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這座博物館有點兒意思:鎮館之寶是一張黑膠唱片,價值100萬

2020-12-20 蘇丹卿

提起黑膠唱片,你會想到什麼?

是文藝、小眾,還是復古、懷舊,抑或是高雅有情調?這個統治了整個20世紀的音樂載體,對於今天的人們來說,它顯得陌生,卻又似曾相識。

位於西安高新區的樂與耳黑膠博物館,成為我又一次西安博物館之旅的新收穫,這與古都西安完全不一樣的文化之旅,卻令古老的千年之都更為雅致,富有多元化。

黑膠唱片的歷史悠久,是在20世紀佔統治地位的音樂格式,又稱LP、long play, 是立體聲黑色賽璐珞質地的密紋唱片。

當時代發展越來越快,當數碼產品不斷的更新換代,越來越多的古老的東西開始被人們所關注,所尋回。黑膠唱片就是其中一。

走進樂與耳黑膠博物館,人類紀錄聲音的歷史拉開序幕,一場療愈心靈的聽覺之旅開啟了。黑膠唱片的空靈感和現場感是CD、音響無法取代的,它不僅是一種懷舊情懷,也是一種歷史載體。

一代人的生命記憶可以用無數種的方式進行呈現,如一部電影、一張畫報、一張CD、一部動漫、一首老歌、一張黑膠唱片。當你這座黑膠博物館時,你會發現即便是一張小小的黑膠唱片,也有著無限寶藏。

對於黑膠唱片的認識,最早是從90年代的電影裡所獲知,但從未親臨其境的去聽一回。在我的記憶裡,黑膠是一個空白存在。

隨著時代發展,我接觸過CD、MP3、以及現在的數碼音樂,但不論其音色多麼悅耳,在未觸碰黑膠唱片之前,這一切都可能是種「幻覺」。

在館長許老師的帶領與介紹中,突然發現黑膠的魅力是其他媒介所無法替代的,更是沒有黑膠唱片的溫暖。徐老師對黑膠唱片的熱愛,從80年代初就已萌芽,直到今天已收藏黑膠30年,收藏黑膠唱片將近29萬張。

歷史不會說話,但黑膠唱片仍能夠發出聲音,仍記載著當時的社會,文化,經濟、工業水準以及錄製背景等等。

1982年CD誕生,10年後,我國進入CD時代,黑膠生產線大量被淘汰。1994年,黑膠唱片開始成為一種收藏品,這主要是在得力於黑膠愛好者的熱情。

1998年,我國最後一條黑膠生產線關閉。對於絕大多數的90後來說,黑膠的陌生的,但對CD的情感是狂熱的。因此,當我發現西安有一家黑膠唱片博物館的時候,心生強烈好奇之心,去見識從未接觸過的音樂載體時,也是在觸碰不一樣的歷史。

當許老師拿出幾張珍藏黑膠唱片,讓我們聆聽歷史之聲的時候,幾乎所有人都驚住了,每一個人都屏住呼吸,不敢說話,生怕是打破了這穿透歷史的天籟之音。其音色,猶如親臨現場。

許老師說,收藏黑膠唱片本身就是在傳承歷史,黑膠記錄的不僅僅是音樂,每一個內容都是一個時代的側影。他拿起一張印有「美國小提琴家艾薩克·斯特恩訪華演出」的唱片向我們展示:

「著名小提琴演奏家艾薩克·斯特恩來到中國,成為上個世紀70年代第一個到中國演奏的西方小提琴演奏家。斯特恩當年在中國的舉動不僅帶動了中國古典音樂學子走出國門,也使中國的文化大門開始向世界敞開。」

這一張黑膠唱片,在國內市場估價100萬左右,可以稱得上是樂與耳黑膠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雖說黑膠唱片進入了博物館,但黑膠唱片並沒有遠離我們的生活,也從未消失。在國外唱片市場,它一直都佔有很重要的地位。

而在國內的黑膠唱片圈內,黑膠唱片一直是炙手可熱。很多人都以為它很昂貴,是一個「聽不起」的「玩物」,實際上當你真正接觸了黑膠唱片,你會發現,它與當年的CD並無不同。

為了讓更多熱愛音樂的年輕人認識黑膠唱片,接觸黑膠唱片,樂與耳黑膠博物館內有不少許老師與他朋友們所研發的黑膠唱片,這些唱片物美價廉,可以一邊聆聽,一邊選購。

許老師說:「音樂不是消遣,不是娛樂,音樂是人類生存的基本需要,是讓人類生活得有意義的方式之一。

那麼,就讓我們一起進入黑膠唱片的歷史長河中,去聆聽100多年前的聲音吧。

相關焦點

  • 如數家珍,西安各大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娓娓道來
    圖片來源:陝西歷史博物館官網唐鑲金獸首瑪瑙杯由紅、棕、白三色相雜的瑪瑙雕成,層次分明,濃淡相宜,晶瑩鮮潤。圓雕技法琢制,造型生動優美。這件瑪瑙杯不但是一件極其珍罕的古玉雕藝術品,也對我們研究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參考價值。
  • 20萬張唱片市值一億 黑膠博物館聽百年前聲音 聊小狗尼帕的故事
    而這刺刺拉拉的聲音,其實是我對留聲機最初的認識,我估計很多不了解黑膠唱片的朋友,也和我有同樣的感受。但當你認識、了解黑膠唱片後,你會發現,你的認識和現實大相逕庭,你甚至會因此愛上黑膠唱片。今天我將用鏡頭帶領大家走進一家黑膠博物館「樂與餌黑膠博物館」聊一聊一直流浪狗和留聲機的故事。
  • 西安各大博物館「鎮館之寶」,你打卡了嗎?
    圖片來源:陝西歷史博物館官網唐鑲金獸首瑪瑙杯由紅、棕、白三色相雜的瑪瑙雕成,層次分明,濃淡相宜,晶瑩鮮潤。圓雕技法琢制,造型生動優美。這件瑪瑙杯不但是一件極其珍罕的古玉雕藝術品,也對我們研究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參考價值。
  • 夜遊上海:14座博物館與它們「鎮館之寶」的故事
    要說國內哪座城市博物館最多,人們腦海中浮現的除了首都北京,想來應是遍地皇陵古冢的西安。擁有160座博物館的北京確是中國博物館最多的城市,不過數量位列第二的,卻是崛起不到200年的上海。據2019年1月的統計,上海目前共有131座博物館。
  • 陝西最高等級博物館及其鎮館之寶,這陣容在全國沒幾個省份能媲美
    它是於2007年正式對外開放,其內珍藏從西周到明清時期超過11萬件文物,其中不乏珍貴的國寶級文物。不過,它的獨特之處在於它由小雁塔、薦福寺古建築群和博物館三部分組成,在國內博物館裡算是獨樹一幟。西安博物院的鎮館之寶,是西漢彩繪人物車馬鏡。這是西安博物院唯一一件禁止出境展覽的文物。
  • 趙季平黑膠唱片典藏合集出版 音樂鑑賞會將在樂與餌黑膠博物館舉行
    趙季平黑膠唱片典藏合集出版 音樂鑑賞會將在樂與餌黑膠博物館舉行 時間:2020
  • 如數家珍,西安各大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你都知道嗎~
    《國家寶藏》節目截圖 除了上面這三件國寶,陝歷博還有一些重量級的鎮館之寶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盤點一下西安其他各大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為喜歡逛博物館的朋友劃重點哦~ 西安博物院鎮館之寶 唐代三彩騰空馬 於西安西郊出土,馬全身赭黃色,間白斑紋。
  • 黑膠唱片走紅
    中國現象一張能賣到幾萬元據中唱上海分公司新媒體部主任蔡佳清介紹,這批「老上海聲音」的熱銷出人意料,純屬無心插柳。原本只是不想浪費公司庫存資源的無心之舉,沒想到市場反響不錯。「這套復刻版黑膠唱片是在德國用專業設備壓制的,因成本問題只發行了1000套5000張,只在自己的網店銷售,其中《梁祝》有限量版編號,定價為300元一張。
  • 西安大明宮旁挖出石榻,成陝西博物館鎮館之寶,比故宮龍椅還珍貴
    西安大明宮旁挖出石榻,成陝西博物館鎮館之寶,比故宮龍椅還珍貴我們都知道皇帝的龍椅那是相當的珍貴的,在唐代以前,雖然還沒有椅子這種東西,但是因為受到遊牧民族和西方的文化影響,產生了榻這種東西,也就是一種極其窄的床,可以用來睡覺,也可以用來坐著,算是古代的沙發,而中國榻類家具經久不衰,可以說是歷史悠久。
  • 「趙季平黑膠唱片音樂鑑賞會」成功舉辦
    7月11日,由陝西趙季平音樂藝術基金會主辦、西安趙季平藝術中心及樂與餌文化傳媒公司聯合承辦的「趙季平黑膠唱片音樂鑑賞會」在西安樂與餌黑膠博物館成功舉辦。陝西省音樂家協會主席尚飛林,西安趙季平藝術中心理事長、陝西趙季平音樂基金會秘書長劉志勇,西安音樂學院圖書館館長、趙季平音樂工作室主任馬波,樂與餌黑膠博物館負責人許衛國等出席了當天的鑑賞會活動,並與到場眾多樂迷就趙季平音樂及黑膠唱片文化深入交流
  • 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評出
    長江日報訊(記者萬建輝 通訊員孫夏)12月13日,備受期待的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揭曉,除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現有四大「鎮館之寶」外,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等6件文物瑰寶新晉「鎮館之寶」。
  • 山大博物館躋身國家一級博物館,有哪些「鎮館之寶」?
    仙人臺遺址出土的編鐘和禮器近日,中國博物館協會發布了《關於第四批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名單的公告》,山東大學博物館入選國家一級博物館名單,成為全國高校唯一的歷史考古類國家一級博物館。山大博物館從國家二級博物館躋身一級博物館僅用時兩年,哪些過人之處讓它成為全國「唯一」?這裡有哪些值得細數的「鎮館之寶」?普通市民如何才能一睹其風採?
  • 國家寶藏:12個國內頂級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原創 阿舍&疏風 印客美學凜冬將至誠意滿滿的《國家寶藏》第三季也將再度歸來還有兩個星期開播大家是否已經迫不及待了呢別急今天小印就帶大家一起提前看看12座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過過癮
  • 黑膠唱片都是黑色的?彩色的黑膠了解一下
    黑膠唱片只有黑色的嗎?經典的黑膠唱片有哪些?什麼途徑可以買到黑膠唱片?黑膠博士來告訴你答案。▲甲殼蟲樂隊的第張專輯,這張專輯的封面到今天已被無數人模仿致敬過▲作為甲殼蟲樂隊分道揚鑣前的最後一張專輯,既承載著遺憾,也傳承著經典麥可·傑克遜的Thriller,這張唱片也不得不提,作為流行天王最經典的一張專輯,也是唱片史上銷量最高的一張專輯。
  • 世界四大博物館鎮館之寶
    從英國大英博物館到法國巴黎羅浮宮,從俄羅斯的冬宮到美國紐約的大都會博物館,這世界知名的四大博物館中,哪些是它們的鎮館之寶?   大英博物館:《亞尼的死者之書》國家接受了他的贈品,並於1753年6月7日批准建立大英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位於英國倫敦新牛津大街北面的大羅素廣場,包括埃及文物館、希臘羅馬文物館、西亞文物館、歐洲中世紀文物館和東方藝術文物館。1759年1月15日,大英博物館正式對公眾開放,成為世界上第一座對民眾開放的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亞尼的死者之書》,創作於公元前 1300~前1200 年。
  • 這座博物館的鎮館之寶,80%的遊客都聽過,是我國的旅遊標誌
    到蘭州,一定要來甘肅省博物館看看鎮館之寶:銅質奔馬,作為我國的旅遊標誌,很早就聽說過,也在很多地方見過,早就想去看看,聽說它的正面還有點「滑稽」,難怪照片上的它的造型全是側面。該博物館是甘肅省內規模較大的博物館,還是國家級博物館,是全國首批綜合性博物館之一,收藏文物35萬件。
  • 姜松點評世界五十大博物館及其鎮館之寶
    第一,對於一個國家,對於一個城市,沒有比博物館更能貼近這個國家、這座城市的原始脈搏,博物館裡有這個國家或這座城市的基因;第二,博物館裡的文物是歷史最具象的體現,文物跨越時空,是我們存在過的唯一證據。第三,博物館可以提升人的品位。蔣勳先生在《美的沉思》中說:這些瑩潤斑駁的玉石,這些滿是鏽綠的青銅器,這些夭矯蜿蜒的書法,這些縹緲空靈的山水畫,卻逐漸使我開始思考起它們形式的意義。
  • 上海博物館鎮館之寶:內容卻是肚子痛請假條,為何貴重原因很簡單
    未審時意云何,甚令人耿耿——《上虞帖》內容前言:世界各地都會設置博物館,設置博物館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儲藏價值連城的物品,在博物館中,多得是價值連城的物品,無論是古代博物館還是現代博物館,之所以可以擺放在博物館裡,那麼這件物品一定是具有歷史意義的。
  • 博物館日 探尋世界頂級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1977年,為促進全球博物館事業的健康發展,國際博物館協會將5月18日定為國際博物館日。今天,小編帶大家走進世界頂級博物館,去尋找每一家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人類文明寶藏。如今,昔日皇宮禁地那佔地78萬平方米的重重宮闕,既是收藏明清皇室珍寶的巨大寶庫,也是記載明清宮廷歷史的鮮活檔案。目前館內藏品共有1862690件/套。那故宮的「鎮館之寶」是什麼呢?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曾說,很難挑出一件代表性的寶貝。這是因為故宮的藏品呈倒金字塔結構,93.2%的文物都是國家珍貴文物,6.4%藏品為普通文物,資料留存僅0.4%。
  • 中國四大博物館鎮館之寶大盤點
    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截止2019年註冊博物館就有3410個。截止2018年,博物館文物藏品共計37540740套/件。中國人也尊重歷史,尊重知識,下圖為近五年博物館參觀人數統計:圖中數據來源於國家統計局博物館裡藏品那麼多。我們需要把重點放在哪裡呢?今天我們就以收藏國寶級文物數量排名為依據,來盤點一下筆者心中四大博物館的鎮館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