表明了採訪的意圖後,他婉拒了記者的採訪。不過,記者在連日對港貨店進行走訪、觀察、詢問後,大致梳理出了港貨店的進貨渠道。
一是找經銷商。記者採訪了曾經打算開港貨店的黃先生,他向記者介紹,現在開港貨店一般都可以找經銷商拿貨,在深圳有專門的港貨經銷商,不過經銷商的貨從哪裡來就不知道了。
二是批發。記者在富民小商品內衣批發市場蹲點的時候發現,在富民商場9棟附近一樓的多個鋪位都是港貨店的倉庫,在倉庫前還有人開了一輛黑色的小轎車來提貨。記者詢問了一位在附近從事服裝生意的店主,她告訴記者,富民這邊的港貨店很多都是搞批發,「價格肯定比你們南城那邊便宜。」
三是廠家直銷。南城城市風景街的一家主營化妝品的港貨店店主告訴記者,其銷售的某品牌天然魚子精華系列在香港需要4000元,而他們只賣1000多元。店家稱之所以這麼便宜,是因為他們採取的是廠家直銷方式。
四是自帶過關。記者採訪了花園新村的一家港貨店,雖然店面不大,但奶粉、藥品和其他日用品均有售。對於貨源,店主表示是自己從香港那邊帶來的,只要數量不多就不用繳稅。該店出售的藥品沒有標價,但店主稱都是在香港正規醫院採購,「肯定是正品。」
像這樣自帶貨品過關的港貨店不少,有的甚至還做起了「代購」。記者在莞城新風路的一家港貨店的商品櫥櫃邊上發現了幾頁表格,上面標明了近百種香港銷售的藥品名稱和價格,需要買藥的可以預訂。而第一國際菊香苑的一家港貨店的店員向記者表示,如有需要,可以代購藥品和iPhone。
此外,有的港貨店的貨物來自「灰色渠道」。記者在富民的一家已經開了兩年的港貨店詢問老闆娘奶粉真偽時,她說從來沒聽說過有假貨,「我們做的幾家都是長期合作的,貨物是跟貨櫃走的。」她還表示奶粉現在的價錢像股市一樣,天天不同,「匯率倒沒什麼,就是那邊的貨很難出」。
而當記者致電一家沙田的港貨店詢問加盟事宜時,對方稱每次「打錢」後就會有人將相應價值的貨寄到店面所在地,不用過關,「這當然有一定的法律風險,但幹哪一行沒有風險呢?」
雖然,每家港貨店的店長和店員都會拍胸脯說自家的商品絕對正品,不少消費者對港貨店也比較信任,但也有消費者反映港貨店的商品其實有不靠譜的。
家住南城的王小姐此前一直在東泰花園附近某港貨店買奶粉,但最近買的一罐港版牛欄牌奶粉打開時發現,罐內只有大半罐奶粉。
而家住細村市場附近的小林則告訴記者,有的港貨店賣的護膚品是「流嘢」(假貨),「(某款護膚品)一來價格和香港專櫃差太遠,只有專櫃價的1/3;二來有朋友買回來後我拿來和香港專櫃的對比,一看就知道是假的。」
據記者連日來的走訪發現,各大港貨店所銷售的「進口商品」絕大部分沒有加貼簡體中文標籤,包裝說明用的是繁體中文、英文、法文、德文、西班牙文、日文等各國語言,容易混雜假冒偽劣商品。
在如此混亂的市場生態下,消費者在港貨店購物時要分辨真假,除了經驗之外,幾乎沒什麼可以倚仗的了。
違法違規經營成業界常態
連日來,記者走訪了南城、東城、莞城、虎門等地的數十家港貨店,這些港貨店最大的共同點可以歸結為一個字——亂。除了上文所述的進貨渠道混亂之外,超範圍經營和無證經營的現象普遍存在。
在走訪港貨店的過程中,記者發現無論是虎門富民批發市場內的兼有批發和零售的港貨店,還是在莞城北隅社區兼售港貨的小百貨店,抑或在城區的一些小規模的零售店,在店內都沒有懸掛工商營業執照。雖然記者詢問時,店主都說有營業執照,只是沒有掛出來而已。
眾所周知,工商營業執照上其中有一欄是經營範圍,如果商店的經營範圍超出營業執照上所登記的,就屬超範圍經營。由於這些港貨店均不懸掛營業執照,因此消費者也難以得知該店是否超範圍經營。
除了營業執照外,《食品流通許可證》也是這些港貨店的「稀缺貨品」,在記者走訪的這些港貨店中,只有位於細村市場附近的一家港貨店在顯眼位置懸掛了《食品流通許可證》。我國《食品流通許可證管理辦法》規定,未取得《食品流通許可證》和營業執照,不得從事食品經營。
然而,即使是那些辦理了《食品流通許可證》的港貨店,其銷售的進口食品由於沒有貼上載明食品的原產地以及境內代理商的名稱、地址、聯繫方式的簡體中文標籤,也違反了我國《食品安全法》第六十六條對於進口食品的有關規定。
不過,最令人擔憂的還是這些港貨店隨意銷售進口藥品,我國對進口藥品有明確規定,藥品必須經國家藥監局批准和檢驗後才能在國內銷售,而且需要提供來源證明文件和進口檢驗報告。
東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藥品屬於特殊商品,企業必須取得藥品監管部門核發的《藥品經營許可證》才能銷售藥品。而港貨店在未取得《藥品經營許可證》的情況下銷售藥品屬違法行為。而且,銷售藥品須亮證經營,並且藥品要分為不同的功能區。記者走訪的這數十家港貨店雖然絕大部分都有銷售藥品的行為,卻都沒有懸掛《藥品經營許可證》。
在虎門富民批發市場內,記者問某港貨店店主,「你賣藥品難道不怕被查嗎?」店主回答:「如果真要查,那也沒辦法啊。」
-提醒
由於港貨店的商品魚龍混雜,真假難辨,建議各位消費者在購買時要留意生產日期,以免買到過期商品。東莞市消費者委員會秘書長鄧國平提醒各位消費者,無論港貨店內賣的是什麼商品,但只要是在中國銷售,就要遵守中國的法律。假如消費者懷疑自己買到的是假貨,或者是店家存在欺詐行為,都可以撥打12315進行投訴和舉報。記者龔名揚 郭楊陽 王慧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