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島有全世界最大的油氣田,島民富得流油,華人曾在這建了個國家

2020-12-22 歷史文社

納土納群島位於馬來半島和婆羅洲島之間的中國南海,由272個島嶼構成,總面積2110平方公裡。資源方面,東納土納盆地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油氣田,天然氣估計有13億立方米,約佔世界天然氣總儲量的一半。所以,島上的居民富得流油。島上不僅有華人居住,400多年前,還有華人曾在這裡建立了一個國家。

我國與納土納群島的歷史淵源,非常久遠。漢朝以前,我國稱納土納群島為「漲海崎頭」,稱納吐納島為「極大崎頭」。自宋代以來,位於越南中部的交趾洋和納土納群島就已經被作為我國與外國的海域分界線,凡是從外國來的船隻,只要過了其中一個地方,即進入中國境內。

15世紀初,鄭和下西洋,將納土納群島作為海上第一驛站,在這裡建了大量營房和配有大量生活所需要的設施。鄭和離開前,還留下了大量人員值守。由於納土納群島擁有優良的自然資源,船隊每次都要在這裡檢修、換洗、加工船隻等,經常往返歇息在該島上。

明宣宗癸丑年,船隊最後一次回國後,船隊官員考慮到納土納群島是我國南海的重要門戶,從鄭和下西洋開始,他們就代表朝廷對此直接管理。再加上島上還有很多船隊留下來的生活設施,於是船隊官員上書皇帝,是否要放棄駐守納土納群島。明宣宗得知後,立即賜字「萬生嶼,安不納」,所以納吐納群島又被稱為安不納島。自此,以曾沅芳為代表的船工,帶著明宣宗的手諭以及家屬在島上定居。凡駐留在此島的華人,永遠不用繳納賦稅,又是手皇帝的命令駐守在島上,這意味著納土納群島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直轄地。

明朝滅亡後,以廣東省潮州人張杰緒為代表的300明軍,不願意投降,就逃到了納土納群島,並在這裡稱王,建立王國,沒有具體的國名。張杰緒等人在這裡安頓下來,繁衍生息。

從鄭和開始算起,在我國對納土納群島實際管理200年後,該島被荷蘭殖民者侵佔。荷蘭人來到島上後,實行了一系列「去漢文化」政策。他們首先將「安不納島」改為「安波納島」,一字之差,讀音差不多,但意義卻發生了變化。然後他們在島上開設的學校,教授非漢文,企圖截斷華人與漢文化的聯繫。最後就是剝削壓迫華人,強化殖民統治。原本華人是不用交稅的,但荷蘭殖民者不同意,強行讓華人納稅。經過荷蘭人長期的奴役控制,「安不納島」這個名稱就逐漸消退了。後來,荷蘭人又將此島的名字改為納吐納群島,這才有了現在的名字。

1942年1月,日本進入望加錫海峽,打敗了美、澳、荷海空聯軍,實現了對印尼的統治,納土納群島也落入了日本的魔爪。二戰結束後,荷蘭立馬派遣軍隊,企圖繼續殖民統治印尼。印尼經過三次戰爭,戰勝荷蘭,成立印尼聯邦。隨後舉行的移交主權儀式上,荷蘭將侵佔的「安不納群島」主權移交給了印尼。自此,納土納群島就歸印尼管轄。島上的居民一直想要重新建立個國家,但一直被印尼阻擾。

相關焦點

  • 華人建立的南洋小國汶萊,小得出奇,卻富得流油
    說起汶萊這個國家,與咱們中國倒是淵源頗深。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派遣黃森屏出使南洋諸國。然而天有不測風雲,明朝使團在遭遇海難,剩下的人在黃森屏率領下漂流至婆羅洲,並在此建立起了華人政權。後來為了對抗蘇祿蘇丹國的入侵,黃森屏的勢力與當地的渤泥國結成聯盟,成為了今天汶萊的前身。
  • 一華人在亞洲建立一國家,如今富得流油,國旗上還有此華人標誌
    一華人在亞洲建立一國家,如今富得流油,國旗上還有此華人標誌。文|周哥眾所周知,亞洲人口多,面積大。不過,也有這個一個亞洲小國,雖然人家面積不大,人口稀疏。但是人家在亞洲稱得上是富得流油,堪稱亞洲最富有的國家之一。那麼,這是哪個國家呢?下面,小編就帶著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這個國家就是汶萊,位於亞洲東南部的一個熱帶島國。不過,說起汶萊,不得不提一個人物,而這個人,還是我們中國人。
  • 汶萊:一個富得流油、與中國淵源頗深的國家,華人超過10%
    汶萊,位於加裡曼丹島西北部,北瀕南中國海,東南西三面與馬來西亞接壤,國土面積5765平方公裡,汶萊約40萬人口中,超過10%是華人。汶萊是一個君主專制國家。雖然面積小,但因為有海量的石油和天然氣,迅速成為東南亞富得流油的國家,也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之一。
  • 離曾母暗沙四百公裡,華人曾佔80%,納土納共和國是如何夭折的?
    ――羅大佑納土納群島,今屬印尼,由納土納主島和271個小島組成,面積約相當於兩個香港島(2110平方公裡)。歷史上曾為不毛之地,華人是最早的開拓者,並對群島進行了有效的管理。潮汕華人張杰緒曾在島上建立王國。在荷蘭人和印尼人到來之前,納土納群島一直在中國人的控制之下,他們種田,打魚,經商,繁衍生息。
  • 曾是亞洲大國,被打的越來越小,不如北京一半大,人民卻富得流油
    在我國最南端曾母暗沙附近有個非常非常小的彈丸小國叫汶萊,全稱汶萊達魯薩蘭國,聽這個名字你就知道這是一個伊斯蘭國家。從某種意義上說,汶萊是我們的鄰居,但我們對這個鄰居了解太少了。汶萊是一個君主專制國家,這在現在世界上已經是非常少見了。汶萊國土總面積5765平方公裡,還不如北京一半大,人口只有40多萬,更沒法與北京比,中國很多縣也比汶萊人多。
  • 汶萊,一個富得流油的「袖珍」小國
    皇帝曾命令來自福建的勇將黃森屏到汶萊當地去探尋黃金,黃金沒挖到,倒是受到了汶萊國王的熱烈款待。國王對黃森屏一行人的到來十分重視,要把女兒嫁給這位將領,並讓他組建一支軍隊保護汶萊國土。這有一定的原因所在,當時汶萊的國力算不上強盛,時常會遭到周邊國家的騷擾,而黃森屏組建的華人勢力軍隊,的確成為了保護這個小國的重要力量。
  • 世界最小7個國家,第2富流油無窮人,「最小"的口哨能響遍全國
    導語:世界最小7個國家,第2富流油無窮人,「最小"的口哨能響遍全國    世界有196個國家,國家有大有小,面積越大自然資源也就也豐富,面積比較大的國家,也許大家都知道!
  • 世界第三大島,一島分屬三個國家,原始風情交織著現代文明
    世界第三大島,一島分屬三個國家,原始風情交織著現代文明大家好,今天小編窯帶大家領略位於東南亞的加裡曼丹島。遊加裡曼丹島從哪裡開始都可以,說加裡曼丹島卻得先從汶萊講起。加裡曼丹島上原本只有一個國家,那就是汶萊,中國古代稱它為「婆利」,近代譯為「婆羅馬」。
  • 日本排名第一的貓島,島民們給貓建了一座神社,附帶詳細旅遊攻略
    田代島位於宮城縣的石卷市,島上貓咪數量約200隻,它們一直被當地人作為幸運守護神來對待。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的時候,島民們和貓咪們都安然無恙,這也是讓這座島嶼變得更加神奇的原因之一。島民們還特意給島上的喵星人建了一個神社,神社門前堆積了各種貓咪的人偶。
  • 歐洲人到來之前,復活節島與世隔絕,島民如何生活?
    與陸地相隔甚遠的復活節島更是如此。不過,即使與歐亞大陸相比,復活節島的總體組織能力與技術略輸一籌,這也不等於島民的生活就是悲慘的,他們會根據生態環境的特點,發展出一些適合在復活節島上進行的生活方式,這些生活方式讓他們的生活水平並不輸給技術更高的歐亞大陸。
  • 如何把油氣資源從「磨刀石」裡「擠」出來?
    12月27日上午10時,我國第一大油氣田——中國石油長慶油田生產指揮中心,數位化顯示屏上,油氣生產曲線跨上年產6000萬噸油氣當量高點,其中生產原油2451.8萬噸、生產天然氣445.31億立方米,超越大慶油田的巔峰產量,中國石油工業新的裡程碑誕生。面對「井井有油,井井不流」的世界級難題,6000萬噸級特大型油氣田的新突破背後,有著怎樣的硬核科技支撐?
  • 這個國家富得流油,士兵年薪100萬美金,連沙特都比不上
    但是,說起全球最富有的國家,除了美國這種大國以外,還有一些小國也富得流油,很多人可能想到杜拜、沙特這些依靠石油資源富起來的國家,沒錯,在中東地區,因為石油資源豐富,富裕的國家有很多,其中有一個國家,人均GDP比美國還高,人們對它的了解卻很少,這個國家名叫卡達。
  • 中國石油油氣產量突破2億噸,天然氣當量首超原油
    2020年中國石油國內油氣產量當量歷史首次突破2億噸,這是繼1978年原油產量突破1億噸之後,實現的又一個歷史性跨越。天然氣產量當量首次突破1億噸,同比增加116億立方米,是歷史增量最大的一年,首次超過國內原油產量。
  • 塔裡木盆地建成3000萬噸大油氣田 累計生產油氣超過4億噸
    塔裡木盆地建成3000萬噸大油氣田 累計生產油氣超過4億噸 編輯:崔瀟    來源:人民網    2020-12-22 10:59
  • 準噶爾盆地油氣勘探「春雷滾滾」
    中國石油網消息 (記者宋鵬)截至4月1日,新疆油田油氣勘探「春雷行動」成效顯著,新獲油氣流9井9層,其中阜28井、達18井、金龍51井等先後獲高產工業油氣流,準噶爾盆地掀起新一輪奪油增儲熱潮。
  • 歐洲人到來之前的太平洋島民,並不是高更眼中的「高貴的野蠻人」
    儘管我們在討論等級酋長制和國家興起時經常援引夏威夷群島,但其作為國家形成一般方案原型的地位仍有待確定。一方面與其他島嶼「原型」一樣,情況的特殊性也很重要。夏威夷群島在全世界有人居住的島嶼中是最與世隔絕的。如果沒有通過貿易或索取貢品與其他「原始國家」或其他社會建立起固定聯繫,那麼其他社會就不會發展成為國家。
  • 西南油氣田公司主題教育活動第三調研組到川油物業公司開展專題調研
    6月23日,西南油氣田公司總經理助理兼營銷部主任賀志明率主題教育活動第三調研組一行10人,到川油物業公司開展「戰嚴冬、轉觀念、勇擔當、上臺階」主題教育活動和提質增效專項行動工作情況作專題調研。川油物業公司黨委書記王朝清、經理王蘭英等領導,機關各部門負責人、相關基層單位負責人參加調研匯報。
  • 中國石油準噶爾盆地油氣勘探取得四項重大成果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5月25日訊 記者從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獲悉,截至5月21日,準噶爾盆地2018年油氣勘探「春雷行動」取得顯著成效,新獲工業油氣流31井32層、百噸井3口,並在瑪湖、紅車斷裂帶、阜東斜坡、滴南凸起取得四項重大成果。   瑪湖地區二疊系下烏爾禾組甩開勘探獲重大發現。
  • 中國遊客「逼爆」日本衝繩宮古島,島民稱之為魔之星期三!
    然而近年,每逢星期三,宮古島就會湧入大批中國遊客,而且不少遊客失禮行為令當地島民苦不堪言,甚至形容為魔之星期三。日本朝日電視臺的節目《ザワつく!金曜日》節目團隊於某個星期三到宮古島進行24小時的拍攝記錄,根據當地的士司機形容,當天是大型郵輪入島的日子,雖然對的士行業來說非常感激,但對島民來說就是一個困擾的星期三。
  • 【頭條】我國南海油氣資源有多少?裝備開發路線怎麼走?
    眾所周知,海水中有80多種化學元素,其中有些元素的含量遠比陸地上豐富得多:例如地球上 99%以上的溴都蘊藏在大海中,因而被稱為「海洋元素」;再如海水中所含的鈾,相當於陸地總儲量的2000倍。此外,南海還蘊藏著錳、鐵、銅、鈷等35種金屬和稀有金屬錳結核等。同時,南海有著世界上屈指可數的油氣資源,被譽為「第二個中東」。更值得一提的是,南海還蘊藏著巨大的「可燃冰」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