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曾母暗沙四百公裡,華人曾佔80%,納土納共和國是如何夭折的?

2020-12-22 另類視角看歷史

題記:亞西亞的孤兒在風中哭泣,沒有人要和你玩平等的遊戲。――羅大佑

納土納群島,今屬印尼,由納土納主島和271個小島組成,面積約相當於兩個香港島(2110平方公裡)。歷史上曾為不毛之地,華人是最早的開拓者,並對群島進行了有效的管理。潮汕華人張杰緒曾在島上建立王國。在荷蘭人和印尼人到來之前,納土納群島一直在中國人的控制之下,他們種田,打魚,經商,繁衍生息。一直到上世紀80年代之前,華人人口都佔納土納群島總人口的80%以上。由於中國同東南亞諸國在南沙群島上的爭議,印尼對納土納群島上的華人一直十分警覺,不停地要求中國明確納土納群島為印尼領土。直到1995年,中國外交部首次承認納土納群島屬印尼,印尼才鬆了一口氣,立即向納土納群島大移民,在短短十多年間,使納島人口從1·5萬人漲到9萬人,華人被稀釋,淪為少數民族,納土納群島華人追求獨立的夢想,遂徹底破滅。

納土納島地圖


一:前赴後繼:華人對納土納群島幾個世紀的開發。

中國人是納土納群島最早的發現者和開發者。漢代前,印尼人是沒有國家觀念的,整個印尼群島都是一些十分鬆散的原始部落,他們互相攻打。至於遠在邊陲的納土納島,則是荒無人煙的不毛之地。由於這裡離大島較遠,並不大適合人類生存,生產力極其低下的印尼土人,根本無力涉足。納土納群島最早出現在人類視線,是在中國史書中,當時中國人稱納土納島海域為〝漲海〞,稱納土納群島為〝漲海崎頭〞,稱納土納主島為〝極大崎頭〞。所謂〝崎〞,險峻的意思,指浪頭高險如山,因為這裡是太平洋和印度洋交匯處,所以水況複雜。東漢學者楊浮在其著作《易物志》中說:

漲海崎頭,水淺而多磁石(指暗礁)。

三國時,吳人萬震亦在《南洲易物志》中有記載:

東北行,極大崎頭出漲海中,漲而多磁石。

由於中國漁民經常從此出沒,為方便記,把納土納主島形象地叫〝鍋蓋島〞,因為此島遠看就象鍋蓋。

宋朝時,納土納島是中國商船出海時的必經之路,按當時慣例,納土納島和交趾洋就是中外分界線。

南沙中國官兵


明朝,這塊海域又被中國漁民稱為〝石塘〞,納土納群島被稱為〝石塘嶼〞,而納土納主島則被稱為〝萬生石塘嶼〞,意即每年有上萬後生(〝後生〞者,青壯年也,主要指鄭和船隊的船員和來往的中國漁民)在此居住歇息。鄭和在此建有固定駐地,大量營房,並派軍人把守,一邊開荒打漁,把這裡作為船隊的補給和物資中轉站。世界著名的史圖《鄭和航海圖》上,明確標有〝萬生石塘嶼〞的名稱。當時的納土納島基本沒有印尼土人蹤影。

1433年,鄭和船隊歸國,因為〝萬生石塘〞上有完整而龐大的生活設施,加之許多中國人不想走,鄭和遂向朝廷請示是否拆除和撤離此地。明宣宗了解情況後,下旨曰〝萬生嶼,安不納〞,意即充許中國人在此安居樂業,並世世代代不用納稅。一時間高呼萬歲,響徹雲霄。於是華人又把〝萬生石塘〞改名〝安不納島〞,由於有了皇帝的手諭,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從華南沿海來到這裡,其中一個叫曾沅芳的漁民,成為他們的首領。他們在此開荒種地,打漁建房,使安不納島有了集鎮的雛形。曾沅芳死後,他的妻子活了90多歲,在華人中被當作活神仙,極受尊敬,人們尊稱為〝曾母〞。曾母死後,為了紀念她,當地華人也把這塊群島稱〝曾母群島〞,稱主島安不納島〝曾母島〞,這亦是〝曾母暗沙〞名稱的中來。

保留傳統的印尼華人



二:獨立建國:納土納華人從不言棄。

明末,一批明朝殘兵在首領張杰緒的帶領下,流亡到納土納群島,很快控制了這裡。他們先是以此為基地做海盜,但受到清政府的敵視和追剿。不久他們就發現這裡的巨大商機,一方面這裡是來往漁民晾曬魚乾(當時沒有冷凍設施,涼曬是唯一方法)的極佳地點,另一方面這裡是中國淘金人下南洋時的一個重要補給線。當時中國人到加裡曼島淘金的非常多,掏到金後離開加裡曼島,都不得不在納土納島休整和補給一下,張杰緒就靠控制這裡的水陸碼頭,壟斷了這些淘金人的生意。有了巨大的物質支撐,張杰緒決定成立〝南華公司〞。

所謂〝南華公司〞,其實就是一個由張氏子弟世襲的獨立王國。和歷史上著名的華人共和國〝蘭芳公司〞一樣,都有完整的,富有效益的行政建制。以公司化的形式建立國家,這大概就是華人的聰明吧,華人被稱為東方的猶太人是有道理的。現在不也有人叫新加坡為〝新加坡有限公司〞麼?務實的重商主義將使國家更有活力。這些被祖國遺忘的同胞在異國他鄉過得有滋有味。也許有人會問,為什麼叫〝南華公司〞,而不直接叫安不納王國呢?據說當時南華公司和蘭芳公司(東南亞著名的華人國蘭芳共和國,後被荷蘭屠滅)一起,曾到清朝求封,清王朝沒有同意,因為清王朝不希望華人到遠離祖先故土的地方生活。所以,蘭芳共和國和納土納王國決定都冠公司稱號,意即他們只是在此做生意的,賺了錢還會回故土。

當然,納土納王國和蘭芳共和國還是有不同的地方,因為實在比蘭芳共和國小的多。蘭芳共和國任人唯賢,有現代民主架構,南華公司的張氏王國,則完全是張氏世襲制。同時期,廣東人吳元盛在婆羅洲北部建立的戴燕王國,福建人吳陽在馬來半島建立的吳氏王國,都是世襲王國。這些袖珍華人小王國,在異鄉的土地上,不僅打得土著服服貼貼,而且物質生活要高出土著一大截。最後,我們這些無畏的華人先民,都遇到了一樣的悲劇,在西方的船堅利炮面前,他們的王國很快就解體了。

張杰緒死後,他們的子孫為了獲得王國的控制權,爭得不可開交,這給荷蘭殖民者提供了機會。16世紀,荷蘭人來到這裡,宣布這塊土地歸他所有,張氏王國解體。

張氏王國解體後,荷蘭人把〝安不納島〞改名為〝安波納島〞,〝不〞改成〝波〞,一字之差,是為了去掉中華文化的痕跡。這個操作,恰恰表明這塊群島一直是中國人管理和生活的土地。荷蘭人後來發現〝安波納〞與另一個地方重名,遂改為〝納土納〞。

關於〝安不納島〞的名稱,曾沅芳的子孫(目前住在湖南),就留有祖先保留的一塊象牙胸牌,上面刻有〝萬生嶼,安不納〞,〝宣宗癸丑年〞等字樣,雄辨地說明〝安不納島〞的名稱是中國皇帝所賜。

南海風光



結語:荷蘭奪取東印度公司後,荷蘭和英國劃界,納土納島屬荷蘭,但並沒得到中華民國政府的承認。之後民國的新地圖,明確阿南巴斯和納土納島都是中國領土。印尼建國後,荷蘭把納土納島交給印尼,但由於島上華人佔絕大多數,華人對此極為不滿,一部分意志薄弱的華人回到大陸,另一部分華人留了下來,他們在新加坡獨立運動的鼓舞下,策動納土納島獨立,或回到中國懷抱。最先他們向蔣經國求助,但偏居臺灣的蔣經國自身難保,有心無力。李登輝上臺後,追求本土化,甚至連太平島都想丟棄,更不可能過問納土納島的事。這批亞西亞的孤兒仍不死心,他們派代表和鄧·小·平先生接確。據上世紀90年代新加坡媒體的報導,鄧·小·平對華人代表說,在解決完香港問題後,他將過問納土納島的事。這個報導引起了印尼的高度警覺,並成為1998年印尼排華運動的重要誘因。為了印尼華人的安全,也為了中印友好的大局,中國政府承認納土納島為印尼領土。2015年11月12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說:納土納島屬於印尼,中方無異議。

2008年,印尼在這裡發現巨大油田。據一些國際機構的研究,東納土納盤地是世界最大油田。整個群島所在區域,石油儲量佔全球的60%,天然氣儲量佔全球總儲量的一半。目前,印尼已經邀請8國共同開發納土納島的油氣田。未來這裡不會平靜。


相關焦點

  • 富國島曾是柬埔寨領地,後華人「租借」,現為越南領土對中國免籤
    富國島,被稱為越南的「海南島」,它的面積同新加坡差不多大小,但它距離越南有40公裡遠,卻離柬埔寨只有11公裡,至今兩國對此島還存有爭議。富國島現在大力開發旅遊,對中國人可以落地籤,這也是越南唯一對中國人免籤的地方,目前中國廣州有直達飛機,兩個多小時就到了。
  • 曾是華人聚居地 馬來西亞柔佛州亞依淡聲名遠播
    在過去觀光事業尚未普及的時日,這裡是農業區,人口以華人居多,最早落腳在山上梯田耕作的籍貫以客家和潮州為主。在許多遊客的眼裡,極樂寺、升旗山和亞三叻沙檔口的盛名,遠高於亞依淡。傳說遭汙染變「黑水」居住在此75年的老居民莊耿康說,這條「黑水」並非天然黑的。
  • 華人佔比超20%,溫哥華為什麼有這麼多華人?
    據加拿大人口統計數據顯示,華裔人口目前已經成為了加拿大最大的少數族裔群體,數量達到近200萬,約佔總人口比例的5.1%。整個大溫哥華地區(溫哥華市及其周邊市鎮組成的都市圈)的華裔人口達到了50萬左右,佔總人口逾20%。而大溫地區中的列治文市,華人比例更是達到了驚人的70%。可以說走在街上一眼望去,無時無刻都能看到熟悉的黃種人面孔。
  • 加拿大:華人佔比超20%,溫哥華為什麼有這麼多華人?
    中國與加拿大,之間的航空距離有將近1萬公裡;雖然說裡程漫長,但無礙加拿大成為長期以來華人主要移民聚居的國家。據加拿大人口統計數據顯示,華裔人口目前已經成為了加拿大最大的少數族裔群體,數量達到近200萬,約佔總人口比例的5.1%。在分布於加拿大各地的華人群體中,尤以溫哥華地區的華人比例最高。
  • 復興公園最初是私人小花園,曾排斥華人
    19世紀80年代,現今雁蕩路、重慶南路、復興中路、思南路一帶原是一片肥沃的良田,有一小村名顧家宅。當時有個姓顧的人家擁有十多畝土地,在此建造了一個私人小花園,人們稱之為「顧家宅花園」,這便是復興公園最初的雛形。
  • 清朝華人曾在海外建立一國,面積是臺灣20倍,如今發展如何?
    引言楊炯曾在《從軍行》一詩中說:「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古往今來,無數英雄好漢投筆從戎,選擇徵戰沙場,建功立業。他是如何做到的?如今現狀又如何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羅芳伯傳奇的一生。他曾在《遊金山賦》中說:「即從虎門而出,定直達乎龍宮。」由此可見,羅芳伯在離開家鄉時就有了去海開疆拓土、稱王稱霸的雄心壯志。
  • 逾萬名華人曾報名
    逾萬名華人曾報名據歐聯通訊社報導,日前,瑞士金融部門發布公告稱,曾計劃將人類送上火星的荷蘭「火星一號」(Mars One)公司,目前已經宣布破產,公司已解散。此前,來自全球數百個國家的20多萬人,曾報名參與該項目。其中,包括逾萬名華人。人類火星一號計劃公司創始人巴斯·蘭斯多普(Bas Lansdorp)。
  • 新加坡華人超400萬,是人數最多的民族,為何地位比印度還低?
    除中國外,世界上還有一個以中國人為主體的國家,也是一個由中國人撐起來的小國家,離中國也不算遠,那就是新加坡。儘管新加坡很小,但它很富有,它不僅扼守著馬六甲的黃金水道,而且它自己的發展戰略是非常正確地,使它成為一個發達國家。
  • 計算機視覺華人鼻祖黃煦濤過世:曾將AI種子播撒在中國大地
    雷帝網 樂天 4月26日報導美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計算機視覺華人鼻祖黃煦濤(Thomas S. Huang)於2020年4月25日夜間在美國印第安納小女兒家過世。3個月前,其夫人Margaret也在家人陪伴下過世。
  • 東安這個鎮,離冷水灘20公裡,離東安44公裡,是永州著名城鎮
    解放後,耀祥中學改為公辦,曾是省重點中學。考慮到耀祥中學離東安遠,決定成立東安第一中學,把耀祥中學的優秀老師和學生一起轉移到了東安一中…而耀陽中學,後來就改名東安二中。蘆洪市鎮,離永州中心城區冷水灘只有20公裡,離東安縣城卻有44公裡。因為距冷水灘近,由冷水灘發展的速度也輻射到了蘆洪市。並成為東安縣副縣城,永州市著名的衛星城鎮。
  • 60年前,華人佔此國人口40%,如今減半,穆斯林佔到六成以上!
    因為善於經商,華人貢獻了馬來西亞大部分的稅收,在當地有「一個華人總商會,等於半個馬來財政部」的說法。 華人雖然掌控著馬來西亞的經濟命脈,但是其社會地位並沒與其財富相稱。在英國殖民時期,華人、馬來人、印度人聯手取得了國家獨立。但是隨著佔人口多數的馬來人掌握大權,華人、印度人地位日漸削弱。
  • 美華人如何打破高管「天花板」? 破解困境各出招
    其中,在亞裔中佔據絕大比例的華人,面臨的這種升職瓶頸尤為突出。  在美國各大公司的高管會議上,華人總是鮮少露面,即使出現也常是形單影隻,顯得有些寂寞。  「天花板」仍存在  美籍華人畢剛曾在美國摩託羅拉公司總部工作十多年。作為該公司在中國手機研發部最早的幾位工程師之一,畢剛可謂是不折不扣的「元老級」員工。
  • 盤點曾獲諾貝爾獎的華人,你認識幾個?
    楊振寧,1922年出生於安徽合肥,美籍華人科學家。1957年,由於與李政道提出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觀念被實驗證明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此外曾在粒子物理學、統計力學和凝聚態物理等領域作出了裡程碑性貢獻。楊振寧和李政道曾為摯友,他們是最早獲諾貝爾獎的華人,然而也因合作中的嫌隙而發生決裂。
  • 探尋世貿濃煙中"華人雷鋒"曾吉吉的生活軌跡
    曾吉吉在西雅圖的同學打電話過來說,他們在FOX新聞上看到了曾吉吉。當時從電視畫面上看穿著白襯衫卡其褲、戴著金邊眼鏡的曾吉吉正蹲在一名婦女旁邊進行救援。鏡頭掃過的人行道地面上到處都是掉落的磚頭和飛機的碎片。  有人安慰曾母說:「用不著擔心。你兒子肯定是救人太忙,沒時間打電話回來,等他救完別人,自然就會回來了。」
  • 海外華人佔比最高的國家 很多明星往那兒移民
    為啥,華人多、比例大、文化相通性強,無疑是第一原因。新加坡是海外華人人口佔當地比例最高的國家,比例高達74.2%。簡單點說,在新加坡,每4個人就有一個華人。新加坡在哪兒?很多人耳熟能詳,在東南亞,靠馬來西亞,扼馬六甲海峽。初中地理學的都不錯嘛。新加坡華人那麼多,為啥國名讀著沒點中華文化色彩呢?新加坡英文國名Singapore,大聲讀出來,發現了吧?
  • 曾12次登上春晚,卻被罵人醜心更醜,而她不離不棄陪他渡過難關
    曾12次登上春晚,卻被罵人醜心更醜,而她不離不棄陪他渡過難關電視臺的著名主持人有很多,有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比如董卿、周濤、朱軍、撒貝寧等,小編是一名80後,出生在農村,小時候家裡窮,只有黑白電視,還沒有B路,但是中央臺還是可以看的
  • 馬來西亞華人:為何從人口總數的45%變成了20%?
    該國由相距600公裡的兩部分組成,中間相隔的是我國的南海。馬來西亞是我國民眾最喜歡的旅遊國家之一,不僅僅是因為該國的物價相對歐美的國家要便宜很多,更重要的原因是該國有很多華人。在馬來西亞的很多城市,根本不需要擔心語言的問題,你隨時可能聽到操著一口福建話或者廣東話的華人,讓你仿佛置身國內某個城市的感覺。
  • 這5個國家都曾有過華人總統,新加坡最多,而他的父親卻是漢奸!
    在我國的歷史上,曾有很多的華人因為種種原因都選擇留到了海外,雖然他們擁有著其他國家的國籍,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他們的祖先曾是中國人,而這些海外華人有的從商,有的從政,而今天要給大家說的就是這5個國家都曾有過華人總統,新加坡最多,而他的父親卻是漢奸!那麼究竟是哪5個國家呢?
  • 印尼華人生存現狀調查:曾被天天索賄 年輕人更想「回廣州」
    撰文/張蕾 發自雅加達雅加達的唐人街看上去就像是珠三角地區的小號翻版——零食批發、中藥鋪子、港片碟店、黃曆書攤……音像店面前排著隊,唱機裡奏出「悲傷該如何全身而退Pandjaitan在2016年時曾有評論:「我希望印尼人民能夠接受多元文化的重要性,華人在我們爭取獨立時盡了很大的力量,我認為不應該再有種族或族群的歧視。現在印尼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內閣裡曾有數位部長是華裔人士,如前經濟統籌部長郭建義、前創意經濟與旅遊部長馮慧蘭。
  • 80年代美國華人參政熱潮,她是第一位華裔女法官,為華人權益奔走
    在80年代以來美國華人的參政熱潮中,華裔女性成為一支相當活躍的力量,湧觀出許多優秀人才,她們當中有部長、大使、州務卿、市長、市議員、局長,也有法官、律師等,可謂群芳爭豔。第一位華裔女法官郭麗蓮就是其中的一位傑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