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生的幾種類型
以上是我的個人實習經歷,接下來,說說我們作為企業方,如何看待身邊的實習生們,大致分為如下幾種類型。
1.將勤補拙型
小甜甜來實習的時候正值大四,是天津本地的孩子,作為衣食無憂的90後,有著意氣風發的熱情,卻缺少縝密。面對她出現的諸多低級錯誤,我們起先很是無奈,私下怨聲載道,但由於孩子天性樂觀喜人,我們常常半開玩笑地跟她提出意見,她也樂於接受。後來在姐姐們的悉心指導下,孩子很積極地改正,半個月下來,已經能夠對相關軟體熟練操作。
某次,趕上我們進行檔案整理,一個累心又累體的活兒。沒成想,她不僅把東西整理完好,還跟男孩一樣搬搬扛扛,儼然一位女漢子形象。我們特別驚喜,也改變了之前對她的認知。
後來,我們還保持著聯繫。她說很感激在這裡實習的時光,為她之後從事HR的工作奠定了基礎。
你看,姑娘也算衣食無憂,卻沒有因此放棄對自己的職業要求,畢竟父母不能養你一輩子。雖然剛開始實習的時候粗心大意,好在態度端正、積極向上。若能繼續保持謙虛謹慎、勤奮進取,定會憑藉天資聰穎成就自己的小非凡。
2.聰明伶俐型
小婉其貌不揚,冰雪聰明,交給她的工作都能快速且保質保量地完成,常常超出我們的預期。我很欣賞她的有條不紊和時間管理能力,所以常常跟她交流。
獲悉她雖然生長在農村,但是家裡條件小康。她是家裡的老大,下面還有一個妹妹和弟弟,父母沒有重男輕女,從小的經歷讓她鍛鍊了管理和自律能力,肩負起照顧弟弟妹妹的任務,因此打造了良好的規劃統籌基礎。
加上孩子悟性極好且情商較高,瞬間成了我們不可或缺的小能手。後來,小婉要去忙研三的論文,不能來實習了,我們非常遺憾,依依不捨啊。若是人家願意在我們這裡發展,這樣的人才,我們勢必要留住的。
所以說,聰明的人很多,但是聰明又踏實的人不多,智商與情商並行發展,會幫助你走得長遠。
3.積極上進型
某次去旁聽職慧的課程,因為講課的老師跟我比較熟,就非常熱情地跟學生們介紹了我,回去之後我便收到了幾位學生的簡歷。
其中一位同學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的簡歷內容非常豐富。我指的豐富不是字多,而是她在學校參與的活動內容和實習經歷,寫得非常具體,看得出她是個非常有能量感的女孩。
我收到後,立刻轉給負責招聘的同事,對方也是一陣讚許。但當時沒有實習生的招聘需求,我後來又收到女孩發來郵件詢問進展,其中一封回覆中她提到自己剛剛結束了夏季達沃斯論壇的志願者工作,現在時間充裕,隨時可以參與實習。
這件事給我的感覺是,她的確是一個有思想、有目標的孩子,不會讓自己虛度光陰,很認真,也很努力。
想起之前很多學生問我如何寫出漂亮的簡歷時,我總會問兩個問題。
第一是,你覺得什麼才是漂亮的簡歷?同學們難免假大空,然後有人會抱怨,寫不出這麼豐富的經歷啊。
於是我會問第二個問題,經歷是我們寫出來的還是做出來的?如果你永遠不做,就永遠不會有經歷。如果你希望自己在畢業時可以遞上一份「漂亮」的簡歷,不妨就從大一開始為自己設計一份「目標簡歷」,然後再把這些目標細化到每一個學年甚至是月度計劃中去,逐一實現。待到畢業時,定會收穫滿滿的經歷。
回想這姑娘身在天津最高學府就讀研究生,始終保持著熱情去豐富和提升自己,真的很令人欣賞。後來,終於有了一個實習機會,我同事跟她聯繫,但是她已經找到了新的機會。雖然,此後我們再沒有聯繫,但心中對她充滿祝福,相信她未來的發展一定前途無量。
4.不思進取型
這個負面的案例源自我自己的故事。小胖是我家的親戚,當初推薦他去朋友那裡實習,做一些數據的錄入整理之類的工作。
結果沒幾天,朋友打來電話,反映他每每完成手頭上的任務就開始看手機。我一聽無比尷尬啊,這好歹是自己介紹去的,心裡覺得特沒面子,趕緊抄起電話來跟孩子說,這是實習,也是工作,如果手頭上的工作完成了,主動詢問一下還有哪些可以幫忙,你馬上就要畢業了,總要積累點知識經驗啊。我苦口婆心地教育了一番,孩子答應不看手機了。
又過了沒多久,朋友又打來電話反映,小孩現在不看手機了,改趴在桌子上睡覺了,怕是孩子不能滿負荷勞動才怠工,於是給他加派了任務,請他接聽客服電話,可孩子居然以不會講普通話為由拒絕了委任。朋友很是無奈,估計他也是忍無可忍了,才跟我說。
我更是無語啊,這是自己的親戚,換做自己手裡的實習生,早就勸退了。我撥通了小孩的電話說:「你要是太累了,就調整一下作息,這不是學校,累了就在課堂上睡覺,這是工作……」。又教育了一番,未果… … 但我自己也說服不了自己,就跟朋友說,不行就別讓他來了,不用顧忌我的面子。
後來,男孩兒被請辭,他媽媽給我打來電話,認為我怎麼也是個介紹人,怎能坐視不管。我一五一十地介紹了情況,勸她讓孩子好好想想自己的職業規劃。合上電話,暗自神傷,作為HR,難免會被家裡人推舉為就業中介。此事之後,我跟媽媽說,不要再讓我給任何人介紹工作了,憑各自本事吃飯吧。
後來想想,親戚家條件不錯,這孩子沒畢業已經有房有車無貸款了,父母還年富力強呢,老婆孩子也基本就緒,畢業之後也算是有學歷的人,別人可能要傾其一生才等到的東西,他早早就配置齊了,還能有啥動力進取呢?
帶著百般無奈記敘下來,是想跟大家分享,也許你可以憑藉「熟人關係」少走一些彎路,可最後跑步的那人還是你自己,「熟人」不能越俎代庖,每個人都應該為自己的人生之路負責。
其實,還有很多類型未能逐一列舉,幾個有感觸的真實案例分享一二,與君共勉。
總結一下,哪些表現會比較靠譜。可以沒經驗,但要踏實好學;上手快可以犯錯誤,但須知錯能改、講原則;可以有個性,但要勤奮認真、能吃苦。