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一港貨店未經批准賣進口藥 涉嫌銷售假藥被拘四個月

2020-12-22 廣東頻道

人民網惠州7月14日電 廣東惠州擁有毗鄰深圳、香港的優越地理位置,來往深圳、香港十分便利,一些商人利用這點優勢,紛紛在惠州開起港貨商店,所售港貨包括進口的食品、日用品、化妝品,有的港貨店還銷售進口藥品等。然而,港貨店通常不具備銷售進口藥品的資格,並且按我國法律規定「未經批准進口的進口藥品按假藥論處」,銷售未經批准進口藥品的行為涉嫌銷售假藥。

據了解,2013年7月開始,劉某花在其經營的位於惠州市惠陽區淡水街道辦事處的一港貨商店內,未經批准而擅自銷售進口的港藥李萬山牌肚痛健胃整腸丸、益寶園七釐散、喇叭牌正露丸等藥品。同年8月26日,公安機關匯同惠陽區藥監局在該商行檢查時,當場查獲有東京塔牌坐骨骨痛靈1瓶、日本塔牌坐骨神經痛丸1瓶、南聯牌骨節靈2瓶、德國利石素2瓶、德國華沙消石素2瓶、美國風溼骨刺丹1瓶、日本塔牌坐骨腰痛丸3瓶、德國強方驅風活絡1瓶、公牛牌鼻炎靈2瓶、大和洞久咳丸5瓶、公牛牌骨痛靈1瓶、喇叭牌正露丸19瓶、李萬山牌肚痛健胃整腸丸53瓶、益寶園七釐散5盒、喇叭牌正露丸等31種藥品。

惠陽法院依法審理認為,被告人劉某花違反國家藥品管理法規,未經批准而銷售進口藥品,其行為已構成銷售假藥罪。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判決被告人劉某花犯銷售假藥罪,判處拘役四個月,緩刑六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一千元。本案所涉假藥均予以沒收,由扣押機關予以銷毀。

進口港貨雖好,但是市民在挑選港貨中應當謹慎購買如藥品這類的特殊商品,儘管一些港貨店所銷售的進口藥品並非真正意義上的假藥,但根據規定,進口藥品必須經國家藥監局批准和檢驗後才能在國內銷售。

據了解,凡是港澳臺的藥品在國內銷售要取得《醫藥產品註冊證》,國外藥品則要取得《進口藥品註冊證》,並且要提供來源證明文件和《進口檢驗報告書》等資格證明。否則,監管部門可以根據相關法規以涉嫌經營假藥行為移交公安機關進行處理。法官建議廣大市民,藥品類應當到正規的醫院或取得相應銷售資格證明的大藥房購買,以免買到假藥。(林龍勇 盧思瑩 吳曉紅)

相關焦點

  • 銷售未經批准進口的藥品按假藥論處
    像假藥一樣危險!■迷信進口貪便宜,不少家庭將之當作必備藥■食藥監部門:銷售未經批准進口的藥品按假藥論處另外,根據國家相關規定,銷售未經批准進口的藥品按假藥論處。海淘藥品訂單增多 部分價格比原產地還便宜「感冒咳嗽的人好多呀,推薦日本的家庭常備藥。」最近天氣變幻無常,一位日本代購在朋友圈裡發出了十多種日本藥品圖片,還發了在日本藥妝店採購的小視頻。
  • 陸勇案不會重現 未經批准的進口藥品不再界定為「假藥」
    一審中判定的銷售假藥罪依據的是2015年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只要是未經批准生產、進口、檢驗的藥品均為假藥。而新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在今年12月1日已經實施,這又給本案帶來了什麼影響呢?用藥需求是和每個人都息息相關的,新修訂的《藥品管理法》2019年12月1日正式實施,對比舊版,它不再將未經批准生產、進口、檢驗的藥品界定為假藥。
  • 違法銷售網紅藥 銅川兩家母嬰店涉嫌經銷假藥被移交公安
    近日,銅川市王益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大隊在嚴厲打擊假海淘、假劣藥品,肅清海外違法代購藥品市場,集中開展嬰幼兒藥品、保健品等專項治理中,查處兩家涉嫌銷售假藥的母嬰店。母嬰店老闆表示,因為近年來「小綠葉」、「沐舒坦」等進口幼兒止咳藥很受家長歡迎,前來諮詢和要求採購的人很多,所以就從一個海外購物商城採購售賣,並不知道這屬於藥品範疇。由於這兩家母嬰店都不具備銷售藥品資質,執法大隊當場將止咳藥沒收。
  • 港貨店在廣州城「遍地開花」 貨物真假存疑問
    昨日,記者走訪東曉南路的一家港貨店時發現,這裡的部分商品並沒有簡體中文標識。該店老闆表示:「我們都是自己直接去香港背的貨,沒有經過海關繳稅。」  在天河一小區的港貨店裡,一進門入眼的就是牆壁上貼的橫幅廣告,稱店鋪所售的奶粉均為香港正品。記者上前看到,牛欄、惠氏等進口奶粉的罐身上並沒有任何中文標識。「正規途徑進來的商品都會有中文標識,這些應該都是『水貨』。」一小區居民告訴記者。
  • 湖北「藥神」涉嫌銷售假藥罪 買藥人求情
    受訪者供圖  因代購未經批准進口的印度藥品,29歲的劉福應涉嫌銷售假藥罪,被江蘇崑山警方抓捕。  劉福應是湖北省黃岡市麻城市人,他因本身患有B肝而接觸到印度仿製藥。在此過程中,劉福應發現印度上市了一款新藥「索菲布韋」,可以治癒C肝,價格比正版藥便宜很多。劉福應的家人說,劉福應逐漸萌生從印度代購藥物的想法。
  • 浙江服裝店老闆代購日本網紅藥品,涉嫌銷售假藥罪
    《我不是藥神》裡的藥販子程勇通過國外代購藥品牟取暴利,殊不知,銷售未經批准進口的藥品涉嫌銷售假藥罪。近日,台州天台縣人民檢察院辦理了一起銷售假藥案,許某因代購無批文的日本藥品觸犯了刑法。隨著進口藥品越來越受追捧,2018年5月至9月,許某在日本藥妝店內購買各類網紅藥品,打算自用或放在服裝店內銷售,從中賺取差價。
  • 肝癌患者代購藥被刑拘,再次拷問「假藥」認定標準
    漫畫/劉俊議論風生代購國外療效明顯但未經批准進口的真藥被定性為「銷售假藥罪」,不符合罪刑均衡的刑法原則。翟一平案致命之處,在於他收了5%左右的代購費,使得他的行為認定為「銷售」沒有問題;而依現行《藥品管理法》規定,未經批准進口藥物,即可視為假藥。因此,上海警方以涉嫌銷售假藥罪立案追究翟一平,在法律層面上並無問題。翟案的辯護律師將問題核心置於立法層面,認為將國外代購的真藥定性為「假藥」併入刑值得商榷。
  • 海淘藥品不能轉賣 福建一男子銷售「進口藥」被處罰
    海淘藥品不能轉賣 福建一男子銷售「進口藥」被處罰 2017-07-要注意的是,代購回來的這些「進口藥」,如果流入市場銷售,將按賣假藥論處,需負刑事責任。  許多「海淘」消費者普遍有個心理,只要是從在原產地居住的朋友手裡購買的藥品就用得放心。  今年50歲的林某在福建省福州市羅源縣鳳山鎮某村經營著一家臺灣商品店。起初,林某銷售的均為手續齊全的臺灣商品,由於生意紅火,積累了不少忠實客戶,開始有些親友、客戶會詢問是否能代購一些境外藥品。
  • 遼寧一女子網上賣進口假藥獲刑
    今年3月,她到公安機關投案,警方在其住處查處10類藥品,價值1萬餘元,均未取得進口藥品註冊證書。日前,法院發布案件判決結果,被告人涉嫌犯銷售假藥罪,獲刑並處罰金2.5萬。今年37歲的女子周某,老家遼寧阜新市。
  • 江蘇一母嬰店主代購嬰幼兒藥無證私賣,涉嫌銷售假藥被公訴
    江蘇一母嬰店主代購嬰幼兒藥無證私賣,涉嫌銷售假藥被公訴 日前,
  • 莞城警方偵破一宗涉嫌銷售假藥案 查獲100多盒暈車暈船假藥
    犯罪嫌疑人指認涉案物品  警方供圖記者昨日從莞城公安分局了解到,近日,該分局運用智慧新警務模式,提升智慧新偵查工作效能,通過不斷加大線索摸排,偵破涉嫌銷售假藥品案件1宗,查獲暈車暈船假藥今年10月初,莞城公安分局通過前期偵查,發現轄區新河北路一漁具店涉嫌在網上銷售假冒日本進口的暈車暈船藥。經連日蹲點排查、固定證據,莞城公安分局組織力量聯合莞城食藥監分局,對該店突擊檢查,現場抓獲涉嫌銷售假藥犯罪嫌疑人柯某平(男,35歲,廣東人),查獲四種共100多盒的涉假藥品一批。
  • 男子舉報性藥沒效果 意外牽出全國假藥銷售大案
    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晨煒 記者 曹鋒)揚州市邗江區警方歷時一年多,破獲一起假藥銷售大案,全國十餘個省市六十多人涉案,案值三百餘萬。這起案件因揚州一市民買到無效果的性藥後,向警方舉報引發。近日,涉案的八名主要犯罪嫌疑人被提起公訴。
  • 廣州一男子銷售「港藥」被法院認定不算賣假藥 檢方撤訴
    天河區法院主審法官認為,廣東毗鄰港澳,歷來有使用「港藥」等境外藥品的傳統,本案中的「港藥」雖未經許可進口銷售,但對公眾身體健康的威脅遠低於普通假藥。經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鑑定,上述藥品無藥品批准文號或《進口藥品註冊證書》、無藥品檢驗報告書,均屬未經批准生產或進口的藥品,屬假藥。隨後,檢察院指控陳某犯銷售假藥罪。
  • 上海一美容店注射假美容液 因涉嫌銷售假藥罪被起訴
    上海一美容店注射假美容液 因涉嫌銷售假藥罪被起訴 發布時間:2017-03-16 17:09:02.0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上海3月16日電 (寶劍李姝徵)如今,隨著美容市場的日益發展,打美容針、微整等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兒了,然而美容市場魚龍混雜,也存在不少黑心機構為了賺取更高利益
  • 港貨店魚龍混雜 貨源說不清難辨真貨假貨(組圖)
    不過,港貨店並不等於香港的商店,在港貨店購買的東西和國內超市相比真的有優勢嗎?帶著這個疑問,記者隨機抽取了幾款商品,進行價格比較。首先是內地消費者赴港購物的熱門商品——嬰兒奶粉。除了專門賣護膚品和化妝品的店以外,幾乎每一家港貨店都會有嬰兒奶粉出售。
  • 網售德國止咳糖漿 淘寶店主涉嫌銷售假藥罪受審
    原標題:淘寶店主涉嫌銷售假藥罪受審   本報訊(記者張蕾)淘寶店主張某從德國購買止咳糖漿在網店銷售,卻因該藥品未經國家食藥監局批准進口被認定為假藥。張某被控涉嫌犯有銷售假藥罪日前在朝陽法院受審。然而記者登錄淘寶網站,搜索該藥品,卻發現仍有上百條售賣信息。張某的案例,也給廣大淘寶店主敲響警鐘。
  • 浙江天台服裝店老闆代購無批文日本藥品被查,構成銷售假藥罪
    浙江天台服裝店老闆代購無批文日本藥品被查,構成銷售假藥罪 查獲的進口假藥 中新網 圖《我不是藥神》裡的藥販子程勇通過國外代購藥品牟取暴利,殊不知,銷售未經批准進口的藥品涉嫌銷售假藥罪
  • 男子涉嫌在淘寶賣代購假藥被控 自己翻譯說明書
    近日,男子張某因在淘寶網上售賣從德國代購的止咳藥水,涉嫌犯銷售假藥罪在朝陽法院受審
  • 網紅進口藥也可能是假藥 上國家藥監局網站可查真偽
    &nbsp&nbsp&nbsp&nbsp但這幾天,一款來自日本的「網紅藥」小粉丸,卻被市場監管部門認定為「假藥」。這是怎麼回事呢?&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商家表示,這藥是一款網紅藥,又叫日本小粉丸,主要用來治療便秘,客戶使用後效果特別好,特地讓親戚從日本藥妝店代購後放到店裡銷售,原裝進口的。
  • 男子承包蚌埠中山醫院一科室 無證行醫賣假藥被抓
    2012年下半年,鄧某承包了蚌埠市中山醫院泌尿科後,打起賣假藥的主意。日前,鄧某被批准逮捕。2012年11月,兩個福建莆田人拎著一包藥品來到鄧某(38歲,江西撫州人)承包的泌尿科,稱有一些沒用完的全進口藥,可以便宜賣給他。鄧某以2000元買下了這批所謂的進口藥,並用於患者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