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鄒明洪
日前,一個叫林A的心訓導師,帶領一批香港專家,宣布要尋找中國人的「心靈富豪」,並擬推出「首屆中國心靈富豪榜」,以樹立一種全新的財富標杆和價值標尺。(3月1日《新華網》報導《林A:尋找中國人的「心靈富豪」》
在菸草局長「香豔日記」、「獸獸門」等「猛料」充斥媒體版面的當下,這顯然不是一個刺激眼球的新聞。但我的眼睛卻為之一亮:在中國被列為世界第一「拜金主義國家」,連溫總理都一再呼籲「企業家的身上應該流淌著道德的血液」的當下,這種倡導「心靈富豪」的聲音,無疑道出了我們這個時代最具價值的風向。
什麼是「心靈富豪」?用林A的話說,「人從貧富分有四種:一是貧中之貧,經濟上貧窮,心靈上也不快樂;二是富中之貧,這些人擁有很多錢,但內心卻不滿足不快樂不安全;三是貧中之富,雖然不怎麼有錢,但心靈很充實很快樂很陽光;四是富中之富,他們物質上富裕,心靈上也富足,對社會有貢獻自己又快樂」。「富中之富」就是他所倡導的「心靈富豪」。
而之所以要尋找中國人的「心靈富豪」,則因為身為心訓導師的林A,在長期的與企業家接觸中,發現財富數字從來就不是富有的代名詞。套用林A自己的話,「原國美電器董事局主席黃光裕儘管擁有上百億的財富數字,但其實他根本算不上是富人,為什麼?因為他的心靈是貧困的。中國像黃光裕這樣擁有巨額財富數字內心卻十分赤貧的人非常多,這樣的富豪不能算真正的富豪,真正的富豪應該是物質和精神雙重富有的『心靈富豪』」。
是的,不到40歲就兩次登上胡潤富豪榜首座之位的黃光裕,就在其洞開財富大門的時候,其實也邁向了通向牢獄的「黑洞」——為了財富數字的急劇膨脹和無限制擴大,出身貧寒、文化素質不高的他根本無暇也不願回頭構建自己的心靈大廈和道德天空,而一度沉溺於官商勾結和無道德環境的長袖善舞。這樣的黃光裕儘管是數字財富的國王,卻是心靈帝國的貧民。這樣的貧困不僅屬於黃光裕,也屬於許許多多與黃光裕有著相似命運的中國富豪——胡潤富豪榜一度被視為「殺豬榜」就是明證。
這樣的黃光裕,儘管曾一度被輿論視為「中國夢」和「財富神話」的象徵,但最終淪為「杯具」。這樣「杯具」讓我們扼腕,更讓我們震醒——改革開放30年來,伴隨著國家GDP的高歌猛進和國人財富欲望的無限制釋放,我們在物質財富建設上取得了長足的進展,在心靈財富和道德建設上卻不進反退。官商勾結,兩極分化,環境汙染,道德淪喪……當我們爬上「拜金主義」的顛峰,才驀然發現,那些我們費盡心血攫取的財富數字其實並沒有給我們帶來真正快樂。真正的快樂,原來可以與財富無關,卻不能不與心有關。
於是,尋找「心靈富豪」,便成了林A等有識之士的呼籲和吶喊。
不難想像,一個心訓導師,在繁忙的教學之餘,竟極力去搗弄一個尋找「心靈富豪」的榜單——無疑充滿了對當前價值觀的憂患,以及對未來的洞察。《南方周末》說,60年前,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宣告了全體中國人站起來了,今天我們需要的是:讓每個中國人都站立起來。同樣,30年前,鄧小平宣告了讓我們的腰包富裕起來,今天我們更需要的是:讓我們的心靈也富裕起來。
但遺憾的是,這樣的聲音,在網上遭遇到許多「拍磚」。有網友質疑:在「原罪」和「為富不仁」環境中成長起來的中國富豪,充斥的多是地產商或煤老闆,怎麼可能有什麼真正的「心靈富豪」?也有網友指出:心靈財富是寫在心裡的,很難為外人所知,不等於哪個老闆做了慈善的事說了動聽的話就是心靈富豪,這怎麼去尋找?當年胡潤榜上的大明星周正毅不就是「慈善高手」和「心靈大家」?要是不出事,估計也會戴上「心靈富豪」的帽子。更有人如此總結:不要迷戀「心靈富豪」,那只是一個「傳說」!
我完全理解網友的擔心——那是對「金錢至上」價值觀的徹底無奈,以及這種無奈衍生的對富豪群體的完全不信任感。但我要說的是,哪怕全中國的富豪都是黃光裕,都不是可以放棄尋找「心靈富豪」的理由,因為我們需要尋找的,不僅是某個人或者某個群體,更是一種方向,一個路標,一份希望。何況,有著泱泱5000年歷史文明的中國,怎麼可能沒有「心靈富豪」呢?!
還是記住著名詩人顧城的話吧:「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作者系湖南科技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